疫情下的水圍生活

2020-12-13 騰訊網

這是深圳最老的城中村之一

也是無數深圳人的深夜食堂

熱氣騰騰的煙火氣曾是許多人深夜的慰藉

平時幾乎不打烊的水圍

在疫情期間,卻被迫休息了太久太久...

想念那句:「走,去水圍宵夜!」

SHUIWEI

疫情之下的水圍生活 #

No

-Number-

01

現在的水圍

· 1368文化街區 ·

1368文化街區,縱橫交錯的小巷裡,藏著各式特色的美食小店,前來覓食的人兒,總是絡繹不絕。但現在街道空了,每家店都變得門可羅雀,有的店家做起了外賣,有的店家卻還依然貼著「恭祝新春快樂」。

一間酒吧的老闆娘告訴我,「我們還沒復工噢,也許月底就能回來啦!」突然也會想念這裡的燈紅酒綠,和在觥籌交錯間的推心置腹。

· 水圍6街道和9街 ·

原本總是很熱鬧的水圍6街和9街,失去了往日的喧囂和熱鬧,小吃攤心照不宣地大門緊閉,不知道疫情過後,我還能嗦到最愛的那家粉,吃到最喜歡的那份臭豆腐嗎?

· 有些店家還沒回來 ·

有的小店還沒回來,或者營業時間也不穩定,晚餐跑到水圍吃一盤腸粉,晚飯後順路買一斤南瓜蛋糕的日常,原本習以為常,現在卻有點想念。

· 也有些已經復工的店家 ·

萬幸的是,有些店家已經開工,總能看到外賣小哥穿梭在水圍的大街小巷裡,大家對水圍的美食依舊難以割捨。

· 水圍肉菜市場 ·

五彩斑斕的果蔬重新擺上了小攤

每一塊肉都在靜靜等著它的主人

那股熟悉的煙火氣還在

· 水圍小學 ·

原本此時

操場上會有孩子們投球的吶喊聲

家長們會在校門口等著放學的小孩

然而現在學校空空蕩蕩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 水圍 文化廣場 ·

一到傍晚

雖然見不到以前的廣場舞大軍

但是又重新有了些生氣

老人們三三兩兩嘮嗑

小孩們散散步

No

-Number-

02

住在這裡的人,超有口福

· 飯聚 ·

地址:水圍三街39棟一樓

這一家是水圍的超級網紅,疫情之前,幾乎每天都大排長龍,很地道的順德菜,順德的小夥伴說是「奶奶的味道」。香脆多汁的招牌棟企雞,嫩滑的鮑汁自磨養生豆腐,秘制明爐叉燒...總有一款是你心裡的味道。

· 阿殳粥館 ·

地址:水圍五街105號

開了十幾年的阿殳粥館,最經典的當屬這個鯽魚生粥套餐,一共88元,就有一鍋生魚片粥+一份豉油蒸魚骨+一碟油菜~還有這個海蝦腸粉,也是經久不變的好味道。

· 熱浪島馬來餐廳·

地址:水圍村308棟1樓

熱浪島馬來餐廳,是無數人的寶藏食堂,很多都是其他地方吃不到的獨家美味,比如飛餅咖喱汁,曼谷八寶雞翅,印度拉茶...每次去都很想把菜單上的菜式都點一遍,因為真的太特別啦~

熱浪島

RELANGDAO

·大有利茶餐廳 ·

地址:水圍村316號

在水圍,最不缺的就是茶餐廳,你時常會看見,很多中老年人坐在茶餐廳裡吹水,或者點上一杯凍奶茶一個人抽菸看報,在茶餐廳裡時間總是那麼慢。大有利也是這一帶很火的茶餐廳,煎蛋菠蘿油和冰鎮奶茶是無數水圍人下午茶的心頭好。

· 臺山佬黃鱔飯 ·

地址:水圍六街117棟1樓

深圳第一家臺山「煲仔飯」,它是臺山人最自豪的味道!煲好的米飯與鱔魚爆炒後,再一起放進沙煲裡焗上幾分鐘,現點現做~

臺山五味鵝,用醬油、醋、冰糖、酒和甘草、桂皮按比例熬成的五味汁滷製,味道很濃厚,偏甜有層次~

· 黑鼻子桂林米粉 ·

地址:水圍7街98棟102鋪

24小時營業的黑鼻子桂林米粉,只有識貨的水圍人才會知道,叉燒三燒粉,米粉彈牙,滷汁入味,每嗦一口都是幸福的感覺!

