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讀《金剛經》: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金剛經》是佛家的一部重要經典,用「如是我聞」這四個字作為開篇,可見非常之重要。大意是:我聽到的就是這樣。
但隨著涉獵的佛典多了,發現許多經書都同樣以這四個字作為開篇,慢慢才發現,「如是我聞」這四個字分量之重。
相傳阿難出家追隨佛陀二十五年,聽聞受持了絕大部分佛法,佛陀稱讚他說:「我聲聞中第一比丘,知時明物,所至無疑,所憶不忘(不會記錯的),多聞廣遠……」阿難在佛陀十大弟子以「多聞第一」著稱。換句話說便是「阿難深得佛陀真傳」。
據《增一阿含經》載,佛陀涅槃前夕,阿難問佛陀:「一切經首置何字?」佛陀謂:「一切經首置『如是我聞』等言。」在佛陀涅槃後,阿難弘法時均按「佛陀的授意」,以「如是我聞」作為開頭。《佛所行贊.分舍利品》記載了阿難講經時的情景:「阿難大眾中,升於師 子座;如佛說如說,稱『如是我聞』。合座悉涕流,感此『我聞』聲,如法知其時,如處如其人,隨說而筆受,究竟成經藏。」
這就是後世許多佛典均以「如是我聞」作為開篇的由來,《金剛經》也不例外,阿難講經時每當開場白講到這四個字時,(所講的內容)就猶如佛陀現身說法一樣,被記錄下來就成為經書了。
因此,我們在看《金剛經》或看其它一些佛典時,每當看到「如是我聞」這四個字的時候,就不能簡單當作「我聽到的就是這樣」來理解,而應當作佛陀現身說法來理解,契入佛陀現身說法的情景中去,方得要領。例如,我們在看《金剛經》的時候,看到「如是我聞」這四個字的開篇,就應當作聽聞佛陀聲來理解,看整部《金剛經》就猶如聽聞佛陀講整部經一樣來理解。
不久前,我借了一部《金剛經》回家學習,隨意堆放在書堆裡,友人說《金剛經》要放在最顯著的地方最上部,不能被其它的書壓著。我當時大惑不解,後來看了《金剛經》才算醒悟過來。
《金剛經》第十二品曰:「複次,須菩提!隨說是經,乃至四句偈等,當知此處,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應供養,如佛塔廟,何況有人盡能受持讀誦。須菩提!當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 有之法,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則為有佛,若尊重弟子。」部分大意是這些要義,就代表了佛的塔廟,要供養的,經書所在之處,就代表佛陀本身。這就嚴重了。當我們明了這一層,當然不能將塔廟和佛陀壓在其它的書下面了,要放在最顯著的地方上方,小心供養才對。
同樣意思,當我們在閱讀《金剛經》或看其它一些佛典的時候,按照上述理解,佛也如同親臨其境、現身說法一般。
《佛地經論》曰:「如是我聞者,謂總顯己聞,傳佛教者言如是事,我昔曾聞如是……如汝聽聞,當如是說。」在經中,「如是」指的是佛說的教理,特指的是整部經書的全部內容。比如,我們在讀《金剛經》的時候,開頭「如是」這兩個字,特指的是整部《金剛經》的全部內容。其它經書亦然如此。「我聞」則是阿難親身從佛陀口中聽聞,不是從別的地方聽來的,真實無謬,是為「聞成就」。
佛家認為,要由六種緣才能成就一經。以《金剛經》的開頭為例:「如是」是信成就,「我聞」是聞成就,「一時」是時成就,「佛」是佛成就,「舍衛國祗樹給孤獨園」是處成就,「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是從成就,合起來叫做「六成就」,「如是我聞」是其中的信和聞二成就。所以,每一部經書都是很難得的。
如此,《金剛經》開頭的「如是我聞」這四個字,即是指阿難親身從佛陀口中聽聞的《金剛經》這部經書的全部內容。
《注維摩詰經》載:「應知說此『如是我聞』意,避增減異分過失……是故聞者,應正聞已,如理思 惟,當勤修學。」大意是說(經中)「如是我聞」這四個字所表達的意思,是沒經過任何增減的,是佛陀原本的親口說法,所以,修習的人應當作親耳聽聞佛陀現身說法一樣去理解。
所以說,我們在《金剛經》或其它佛典讀到「如是我聞」這四個字的時候,就應當知道整部經書都是佛陀原本的意思,是不曾增減過的,我們看(聞)經,就應當作佛陀現身說法一樣去看待。
以上,就是我對《金剛經》開篇的「如是我聞」這四個字的大致理解。
最後跟大家說個小故事:
有次,我應邀到朋友家裡小聚,見朋友書房裡掛著一副對聯,上聯為「世間莫若福慧好」,下聯為「天下無如放下難」,對聯很好,唯獨沒有橫批,依然空著,我問朋友為什麼沒有橫批,他說還沒有想好,並且提議我幫忙想一想。我當時也沒怎麼上心。
後來,經書讀多了,忽然想起這事來,幡然醒悟,朋友這那是沒想好橫批啊,其實他心中早有答案,正是「如是我聞」這四個字,但他又不敢寫,因為佛陀從沒這樣說過,雖說聯中意思與佛法相似,但畢竟不是佛陀親口說過的,所以他不敢寫。
朋友這一聯,確實很好,這世間沒有什麼比得福慧更好的事了,這天下最難的也就「放下」二字了,「放下」得的是大自在啊,一邊想得福慧,另一邊想得大自在,這也算沒誰了。這橫批他心中早有答案,只是不敢寫出來掛上去,試想,掛上「如是我聞」這四字橫批,就如同佛在其中現身說法一般,可佛陀沒說過這樣的話,則有「謗佛」的嫌疑。
所以,我這位朋友寧願橫批空著不寫,也要在心中空留「如是我聞」這四個字,當作對聯的橫批。既然佛沒說過,就當心領神會好了。後來,我也沒點破他,由著他自鳴得意,想來也奇趣有味。
END
作者:然好
本文系文學作品,純屬個人心得體悟,佛法探討請另闢蹊徑。
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