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管走到哪一步,總得找點樂子,想一點辦法。是的,美食就是我找的樂子,想的辦法!小談食刻和你一起認真對待吃下的食物!
冬季進補,吃什麼肉好,羊肉還是牛肉或者是雞肉,都不對,應該是鴨肉才對。宋代,我國就有大面積養鴨的記載,陸遊詩《稽山行》便可以為證:「梅塢青黃子,草陂紅紫花。雙鵝朝戲浦,群鴨暮還家。赤腳挑殘筍,蒼頭摘晚茶。出門逢野老,滿意說桑麻」。養鴨比較多,自然食用的也多。
民間素有「寒冬老鴨勝補藥」的說法,冬天燉上一鍋老鴨湯,不僅能促進食慾,而且還可以起到健脾化溼的食療效果。比起牛肉它更實惠,比起雞肉它味道更鮮,簡單燉一鍋,暖身還暖胃。在我們當地的菜市場,老鴨特別受歡迎,每次菜市場要不就是趕早去,要不就是提前一天預定,不然的話,等到快中午的時候,老鴨鐵定就被賣完了。南方地區本來就比較的溼冷,而一道物美價廉的老鴨湯,則剛好可以緩解,天氣寒冷帶給人的煩躁。老鴨是補虛的佳品,在冬天進補的季節,尤其適合。
老鴨湯可以搭配的食材有很多,比如蓮藕、冬瓜、山藥、蘿蔔等等,這些都可以和老鴨進行搭配,但我最喜歡的還是加點芡實一起燉,這樣它就可以起到滋陽的效果。本身冬天陰冷,陽氣不足,這個時候進補也要以滋陽為主。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芡實它可是被譽為「水中人參」的上等佳品。在傳統典籍中還曾記載芡實:「嬰兒食之不老,老人食之延年」。入冬後,我家迷上了吃芡實老鴨湯,隔三差五燉一鍋,滋補又營養,特鮮美。這個湯具有「補而不峻」、「防燥不膩」的特點,喜歡的話一起試試吧。
菜譜【芡實老鴨湯】做法:食材準備:老鴨半隻、芡實1把、草果1個、老薑1塊;食用鹽1勺、燒酒2勺製作過程:1、老鴨把它衝洗乾淨,剁成小塊,鴨子買的時候,讓攤販幫你處理會比較的好,這樣剁出來會更均勻。
2、芡實1把,把它衝洗乾淨,放入到一個大碗中,開始進行浸泡,把它泡10分鐘,就可以,這個比較的容易熟。
3、鍋裡放入清水,放入薑片,再把洗乾淨的老鴨塊放進去,開始焯水,水沸騰以後,把它撈出來,衝掉浮沫。
4、另起鍋,把洗乾淨的鴨塊,放入到鍋中開始炒,加入紹酒2勺,炒出多餘的油脂,放入老薑1塊,再放入草果,草果下鍋的時候拍一下。
5、加入適量的開水,開始燉,把它轉移到砂鍋中,如果要急著吃,可以用高壓鍋,高壓鍋壓20分鐘,壓之前放入芡實。
6、壓好以後,放入少許的鹽進行調味,把它拌勻,一道營養美味的芡實老鴨燉就燉好了,大家可以去試試。
食刻tip:1、芡實買回來以後,稍微的浸泡一下,泡的時間不要太久,不然的話容易泡開花,另外芡實本身不是特別的硬,也容易煮爛。2、每次燉老鴨的話,不需要放入太多,一小把足矣,另外芡實相對來說價格也比較的貴,所以在挑選的時候,也要儘量挑選品質上佳的。
【本文由「小談食刻」原創,圖片均由本人拍攝。未經許可不得刪改、盜用,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