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文物局稱寧德古墓並非明朝建文帝之墓(圖)

2020-12-16 搜狐網

  寧德古墓並非南京逃亡建文帝之墓

  福建文物部門澄清:這是明初僧人墓葬,與朱允炆無關

  去年,福建寧德金涵鄉上金貝小村莊發現了一座沒有墓碑,沒有建造年代,形式奇特的古墓。今年初,當地考古專家曾提出設想,認為可能與建文帝有關。此話一出,竟然引發了近一年的紛爭。今年8月南京有關專家前往考察給出了驚人結論:這一古墓就是朱允炆的陵寢。為此,9月22日,福建省文物局組織地方史志、歷史、明史、文物考古、文物鑑定等方面專家,對古墓進行了一周的考察論證。29日對外發布消息稱,寧德上金貝古墓建造年代為元末明初,墓主人身份為僧人滄海珠禪師,而並非建文帝。因此,「明史第一謎案」並沒有破解。

  「墓型」——仿佛皇家氣派?

  驚人論斷緣於一個設想

  事情原委是這樣的。去年,福建寧德金涵鄉上金貝小村莊發現了一座沒有墓碑,沒有建造年代,形式奇特的古墓。福建省文博專家王振鏞於今年2月率隊對古墓展開考古調查。專家們初步確認,古墓建造於元末明初,至今有600多年的歷史。由於沒有發現有關墓主人身份的文字,只發現落款為「御賜金佛日圓明大師第三代滄海珠禪師之塔」字樣的石刻,墓主人究竟是誰?一直眾說紛紜。墓的格局為何是三層六闊?各種構件精緻豪華,弧形條石砌成高大圓拱,仿佛皇家氣派,王振鏞判斷墓主人的身份非同一般。他提出了初步設想,認為與建文帝有關。但這只是供探討研究,並沒有論定。沒想到,此話一出,竟然引發了近一年的紛爭。

  通過實地考察,考古專家發現此墓已起碼被盜3次以上,整個墓室空空如也。為找到「建文帝墓」一說的新證據,當地成立了「建文帝研究小組」。隨後,寧德不斷爆出尋找到建文帝在當地留下蛛絲馬跡的諸多文物。今年5月21日,南京明史專家馬渭源,鄭和第十九世孫、南京鄭和研究會秘書長鄭自海,鄭和第二十世孫、鄭和研究會學術研究中心副主任鄭寬濤得到消息後,到實地查看古墓,發現古墓頂上有一處蓮花座託著的火龍珠雕刻。他們認為,該標誌是明代佛教中標誌性的器物構造,象徵著仙逝後的墓主朱允炆已升入天界,龍歸滄海。

  今年8月26日,馬渭源在寧德給本報記者打來電話,稱他和鄭自海等人邀請南京大學歷史系潘群教授再次前往寧德考察,稱建文帝的墓葬找到了,就在寧德。記者問有何文字和實物證明,他說:「就是的,你可以報導此消息。」當日,他們在當地對媒體給出了驚人結論:這一古墓就是建文帝朱允炆的陵寢。並認為寧德華嚴寺所藏袈裟,就是「打扮」成不僧不俗的朱允炆從南京逃亡到福建寧德所穿的雲錦袈裟。

  「閉嘴龍」——朱元璋專屬?

  僅憑造型推測墓主太草率

  當時在古墓裡發現了一種叫「閉嘴龍」的石雕,南京的有關專家肯定地判斷其是明初皇家的專屬,是古墓屬於建文帝墓葬的論斷的有力旁證。然而不久,王振鏞就推翻了此前他的初步設想。9月22日,福建省文物局組織地方史志、歷史、明史、文物考古、文物鑑定等方面專家組成專家組,對寧德市上金貝古墓進行了一周的考察論證,斷定這一墓葬並非建文帝的墓葬。專家組認為,不能僅憑石構件造型來推測出墓主人身份。如果要確定墓主身份,必須有確鑿的碑刻、文字記載等實物才有說服力。

  對「閉嘴龍」的論斷,南京市博物館考古部王志高研究員表示,「這哪是什麼『閉嘴龍』呀,它的名字叫螭首,我們在南京張府園發掘元代龍翔集慶寺遺址時,出土的螭首與這件一模一樣。」他說,這完全是一場鬧劇,「專家已發現寧德古墓歷史文獻早有記載,怎麼可能是建文帝的墓呢?全國發現建文帝的墓葬多達50多座,其中有『雲南說』、『貴州說』、『江西說』、『江蘇說』,甚至有「海外說」,究竟哪座是真的?都沒有根據。」王志高表示,「考古工作是一項極其嚴肅的科學,在沒有確鑿實證時,不能草率地發表什麼定論。否則會產生誤導,是極為不負責任的舉動。」

  「圓明」——明朝功德圓滿?

