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晚去世的開國中將,晚年升任上將他升任副國級,一家六將

2020-12-25 回首初相見

歷史的第一頁是從互相猜忌、搞陰謀和耍手腕開始的。——米·左琴科(蘇)

文章分類|歷史奇聞

文章字數|1094字,閱讀約3分鐘

湖南省平江縣是我國著名的將軍縣。1928年著名的平江起義就是在這裡舉行的,為我軍的發展又增添了一份力量。幾十年的軍旅生涯,建國後,僅平江縣就湧現出61名開國將軍。今天介紹的開國將軍是平江人,他就是張震將軍。

張震將軍在參加紅軍之前是偉大的。12歲擔任勞動兒童團副團長。14歲時,他參加了著名的平江起義。起義勝利後,他被選為宣傳部部長。小小年紀,他就成了當地的名人。然而,他最大的願望還是參加紅軍。兩年後,紅軍規模擴大。他得到了他想要的。參加紅軍後,他仍幹著老本行,擔任紅一師宣傳隊隊長

紅軍長徵到達陝北後,張震已任紅一軍團25團參謀長,他率部參加了山城堡戰役。也許張震適合參謀長一職,抗戰爆發後,他擔任新四軍遊擊支隊參謀長。遊擊支隊的司令員,政委,大家應該不陌生。他就是彭雪楓將軍。兩人真是好搭檔。從1938年到1944年,兩人合作了6年。不幸的是,彭雪楓將軍最後犧牲在戰場上,這是我軍的一大損失。

建國前夕,張震已任第三野戰軍參謀長。作為我軍主要領導人之一,55年,四大野戰軍參謀長中有兩位被授予上將軍銜,兩位被授予中將軍銜。張震將軍雖然當時是中將,但33年後的1988年晉升上將,也是野戰軍四位參謀長中功績最高的一位。88年,張震將軍當選軍委副主席,成為副國級領導,非常了不起。

張震將軍位高權重,對子女的教育要求非常嚴格。他曾為家人定下三條家規:

01、不要向別人透露自己與孩子的關係,以自己的品牌尋求對孩子或親人的特殊照顧。

02、不得接受任何單位或個人的禮品或其他優惠便利。

03、私事不能乘坐公家配置的公車。

僅有這些家規還不夠。為了培養子女優良的生活作風,經常安排他們到革命老區參觀,看望老紅軍,了解和反映他們的生活,真切感受到戰爭年代老戰士,老前輩的不易。很多經歷教會了他們很多,這是從書本上感受不到的。

在張震將軍的精心培養下,幾個孩子都很爭氣,孩子們不僅參軍入伍,還當上了將軍。其中,長子張曉陽,次子張連陽,四子張寧陽都是少將。級別最高的是三子張海洋。他是個將軍。在我們的軍隊裡,很多父子都是將軍,只有兩個是將軍。另一對父子大將是張宗遜和張又俠。此外,他唯一的女婿壽曉松也是一名少將。家裡有六位將軍,真是了不起。

上世紀90年代末,張震將軍逐漸退出工作崗位。晚年的他不僅喜歡舒適的環境,還注意自己的飲食和生活習慣。合理的生活規則使他成為著名的長壽將軍。2015年9月3日,張震將軍在北京逝世,享年101歲。他是最長壽的開國中將