· AMO Café ·

地址:水圍村31-32號1樓

阿殳粥館最多人打卡的是他們家的鐵棍蛋卷,每次看他們現場做蛋卷都會被它們饞哭。在粥館其實還有一家烘培店和咖啡店,有人偏愛三點出爐的菠蘿包,有人遠道而來只為了一天只賣一桶的豆花...

· 大叔無名串串 ·

阿叔串串可以說是這條街上最神秘的網紅,不定期出沒,有時候出現在皇崗有時候出現在水圍,20+種串串,1塊錢一串,最愛的是涼皮串串,爽口嫩滑,據說是很多人的心頭好呢。

· 二八火鍋菜館 ·

地址:水圍四街2-4號

水圍的網紅港式火鍋店,火了十幾年了,每次去都會很自然地點「沙爹拼牛尾」的鴛鴦鍋,雖然選擇不多,但是依靠沙爹湯底和新鮮的牛肉俘獲了老餮們的心。

No

-Number-

03

即使戴著口罩,也要好好地生活

即使大家都戴著口罩,

也能感受到水圍人的積極生活的樣子

希望我們能早點聞到

美食街上飄香的味道

希望我們能快點聽到

水圍文化廣場上廣場舞的音樂

希望我們能早點聽到

水圍小學裡籃球場上的歡呼聲

希望再過不久

能撤掉圍欄

能再次與那個活色生香的水圍相遇

希望疫情早日過去

我們還能,像以前那樣說走就走

「走,去水圍宵夜!」

\\\

本文轉自食探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LOOK | 這,就是水圍
    路過的菜肉市場、水果檔、藥材鋪彎彎曲曲的舊街市總讓我迷失在水圍///食在水圍 很久沒來水圍了這次回來轉了一圈更新了一份水圍美食清單有很多新店,也有一些熟悉的老店①兩夫妻每天晚上5點開門,炒飯的料有將近十幾二十種選擇,是很多水圍人的秘密宵夜基地。
  • 這裡是年輕人都愛的水圍
    水圍是怎樣的一個村?水圍1368街區,是著名的「網紅打卡地」這個數字正是水圍建村的年份。 它與香港一河之隔六百多年前人們就到這片海濱掘井立村、圍海造一口龍秋古井至今仍是水圍村的地標先祖寫下的對聯「水環四壁,圍昌萬年」正是水圍名字的由來
  • 疫情下的漢密爾頓生活
    但隨著全球新冠疫情的爆發和傳播,平靜而美好的生活一步一步地籠罩在陰影之下。一月初,在首都機場的候機廳,氣氛一如往常,未有疫情防控的跡象,航空公司們也沒有取消航班的情況。剛到加拿大,一定要好好食補一下路途中的疲勞和消耗,這裡的豬排品質很好,只需提前半小時至2小時用生抽和五香粉稍微醃製一下,放入平底鍋用黃油煎至兩面呈棕黃色(中火約5至7分鐘),就可以大快朵頤了。
  • 水圍美食文化村亮點多人氣旺
    水圍三街有璟華西餐廳;水圍四街是香港電影《特殊身份》實景拍攝的主場地,排列著二八海鮮菜館、三記糖水店、澳門豬骨煲、369燒烤店等等;水圍五街有深港各類媒體經常報導的阿殳粥館;水圍七街有地地道道的豬肚包雞店和金殿川香居;水圍九街有物美價廉的二八順德菜館,野妹火鍋店,味香園川菜館;水圍十街有東寶海鮮火鍋店和甜品店;此外,在水圍公園一街還有特別注重食材的幸福四季火鍋店,這裡的回頭客絡繹不絕。
  • 金門-圍頭:水要通了 心更近了(圖)
    本月20日,備受矚目的金門自大陸引水計劃供(購)水合同籤訂儀式在金門舉行,隨著福建省供水有限公司和金門縣自來水廠的代表在合同上簽字,歷時20年,在兩岸共同努力推動下,金門自大陸引水計劃終於突破了「最後一公裡」。據悉,最快明年底可實現試通水。  從通婚到通水,與金門一水之隔的圍頭備受關注。
