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日本組織1億國民挖松樹根,其實是在為戰爭做準備?

2020-12-15 奔走的文史

支付寶的螞蟻森林大家一定都玩過,只要攢的能量足夠,就可以真的種下一棵樹。而這個充滿了正能量的活動也真的讓環境變好了。環境變好會連帶著生態系統變好,目前只有地球是最適合人類生存的,保護環境其實也就是變相的保護自己。資源始終是有限的,好的環境可以讓許多有利的循環一直維持著。

一、日本的瘋狂舉動

好的環境實在太過於重要,所以每個國家也都在呼籲國民愛護環境。不過曾經日本卻有過一瘋狂舉動,國家組織了1億國民瘋狂的挖松樹根。樹木可以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無論是拔掉哪一種樹,只要過度,對於環境就是一種巨大的破壞。樹木的成長需要時間,一片松樹的消失很有可能導致那一片水土流失。

日本是一個島國,本身許多資源都非常匱乏。資源匱乏的國家很多的東西都需要依靠進口。他們如此大範圍砍伐松樹實在是太蹊蹺了,莫非是有什麼東西才讓他們不得不做出這個舉動嗎?原來,日本大規模砍伐松樹竟然是因為一份報告!

二、一線生機

每個國家都有頂尖的科學家們,這些人研究各個方面的東西,雖然研究耗費時間,但是一旦有成果,就會讓生活發生巨變。二戰時期,有一份研究報告新鮮出爐,正是這一份報告讓即將陷入絕境中的日本看到了一線生機。這份報告表示松樹根可以煉製出代替石油的燃料,所以日本上億人開始瘋狂地挖掘松樹根。

石油對於人類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旦戰爭來臨,誰擁有石油就意味著擁有了戰爭的主導權。所以日本人瘋狂挖掘松樹根其實是為戰爭做準備。作為一個資源匱乏土地有限的島國,日本的石油資源已經面臨枯竭。這個時候日本對外的侵略也不順利,這導致了日本可能面臨崩潰。這一份報告無疑就是解了燃眉之急。

當時,為了用松樹根提煉燃料,日本還出過這樣的一個口號。

「200個松樹根可以使飛機在空中飛行一小時!」

就這樣,全國民眾拼命的挖掘松樹根,仿佛只要松樹根的數量挖到位,國家的困境就可以迎刃而解了一般。因為這一瘋狂的舉動,日本的松樹面臨瀕危。

三、失敗告終的瘋狂之舉

好在這一項瘋狂的舉動並沒有持續到現在。因為最後日本發現,松樹根提煉出來的燃料與日本的石油需求來說,完全就是杯水車薪。而且因為松樹根的品種不一,提煉出來的燃料質量也都有差別。就算是用最好的松樹根提煉,所產生的燃料作用也比較小。

因此,就出現了一個極為諷刺的事情,這些用松樹根提煉的燃料,並沒有投入使用。所以,那些蔥鬱的松樹成為了最無辜的犧牲品。這一次瘋狂地砍伐導致日本的環境也受到了極大的影響。這次事件完全是日本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在日本投降之後,當時美國出於好奇使用過一點他們研發的燃料,結果發現這玩意完全不能用。日本在做這個瘋狂舉動的時候,依然在與中國打仗。不過幸好因為當時日本的設備並不先進,否則中國的油田就會被發現,與此同時,中國的松樹林就會成為下一個犧牲品,逐漸走向滅亡了。

結語

假設松樹根真的可以提煉好的燃料,那麼也是以千千萬萬棵松樹的死亡為代價的。一棵樹木的成長需要很多年,但是它的死亡只有一瞬間。林木毀滅,環境受損,人早晚也會自食其果。

