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20歲升任國軍中將,42歲晉升上將,其孫女是臺灣著名女歌手

2020-12-18 史話笑談

我發現湖南在近代中確實是出了太多厲害的人物,咱毛爺爺、彭元帥就不說了,我們今天要來介紹的這個人是國軍上將,此人其實並沒有怎麼帶過兵打過戰,但是其軍銜升任速度卻非常的快,20歲的時候就當上了國軍中將,42歲更是晉升為了國軍上將,他就是劉詠堯。

劉詠堯是湖南醴陵人,湖南嶽雲中學畢業之後,就報考進入了黃埔軍校一期,那年的他就15歲,別說我們共產黨許多大人物都是他的同學呢,像陳賡大將、徐向前元帥等人。

雖然說劉詠堯年齡很小,但是學習成績卻非常的突出,而且打戰也很勇猛,曾參加過兩次東徵,為此因為立功而升任了營長。後來因為優秀而被指派到了莫斯科中山大學進行留學深造,在這裡劉詠堯認識到了許多的牛人。

留學完成回國之後,劉詠堯的人生感覺開了掛,先從中校升任到了上校,而1929年直接被任命為了第50師政治部少將主任,同年9月份直接晉升為中將軍銜。

確實之後的劉詠堯就沒帶過兵打過戰了,工作重心都是在軍校教育和後方人事上面,隨著抗日戰爭的爆發,劉詠堯先後擔任了中正學校董事長兼校長、軍委會政治部第二廳廳長、陸軍中將副廳長等等職務。

在解放戰爭時期,劉詠堯先後擔任了國防部軍職人事司司長、國防部人事司司長、國防部次長等職務,隨著國民黨的潰敗,劉詠堯也跟著顧祝同的飛機逃到了中國臺灣。

確實劉詠堯這個人之後在戰爭上面沒有什麼太大的成績,但是卻在其他方面還是立下了許多的功績,為此1951年的時候,41歲的劉詠堯再度被升為了上將軍銜,不過之後的劉詠堯就退出了軍界,而去從事了其他的行業。

在來看看劉詠堯後人的情況,他有個孫女現在是中國臺灣著名的女歌手劉若英,相信大家對劉若英肯定是極為的熟悉吧,劉若英算不上多麼的漂亮,拍片數量也很少,但是卻因為自己感性知性的魅力折服了許多粉絲,粉絲們都親切的喊其為「奶茶」!

確實當時外界也宣稱劉若英有她的地位,很明顯和他爺爺劉詠堯有關係,不過這點曾經劉若英解釋過,自己出道之後並沒有依靠自己的家族背景,相反家族給自己的都是無限的支持和鼓勵。

