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片又掀起復古風潮,膠捲相機留住美麗時光,衝洗歲月的痕跡

2020-12-23 可見視頻

我知道

它是個逆潮的事物

但是

無論未來怎樣

我就算去擺地攤 賣水果

也都會一直帶著我的膠片和相機

殷志明

自由影視人

膠片衝洗師

昆明市西山區X青年創業園,翻新的3層小樓,被淹沒在密密麻麻的城中村拆遷房裡,殷志明的影視工作室設在翻新的小樓中。後院,一家手磨咖啡店的旁邊,「春光膠片社」的招牌掛在倉庫的外牆上,這裡是承載著殷志明回憶與夢想的地方。

關於殷志明是如何開啟膠片之旅的過程,十分戲劇性:

由於家鄉忽然變景區,殷志明一家也擁有了一個出售景區紀念品和租賃相機的攤鋪,那個年代,人們還流行在景區租借相機來用。6歲的殷志明生性活潑,在偶爾幫父親看鋪的間隙會大膽向遊客請教拆裝膠捲的技巧,後來他獲得了每逢過年便用膠片機拍一張照片的權利。再後來,殷志明長大成了一名攝影藝術生,闊別家鄉來到雲南學習影視,至此,他對於膠片的喜愛,膠片與他的糾纏,就再也分不開了。

殷志明又是如何成為一名膠片衝洗師的呢?

從第一次觸摸膠捲到大學課程結束,殷志明的身份一直都只是「膠片愛好者」,促使他成為一名膠片衝洗師的原因,還要源自三個巧合

畢業前夕,我在班主任家的火鍋聚會上,碰巧用他的哈蘇500C拍了一卷黑白。」殷志明回憶道,是那次觸碰讓他又想起膠片在他過去生命中帶來的星光

後來,他畢業,成為了一名劇組助理,又在恩師的幫助下成長為掌機,再後來,他成為攝像指導又成為導演,拍攝點「小片子」。

成為當代著名導演的夢想萌芽在他心中生長,相戀女友懷孕的喜訊又讓他決定成家立業,暫緩對導演夢想的掙扎。此時,膠片攝影作為他的小愛好,在生活的重壓下給了他片刻喘息。

雖然已經非常接近了,但至此,他依舊沒有成為一名膠片衝洗師。

真正的轉折來自於最後一次巧合:某天下午,殷志明接到朋友膠片衝洗店即將到期的消息,朋友說自己想把店鋪搬回家裡經營,殷志明想到:「要是這樣,昆明就沒有一個能讓膠片愛好者交流的地方了。」於是決定接手店鋪,和朋友一起經營。他起初在朋友圈裡試營業,後來逐漸擴大了影響,這時他的身份才真正成為一名膠片衝洗師。

「試營業的第一天我們就接到了120卷訂單。」殷志明回憶起此事頗自豪,後來膠片社又開了淘寶店鋪,獲得了來自天南海北的海量訂單。

儘管這樣,膠片衝洗的薄利卻不因量增而有任何改變。

「直到現在,膠片社每月的收入依然僅有2-3000元,刨去人工、成本,基本上剩不下多少。」殷志明坦言,他並未把膠片衝洗當成自己的營生,他的生活來源主要還是影視公司的各項業務,為了這份營生,他會不時的到雲南各地出差,翻山過水,遠至邊陲。

每次出差可能要花去小半月時間,風塵僕僕歸來,殷志明的鬍子拉渣、頭髮雜亂、臉上還會燜出許多大「痘」,他來不及回家梳洗,就把這趟的收入的一部分放進到膠片社中,如此來看,他為這份利潤微薄的副業投入並不小。

