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泰州縣治所在地,著名的「江左第一樓」,奇特的「兩步三廟」

2020-09-07 古村遊

江蘇,泰州,自古繁華昌盛的。秦稱海陽,漢稱海陵,州建南唐,文昌北宋。南唐時為州治,取「國泰民安」之意,始名泰州。在這片物華天寶的土地上,有著眾多養在深閨人未識的古鎮。然而,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這些古鎮開始慢慢淡出歷史舞臺。比起周莊、烏鎮、西塘等聲名遠播的江南古鎮,泰州的這些低調古鎮像是待字閨中,並不被外人所熟知。

柴墟古鎮位於泰州市高港區口岸鎮,柴墟是口岸的古稱,有「村寨集市」之意。南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至南宋紹興十二年(1142),柴墟一度是泰州州治所在。隨後來縣治遷往延令,但柴墟並沒有因此和衰敗,明朝時期這裡就「水陸輻輳,為邑重鎮」。至明中期,柴墟已經成為江北重要港口之一和裡下河地區的門戶。

柴墟作為縣治時,曾築土城,有三個城門,分別為東門朝陽門、南門正陽門、西門納陽門。因北面相對荒僻,所以沒有設立北門。柴墟老街,現在是一條新的仿古街,踏著青石街道,穿過悠長巷弄。巷弄盡頭,著名的柴墟三廟,便迎面而來,即為城隍廟、財神廟、關帝廟三座老廟。三座廟宇皆始建於北宋鹹平二年,千年後又同時原址修繕,實屬不易,如今高港百姓有「兩步三廟」的說法。

現如今重新修葺的古鎮著名景點有「一橋,二街,三廟,四宅」,其中最為重要的一座宅院便是口岸雕花樓。該座雕花樓始建於清乾隆四年,距今已有300年的歷史,由江南的木材商人姚氏所建,後又被當地富豪李松如購買,並在原來的基礎上進行了擴建,由單一的樓房變成了一組四方樓,面積擴大了兩倍之多。山牆上爬滿斑駁的青藤,屋後是竹園,一派富庶景象。

園內的建築是典型江南園林的格局,有山有水,樹木蔥鬱,簷角分明,氣勢非凡。亭臺樓閣百媚千嬌、雅致玲瓏,軒榭廊舫曲水流觴,錦繡華章。精美絕倫的木雕、生動形象的磚雕、寓意深刻的石雕,皆為當時雕刻藝術的經典之作。歷經多年風雨,這裡的主體建築雕花樓仍基本完好,如果你有心靜下來聽導遊講解下雕花圖案,還是很有意思的。在江蘇地區,共有三座精美的雕花樓,其中蘇州有兩座,還有就是泰州的這一座,有「江左第一樓」的美名。

孫氏四方樓,中西合璧,很特別,又中西合璧!戚氏進士第,更獨特,全國第一個用武進士命名的場館吧,還保留著當年的聖旨,實在是難得可貴!那麼,你是否喜歡到古村鎮遊玩,感受歷史的韻味?對於現在國內充滿商業氣息的古鎮都有哪些看法?你是否喜歡像口岸雕花樓這樣精美絕倫的建築?如果有機會你願意到這裡走走嗎?