相關焦點

  • 他36歲官至中將,孫女是著名歌星,作品曾火遍兩岸三地
    劉若英,臺灣著名女歌手,但凡聽過她歌曲的朋友,都會被她那宛轉悠揚的歌聲所打動。劉若英的作品曾經風靡一時,她的主打歌《為愛痴狂》不僅斬獲第32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電影歌曲獎,而且還曾火遍兩岸三地,圈粉無數,其代表作《後來》更是成為一首經久不衰的經典之作。
  • 最晚去世的開國中將,晚年升任上將他升任副國級,一家六將
    ——米·左琴科(蘇)文章分類|歷史奇聞文章字數|1094字,閱讀約3分鐘湖南省平江縣是我國著名的將軍縣。1928年著名的平江起義就是在這裡舉行的,為我軍的發展又增添了一份力量。今天介紹的開國將軍是平江人,他就是張震將軍。張震將軍在參加紅軍之前是偉大的。12歲擔任勞動兒童團副團長。14歲時,他參加了著名的平江起義。起義勝利後,他被選為宣傳部部長。小小年紀,他就成了當地的名人。然而,他最大的願望還是參加紅軍。兩年後,紅軍規模擴大。他得到了他想要的。參加紅軍後,他仍幹著老本行,擔任紅一師宣傳隊隊長。
  • 解放戰爭時,同為兵團司令:為何我軍多為上將,國軍全是中將?
    兵團在兩軍當中都佔有重要戰術地位,我軍兵團直屬各野戰軍管轄,而國軍兵團上一級直達各「剿總」,都是戰區以下最高級別的作戰建制。然而解放戰爭中的我軍各兵團司令,建國後多授予上將軍銜,有的甚至是大將、元帥;而對應的國民黨軍兵團司令,全部都是中將。為什麼會有這種級別差異呢?首先我軍的兵團建制普遍比國軍要大。
  • 此人曾是國軍聯勤總司令,後來卻成為香港首富,他是如何做到的?
    今天,我給大家介紹一位國軍將領,此人名叫何世禮。何世禮出生於富賈之家,他的父親何東是香港富豪,在香港商界的地位相當高。在少年時期,父親何東曾經要求何世禮加入英國國籍,但是何世禮不願意加入,兩人甚至還發生了爭吵,後來又對簿公堂。
  • 他任南部戰區政委,國慶大閱兵戰旗方隊領隊,61歲上將,今年62歲
    曾任濟南軍區聯勤部政委,西藏軍區政委,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副主任、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副組長等職的王建武,59歲升中將,61歲晉升上將軍銜。今年62歲的他任十九屆中央委員、解放軍南部戰區政委等職。2016年,他任西藏軍區政委。2017年7月31日,59歲的他晉升中將軍銜。2018年5月,王建武赴京履新,擔任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副主任、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副組長。2019年1月,60歲的他任南部戰區政委。
  • 國軍這位儒將很少有人知,活了89歲才去世,但孫女幾乎家喻戶曉
    而且即便英雄們已經去世,但他們的後代卻依然延續著,比如有一個國民陸軍中將,他在89歲時就去世了,但他的孫女卻是我們都非常熟悉的一位明星。相信大家都聽過《後來》這首歌,這是一首非常經典的情歌,曾感動過很多人,而它的演唱者就是臺灣歌手劉若英。說起劉若英,大家只知道她是來自臺灣的一名歌手,曾演唱過很多膾炙人口的歌曲,但對她的身份背景卻不太清楚。
  • 越戰人物傳奇:36歲任團長,5年從師長升軍長,6年從中將升上將!
    20世紀70年代,國際關係錯綜複雜,中蘇關係惡化。在蘇聯支持和地方霸權野心的驅使下,越南不顧當年與中國「同志加兄弟」的友誼公然在中越邊境製造摩擦。於是中國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發出了反擊的炮火,1979年2月17日凌晨,中國密集的炮火照亮了中越邊境的夜空。
  • 二炮領導層大規模調整:王家勝升任二炮政委
    其中,總裝備部原副政委王家勝接替到齡退役的張海陽上將,升任二炮政委;二炮原政治部主任唐國慶、某基地原政委張東水,分別接替楊立順和於大清兩中將,任二炮副政委;二炮原裝備部長張軍祥升任二炮參謀長,陸福恩不再兼任該職;二炮指揮學院原政委張升民升任二炮政治部主任。據二炮政治部機關報《火箭兵報》報導,2014年12月29日下午,第二炮兵晉升少將軍銜儀式在北京隆重舉行。
  • 深扒劉若英的家世背景,爺爺官拜陸軍中將,15歲就考入黃埔軍校