2020年,人們不再會身掛膠片相機到景區拍照,膠片相機的輝煌時代一去不返,成了回憶。

人們將膠片相關的一切稱為復古,不時地,會有部分小眾玩家湧現,再用膠片來記錄點什麼。

殷志明將自己接觸到的膠片玩家分為兩大類:一類來自膠片時代,有著使用膠片的習慣和記憶,另一類新生代玩家,仿佛尋著膠片身上舊時光的「氣味」而來,特地想用它照出點現代生活的不同。

「我從來沒有想過復興膠片,它是個逆潮的事物,說不好哪天就沒了。」殷志明說「但是膠片就像一味能令我對生活的始終保持期待的特效藥。

用膠片記錄下生活,不至於將生活令自己感動的瞬間遺忘,不想太顯眼也不想太深刻,一張膠片剛剛好。

「平日裡像往常一樣,回頭再看照片又對未來充滿期待。」殷志明將自己對膠片的情感揉進生活的瑣碎與平靜之間,將它當成了長期陪伴自己的精神伴侶。

「膠片衝洗,在我心中就是個燭光產業,『風』大一點就能熄滅。」殷志明說,但是,自己會小心翼翼守護好這支燭火。

「無論是拍電影」

「還是擺地攤」

「膠片和相機始終不會離開我」

相關焦點

  • 膠片攝影百科之七:從膠片相機到朋友圈 談談膠片的衝洗與數碼化
    前言:膠片為什麼要數碼化關於膠片攝影,小編此前已經分享了六篇內容,介紹了在如今這個手機輕攝影無比流行的時代,我們為什麼還要拍膠片,以及歷史上我們沒有經歷過的各類型經典的膠片銘機,還有就是各有其個性的膠捲產品。
  • 老機新生 Supper Baldax膠片120膠捲相機測試樣片
    相機在1950年代初由西德公司BaldaBünde出售。它僅以6×6版本存在,這個機器小巧實用,鏡頭配置也是相當到位,但是做工要受環境影響有所下降。尤其是頂部的上蓋,比較薄容易生鏽,黃斑對焦也是簡單的結構,取景窗和黃斑的窗口都是用膠水粘到頂蓋上,隨著歲月老化很容易掉落。
  • 你可能不知道,手機可以當膠片相機使用
    近年流行的復古風潮讓越來越多的人愛上膠片攝影——即使是生活中再平常不過的場景,通過膠片呈現出來,也會給人一種不一樣的感覺。膠片相機的價格又讓人望而卻步,但是其實你的手機就可以當做膠片相機來使用。今天我就給大家推薦幾個可以讓手機當做膠片相機使用的 APP。
  • 數位相機當道 為什麼大家還用膠片相機?
    三是實在太貴了,一臺卡片機價格比單眼相機還貴,就算標榜能省膠捲和衝洗的錢,最終還是頗不划算。帶著各式各樣復古的膠片相機,可是要比新潮的數位相機更有回頭率,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即使是不拍膠片照,光是拿膠片相機當道具,拍出來的照片也更亮騷一些。我覺得這是玩膠片相機最重要的一個原因。
  • 都已經是數碼時代了,膠片攝影憑什麼還能繼續當攝影界的「群寵」
    「復古」這個浪潮不知何時在生活中已然勢不可擋,衣服首飾、家居建築等一系列的設計,都開始熱衷加入不同時期的復古元素。作為藝術中最為代表性的攝影自然也逃不過被人們「復古化」的玩味。這期文章,我們就來重溫一遍「膠片攝影」的溫情。
  • 膠片攝影師的復古咖啡店裡,一起拍照回到過去
    這裡展出了24-航收藏的 27 臺膠片相機,它們都來自過去,年代不同破損度也不同;展出了拍攝過的膠捲們,放置了滿滿一牆(當然真正拍攝的膠捲數量遠不止這些),它們在幫著攝影師儲存過去;還有那些來自 70-90 年代的中式家具,這些都是從 24-航妻子的奶奶家裡搬來的,客人們可以正常使用這些沙發、桌子、燈具,跟著它們暫時來一段時光旅行。當然,還有牆上、柜子上隨處可見的照片,都記錄著畫中人的故事。