這裡是《回首初相見》,青山不改,綠水長流,咱們後會有期。

路是腳踏出來的,歷史是人寫出來的。人的每一步行動都在書寫自己的歷史。

相關焦點

  • 他20歲升任國軍中將,42歲晉升上將,其孫女是臺灣著名女歌手
    我發現湖南在近代中確實是出了太多厲害的人物,咱毛爺爺、彭元帥就不說了,我們今天要來介紹的這個人是國軍上將,此人其實並沒有怎麼帶過兵打過戰,但是其軍銜升任速度卻非常的快,20歲的時候就當上了國軍中將,42歲更是晉升為了國軍上將,他就是劉詠堯。
  • 長徵初期,紅三軍團師團級將領都是誰,有六位後來成開國上將
    不得不說,紅三軍團真是將星如雲,師團級將領中有好幾位後來都成為開國將軍,其中有六位成開國上將。且聽在下一一到來。第一個是紅四師,這是紅三軍團的主力師。師長是洪超,歷史應該記住洪超,他當過朱老總的警衛員,是中央紅軍長徵路上犧牲的第一位師長,在突破國民黨的第一道防線時,洪超不幸壯烈犧牲。
  • 團長犧牲副團長和參謀長授中將,政訓處主任卻授上將還成了副國級
    旅長陳賡1955年被授予大將軍銜,參謀長李聚奎1958年被補授上將軍銜,政訓處主任也是後來的政委王新亭被授予上將軍銜,副旅長陳再道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副旅長許世友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繼任的參謀長周希漢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可謂是將享閃耀。
  • 袁姓開國中將,他是「唯一」江西人,兩次任北京軍區政委!
    這在開國將帥中,確實是少有的一位,他是政委專業戶,擔任過八路軍教導二旅政委、7縱政委、12縱政委、49軍政委、40軍政委、北京軍區政委、濟南軍區副政委等。在袁姓開國中將中,他是唯一的江西人,其實袁姓總共有11位開國將軍,其中有兩位中將,那麼江西籍的袁姓開國中將來自哪兒呢?他是誰?帶著疑問,小編和你一一道來,他就是袁昇平中將,這個名字似乎大家很熟悉。
  • 二炮領導層大規模調整:王家勝升任二炮政委
    其中,總裝備部原副政委王家勝接替到齡退役的張海陽上將,升任二炮政委;二炮原政治部主任唐國慶、某基地原政委張東水,分別接替楊立順和於大清兩中將,任二炮副政委;二炮原裝備部長張軍祥升任二炮參謀長,陸福恩不再兼任該職;二炮指揮學院原政委張升民升任二炮政治部主任。據二炮政治部機關報《火箭兵報》報導,2014年12月29日下午,第二炮兵晉升少將軍銜儀式在北京隆重舉行。
  • 原78軍軍長吳亞男升任北部戰區陸軍司令員,首任升戰區上將司令員
    裡面的照片顯示,曾任第78集團軍軍長的吳亞男,已升任副戰區級的北部戰區副司令員兼戰區陸軍司令員,並且已晉升為中將軍銜。公開資料顯示,吳亞男,1962年8月生,河北省石家莊市人。1980 年9 月入伍,1984年9月入黨。他是裝甲兵出身,曾任某裝甲旅旅長。後又跨系統調任遼寧某市軍分區司令員。
  • 「五虎上將」衛立煌55年回北京,官至副國級,他的家人結局如何?
    而蔣介石麾下也有著名的「五虎上將」,這五人能徵善戰,數次屢立奇功,五人皆曾任職戰區司令官及以上職位。而我們今天故事的主人公便是五虎上將中的一員虎將,那麼這位將軍又是誰呢?解放後他和他的家人又去哪裡呢?本期暴走大歷史人物專欄為您獨家揭秘。衛立煌將軍於1897年出生於安徽合肥,其父因瘟疫早早病逝,所以全家的重擔都落在了他大哥一人身上。
  • 開國上將的女兒,曾給毛主席戴紅袖章,如今加入美國籍
    在開國上將中,有一位跟毛主席的淵源非常深。「瀏陽河,彎過了幾道彎,幾十裡水路到湘江」。他就是出身於湖南瀏陽的宋任窮。宋任窮是5位參加過秋收起義的開國上將之一。從1927年開始,宋任窮跟隨毛主席參加革命工作。
  • 八路軍385旅的兩位團長,一位上將一位中將,都當了大軍區司令員
    386旅的旅長陳賡後來成為十大將之一,而385旅的旅長只是開國上將。不過,385旅的兩位團長後來成就都非常之大,遠超過386旅的兩位團長。這兩位團長都是誰呢?先說769團吧,這個團比較厲害,是385旅甚至於整個129師的主力團,團長陳錫聯。129師出師抗日的開門紅,奇襲陽明堡機場,就是陳錫聯所率領769團的傑作。
  • 安徽的開國將軍有多少?有2上將才能特殊,2中將是王牌戰將
    金寨縣是第二大將軍縣,在冊革命烈士達1.1萬人,走出了59名開國將軍。安徽的開國將軍,有方升普、胡繼成、查玉升、董洪國、林彬等114名開國少將,有徐立清、皮定均、曾紹山、滕海清、陳先瑞、陶勇、李耀、張賢約、聶鶴亭、楊國夫、林維先、梁從學等12名開國中將,還有大名鼎鼎,才能特殊的2名上將:洪學智和李克農。