相關焦點

  • 原來泰州縣治所在地,著名的"江左第一樓",雖處鬧市但遊客較少
    明朝時期柴墟古鎮就建有江蘇北部地區重要的商埠口,這裡淡水資源豐富,著名的裡下河就在這裡。古鎮還屬於縣治時期。這三座廟宇都屬於宋代時期的建築。根據資料是北宋鹹平二年修建的,一千多年以來經過多次翻修,才得以保存完好。這裡的也有口耳相傳的&34;的說法。
  • 現有江蘇三座古雕花樓,其中一座位於泰州,有「江左第一樓」之稱
    雕刻花樓,即以木雕、磚雕為主的建築群,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觀賞價值,江蘇境內現存古雕花樓有三座,其中以蘇州東山、西山的雕花樓聞名,還有一座坐落在泰州高港區,名曰「海港雕花樓」,是全國4A級旅遊景區,泰州最著名的旅遊景點之一。
  • 罕見的三教廟,三廟一塔三教合一,免門票
    但是北京有一個三教合一的寺廟,裡面供奉著孔子、釋迦牟尼的老師燃燈佛和老子,這就是通州三教廟。北京通州三教廟位於通州西海子公園的東北角,濱臨京杭大運河,地鐵六號線通州北關站的南邊。通州三教廟嚴格來說是個建築群,包括「三廟一塔」,分別指的是:文廟(儒家學府,又稱學宮)、紫清宮(俗稱紅孩兒廟)及燃燈佛舍利塔及其附建的佑勝教寺。
  • 河南最奇特的寺,廟門東開,據說很靈驗,當地人吐槽:太商業化
    這幾座靈山寺各有各的特點,宜陽縣靈山寺是中原地區唯一集"名山、名寺、名泉、名樹"於一體的著名佛教勝地和旅斿景區,信陽靈山寺則有"中原四大古寺、豫南第一名剎"之譽。在四座靈山寺中,最奇特的寺廟莫要數信陽的靈山寺了,今天我們就來聊聊信陽靈山寺到底奇在哪。
  • 中國最奇特的省會,被劃分為三部分,感覺像三個城市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許多省份都取得了不少的進步,利用自身的優勢快速的發展著,就比如說湖北省,尤其是省會武漢,成為了中部六省唯一的,副省級城市和特大城市,這些年所取得的成就,大家有目共睹,不過武漢還是中國最奇特的省會,一座城市被分成了三個部分,武漢三鎮綜合實力曾僅次於上海,位居亞洲前列。
  • 從「廟」到「樓」再到「觀」——祁陽瀟湘樓的前世今生
    瀟湘樓地勢稍高,不過高得也很有限。其對面沿江而立的是一排已廢棄的磚木結構老建築,街巷狹窄,因之站在門口的平臺上,視野被遮擋,也沒什麼賞心悅目的江景可望。縣城小景的知名度較低,現代旅者的遊記和古籍文獻中的記載都不多,我便隨手寫它幾句,希望能對將來來此的朋友有所幫助吧。
  • 汀州府第一名樓:謝公樓,即將重現於世
    (一)宋鄒應龍詩作《登謝公樓》分析宋朝慶元年間的狀元鄒應龍曾作《登謝公樓》詩:沿岸城廓開翠屏,南山毓秀欲騰雲。寺院寶塔聳蒼吳,江上群峰排眾青。沽酒自作太白醉,憑欄獨向曲江斟。風流江左令何處,弔古吟詩誰解聽。這是鄒應龍在謝公樓上寫景抒懷的一首詩。
  • 北京向東是通州 三廟一塔大運河
    三教廟燃燈塔:三千裡大運河的標誌從地鐵6號線北關站出來以後,通州早已經變化了模樣,但是不變的是依然矗立在那裡的就是燃燈古塔,以及塔下的三教廟。三教廟包括儒教的文廟(亦稱學宮)、佛教的佑勝教寺(亦俗稱塔庵)、道教的紫清宮(亦俗稱紅孩兒廟)三座獨立的廟宇,這三座廟宇近距離呈「品」字形布列在通州州治衙署的西圍牆之側。
  • 中國名山系列:皇室家廟、五嶽之冠、世界文化遺產:武當山
    明代,武當山被皇帝封為"大嶽"、"治世玄嶽",被尊為至高無上的"皇室家廟"。武當山以"四大名山皆拱揖,五方仙嶽共朝宗"的"五嶽之冠"的顯赫地位聞名於世。
  • 山東威海榮成市一個鎮,被譽為中國好望角,曾是縣城所在地
    山東威海榮成市一個鎮,被譽為中國好望角,曾是縣城所在地!看看是你家鄉嗎?到了清代雍正年間,由於成山衛位於孤懸海濱,為了管理成山衛,陸續將成山衛設為縣,因境內有榮成山,故名榮成縣,縣治在成山鎮,1944年,榮成縣遷至崖頭鎮,成山鎮是全國重點鎮之一,也是全國千強鎮之一,成山城鎮規模宏大,全區面積超過10平方公裡,儼然一座小縣城。
  • 刀劍亂舞江雪左文字圖鑑 江雪左文字屬性立繪臺詞