  • 南京這些人用老式膠片相機拍照 是文藝更是一種情懷
    那個年代,拍照那是個技術活,且不說什麼創意構圖,如果用手動的膠片相機,曝光設置、對焦、衝洗底片等都是技術活,能把照片拍清楚,也得學一陣子。而如今,大部分家庭都有單眼相機,手機也是隨手拍,正因為數位相機更為方便和簡單,所以膠片相機在很多人的眼裡,已經是個老古董了。提起膠片相機,大多數人會很驚奇,「還能買到膠捲嗎?」那些相機還能用?答案是肯定的。
  • 濟南「暗房師」:重拾塵封在膠捲、底片中的時光回憶
    顯影、停影、定影、水洗、烘乾……在濟南山大路一棟寫字樓內,28歲的暗房師宗傑正在黑白暗房裡衝洗著膠捲。在紅色的暗房安全燈下,伴隨著計時器數秒的嘀嗒聲,一卷膠捲很快被衝洗出來。宗傑熟練地打開放大機放入底片相紙,經過幾次遮光、放大,一張黑白照片漸漸在藥水中形成。宗傑正在工作室窗前整理衝洗的膠捲。
  • 讓膠片充滿咖啡味 居家衝洗膠捲新配方
    如何在家衝洗膠捲?首先你得擁有衝洗罐、配藥量筒、防氧化儲存瓶等瓶瓶罐罐,然後購買顯影液、停顯液、定影液、海波、除水跡等用途各異的化學藥水,不過請注意這些藥水都是有保質期的,最後還得搭建一個衝洗暗室,推薦使用洗手間,空間不大、用水方便、窗戶不多、容易遮光。好了,現在可以在家衝洗膠捲了。
  • 膠片相機的末日
    日本攝影師廣川泰士說,他1974年開始接觸攝影,一直用傳統的6×6膠片。「大眾喜歡數位相機,於是膠片廠商也跟著去迎合,這是一種惡性循環,過去我們很容易在便利店和超市裡買到膠捲,現在商店不賣了,也就不進貨了,人們買不到膠捲了,廠商也就不生產相機了。」2006年,日本廠商在全球一共售出了6477萬臺數位相機、538萬臺膠片相機。佳能的御手洗富士夫說,今後膠片相機將主要給專業攝影師提供服務。
  • 數位相機與膠片相機的不同之處
    現在隨著科技的進步相機的種類也越來越多了,以前都用的是膠片相機,但相機都是數位相機了。那麼現在的數位相機和和以前的膠片相機有什麼區別或是數位相機與膠片相機的不同之處在哪裡?那我們一來來探索一下吧。數位相機是一種利用電子傳感器把光學影像轉換成電子數據的照相機,而膠片相機是傳統相機,用的就是膠片,拍攝後的膠捲要經過衝洗才能得到照片。數位相機與膠片相機的本質區別是感光元件與儲存介質。數位相機是電子元件感光與數字儲存,膠片相機是化學感光與儲存。
  • 膠捲相機怎麼用 膠捲相機使用方法【詳解】
    摘要:膠片照片色彩奇特,中、大畫幅相機玩膠片機更實惠,使用更顯文青,所以還是受到很多人的喜愛。膠捲相機怎麼用?下面為您介紹膠捲相機入門知識。  【膠片相機】膠捲相機怎麼用 膠捲相機入門知識  膠捲相機完全入門  世界的一切都是光。  什麼是膠捲相機?說白了,就是用膠捲拍照的相機。
  • 為什麼北京街頭做膠捲衝洗放大業務的忽然就消失殆盡了
    我們小的時候都使用過照相機,在準備旅遊之前,必須要提前購買與相機匹配的膠捲備用。膠捲分黑白與彩色的,並放在冰箱裡進行冷藏保存。由於膠捲一次使用,始終就能出有數的那麼多張相片。所以,拍照的時候,怕相片不夠用,就需要多備幾卷膠捲才可以的。
