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五日,那些好似膠片裡的舊時光

2021-02-25 一起愛越劇

出品:浙江音像出版社

公號:萌寶趣旅行(微信號:mbqlx_zrtg)

出行前總會有這樣與那樣的東西要準備,但又總覺得自己遺漏了些什麼。A型血的通病,恨不得把整個家都打包帶上才好。其實去臺灣,有了這幾樣東西,就已足夠了。

大通證和入臺證


首先要去出入境管理中心辦理《大陸往來臺灣通行證》,新證一般1-2周可以拿到,而增加籤注的話,卡片式在自助機上立等可取,通行證則需要大概2小時左右。

 

有了《大陸往來臺灣通行證》和籤注,就可以辦理入臺證了。臺灣自由行的入臺證是需要配額的,具體幾天可以辦好可以向代理諮詢。

 

這裡要強調的是,材料審查一般比較嚴格,強烈建議多預留時間辦理,小編就經歷了出發前一天下午才出證的情況,那經歷,不是一般的刺激……

 

信用卡


臺灣行動支付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便捷,建議大家帶好信用卡,銀聯和VISA卡都行。

 

悠遊卡

 

臺灣的交通一卡通,無論是公交、捷運、臺鐵、高鐵,都可以刷悠遊卡支付。甚至於在便利店買東西,也可以用悠遊卡支付。

在暖暖和梁靜茹合唱一首《暖暖》

去暖暖的臺鐵上,安靜的坐在角落,拍一張照片也是很愜意的事情。梁靜茹的《暖暖》MV就在這裡拍攝,只不過站牌早已換成了新的。很開心那天的夕陽很美。

 

夕陽下的城市、鐵路和火車


臺北故宮,一眼千年


故宮可以拍照以來,拍一次故宮,是我最大的心願,今天終於得償所願。更讓我無比幸福的是,肉形石終於從南院回來了,一下就拍齊了翡翠白菜、肉形石、毛公鼎這三寶。

喜歡這樣滿是細節的雕刻工藝,古代的匠人真是令人無比欽佩。

毛公鼎上的銘文

 

到此一遊的遊客紀念照,還是要拍的。

 

 

夜晚的故宮,頂層的綠色琉璃瓦沒有亮燈,所以拍了幾張便離開了。

 

故宮,下次見……

 

誠品書店,一頁臺北

 

在臺北逛一逛誠品書店,大概也是臺北旅行中很重要的部分。

北投,原木色裡流淌的溫度

整個臺北,我最愛的,便是北投。

 

北投其實很小,從初始的新北投捷運站走到終點的地熱谷,15分鐘足矣。但我卻能在這裡拍上一整天的時光。

 

在這裡,時間很靜,靜的讓你可以和每一片樹葉交談;在這裡,時間又很吵,滾燙的熱氣伴隨著街巷裡老人們的談天,撲面而來。總覺得北投是有魔力的,讓我無法抗拒的,每次來臺灣,都要來看看她。

 

北投的常規景點,從新北投捷運站開始,依次是北投圖書館、溫泉博物館、梅亭、地熱谷,中間還穿插了幾個可以泡湯的溫泉。

 

這個噴泉,可是當時金城武和梁詠琪的《向左走向右走》裡面,他倆擦肩而過的噴泉哦。

 

 

臺灣讀書之處出名的不只有誠品,還有北投圖書館。北投圖書館無論內外,都是純木質打造。一種木頭獨有的溫暖安靜,包裹在你周圍,內心有股說不出的寧靜。

 

 

路邊的北投兒童樂園,嗯,這個滑梯被我承包了!

