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南陽丨當年赤眉軍在此駐紮,留下這座赤眉古寨

2021-02-13 南陽晚報

走遍南陽山水,留住一抹鄉愁。

新年伊始,南陽晚報開設《走遍南陽》欄目,本報記者及通訊員將走遍南陽的山山水水,以通訊或隨筆形式採寫南陽名勝古蹟,記錄民間傳說,留住鄉愁記憶,為鄉村振興加油。寫作手法以古帶今,古今結合,著重寫古鎮古村古景點的現狀及變化,1500字為宜,並配圖,報業集團新媒體將同步刊發。

在內鄉縣赤眉鎮街中心,現存一座古寨,門額上寫著「赤眉古寨」四個大字。古寨修築在一個土臺上,為土夯所建,臺高五丈,四周邊岸垂直,頂部面積約三十畝,據史書記載是西漢末年赤眉軍所建,已有近兩千年的歷史。

赤眉城原名天寶寨,因西漢末年赤眉軍在此駐紮並戰鬥過,改名為赤眉城。據清代文獻記載,赤眉城在內鄉縣北田下保,赤眉軍帥樊崇追兵至此築城暫住,公元23年赤眉軍大將軍黃霸與更始帝劉玄的大將朱鮪在此作戰。

西漢末年,王莽篡權,天下大亂,百姓饑寒交迫,全國爆發多處農民起義討伐王莽。公元8年,山東發生特大旱災,山東人樊崇在臨沂起義,用赤色染眉作標誌,稱為赤眉軍,赤眉軍由山東經河南向長安進軍。與此同時,湖北以王匡、王鳳為首的起義軍,建立了綠林軍,由湖北向長安進軍,討伐王莽。兩支義軍都有「匡扶漢室」的政治主張。綠林軍進軍到南陽,立劉氏宗族中的劉玄為「更始」皇帝,後與王莽派來的四十萬大軍在昆陽(今葉縣)會戰,綠林軍擊敗王莽軍,率先攻入長安。赤眉軍在進軍途中於成昌和王莽派來的軍隊會戰,擊敗王莽軍,威風大振,人馬有百萬之多。這時,已佔領西安的更始帝劉玄,企圖籠絡收編赤眉軍,但赤眉軍不服劉玄,兵分南北兩路西進,把矛頭指向劉玄。

樊崇率領的南路軍路過天寶寨,看到這裡地勢險要,水草豐美,就在此屯兵安營,整訓軍隊。駐紮在天寶寨的大將軍黃霸圍繞天寶寨用土築成一周長約3.5公裡的土城牆,土城牆寬厚、堅固,開設四個城門,東城門樓上橫書「旭日東升」四個大字;南城門樓系宮殿式建築,四角挑簷系有小鐵鐘,風吹鍾鈴叮噹作響,門樓上橫書「南通荊襄」;西城門樓為平臺式建築,橫書「菊潭月朗」;北城門樓為古廷式,上書「百峰遠峙」。雁山邊堰渠自北向南從城中穿過,常年流水不斷,宛如一條玉帶。城外有寬闊的護城河,在城門口設有吊橋。河東5公裡處開闢一放牧場,放養軍馬(後稱帶駒河),在赤眉城東6公裡處設一驛站(後稱報事灘),與駐紮在馬山口一帶的部隊進行聯絡。一時間,天寶寨前馬嘶人叫,熱鬧異常,天寶寨遂改名叫赤眉城。

公元24年,更始帝得知樊崇部隊已率兵向西安進發,深為不安,暗派大將朱鮪帶領十多萬人馬逼近赤眉城,準備抄其後路。當時赤眉城只有大將黃霸把守,將士不足三萬,在敵眾我寡的形勢下,黃霸集結一部分士兵埋伏於赤眉城西嶺,又令另一部分士兵在城西小河洗去紅眉,分散在城外,待朱鮪軍隊一到便扮成朱鮪士兵混入軍中。朱鮪開始攻城時,混入軍隊中的赤眉軍譁變。西嶺的伏兵趁勢殺出,與城內殺出的士兵內外夾擊,朱鮪軍大亂,分不清你我,摸不清南北,大敗而逃。黃霸在赤眉城創造了以少勝多的戰例,保證了樊崇率軍向西安順利挺進。後人因此將城西的小河稱為洗眉河。

