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要是想要得到一個好的發展空間,尋求一個好的發展機遇的話,那麼那些大城市就是首選的目標了,北上廣深就是很好的存在。雖然說上海是我們國家經濟最為發達的地區,但是年輕人卻似乎更喜歡北漂,也就是去北京。因此北京的人口可想而知,僅僅1.64萬平方公裡的面積,卻居住著2000多萬的人口,而如此多的人口,必然會給當地的交通帶來巨大的壓力,這也就導致北京的堵車現象多到令人髮指。但是同樣人口眾多,人口密度是北京5倍的東京,卻幾乎沒有堵車的現象,這是為什麼呢?
根據數據調查顯示,日本東京的面積是2190平方公裡,但是人口總數卻有著將近3700萬人之多。對比一下北京,人口密度是北京的5倍之多,而且人均的汽車持有量是北京的1.6倍。按照正常的邏輯,東京人口數這麼多,加之汽車的擁有量這麼高,交通狀況應該特別擁堵吧?畢竟北京都已經這麼擁堵了。然而事實正好相反,東京創造了自身的奇蹟,做到了幾乎不堵車的現象。
東京曾經也有著一段時間是十分擁堵的,在上世紀的六十年代,日本的經濟獲得了飛速的發展。自然而然的那時候的東京,車輛數量也是在飛速的增長,短時間內就突破了400萬輛,一時間給當地的交通帶來了巨大的壓力,交通擁堵也是成為了頑疾,被東京人詬病了很久。
但是從八十年代開始,東京為了緩解商業街配貨的擁堵狀況,開始對商業街的配貨車進行了物流改善,實行統一配貨。正是這一舉動,一下子就解決了困擾多年的由於商業街配貨車引起的交通擁堵問題。而且在當時東京還組建了一支「橙色部隊」,目的就是為了能夠在大型活動或者道路施工的時候,專門和相關的單位接洽。這個舉措在很大的程度上降低了堵車現象的發生。不僅僅如此,這支部隊還致力於開發一套緩解交通擁堵的各項規定。
然而究其原因,我們不難發現,其實大多數的堵車現象都是因為一個相同的原因發生的。那就是司機不遵守交通規則,胡亂的加塞。要是大家都按照規則來開車的話,按照順序依次通過,不強行加塞的話,自然而然的也就沒有路口塞車的現象發生了。而東京之所以能做到幾乎不堵車,最重要的還是人口的素質問題,大家都遵守交通法規,禮讓他人通行。而不像北京那樣,經常出現強行加塞的現象。
當然,日本人能做到這樣,還要歸功於日本高昂的違法成本,要知道在日本不管是行人還是車輛,都是相互謙讓的,要是你不小心違法了,可能就要面臨幾十萬的罰款,這樣高昂的代價,使得大多數人都十分的注重自己的行為。對於日本的交通狀況,你怎麼看呢?歡迎大家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