 

北投溪從地熱谷流出,帶著淡淡的硫磺味道,穿越了整個北投。高低錯落間,形成了一個又一個小小的瀑布。在北投散步,每一步都是景致。

 

 

之前總是喜歡加快腳步的追趕景點,看了越多的景點,才會覺得越物超所值。現在漸漸的,喜歡放慢腳步,不只是對景點的細細品味,還有對生活的慢慢體驗。於是,在旅行中開始體驗各種有意思的小項目,畫上一幅畫,做一次放鬆,品一壺茶,泡一池湯。

 

The Escape Artist 繪畫空間,我們都是藝術家


 

在臺北逛街的時候,無意中發現的一家小店,滿滿的藝術氣息。本以為是一間畫廊,進門後才知道,原來這是一間讓每個人都能體會到繪畫樂趣的畫室。

空間裡的塗鴉牆,超喜歡!


所有陳列的方式,我覺得也是充滿藝術氣息的。

超喜歡這個檯燈啊!

最後的成品還不錯。嗯,人人都是藝術家!

  

Tips:

 

地址:106臺北市大安區文昌街68號1樓

營業時間:Tue-Sat:10:00-23:00;Sun:10:00-22:00

 

美廉社,自家樓下的低價高品商超


每次來臺灣,總是想變著花樣的多嘗嘗新口味的飲料,畢竟可選擇的,太多了……

 

 

每次來臺灣,都會帶回滿漢大餐的方便麵作為伴手禮,並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評。真的,吃到碗裡真的有大塊肉的方便麵,是一種無比幸福的體驗。

 

Tips:

 

美廉社遍布全臺灣,如果遇到了,不妨去逛一逛哦~

少帥禪園,泡湯與美食間品味北投的夜

 

少帥禪園是張學良先生在臺北的居所,位於北投幽雅路,已處於半山腰的位置,是觀賞整個北投的好地點。

 

由於在半山,用餐或者泡湯的同學,建議預約他們的免費擺渡車,每個整點及半點,在北投及新北投兩個捷運站可以搭乘。

少帥禪園整體綠意濃濃,非常適合拍照。

少帥禪園大概有四部分內容:雙喜湯屋、漢卿美食、小六茶鋪、少帥展館。我這次主要是泡湯+晚餐。

漸漸地看著從天邊的一抹夕陽到燈火璀璨

漢卿美食主打各種套餐,我點的是少帥套餐。這裡沒有固定的菜單,而是以當時的時令為客人提供精緻美食。

一道道的菜需要一點點的慢慢品嘗,整個用餐時間大概在1小時左右。食材的新鮮和悉心的烹飪是美味的來源。

女洗手間,哇!少女心爆棚啊有木有!

吃,大概是我在臺灣最為永恆不變的主題。每一次行程解鎖幾家新店,也是我最大的樂趣。好啦,不要管體重了,那不重要,吃起來吧,胖友!

 

善鈺閣懷石料理,解鎖吃素新方式

 

 

吃素有幾種方法?煮草?涮草?生吃?這些都太out了!這次在臺北,終於解鎖了吃素的新方式,我由衷的感慨,這樣的素食,太好吃了!

 

 

新鮮的臺灣愛文芒果和可食用性金箔,第一道菜就有些驚豔到我了。

 

 

第二道菜,我很喜歡這個擺盤!杯子裡的,我倆一直以為是生魚片,口感也很相似,但我們好奇的是,生魚片不是肉類嗎?後來詢問才得知,這是一種高山菌類,被簡單處理後酷似生魚片,真是太神奇了!

 

Tips:

 

地址:100臺北市中正區北平東路14號

營業時間:Sun-Mon 午餐時段:11:30-14:00;晚餐時段:17:30-21:00

 

天外天麻辣鍋,把自己吃成個200斤的胖子

 

 

逛到西門町的時候,我倆早已餓暈曬暈。臨街的招牌上,看到了一家叫做天外天麻辣鍋的自助小火鍋,本著「扶牆進扶牆出」的原則,我倆選擇了這家店。

 

菜品的種類很全,從海鮮到蔬菜一應俱全,重點是很新鮮。

  

Tips:

地址:108臺北市萬華區昆明街76號2樓

營業時間:Sun-Mon 午餐時段:11:30-15:00

PS TAPAS,深巷中的西班牙風味


  

在去誠品的路上,我們閒逛發現了一家叫做PS TAPAS的西班牙風味餐廳。店裡的裝修滿滿的工業風。

 

 

這家的菜單特別有意思,做成了報紙的樣子,以至於我坐在那裡以為真的就是報紙,還在找服務員要菜單,尷尬……

 

點了一份凱撒沙拉,外出的時候,適量的補充蔬菜還是很有必要的。

佐肉汁豬肉丸,我喜歡這個!