清鹹豐年間,商人曾半街重修寨門寨牆,命名為赤眉古寨。東西南北各築寨門,寨門兩邊的寨牆上各設垛樓兩處作為掩護體,寨門樓上設有炮眼,樓下有土大炮等防禦武器。寨內在小寨門上邊、南門裡、十字街中、街東各設有炮樓,均十餘米高,並有炮眼,寨牆約五丈高,寨壕繞寨一周,兩丈多寬,開溝灌水,水深丈餘。

民國時期匪患嚴重,古寨重新加固,成為防避匪患的保險寨。

上世紀50年代,隨著集鎮擴建,城牆大部分被毀,寨上的住戶陸陸續續搬遷下來。如今,寨內成為瓜果飄香的果園。1982年赤眉古寨被定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溫馨提醒:凡是暱稱中含有手機號的,留言不會被公布,請大家注意哦。

相關焦點

  • 濟南有處西漢赤眉軍三員大將駐紮地,似世外桃源令人神往
    呵,這一去可以說是大飽眼福。據導遊介紹,三王峪就是因赤眉軍首領樊崇派樊柯、魏方、於幹三員大將來此駐紮而得名。 當時三位大將在山中分三寨,以大王姓氏而名寨,統稱古寨,寨主樊柯。於王古寨,寨主於幹。遠觀此寨便對這傳說信了幾分,因它傲然佇立於獨峰之尖,周圍便是萬丈深谷。工作人員介紹說,在「會仙橋」尚未建起時,這座寨子總能令人望而卻步,所以甚少被登臨。
  • 赤眉末日,鄧禹死磕赤眉軍,最後大樹將軍馮異妙計拿下赤眉勢力!
    這時赤眉軍再次還入長安,鄧禹與之戰,敗走,到了高陵,軍士飢餓,都吃棗菜度日。劉秀於是讓鄧禹回來,認為赤眉軍沒糧食,自然會想回到家鄉的,鄧禹以受任而功不成為慚愧,被逼瘋了,幾次驅飢餓之兵去徵戰,輸了回來找糧食,又去打赤眉軍。劉秀因鄧禹經營關中日久無功,乃以馮異代鄧禹率兵入關,主持關隴地區軍事,並讓他安撫百姓,帶回鄧禹。
  • 赤眉軍起義
    這就激起了公憤。呂育的媽媽挺有魄力,約會了一百多個窮苦農民替她兒子報仇,殺了那個狗官。窮哥兒們跟著呂媽媽來到黃海一個小島上,瞅著機會就上岸攻打官府,打開監獄,打開糧倉。等到大隊的官兵調到那兒,他們早就下了海了。呂媽媽的名聲越來越大,沒多少日子,跟著呂媽媽的就有一萬多人。  第二年[公元18 年],莒縣[在山東省,莒[jǔ]又出現了一支農民起義軍,首領名叫樊崇。
  • 「劉秀版張良」被赤眉軍虐成了狗,全因軍事能力過於低下|文史宴
    前面講過,河北、南陽、潁川三大功臣集團已經形成,從人員配比上來說,大致成鼎立之勢。然而除了少數部曲以外,劉秀所部幾乎全是河北兵馬,這與人員配比是不相稱的,河北集團一家獨大。鄧禹於劉秀而言,既是故交又是謀主,穩坐南陽集團頭把交椅。派鄧禹西徵,便有分河北之勢,扶持南陽集團的意圖。
  • 綠林軍首領王匡、王鳳兄弟,赤眉軍首領樊崇,他們最後的結局怎樣
    從那以後,樊崇的部隊就被稱為「赤眉軍」。二、王匡、王鳳兄弟的結局朝廷聽到綠林軍起義的消息後,王莽立刻派官兵去鎮壓,沒想到被綠林軍打得落荒而逃。綠林軍則趁這次獲勝的時機,又佔領了好幾座城鎮,還把關押在監獄裡的囚犯都放了出來,把糧倉裡的糧食拿一部分出來分給老百姓,剩下的全部搬上了綠林山。
  • 赤眉軍領袖:樊崇
