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10月6日消息(記者滿朝旭 孔穎)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這兩天,各地陸續進入國慶假期的返程高峰,卻有乘客抱怨說,自己搭乘的高鐵列車莫名其妙地少了好幾節車廂,而自己的座位恰好在沒有出現的那幾節車廂裡,類似的情況還不只發生了一次。
昨天(5日)傍晚有網友表示,由邯鄲東站始發、終點為天津西的G6288,發售了1-16車的座位,結果只有1-8車運營,9-16車沒有發出。乘客劉先生昨晚就乘坐了這趟G6288列車,他說自己從石家莊站上車,購買的二等座位於13車廂,晚上7點24分左右,他按時來到站臺對應的上車點等車,列車開來緩緩駛進車站,等車停穩,劉先生面前卻什麼也沒有。
劉先生說:「列車進站後發現,到第八節車廂之後就沒有了,這時候站臺的乘務員才說這個車只有八節車廂,讓我們趕緊往前上車去,因為馬上就要開車了,就只能先上車,因為我們要趕回天津。上車之後,每節車廂都擠著後八節車廂的乘客,包括老人、兒童還有孕婦,都沒有座位,只能大家自己想辦法。行駛中也沒有任何的說法,包括到天津西站下車以後,也沒有任何解決的說法。有一個孕婦一直打投訴電話,打了大概一個小時,之後來了個乘務人員,給她安排了乘務人員的休息室。」
和劉先生乘坐同一趟列車的多名乘客也在微博上講述了相同的經歷。微博網友@葦寶寶愛KIMI說:「準備上車了,告訴我們G6288取消了9-16車廂,於是發給我們每人一個小馬扎,讓我們上1-8車廂坐著,提前也沒和我們說,我們候車那麼久也沒見通知。」
劉先生說:「只有極個別的乘客有小馬扎,根本解決不了這個問題。問題是昨天就出現這個情況了,到今天還是沒有一個有效的解決辦法。畢竟我們是按照他的車次和座位來預訂車票,現在他們的解決方式是,因為它分商務、一等和二等,只給一等和商務退差價,二等相當於買的是無座票,本身都是有座的票。」
劉先生堅持認為,雖然二等座和站票價格相等,但這種「被站票」的情況屬於鐵路部門違約,乘客應該得到相應賠償。「正常我們都是按原價買的票,雖然我們也乘坐回來了,按理說我買票了等於有合同的約定,我現在不奢求幾倍賠償,我覺得應該給所有的旅客原價賠償。最起碼有一個誠意的體現,而不是像現在這樣不聞不問,這種態度讓人挺氣憤的。」
劉先生告訴記者,類似情況在10月4日由邯鄲東站始發、終點為秦皇島的G6284次列車上也發生過,當時也引發了不少網友的討論。網友@sage拉姆在微博上表示,當天她準備從石家莊火車站乘坐G6284次列車到天津,之前所購買車票座位為14車06C號,但到達火車站後被工作人員告知,該次列車只有8節車廂,購買9到16車廂坐票的人如果上車,只能站著。
針對10月4日G6284次列車的問題,有媒體報導,鐵路12306客服人員曾表示,當天一早,他們接到了有關G6284次列車車廂編組變動的通知,但編組變動的具體原因不清楚。另據報導,對於此事,經鐵路部門通過緊急協調,將途徑站點基本相同的G1240次列車和G6272次列車空出了充足的座位,以此保證沒有座的旅客能順利乘車。
對此,鐵路12306客服人員給出了這樣的答覆:「更換車廂導致少了一部分車廂,導致部分旅客站著或者去其他車廂,補償的話目前沒有,因為這個也是臨時得到的通知,的確不好意思。」
北京廣衡律師事務所主任趙三平律師表示:「事實上,火車票是合同的憑證,不能說它是一份承運合同。乘客拿到車票,可以表示我和鐵路之間有運輸合同關係,上面所標註的時間、車次、座位是乘客的權利。鐵路如果出現臨時的情況,有時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鐵路部門作為合同的一方,事先應該有通知和安排,事後有解釋,因為雙方之間有運輸合同關係。」
採訪中,乘客們對國慶長假期間個別高鐵線路運力緊張的情況表示了理解,他們同時希望,鐵路部門也能針對他們在旅途中的經歷予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