 

這個也是我要推薦的,雖然忘了叫什麼,但是很好吃!

Tips:

 

地址:106臺北市大安區安和路一段21巷19號1樓 

營業時間:Sun-Mon 11:00-02:00

有一種長胖叫「夜市」

每逢臺灣胖三斤,大概其中會有一斤半,是夜市貢獻的。

 

章魚小丸子

我倆都特別想吃那個網紅鐵板杏鮑菇,但真的,太難找了!於是發現了一家可以用支付寶支付的店,便點了一份杏鮑菇,好吃!

夜市竟是這樣的食物,能不長胖嗎……最後,以一個「大腸包小腸」結束今晚的夜市之戰。

 

第三次來臺灣,五天時光,不長不短。臺灣大概就是一個這樣的地方,過一段日子,便想來看看她,一切是那麼的熟絡,不用客套。

 

於是,每次告別都不用說再見。

 

因為也許馬上,就又回來了……

本文來源:窮遊網

— THE END —



本文轉自網絡,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

請告知我們 ,我們24小時內刪除

相關焦點

  • 時間議論文:時光膠片
    時光膠片對於我而言是曾經散文中的「我站在今天,回味舊日的時光,試圖透過,泛黃的膠片,觸摸那個時代。那是一個美麗的年代,像散文,時間的流速變得緩慢,顧盼的眼波,輕柔的話語,昏暗的燈光,每個細微的地方,流露出來。」
  • 膠片攝影師的復古咖啡店裡,一起拍照回到過去
    這裡展出了24-航收藏的 27 臺膠片相機,它們都來自過去,年代不同破損度也不同;展出了拍攝過的膠捲們,放置了滿滿一牆(當然真正拍攝的膠捲數量遠不止這些),它們在幫著攝影師儲存過去;還有那些來自 70-90 年代的中式家具,這些都是從 24-航妻子的奶奶家裡搬來的,客人們可以正常使用這些沙發、桌子、燈具,跟著它們暫時來一段時光旅行。當然,還有牆上、柜子上隨處可見的照片,都記錄著畫中人的故事。
  • 臺北散步:在舊時光裡遊走,感受老物沉靜之美
    廈門與臺灣隔海相望,出行的便利讓每次臺北之旅隨性而自在,喜歡散步臺北街頭,走進藏於小巷的老物件選品店,在舊時光裡遊走,在觀望與使用中,感受老物件的沉靜之美。古道具delicate無疑是我在臺北最喜歡的antique shop之一,每次到臺北都會去它們家看看,「我們不是試圖把一樣平凡之物,藉由擺設變成一件藝術品,而是試圖把一件該是藝術的平凡之物,藉由擺設讓大家去重新去發現。」
  • 木棉道 · 華服打卡 | 在古民居裡,遇見舊時光
    這一期,木棉道的華服美人,帶著大家來到江南的古民居,重溫時光中那些美好的舊夢層層疊疊的百褶裙,好似漣漪般綻開,風來時,吹起一裙浪漫。古民居裡的時光很慢,用眼神緩緩觸摸歲月的痕跡,仔細聆聽磚瓦裡記憶的歌聲,窗裡窗外,靜默如初。
  • 臺灣日記丨舊時光裡的淡水老街
    從臺北坐地鐵到最後幾站 雖與臺北市毗鄰而居,淡水卻少了那份摩登現代之感,這裡的閒適會讓人想起舊時光裡的臨海小鎮:港口是老的,河畔的街道是老的,店鋪是老的,店主人也大都上了年紀。 淡水因港而生,也因港而沉靜。
  • 行走平潭,發現老物件裡藏著的舊時光
    老物件裡藏著舊時光留住海壇舊物就是留住平潭的舊時記憶 那些辛勤勞作的日子那些歡聲笑語的日子那些翹首以盼的日子……都藏在了這一件件舊物裡借著這些海壇舊物我們得以回望曾經的舊時光