相關焦點

  • 二戰末期的日本,絕望之下為何瘋狂挖松樹根?
    二戰末期的日本,絕望之下為何瘋狂挖松樹根?在二戰後期的時候,日本流行著這樣一個口號不知道,大家聽過沒有,那就是「200根松樹根可以讓飛機在空中飛行一小時」,也正是因為這個口號,讓二戰末期的日本國民開始了舉國瘋狂挖樹根的行動!
  • 日本為了這一配方,舉國上下挖松樹根,什麼配方這麼吸引日本人
    日本為了這一配方,舉國上下挖松樹根,什麼配方這麼吸引日本人日本是一個活躍在太平洋西部的島國,四面臨海且地理面積狹小,但是日本的科技和經濟是不容小覷的,日本人通過自己的努力已經躋身成為發達國家的一員。其實當時的日本也沒有很大的把握能打贏這場戰爭,並且當時日本的物資並不是十分的豐富,所以他們把目標首先放到東北也是有原因的,一方面是東北距離日本較近,有助於向這裡輸送日兵,另一方面就是東北王張作霖在去世前曾修建了一個亞洲最大的兵工廠,所以日軍在這裡製造武器,等一切都準備好以後,日本就會找機會對我國發動戰爭。
  • 看二戰時日本女人都做了什麼,你就懂了
    在《伏爾泰語錄》中有這麼一句話:「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覺得自己有責任」,在雪崩之時,沒有一片雪花可以說是無辜者。每一篇雪花都是參與者,共同造成了最後的崩塌。在很多事情上也是如此,譬如二戰,參與了便是參與了,那些居心叵測參與發動戰爭的人,從他們加入戰爭的那一刻起,他們便不再是這戰場的冤魂。
  • 日本在侵華最關鍵時期,突然發動男女老少上山挖松根,挖來幹啥
    日軍在侵略中國最關鍵的時候,突然發動國內的男女老少上山去挖松樹根,幾乎把國內的所有松樹根都刨得乾乾淨淨。日本這是在幹啥呢?咱們從頭說來。話說二戰時期的日本,就像村裡的二娃子,家底子窮,什麼都缺,所以兩眼泛著賊光,盡想著到別人家去打秋風。
  • 二戰末期,日本為何全國挖「松樹根」?簡直是最後的瘋狂!
    隨著日本的侵略,東北三省這裡的煤礦資源和鐵銅礦都歸於他們使用,他們不斷的把戰線拉長,在歐洲和東南亞區域都遭受到了很大的侵害。隨著日本的不斷的侵略,他們國內一些物資的配送根本不及時,而且生產的速度根本就趕不上他們戰爭消耗的速度。
  • 二戰時日本佔領了東南亞,為何仍然一直處於「油荒」中
    對於日本而言,東南亞的石油太重要了,價值太大了,否則日本也不敢鋌而走險。不過有意思的是,雖然日本佔領了東南亞,但日本石油匱乏的問題一直沒有得到解決,日本仍然在為石油發愁。很多人不禁感到奇怪,日本佔領了盛產石油的東南亞,為何仍然一直處於「油荒」中?首先,在日本進攻東南亞時,英荷等國破壞了當地的石油設施。
  • 二戰時,美國為何執意要對日本投放原子彈?其實這點才是關鍵
    每年日本都會有相關的活動,來悼念那些因為原子彈死亡的日本人。雖然日本人在這個問題上一直表現的可憐兮兮,但其實是他們在二戰中瘋狂行徑,才會讓美國痛下殺手。我們知道美國一共投擲了兩枚原子彈,但是投擲的時間間隔了三天。當時很多國家震撼於原子彈的威力,認為美國這樣做是非常的不人道。那麼二戰時,美國為何執意要對日本投放原子彈?其實這點才是關鍵。
  • 二戰時,日本女人對日本的狂熱起到了哪些方面作用
    從明治維新時期開始,日本政府就積極宣揚軍國主義,對國民進行洗腦。加上幾次侵略戰爭帶來的收益,所以日本絕大多數的國民都深受影響,連女人也不例外。在二戰時期,日本女人就通過各種辦法,狂熱支持當時日本的對外侵略戰爭。
  • 泰國與日本法西斯結盟,為何成二戰戰勝國?日本還賠它150億……
    因此,日本高舉「解放殖民地、相互尊重、彼此獨立」的幌子,對泰國的一些政要頗有吸引力的。二戰的全面爆發,讓他們有了勾搭的機會……1938年上臺組閣的泰國右翼軍人鑾披汶·頌堪,想藉助戰爭期間的國際秩序變動,以日本人為靠山,謀求擺脫英法勢力的滲透和控制。
  • 1945年,如日本還不投降會怎樣?看看日本當年糧食產量就知道了
    ,除了製造出原子彈之外還準備在日本國土上投放細菌武器也就是生化武器,這種大規模的殺傷性武器,將會對日本國民產生致命性的威脅,該計劃如果在日本國土實施,納悶就可以導致日本農作物大面積大規模減產,更有可能因為汙染問題導致產量為零1945年日本農作物的產量就僅僅只有645噸,遠遠不能滿足國內需求。
  • 日本不顧疫情全力擴軍,難道是在為戰爭做準備?