  • 香港的「水」與「圍」:水客與反水客的人
    7年前,中國香港導演許鞍華拍了一部非常出名的電影——《天水圍的日與夜》,這部電影描繪了位於香港新界區元朗的天水圍小人物的生活,電影讓有著「悲情新市鎮」之城的天水圍廣為人知。7年後,它和屯門、元朗一道再次闖入人們的視線,只是這次,令它們出名不再是日與夜,而是「水」與「圍」——水客,與圍住水客的反水客的人。
  • 我們不一樣--水圍腊味
    水圍腊味簡介    水圍腊味,始於1968年家族傳統工藝,歷史悠久。製作工場位於粵東城地區廣州,東莞,深圳的後花園增城正果鎮,三面環山面向增江,大自然無汙染區域,廠區面積3000平方米,天然生曬場達1800平方米。
  • 天水圍:百姓生活20年
    新華社香港6月18日電 題:天水圍:百姓生活20年  新華社記者胡創偉 閔捷 王欣  「1997年香港回歸那天,下了一場大雨。回歸之後的天水圍如雨後春筍般迅速發展壯大。」55歲的天水圍居民陳志展對這片土地情有獨鍾,說起天水圍周邊的丫髻山、龍園、溼地公園,他如數家珍。
  • 食尚水圍2019美食文化節開幕啦!
    (兩岸三地雜誌社:記者張志斌 通訊員 莊國平)紅燒碗仔翅、生炒糯米飯、豬腳姜、茶果……一道道美味,具有深圳傳統文化、嶺南特色的各色美食繽紛亮相水圍廣場。2019食尚水圍第六屆美食文化節開幕了! 據了解,本屆美食文化節由水圍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主辦、福田街道辦事處協辦,於2018年12月29日至2019年1月1日在深圳市福田區水圍文化廣場舉行。深圳市福田區福田街道黨工委書記蘇偉、水圍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莊林飛、水圍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莊安佳等領導嘉賓出席開幕式。
  • 深圳福田水圍村啟動更新改造
    原標題:福田水圍村啟動更新改造   深圳福田城中村水圍村,村中大小食肆林立,是不少深圳白領吃貨的大本營。7月10日,記者從福田區城市更新局獲悉,水圍村正式啟動更新改造。以後,水圍村除了吃以外,也許還能成為玩的天堂。
  • 疫情下的生活
    老百姓的生活還是要繼續,菜米油鹽醬醋茶,離開哪一樣也不能行。習慣了每天逛早市,看慣了早市的煙火氣。現在早市的幾個入口都用鐵皮封上了。這是早市開市以來最清閒的時候吧,這塊土地上每天都承載著熙熙攘攘的人在上面走來走去,可能它也累了,也需要安靜的休息。超市初六就開始營業了,超市裡什麼都有賣的,但我不太喜歡超市。超市裡買東西,商品是冷冰冰的,收銀員機械化的操作。
  • 在福田水圍無意中遇到的茶餐廳,被他的頂級無骨海南雞飯所折服
    時下網紅茶餐廳,茗星坊,店鋪位於福田水圍村,位置很好找,很大的店面超級顯眼。美食扎堆的區域,這家茶餐廳開得時間比較久了,出品一直把控得比較穩定,周邊的餐飲生意都很一般,只有這家無意中遇到的茶餐廳,異常火爆,可見人氣十足。
  • 彈性素食Vlog|我的高中在水圍:回憶中的茶餐廳和糖水鋪