    應該承認,從整個中國農民戰爭的歷史來看,赤眉軍是組織得比較好的。從開始起義,到建立政權,到最後投降,在他們這五個人的領導班子中始終沒有發生自相殘殺的內亂,在這裡面起到重要作用的是樊崇和徐宣。樊崇這人非常勇猛,為人寬厚,做事仗義,深得人心,徐宣有文化,會《周易》,比較有遠見,光武帝劉秀說他是「鐵中錚錚,庸中佼佼者」。
  • 秋到南陽古鎮
    他們還都曾在南陽鎮有過短時間的駐留,留下些許遺蹟。 如今,這一段古運河已不再通航貨船,但依然是當地人們賴以生存的一方寶地。放眼望去,湖面上荷花簇簇,蘆葦叢叢,兩岸綠樹如蔭,湖水拍岸,水天一色中生機盎然。
  • 新莽末年的起義軍有哪些,赤眉軍、綠林軍、更始政權之間是何關係
    公元17 年(新天鳳四年),荊州大飢,新市人王匡、王鳳,南陽人馬武,潁川人王常、成丹等聚眾於綠林山,反抗王莽暴政,稱綠林軍,逐漸數萬人。公元22年(地皇三年),因綠林山發生特大傳染病,綠林軍於是離開綠林山向別處發展。王常、成丹率一部西入南郡,號「下江兵」;王匡、王鳳等統領主力向北進入南陽,號「新市兵」。
  • 更始帝劉玄打不過赤眉軍,為何到了劉秀就可以消滅赤眉軍?
    第二,呂母的義軍也大部分加入了赤眉軍。呂母是王莽時期早年起義的,歷史上第一個義軍女領袖,而且有著多年的對抗官兵的經驗,這對樊崇的「新手軍」是經驗加成。第三,樊崇等人在部隊壯大後,進行了整改,設置了「三老,從事,卒吏」等來約束部隊,嚴明了軍隊。所以,赤眉軍就是這樣爆發出強大的戰鬥力,曾經大敗過太師王匡等人的十萬王莽軍。當然,更始帝的軍隊也不差,比如劉秀的昆陽之戰更是神來之筆。
  • 呂雉古屍復原圖;赤眉軍事件是否真實
    赤眉軍奸辱呂雉屍體一說   呂雉是61歲時病死的,赤眉軍掘陵時距離呂雉下葬的公元前180年已有200多年。稱奇的是,呂雉仍如活著時一樣,因為對西漢王朝憎恨才起義的農民兄弟動起了歪念,色膽包天,淫而後快。   有人懷疑此事不合常理,屍體歷二百年仍「栩栩如生」,不可理解;奸屍則更奇怪了。
  • 「河東文化+」尋找王子朝「奔宛」後駐紮的「都城」
    ——從張衡這句話可以看出,南都就是南陽郡,北到魯陽,南至舂[chōng]陵。《東觀漢記校注》第一七八頁有:「光武中興,都洛陽,又於南陽置南都[初學記卷二四]。」第一八0頁有:「又於南陽置南都,此條《記纂淵海》卷八亦引,文字全同。」該網友補充道:「《後漢書》沒見。」「南都應該是指陪都吧!」
  • 南陽的九架孤山的歷史,獨山,遮山,紫山,蒲山……你可知道?
    唐代大詩人李白曾五次遊南陽,多次登豐山暢遊,並留下膾炙人口的優美詩篇《遊清冷泉》:「惜彼落日暮,愛此寒泉清。西輝逐流水,蕩漾遊子情。空歌望明月,曲盡長松聲」。金代大詩人元好問也多次登臨豐山,他在《豐山懷古》詩中,寫道「豐山一何高,古木蒼煙重。開門望吳楚,鳥去天無窮」。這兩位大詩人的詩句中對豐山孤秀寄寓了深切的感情,今天讀起來仍令人發思古之幽情。
  • 蘇聯當年有多少海外軍事基地?僅越南金蘭灣就駐紮30艘軍艦