  • 塔山阻擊戰的指揮者,建國後成了開國中將,此人是誰?
    今天,我給大家介紹一位戰將,此人正是開國中將吳克華。吳克華出生於江西弋陽,與方志敏是同鄉關係,早年間曾進入方志敏創辦的信江軍政學校學習。1930年,吳克華來到農民隊中當教官,幫助訓練農民。不久之後,吳克華被調到了戰鬥部隊,擔任普通的士兵。
  • 他是河南「唯一」劉姓開國中將,是情報專家,曾任總參謀部顧問!
    說起河南的開國將軍,大家比較熟悉的是武功高,酒量大,性格豪爽的許世友上將,河南是十大將軍省之一,素有將出河南的美譽,湧現出吉鴻昌、楊靖宇、彭雪楓等著名革命先烈,樹立了一座座精神豐碑,留下了一處處獨具特色紅色旅遊資源。河南人性格特點,武將多,那麼搞情報工作的有沒有呢?這位河南籍情報將軍,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也是河南唯一的劉姓開國中將。
  • 開國四大首將,第一大將、上將、中將、少將,他們都是誰?
    近代以來的中國歷史,是一部狼煙四起、戰火不斷的艱難發家史,但在血與火之中,無數仁人志士自發站了出來,他們攜手共進,頂著各種困難,硬生生扶大廈之將傾,將新中國一步步帶上了正軌。這樣的榮耀共分為五個檔次,從高到低分別是元帥、大將、上將、中將、少將。開國以來,十大元帥被很多人所熟知,所以今天咱們來講講第一大將、第一上將、第一中將、第一少將。
  • 截止2020年7月24日,開國少將還有多少在世?2019年已去世五位
    十名大將中,陳賡是最早去世的,相信大家在語文書中有看到過這個名字,他可是我國隱蔽戰線的主要奠基者。去世的時候58歲,實在是可惜。肖勁光是在大將中最晚去世的,同時也是最長壽的。他是我國海軍的創立者,為我國海軍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 華野「葉王陶」,為何王、陶為中將,金門失敗的葉飛為上將?
    到了1955年解放軍大授銜,王必成、陶勇被授予中將軍銜,而葉飛被授予上將軍銜。三人中,王必成出生於1912年,陶勇出生於1913年,葉飛年齡最小,出生於1914年;而且,眾所周知,葉飛是人民軍隊歷史上的著名敗仗——金門戰役的指揮者。為何三人中,葉飛反而成為上將呢? 先了解一下三人的出身。
  • 劉錚少將升任解放軍總後勤部副部長 原任參謀長
    另據【財新網】(記者 陳寶成)日前,解放軍總後勤部領導層出現變化,該部司令部原參謀長劉錚少將升任副部長,從而躋身副大軍區級將領之列。據央視《軍事報導》報導,經中央軍委批准,2012年12月28日,解放軍四總部在京召開全軍軍事訓練動員表彰電視電話會議,總後副部長劉錚宣讀表彰愛軍精武標兵通報。
  • 新疆軍區18位司令員中,有4個上將9個中將,唯獨他是大校,為什麼
    建國之初到現在,該軍區總共有18位軍區司令員,現軍區司令員是劉萬龍中將,首任軍區司令員則是大名鼎鼎的彭老總。在這十八位軍區司令員中,有一人非常特殊,他僅僅是大校軍銜,卻擔任了軍區司令,這是為什麼?
  • 鐵血之師的三位首長,赫赫有名的「西北三王」,後來全是副國級
    他們全都是開國上將。在劉鄧大軍中,還有三陳,即陳賡、陳錫聯和陳再道。他們一位開國大將、兩位開國上將。 還有這麼一支部隊,它的三位首長都姓王。這「三王」都很高壽,而且後來都成就非凡,官至副國級。是哪支部隊呢?1944年10月,眼看抗日戰爭即將勝利,毛主席再一次高瞻遠矚,做了個重大戰略部署。以原先359旅主力組成八路軍南下支隊,打回當年的紅色蘇區去,打到廣東去,在那裡建立抗日根據地。
  • 他綽號是鐵匠,被俘的日本軍官都向他敬禮,雖是少將卻拿著中將的津貼
    在新中國的開國少將中,有一位將軍名叫張秀龍。這位少將有個很特別的綽號:鐵匠。張秀龍是湖北人,1914年生,由於家境貧寒,少年時期就進了鐵匠鋪當學徒,在15歲那年參加了紅軍。
  • 胡姓開國將軍大全:胡姓有多少開國將軍?一目了然!
    1、胡 煒,1920年8月出生於河南省新蔡縣餘店鄉,軍事學院畢業的開國將軍之一,胡煒將軍曾是三野21軍最年輕的師長,著名的抗日將領之一,1961年晉升少將軍銜。胡煒將軍擔任師長的時候,解放了浙江奉化,曾任參謀總長,因病於2018年在北京逝世,享年99歲。他是胡姓最後的開國將軍,也是河南最後的開國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