    前幾天回去補錄幾個視頻素材,剛出地鐵走到某個大路口,看到疫情檢查站橫穿整條馬路,這才相信,水圍村確實是個正兒八經的村。不過,水圍村這幾年變化很大,辭舊迎新、萬物生長的勁頭還沒過,城中村已然升級成文化街區了。水圍村美食遍地,尤以港式茶餐廳為甚。
  • 福田街道:食尚水圍美食節 讓你大飽口福
    元旦假期,數 千 名 市民 來 到 水圍 文 化 廣場 品 嘗 嶺南美食。    提到吃,中華美食可以讓你一個月不重樣,而咱們嶺南特色美食更是吸引了不少食客前來。剛過去的元旦佳節,水圍文化廣場上就擠滿了想要一飽口福的市民,第五屆食尚水圍2018美食文化節開幕了。    據了解,本屆美食文化節由水圍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福田街道辦事處水圍社區主辦,福田區福田街道辦事處協辦,2017年12月29日至2018年1月1日在水圍文化廣場舉行,向廣大市民展示最具有深圳傳統文化、嶺南特色文化的美食文化魅力。
  • 農村「大圈圍」、城鎮「大封閉」!東港築起疫情防控「銅牆鐵壁」
    連日來,東港市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工作要求,落實省、市疫情防控指揮部相關規定,提出農村「大圈圍」、城鎮「大封閉」戰術策略,構築起「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的疫情防控人民防線。
  • 《天水圍的日與夜》:一部聚焦於香港的天水圍裡的平凡生活的電影
    《天水圍的日與夜》恰是一部聚焦於香港的天水圍裡的平凡生活。這部電影可以說是一部沒有什麼故事情節的電影,沒有開始,沒有高潮,也沒有結尾。只有那對少年和阿媽,走過無數個天水圍的日與夜。天水圍位於香港新界元朗區西北部,是香港眾多中下階層人士的聚集地。
  • 「天水圍」和許鞍華的生活與生存(圖)
    《姨媽的後現代生活》之後,竟然是《天水圍的日與夜》。  年逾六旬的香港電影新浪潮女將許鞍華,在出道30年後,以返璞歸真的姿態,蕩滌所有關於「姨媽」的質疑眼光,回歸創作原點,推出了一部《天水圍的日與夜》。該片的英文名字也相當的「許鞍華」,THEWAYWEARE——「我們的生活與生存」。
  • 湖北鹹寧市通山縣強力推進富水水庫網箱圍汊拆除工作
    &nbsp&nbsp&nbsp&nbsp12月14日,通山縣召開富水水庫網箱圍汊拆除工作推進會,會議由縣政府副縣長柯振華主持,縣委常委方家忠同志做動員報告,大畈、慈口
  • 福田水圍第四屆美食節開幕
    昨日,福田區「食尚水圍·2017第四屆美食節」開幕,300多位中外名廚傾情為深圳市民朋友呈現「舌尖上的中國」。圖為來自長江三峽庫區的一款純糧酒吸引了不少食客前來盡興品鑑。
  • 天水圍的日與夜: 香港天水圍社區協作平臺
    這個名叫「天水圍」的地方,位於香港新界元朗區,周邊被屬屏山鄉事委員會的沙江圍、馮家圍、輞井村、蝦尾新村等村落包圍,距離中環市區大約25公裡。 9年前,許鞍華導演通過當地社工接觸和了解該地區的居民之後,將天水圍的一對母子的生活故事改編成電影《天水圍的日與夜》,搬上了銀幕。2016年1月,筆者有幸參與「MaD創不同」組織的考察活動,來到了天水圍社區,了解給天水圍社區帶來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