    圖為日本自衛隊最近東海突然出現了危險的信號,原來日本不顧疫情影響正在全力擴軍,難道是在為戰爭做準備工作?這個國家還想重演甲午戰爭嗎?要知道日本是一個戰敗國,本身不允許發展軍隊,同時也被剝奪了交戰權,就連國防也需要交給美國來守護,在疫情之下日本再度瘋狂擴軍,很可能是希望藉助戰爭手段來轉移國內矛盾,對此周邊國家必須高度警惕。
  • 從明治維新時他們互相見死不救,二戰時日本海軍與陸軍的恩怨情仇
    日本本土是由孤懸海外的四個大島和大約7200個小島組成,總面積月38萬平方公裡,人口1.3億。就是這麼個島國,在中國歷史上曾經努力學習唐朝,被唐朝賜封「倭國」稱號,日本現在的和服其實就是根據唐裝進行的本土化改造,他們的跪坐方式跟唐朝的是一樣的,因為唐朝也沒有凳子可坐。
  • 二戰時期,泰國幫著日本侵略中國,二戰結束後日本向它賠款150億
    但在諸多東亞國家中,卻有一個國家,在整個二戰期間,堅定站在了日本這邊,為二戰中的日本提供了很多便利。甚至還出兵幫助日本打仗,更為神奇的時,就是這樣一個可以說是軸心國盟友的國家,在戰後搖身一變,還成為了戰勝國,最後還向日本提出了戰爭索賠,並且獲得了150億的賠款。
  • 二戰時期日本軍國主義是如何給國民「洗腦」的?
    日本自明治維新起,在全盤學習西方,在二十世紀初走上邪路。其實,現代國家一般是「文官政府」,這樣可以形成穩定結構。而當時日本政府的軍部大臣須由現役武官擔任,且聽命於天皇,只要軍隊對政府不滿意,就能通過軍部大臣施壓,凌駕於政府之上。
  • 日本要稱霸亞洲?菅義偉創下歷史新高,外媒推測:在為戰爭做準備
    想要躋身大國之列,不只是需要看一個國家的經濟水平,一個國家的軍事實力也尤為重要,眾所周知,在二戰過後,日本的軍事發展就一直受到限制,但是這並沒有阻止日本在軍事上的「野心」,日本如今又創下了軍費開支的增長紀錄。
  • 以包庇天皇為代價,美軍殖民統治日本6年8個月、日本效忠美國75年
    日本婦女在兵工廠造子彈 甚至聲稱100棵松樹根就可以讓戰機飛一小時,以此來激勵人民挖松樹根。 海上的運輸被美軍切斷之後,即便是日本掌控著東南亞油田,但是卻一滴石油也無法運到日本。而沒有石油,日本的飛機、坦克不過是一堆破銅爛鐵。 此時日本的科學家聲稱如果將松樹根蒸餾後得到的松油與酒精混合之後,勉強可以讓飛機坦克發動,然後日本軍方就大力發動全國人民挖松樹根。
  • 二戰時日本女人都幹什麼?二戰後又去了哪裡?難以置信!
    總所周知,二戰期間日本鬼子侵佔了大半個亞洲,要知道當時整個日本才有七千多萬人,日本帝國主義到處侵略,為了達到侵略目的,在帝國主義天皇的邪惡思想的帶領下,可謂是「全民皆兵「男性基本上都扛著槍走上了戰場,但大部分人不熟悉的是日本女人在戰爭中發揮了不可忽視的作用,那麼日本女人在戰爭中究竟幹了什麼
  • 日本島嶼一旦沉沒,日本國民將何去何從?其實落腳之地早已找好
    日本作為一個島國,處於兩大板塊之間,一旦島嶼沉沒,日本國民將何去何從?日本是太平洋島國,四面環海,資源缺乏,天然條件決定日本的發展潛力有限。而且處在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之間,多火山,頻發地震。據統計,日本每年發生約1500多次地震,一天也就是4次,每年有人因此喪命,由此可見,日本的生存條件是相當惡劣。相關地質學家曾經說過,日本可能在未來100年內沉沒。那麼,日本一旦沉沒,他們的國民將何去何從呢?
  • 為戰爭做準備!日本首相剛批准一項提案,危害四方
    戰後許多年以來,日本早已從戰爭的廢墟中重建了起來,並成為了一個發達國家。可日本歷屆組閣政府鮮有對戰爭進行深刻反思者,而多是任由其國內軍國主義沉渣泛起,並急欲掙脫對其發展進攻性武器裝備的束縛。由此,日本歷年來軍費預算都在全世界各國排名中較為前列,發展軍事力量的企圖簡直是昭然若揭。
  • 二戰時期,這位日本女子為支持天皇,攜同14歲女兒一起當慰安婦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慰安婦這個名詞,當時給多少婦女心中留下不可磨滅的陰影,其實不僅僅是喪心病狂的日軍這樣做,這在歷史上其實並不罕見。如《臥薪嘗膽》中的勾踐,他就是一個為了達到目的能夠不擇手段的瘋子,大概是在臥薪嘗膽過程中讓他形成的人格扭曲,這才使他做了許多人神共憤的事情,其中就有組織的慰安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