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 錄 深 圳 美 好 日 常 ·
這裡很老
是擁有六百年歷史的古老村落
這裡很新
天台的「彩虹」,注入新的活力
這,就是水圍
「走啊,去水圍吃飯」
//
水圍的新與舊
▨ 新地標 ▧
七彩的青年人才公寓
是水圍村的新地標
由29棟握手樓改造而成
每棟都有自己的顏色、編號
院子的名字以顏色來命名
很多人都來打卡拍照
洗衣房 | 菜園 | 休憩花園
天台上藏著一片小天地
偶爾透透氣,釋放生活中的壓力
/
▨ 舊街市 ▧
從水圍街到水圍九街
路過的菜肉市場、水果檔、藥材鋪
彎彎曲曲的舊街市
總讓我迷失在水圍
///
食在水圍
很久沒來水圍了
這次回來轉了一圈
更新了一份水圍美食清單
有很多新店,也有一些熟悉的老店
①
| 老饕們的順德私房菜 |
店名:飯聚
這家店是很多老饕的私藏店,在這裡可以吃到很多經典的順德菜,招牌是現烤的棟企雞,皮酥脆到在耳邊迴響,雞肉依舊飽滿多汁。
②
| 強迫症大叔串串 |
店名:暫無
大叔姓冷,四川人,在這裡做冷串串已經有23年了。每天早上早早就起來準備食材,滷、切、穿,總要忙到下午才能出攤。冷大叔的串串攤以排列如標兵般整齊的串串出名,一出攤就會被人圍住,每天賣完就收攤。
③
| 26年的蘿蔔乾腸粉 |
店名:佰仟紅腸粉王
算起來這家腸粉店已經有26年歷史了,米漿每日現磨,腸粉醬是用骨頭和冰糖醬油去熬製的,最特別的就是腸粉上還會放上一勺自己炒的蘿蔔乾。老闆老闆娘記憶力很好,不管每個人有什麼特許要求,都總能記得住。
④
| 鱔飯,不是煲仔飯 |
店名:臺山佬黃鱔飯
臺山的黃鱔飯專門店,大家都是衝著黃鱔飯來吃的。不同於煲仔飯,黃鱔飯是用香米和黃鱔肉、黃鱔血一起猛火炒香的,在搭配一份粉絲蒸生蠔,又是吃撐的一頓。
⑤
| 「小時候的麵包店」 |
店名:AMO BAKERY
20年的阿殳粥館旗下麵包店,整家店環境都很復古,裡面每天有新鮮出爐的老港式麵包。附近街坊吃了多年的鐵棍蛋卷,每次遠遠經過都能聞到蛋卷的香氣。
⑥
| 水圍無名炒飯 |
店名:無名炒飯
這個炒飯檔已經開了將近10年了,沒有招牌,甚至地址也不詳細。兩夫妻每天晚上5點開門,炒飯的料有將近十幾二十種選擇,是很多水圍人的秘密宵夜基地。
⑦
| 大叔現做閩光餅 |
店名:福建閩光餅
福建大叔經營著的小攤,每天手工現做,就在臺山佬對面,店裡幾乎每桌桌上都有這個餅。餅皮非常薄脆,芝麻味很香,一定要趁熱吃才是最好吃的。
⑧
| 500塊一隻的捲毛雞 |
店名:龍湫火鍋
「這家店開了好久了,算不清到底多久了」,龍湫是水圍的老字號了。很多人都會為了這隻捲毛雞來,據說食材都是中山運過來的,肉質非常結實,煮出來的雞湯清甜得很。
⑨
|「老外的煎餅果子」|
店名:MAMBO
水圍裡還藏了不少歪果仁開的小店,這家「墨西哥的煎餅果子」已經開了將近4年了,賣著墨西哥的Quesasdillas、Taco、Fajita。店名取自老闆字設計的小精靈,店裡也隨處可見小精靈的擺設。
///
水圍的歷史
▨ 百年古樹 ▧
「水環四壁,圍昌萬年」而命名的水圍
曾經以曬鹽捕魚為生
後來挖掘「龍秋古井」,村民賴以圍村
古井旁的百年老樹,見證了這裡的新老變遷
/
▨ 莊氏村民 ▧
水圍村是莊子後代的村子
可以算上深圳「冷知識」
中心廣場南側還有一面浮雕牆
講述這裡的文化歷史
/
▨ 1368文化街區 ▧
漫步在水圍1368文化街區
騎樓、連廊、中西合璧的建築
仿佛穿越到民國時期
10條巷道都是以歷史人物命名
例如莊周北巷、莊森南巷等
水圍村骨子裡仍透露著嶺南風情
///
水圍的生活
從日出到深夜似乎都喧囂著
但卻總能從微風中 樹梢間
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份安靜的歸屬感
///
「 系列回顧 」
這,就是景田
這,就是益田村
這,就是園嶺
「 記錄這座城市,用眼睛 」
〓〓〓
LOOK ∥ 思考題
〓〓〓
說一說,你和水圍的故事?
- 關於微信公眾號「星標」 -
近期因微信公眾號後臺更新
你有可能看不到LOOK最新推送
將ShenzhenLOOK設為「星標」
將第一時間收到最新內容
作者 | Judy、Shadow
圖片 | Joyann、PIG
文章轉自 | 深圳吃貨小分隊
「 這,就是水圍 」
在ShenzhenLOOK後臺回復「水圍」
即可獲得詳細的水圍美食打卡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