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素來有:一命二運三風水的說法和講究,尤其是對於家庭的住宅走向、布局,甚至是房屋的坐落高低,都有很多不同的說法,而且房屋周圍有什麼更房屋有關係的,也有頗多的講究,很多俗語老話之中,也都有類似的描述,像我們熟知的「前包後窪,不孤就寡」」「門前不栽樹,屋後不留窗」等等諸多的俗語,都是對於住宅的講究,民間還有一句老話叫做:寧住廟前、不住廟後,寧住廟左、不住廟右,這又是啥意思呢?
寧住廟前、不住廟後:關於這種說法有兩種解釋,一種是比較科學的說法,也是過去的時候的真實寫照,為什麼這樣說呢?在過去的時候,廟宇之中除了接受香火之外,還是很多散亂人員的落腳之地,廟宇之中很容易成為一些不法之人的落腳地,夜晚的時候會在此歇腳,而且什麼樣的人也會有,住在廟後的話,由於家的前面很容易洞察的一清二楚,很容易被一些不法之徒給盯上,做出一些不利於自己的事,而在廟前居住,有高大結實的後牆所阻擋,是能夠起到一定的保障作用的。
還有一種說法就顯得跟科學沒有什麼聯繫了,據說是住在廟後的話,前面廟宇的所燒的香火,便被自己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給收下了,這樣的後果自然是很不好的,對於家庭的運勢也會有一定的影響。而且這種說法在民間還流傳很廣,所以修建房屋,是不會選擇在廟後蓋的,而建在廟宇之前,則就相安無事。
寧住廟左、不住廟右:按照民間的風水說法,東方是為上、為大,東為左,右為西,東陽西陰,東大西小。所以在有廟宇或者遇到其他不利於房屋的話,要將房屋建造在左邊,也被譽為紫氣東來,能夠接受東方的陽光照射,不論是從居住方面來說,還是從房屋走向來說,都是有益的,所以寧住廟左、不住廟右的老話,還是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的。
很多的農村老話俗語,有的確實是具有一定的道理,值得我們去借鑑學習,也有的老話隨著時間的流逝,已經沒有了存在的價值,對於這句老話,你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大家補充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