    臉紅的是,蘇聯時期海外海軍軍事基地到底有幾個,還得好好數一下,就連當年的美國也眼饞。而俄羅斯海軍海外軍事基地目前只有一個正常運轉中。眼紅的是,俄海軍唯一海外軍事基地駐敘塔爾圖斯海軍基地在荒廢幾十年後,才剛剛重啟,並達成長期租借協議擴建中。而蘇聯駐越南金蘭灣海外軍事基地不僅規模最大,且無償租用過25年。
  • 《山海經》中記錄的南陽名山,李白、元好問留下名篇,卻即將消亡
    而在這九架山之中,豐山最低,海拔225米,面積最小,不足1平方公裡;但論名氣絲毫不遜於其它山。幾千年來,無數的名士先賢為他留下了諸多不朽的詩篇。惜彼落日暮,愛此寒泉清。西輝逐流水,蕩漾遊子情。空歌望雲月,曲盡長松聲。幸逢孟軻賞,不愧微子魂。這首李白的詩無疑讓讀慣他「飄逸灑脫、極富古典浪漫主義色彩」的讀者感到一絲疑惑,但更讓我們從他細膩的辭藻裡,讀懂了他深深地思鄉之情!
  • 行走丨南陽古鎮
    小島、古鎮、運河、大湖融為一體,獨特的景觀和厚重的歷史積澱,讓這座古鎮顯得獨一無二。元朝至順二年(1331年),這裡建起南陽閘,明代隆慶元年(1567年)漕運新渠竣工,南陽成了運送貨物的碼頭。其後明清兩代,南陽「漁船、酒船、商船、米麵船、往來相接、群聚簷檣林立如街市」。繁盛之時,南陽鎮有皇宮所(現存)、皇糧殿、二爺廟、古運河閘、魁星樓、文公祠、大禹廟、楊家牌坊、不沾地旗杆等十多處名勝古蹟。清政府曾在此設守備及管河主薄。
  • 南陽武侯祠最新旅遊攻略來啦
    通了高鐵,從鄭州一個多小時就到南陽。特意選了最早的一班,G7997次,6點20出發,7點34到南陽。在臥龍崗市民廣場下車,穿過幾座很大氣的花崗巖牌坊,就是一座紅色大門歷史上這裡每年都有祭拜諸葛亮的春秋二祭,明代駙馬都尉鄔景和還曾奉明世宗聖諭到此祭拜呢。
  • 走遍天津丨大家都來這個公園看天津市花?親眼所見,...
    走遍天津丨大家都來這個公園看天津市花?親眼所見,...: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本文原標題:《走遍天津丨大家都來這個公園看天津市花
  • 此將軍打仗屢戰屢敗,從百萬兵馬敗到24騎,後代卻成最牛世族
    當時的長安地區駐紮的是赤眉軍。赤眉軍在長安駐紮期間壓榨百姓,吃光糧食,搶光財務,終被迫轉戰西北。鄧禹部隊因此趁機輕而易舉地攻下長安城。而轉戰西北的赤眉軍遭到涼州軍閥的攻擊,敵不過涼州軍閥的赤眉軍又撤回長安城。此時長安城正值秋收,百姓的收成又被糟蹋了。
  • 走遍河南之美食篇——南陽美食
    走遍河南吃遍河南,哈嘍大家好,今天特意為吃貨們整理了一篇美食攻略,今天我們來到了歷史底蘊深厚的南陽市!吃遍河南的每一個城市!有木有很激動呢?以後每天都會發布一篇18個地市的美食攻略,小夥伴們記得關注哦!歡迎轉載。
  • 劉秀是如何西擊赤眉軍東討關東軍的?
    不久,馮異軍與赤眉再次大戰於崤底(今河南澠池西南),雙方均傾眾而出,一直大戰到太陽偏西,在此之前,馮異提前選精壯之士換上與赤眉軍一樣的裝束,伏於道路兩側,此時見雙方皆已力衰,伏兵殺出,赤眉大軍驚潰大敗,被馮異迫降者八萬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