  • 膠片又掀起復古風潮,膠捲相機留住美麗時光,衝洗歲月的痕跡
    殷志明自由影視人膠片衝洗師往事昆明市西山區X青年創業園,翻新的3層小樓,被淹沒在密密麻麻的城中村拆遷房裡真正的轉折來自於最後一次巧合:某天下午,殷志明接到朋友膠片衝洗店即將到期的消息,朋友說自己想把店鋪搬回家裡經營,殷志明想到:「要是這樣,昆明就沒有一個能讓膠片愛好者交流的地方了。」於是決定接手店鋪,和朋友一起經營。他起初在朋友圈裡試營業,後來逐漸擴大了影響,這時他的身份才真正成為一名膠片衝洗師。
  • 行走洋口,發現老物件裡藏著的舊時光
    老物件裡藏著舊時光留住蜚江舊物就是留住洋口的舊時記憶 那些辛勤勞作的日子那些歡聲笑語的日子那些翹首以盼的日子……都藏在了這一件件舊物裡蓑衣看著不起眼當年榮獲工藝百花獎的油紙傘可全靠它們借著這些洋口舊物我們得以回望曾經的舊時光昔日洋口的模樣原來依舊鮮活如初
  • 【23度伴走心之旅】臺北:漫步時光,新vs舊皆是人情味
    算一算時間,果然是臺北的早晨。我就讓身體裡這一部分不願睡去的臺北,在異國的晚上清醒著。想像許多摩託車擁擠進市區,商店拉開了鐵卷門,而早已是炎日高照的城市,便開始了匆忙嘈雜轟轟烈烈的一天了。——蔣勳《路上書·時差》
  • 海滄新垵,那些舊時光裡的厝宅
    來到這一棟棟古厝裡,如果不說,又有誰會了解這一棟棟建築恢宏的院落裡隱藏著一段段鮮為人知的風聞秩事呢?在新垵西片276號的古厝,是廈門有名的洋行買辦邱明昶的故居。據說邱明昶在廈門開了萬記和萬吉等兩家商行,致富發家後回到新垵故鄉祖地,興建相鄰兩棟大四規和大六規的紅磚厝,光佔地就達2000多平方米,共有70多個房間,盡顯其家族財富的雄厚和光宗耀祖的資本。
  • 散文|回憶裡的舊時光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仙島瓊花,ID:hxxxgzs】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回憶裡的舊時光文/墨痕來到隴東學院,坐在靠窗的座位上,聽著現代漢語老師熱情洋溢地講著各地的方言那裡也應當是一片金黃的時節了,不知酒中果園內的蘋果有沒有被初入校的新生嘗個夠;不知校園裡那顆隱在角落裡的小銀杏樹的葉子是否已經飄落;不知那些飄落的葉子是否被一些細心的女孩子小心翼翼的撿起來,寫上不為人知的小秘密;更不知那些譁譁作響的白楊樹是不是如過去的三年一樣,日復一日的唱著歡快的歌兒,過著充實又平淡的生活。
  • 我們年華的舊時光,在思念裡煙花般妖嬈的呼吸
    有沒有很多的時候,你會很懷念舊時光裡的那座城。當你再走上那條曾經無數次經過的路,是否會悵然若失。遇見曾經朝夕與共的同學朋友,又是否記得那擱置的溫情。也許,我們的青春尚在,我們的年華依舊光澤熠熠,可是我們總是要背負太多的離別,在孤獨的時光裡默默新生,在青春的旅途裡漸行漸遠,參與一場一場終將散去的盛宴。我們的回憶裡總有某一段故事還流淌在某個靜謐夜晚的月色。
  • 膠片時光·一個人的北海道·下