    導 讀 江雪左文字,刀劍亂舞中的太刀之一,刀帳順序為79番,這篇文章內容就是詳細的江雪左文字屬性、立繪、
  • 江小白×廟前三酉快閃酒吧,雞尾酒味的早茶你吃過嗎?
    江小白受邀並成為頒獎嘉賓已然說明,江小白白酒雞尾酒深受業內認同。 但江小白顯然並不滿足於認同僅來自業內。因為在這樣一個偏向to B的行業典禮上,江小白又聯合廣州廟前三酉酒吧,以to C的思路做了一個創意店。
  • 安徽小縣「五峰拱秀、六水回瀾」,還有世界著名風景區
    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位於安徽省南部,北倚世界著名風景區黃山,東鄰浙江杭州,南連千島湖,是黃金旅遊線上的一顆璀璨明珠。這裡歷史悠久,文風昌盛。秦始置縣,古稱新安,自隋唐以來,一直為州治、府治所在地,史稱「徽州府」,是古徽州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素有「東南鄒魯」、「文化之邦」的美譽,是中國三大地域文化之一徽文化的主要發祥地和集中展示地,更是在明清兩代曾輝煌近四百年的徽商故裡。
  • 《仁王2》宗三左文字松倉江製作圖怎麼得 製作圖獲得方法介紹
    導 讀 【九遊攻略】仁王2宗三左文字松倉江製作圖如何獲得?
  • 國內龍母第一廟,被譽為「嶺南古建築中的瑰寶」,就在廣西梧州
    ,而要求就是這裡的百姓多建幾個龍母廟,因此除了梧州本地,在其他地方雖然也有相似的龍母廟,但是以梧州的龍母廟最為著名,同時這裡也是國內眾多龍母廟的祖庭。佛山祖廟並稱為「嶺南古建築三瑰寶。」這裡還是個古建築群,大約有11萬平方米的佔地面積,充分囊括了龍母殿、寢宮、古樓和塔樓等,龍母廟依山而建,在廟宇內還隱藏著一塊巨型石刻,被稱為「總府題名碑」,人們都向裡面投硬幣來進行祈福活動。
  • 農村俗語:寧住廟前、不住廟後,寧住廟左、不住廟右,有道理嗎
    在農村素來有:一命二運三風水的說法和講究,尤其是對於家庭的住宅走向、布局,甚至是房屋的坐落高低,都有很多不同的說法,而且房屋周圍有什麼更房屋有關係的,也有頗多的講究,很多俗語老話之中,也都有類似的描述,像我們熟知的「前包後窪,不孤就寡」」「門前不栽樹,屋後不留窗」等等諸多的俗語,都是對於住宅的講究
  • 農村俗語「寧住廟前、不住廟後,寧住廟左,不住廟右」,啥意思?
    聽農村老人說,之所以大家不要小廟周邊的宅基地,是因為農村有「寧住廟前、不住廟後,寧住廟左,不住廟右」的說法,那麼這是為啥呢?有道理嗎?細心的朋友會發現,農村的廟宇一般所在的位置離農村都比較遠,但是這幾年由於蓋新房的人越來越多,原來農村的宅基地已經不夠人們使用,所以很多新的宅基地都在農村外圍。
  • 天后廟與南海的海神信仰
    自三代聖王莫不祀事,考於傳記,而南海神次最貴,在北東西三神、河伯之上,號為祝融。」唐代對外開放,外貿興旺,來往廣州的海舶皆經過或停泊於神廟所在地,故封其神號為「廣利」,以隆其地位。宋仁宗康定年間,也曾加封「洪聖廣利王」,皇祐年間再加封為「洪聖廣利昭順王」。南宋高宗紹興七年(1137)更加封為「廣利洪聖昭順威顯王」。
  • 南寧搶救發掘三江口鎮江樓遺址 遺址面臨消亡危險
    鎮江樓遺址地處邕江的左、右江交匯的三角嘴處,南北臨左、右江,東可眺邕江。據當地居民介紹,在民國時期該遺址上尚留存有一座青磚塔,塔名「鎮江樓」,故得名。可惜後來該塔便毀了,只留下了些牆磚、石塊,後又隨著當地農民不斷墾荒、種植,鎮江樓遺址上原先留存的青磚、石塊多數也被丟棄入左、右江中。
  • 軍田村古城或為秦桂林郡治所在地
    象州縣考古有重大發現,多條線索指向—— 軍田村古城或為秦桂林郡治所在地 廣西新聞網-南國今報訊(記者王劍 王緝寧)廣西文物保護與考古研究所和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於7月下旬組成聯合考古隊,對象州縣境內的三處古城遺址進行考古調查,開展試掘工作有重大突破,確認軍田村古城遺址為有城有郭「規格高」,且多條線索指向該遺址可能即為「廣西第一古城」——秦桂林郡治所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