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拉蘭市集位於商業路和查珀爾街的拐角處,1864年建立,是墨爾本最古老的市集。如果說維多利亞市集帶著商旅性,那麼普拉市集更多了些本土色彩。第一次去普拉蘭的人,會被市集那頗有氣勢的維多利亞外觀建築給鎮住,這和一個大眾平民菜市場太不相符了,老百姓的菜籃子不需要做得像LV一樣。可是還是那句話—這就是墨爾本啊,百年老屋無處不在,不管你願不願意,因為它就杵在歷史的地基上,所以本就一大媽形象的農貿市場也只能小心地披上一件華麗的外套了。
市場有熟食、水果、蔬菜、蜜餞、乳製品、海鮮以及服飾、化妝品、音像製品等各種各樣的攤位;在這裡可以尋覓到獨特的食材,如新鮮的法國佩裡戈爾黑松露,西班牙何賽利託火腿或是口感極佳的果蔬。攤位和食品擺設相對維多利亞市集要乾淨整潔許多,攤主們都如鄰家大嬸、叔伯一樣友好和善,市場中間的院子裡有支著陽傘的桌椅,這樣逛街的人可以逛的時間長些,也可以直接享用現買的果蔬。不知是不是套了件高檔外衣的關係,這裡只有在周六收市的時候才會有部分產品低價出售,除了周二會有小型的動物市集,周日熱鬧的爵士樂隊表演外,大多數時候這裡都呈現出一片祥和溫馨的買賣氛圍。
壓軸的總是在最後,個人最愛的是南墨爾本市集。這是個任何時刻都充滿了活力的市集,其本土風採最為濃鬱,規模和喧囂堪比女王市集,紮根本土的商品則比普拉蘭市集更具本地特色。而且擁有比前兩個市集更為精彩的風味食街,那一圈外圍的食肆再次展現了墨爾本多元、豐富的飲食文化,而且每個攤檔都是平民、大眾、家常並帶著鮮明的民族風情。
每個攤位都是熱氣騰騰的,從西班牙那黃燦燦的大鍋海鮮飯、南美滋滋作響的烤肉串、鋁鍋燉肉到粵式蒸茶點,無不煙霧騰騰、香飄四溢,檔主們紅光滿面,吃貨們眼放光芒,如果是周末,那必定每家不是排著長隊就是被緊緊圍觀。市集的食街讓人流連忘返,但這並沒有完,實際上在市集對面的 考文垂街上是家接一家的露天咖啡屋,相對市集那邊的熱火朝天,這裡的小店是溫馨而富有情調的。
義大利的 Anette咖啡屋在街口佔了個緊要位置,所有的侍應生都是俊朗後生,不過櫃檯後的那個貌似老闆的哥們濃眉大眼、五大三粗,以至我們一開始還以為這裡是巴西風味。侍應生們操著意式調調的英文,熱情而周到,甚至擺臺的小夥子還會細緻地詢問我們點了什麼,這樣他好以此來配餐具。一個街頭小店居然有這樣的體貼,著實讓我們受寵若驚,不過很快我們便醒悟過來,這孩子應該是委婉地催我們點餐而已。市集、大排檔、食街,這三樣元素混在一起,是城市裡最有生氣的器官,在人聲鼎沸中,在炊煙繚繞裡鮮活的本土民生無處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