    夢旅人 Lilytian        她是一位膠片攝影愛好者,在北海道的11天裡,用完了50卷120膠捲。上期精彩圖文及詳細攻略請見 「膠片時光旅行結束,在奶奶家的箱子裡翻出一部二十多年前的海鷗4A,用它幫北海道帶回來的禮物合影。
  • 臺北:那些最迷人的咖啡館,和最美好的時光 一城一書
    在她的《古早味,臺灣味》中,我們跟著她一起晃悠島嶼的書店,漫步街市的咖啡館,在窄巷中尋一餐饕餮,去朱家園外看喵星人——這是長久以來的文藝映像中的臺北,它節奏舒緩,格調文藝,說不盡的柔軟和細膩……(via 荒島過客)下午的咖啡時光作者 黃小魚據說,七十年代的臺北只有五家咖啡館,而那些流傳至今的現代文學佳話,也誕生在這裡:明星、
  • 網友熱議:那些遊樂園裡的舊時光都是我在鄭州成長的記憶
    #在這裡,發生著關於青春的故事#世紀歡樂園裡,你最想要保留下什麼@沒鬍子少女:希望保留摩天輪啊!窗外就是摩天輪的感覺很好。@原野-Chow:我每天出門或回家都喜歡先對著摩天輪拍一張照片,拍了快十年了,各種天氣的都有。
  • 洛陽婚紗攝影【洛西時光】膠片婚紗照和數碼婚紗照,到底如何選擇
    不要好奇為什麼我們在數碼的時代,還在堅持著拍攝膠片。膠片風格帶著濃濃的生活感,畫面感,那細膩的,帶有顆粒感的質感,獨特的色調,仿佛留住了時光,膠片獨具的濃烈生活感,最適合記錄情感的表達。我們篤定的認為,好的東西是需要被傳承的。膠片拍攝,不僅是一種記錄,更是一種帶著溫柔和溫度的紀實。
  • 三峽—古廟·三角湧,細數臺北那些走不完的美景
    臺北盆地西南隅,春寒料峭,陰溼連綿。滿月圓瀑布浩浩蕩蕩衝刷而下,蚋仔溪襯著滿山浴雨的林木,一反平日的枯瘦,暢快潺潺流過,潤澤了中低海拔天然的闊葉林。跟隨小編的腳步一起細數欣賞那些臺北走不完的美景吧。按古法的雕梁,刀法比較沉鬱厚重,建材的色澤也比較古樸,耐得住時光淘洗;就這樣,讓這座名剎,突出於臺灣眾多廟宇之上。在20世紀第一年出生的李梅樹,遺留的苦心孤詣仍在,直到如今,三峽祖師廟仍是專業宗教美術研究者必看的典範。
  • 一個臺北電影周末的日常(內含臺北觀影活動小貼士)
    放眼望去,101大樓在臺北低平的天際線裡,顯得特別高大。走在臺北的街道上,有時候會覺得有些老舊,但這種有些上了年紀的味道,卻是她獨具魅力的地方。在臺北看電影,有時候也會體會到這樣的風情。 五月底的時候,我過了一個很棒的電影周末,棒的原因,在於有兩次非常有意思的觀影體驗。
  • 阿婆說裡的舊時光
    於是,奶奶就把紅通通的炭火放進小手爐裡,炭火燃燒著,並發出嗞嗞的響聲。我就把小手放在上面烤。外面北風呼嘯,天寒地凍。可有奶奶陪伴的每一個日子都是溫暖的!如今,我生命中最親的奶奶,早已經離開我們,去了天堂。
  • 記憶——兩岸四地舊書店的那些事
    記憶——兩岸四地舊書店的那些事  新華網北京4月22日電  舊書店是城市的一道獨特風景,它帶給許多愛書人收穫,或許是重拾昔日的閱讀體驗,或許是久尋不獲的心儀愛書,又或是舊書批註上與同好的一次心領神會……新華社駐上海、臺灣、香港、澳門記者尋訪這四座城市的舊書店,領略都市流光溢彩背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