  • 美能達500si 膠捲相機:一場由膠捲所帶來的時代魅力
    膠捲相機也是昂貴的代名詞,因此,能有個屬於自己的膠捲照相機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父輩們看著動則幾個月工資的膠捲相機,往往只能望洋興嘆。時光荏苒,時過境遷。在2020年的今天,當初售價幾個月工資的膠捲相機也逐漸演變成了回憶。但是對於感性的人類來說,膠捲相機中的美好回憶則逐漸演變成了懷舊文化。
  • 數碼時代,為什麼還有人用膠捲相機?4個使用膠捲相機的理由
    隨著日新月異數字影像技術的發展,為什麼還有人在使用一百多年的膠片攝影技術呢? 當您可以輕鬆使用數碼單眼相機時,為什麼還要經過漫長的拍攝、顯影和掃描過程? 我們認為主要有以下5個原因:膠捲相機和各種膠捲更專注於攝影本身數位相機的快速發展,相機的功能不斷得到提高,例如更大的像素、更高的快門速度
  • 真的猛士敢於直面膠捲的漲價!膠片&膠片店鋪選購推薦榜單
    前言:膠捲攝影開始復興了嗎?2019年即將就要過去了,小編差不多也接觸了不到一年的膠片攝影。此前小編工作原因從事多年的都是數碼攝影,自己開始學攝影也是直接就使用數位相機。接觸膠片攝影之後開始感覺網絡上就有一種「膠片復興」之感,甚至很多沒有經歷膠片攝影時代的年輕人,也開始拿起膠片相機拍攝了,並作為一種興趣愛好的形式融入到自己的生活當中。
  • 膠片相機推薦,第一款膠片相機該怎麼選?
    現在復古風可謂越來越流行了,也越來越人偏愛起了膠捲相機。.我真的超喜歡膠片相機拍出來的相片了,那種帶著年代感的復古感簡直太好看了!簡單又好操作,特別容易上手,就算不會攝影也不用擔心,顏值高性價比也高,特別適合入門新手,慢慢培養對膠片的熱愛!2020年開始,好好記錄生活,是一件特別讓人幸福的事情.
  • 數位相機和膠片相機的區別
    相機對於大家來說都是非常熟悉的了,相機在早期只有兩種類型,一種是膠片相機,另一種就是數位相機了,而膠片相機就是我們所說的傳統相機了,而隨著數碼科技的發展數位相機漸漸取代了膠片相機,那麼數位相機和膠片相機的區別有哪些呢?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
  • 膠片衝洗真崩潰:飛機卷(樂凱航空卷)的那些大坑
    這篇文章裡的照片都是一些衝洗失敗的、出現問題讓人崩潰的圖片。飛機卷就是樂凱航空卷的俗稱,將航空膠片裁切成對應膠捲寬度、或者葉片的寬度,並且纏到背紙片盒,或者裝片夾上就可以拍攝了。這張是翻車的UX卷,不是飛機卷,可以看到發黴的痕跡,已經讓人崩潰這兩張是發黴的127型號的 飛機卷,非常嚴重直接片子報廢。也就是這批127卷導致我直接放棄再次嘗試使用127相機拍照了。
  • 曾經的膠捲衝印師,用膠片記錄了所有美好瞬間 
    衝印彩色照片時,則要用到彩顯液、漂白液、定影液、穩定劑等。雖然告別手工膠捲衝印的歲月已經10多年,但對衝印的過程,曹國平記憶猶新。上世紀90年代初,膠捲衝印已經有了機器,但很多人依然喜歡人工衝印,認為衝印出來的照片更美觀。在曹國平看來,手工衝印照片最關鍵的是時間和溫度。一張膠捲放入定影液的時間約45秒,但每張照片定影時間不盡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