    記得很久以前看過劉若英寫的回憶他爺爺、奶奶的文章,裡面的內容現在大都記不得了,不過有兩個文中的情節我卻記憶猶新,一個是寫她奶奶很講究,如果來客人敲門,她在開門前是一定要穿上絲襪的,再一個情節就是寫她爺爺是國軍的將軍。
  • 他是南部戰區首任政委,曾任廣州軍區政委,61歲升上將,今年67歲
    曾任武警部隊政治部主任,解放軍總政治部主任助理,廣州軍區政委、黨委書記,第十八屆中央委員,解放軍南部戰區首任政委等職的魏亮,49歲晉升少將軍銜,61歲晉升上將軍銜,今年67歲。
  • 5人升上將 5人升中將
    李作成上將則是汶川地震的「救援先鋒」。他時任原成都軍區副司令員,時為少將軍銜。李作成當時率工作組,趕赴距汶川只有100公裡的都江堰,在一線靠前指揮,展開緊急救援工作。震後第二年,2009年,他晉升中將軍銜。
  • 解放戰爭時期,國軍一級上將都是哪10個人?沒有一個不是狠角色
    國民黨高級將領的軍銜,最高檔是特級上將,僅設一人,肩章掛五顆星;而僅次於特級上將的就是一級上將軍銜了,即四星上將。由於嚴格限額,大陸時期國府一共授出17個一級上將軍銜。而在解放戰爭時期,國軍將領中的一級上將僅存10個人(不含死後追授、已故和臺灣時期授予的),分別是誰呢?總結起來就兩條:不是中央軍頂級大佬,就是一流地方軍閥。
  • 中央軍委晉升四位上將 兩位江蘇籍軍官位列其中
    2010年晉升11名上將媒體公開報導顯示,今年晉升上將4人,是2010年以來人數最少的一年。過去每兩年晉升一批上將,2007年後,每年均有上將晉升,時間選擇在每年八一建軍節前的7月中旬左右。如果有中將軍銜的將領出任中央軍委領導職務,隨即晉升上將軍銜。
  • 抗戰時八路軍軍銜,一位上將九位中將,有兩位中將讓人很意外
    1937年9月,紅軍改編,國民政府給高級將領也授予了軍銜,朱德總司令上將軍銜,九位中將中,有兩位人選很讓人意外。抗戰初期,紅軍改稱第八路軍(1937年8月22日),很快又改稱第十八集團軍(1937年9月11日) 。路軍和集團軍都是比軍高一級的編制,通常統率2,3個軍。
  • 臺灣軍方上將大換風 嚴明有望出任參謀總長
    臺當局防務部門昨(21日)晚發布,防務部門軍備副負責人趙世璋上將於9月屆齡退伍,副負責人職務將由海軍出身的副參謀總長兼執行官高廣圻上將升任,副總長遺缺則由臺灣「國防大學校長」陳永康上將調任,「國防大學校長」一職由後備司令邱國正中將升任,邱國正並同時晉任陸軍二級上將。
  • 原78軍軍長吳亞男升任北部戰區陸軍司令員,首任升戰區上將司令員
    裡面的照片顯示,曾任第78集團軍軍長的吳亞男,已升任副戰區級的北部戰區副司令員兼戰區陸軍司令員,並且已晉升為中將軍銜。公開資料顯示,吳亞男,1962年8月生,河北省石家莊市人。1980 年9 月入伍,1984年9月入黨。他是裝甲兵出身,曾任某裝甲旅旅長。後又跨系統調任遼寧某市軍分區司令員。
  • 閱兵式上的五大上將
    他16歲時入伍,早年畢業於空軍保定學校,之後在空軍服役多年,曾服役於原瀋陽軍區、原成都軍區等軍區空軍部隊,歷任空軍某部部長、原成都軍區空軍副參謀長、原廣州軍區空軍副參謀長、空軍指揮學院院長、空軍副參謀長、原南京軍區空軍司令員等職。2012年7月,乙曉光晉升中將軍銜,在十八大上當選中央候補委員。
  • 國軍副司令率2.3萬人起義,手下軍長帶五千人逃出,後到臺灣經商
    淮海戰役中的賈汪起義,很多人都熟悉,國軍第3綏靖區兩位副司令張克俠與何基灃,率59軍、77軍所轄38師、180師、132師及37師一個團共2.3萬人起義,他們手下有位軍長帶五千人逃出,後來到臺灣經商。這位軍長的名字叫王長海,時任國民黨軍第77軍的軍長。
  • 全世界最奇怪的軍銜,中將加上將,只有在抗日期間中國軍隊能見到
    這種軍銜叫做中將加上將,在國民黨軍隊當中才會出現,而且獲得這種軍銜的人還不在少數,就不如著名的胡宗南和衛立煌將軍,就是典型的中將加上將軍銜,那麼有讀者會問到了,為什麼會出現這樣一種奇怪的軍銜呢
  • 國軍中將淮海戰役受重傷,南京特派飛機來接,另一中將卻硬要擠上
    在淮海戰役中,有一位國軍中將受重傷,南京特派飛機來接,另一中將卻硬要擠上飛機,結局讓人意外。千方百計想跑的人最終沒跑掉,還坐了26年牢,另一人卻幸運逃到臺灣,最後還升任司令。他們的名字分別叫郭一予和高吉人。郭一予是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生,時任徐州「剿總」辦公廳中將主任。高吉人是黃埔軍校第四期畢業生,時任國軍第70軍中將軍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