  墓主人是金邶寺僧人

  至於墓中舍利塔上碑文「御賜金佛日圓明大師第三代滄海珠禪師之塔」19個字,有人解釋為:「圓明」是「明朝和功德圓滿」之意,是指朱元璋。「第三代」是孫輩之意,與「朱允炆是朱元璋之孫暗合」。「滄海」是法號,暗喻神州一統的帝王心理。「珠」是俗家名字的後一字,是「墓主姓朱」的隱喻。王志高查閱資料後認為,這樣的解釋太牽強附會了。

  此次考證,專家們對此給出了準確的解釋——前9個字指的是宋末元初高僧印簡。印簡,字海雲,忽必烈還沒有建立元朝的時候,居住在大都,是其老師之一。佛日圓明圓寂後,忽必烈御賜佛日圓明大師,這在《續燈存稿》、《五燈全書》、《補續高僧傳》及《南宋元明禪林寶林》等史籍中,都可以找到相關記載。而後10個字才是代表墓主人「滄海珠禪師」,「珠」是他的別名法號,他也是元代「國師」印簡的第三代傳人。

  此次考證出在上金貝古墓不遠處,曾經有一座金邶寺。根據文獻記載,金邶寺自唐大中八年修建以來,歷經千年歲月,佛教文化積澱深厚,歷代高僧層出不窮。滄海珠禪師正是元大德年間重建金邶寺的僧人。滄海珠禪師曾擔任金邶寺主持,並重修了寺院。寺周圍還留下了他的「蒙泉」手跡和一口紀年鐵鐘(已毀),上有「滄海彌珠」的字樣。

  據悉,福建省文化廳和文物部門強調,該古墓雖不是建文帝的墓葬,但也具有一定的文物價值,要求有關方面繼續做好研究工作,加強文物的保護管理和合理利用。本報記者 蔡震

  ■新聞連結

  明史第一謎案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死後,由於皇太子朱標已於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先他而死,乃由皇太孫朱允炆即位,這就是建文帝。然而,建文帝剛即位不久,燕王朱棣就圖謀奪取帝位,以討伐其身邊「逆臣」為名,起兵北平(今北京),發動了歷史上有名的「靖難之役」。1402年,燕兵攻陷了京師(今江蘇南京),燕王即位,是為明成祖。就在朱棣攻入南京時,皇宮已是一片火海,建文帝下落不明。此後,有關其出逃的傳聞頗多,數百年來,建文帝的下落也是一樁爭訟不決的歷史懸案。史學家稱之為「明史第一謎案」。

相關焦點

  • 福建文物局回應:寧德古墓與明代建文帝無關
    中廣網10月2日消息(記者葛朝興)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8時40分報導,去年,福建寧德金涵鄉上金貝小村莊發現了一座沒有墓碑,沒有建造年代,形式奇特的古墓。今年初,當地考古專家曾提出並考察得出驚人結論,這一古墓與建文帝有關。目前,福建省文物局對外發布消息稱,經過組織專家考察論證,認為寧德上金貝古墓建造年代為元末明初,墓主並非建文帝。
  • 寧德古墓與建文帝無關 墓主人可能是金邶寺僧人
    昨日,省文物局對外發布消息稱,經過組織專家考察論證,認為寧德上金貝古墓建造年代為元末明初,墓主人身份為僧人滄海珠禪師,而不是建文帝。  是否建文帝之墓爭論不斷  該墓自去年清理髮掘,當時福建博物院研究員王振鏞負責該墓的整理工作。
  • 建文帝葬在福建寧德? 古墓前有龍頭形石雕(圖)
    這座古墓沒有墓碑,沒有建造年代,但它形式奇特,有拜亭,有地宮,又帶有「御賜金襴佛日圓明大師第三代滄海珠禪師之塔」字樣。 古墓的主人到底是誰?連專家學者都分成了兩派。一派專家認為這是明朝建文帝的陵寢,另一派則認為它是元代高僧的墓葬。不過,自從寧德市古墓研究小組認為它是建文帝陵寢,一下子就拉動了當地的旅遊。福建博物院研究員陳兆善則呼籲,當務之急是保護好文物。
  • 寧德上金貝古墓真是建文帝陵墓嗎?既然不是為何能夠公開樹碑呢?
    原標題:寧德上金貝古墓真是建文帝陵墓嗎?既然不是為何能夠公開樹碑呢? 在福建的寧德上金貝半山腰上的叢林之中,,有一座半僧半俗的陵墓,墓的明堂不大,深藏其中,左側有一水池,從墓形制來看,從規模和裝飾上,並非一般的僧人所具,其豪華程度,有人認為墓主必須有尊貴的身份。
  • 福建寧德發現明朝古墓,刻有皇家龍紋符號,疑似失傳已久建文帝陵
    10年前,福建寧德一座小山村,爆出驚天消息:發現明朝建文帝陵!? 一時之間,關於該墓的真偽成為當時的新聞熱點。那真相究竟怎樣,我將親自前往寧德上金貝,揭開這段匪夷所思的古墓傳奇。
  • 福建寺廟收藏明朝袈裟,繡有五爪金龍,建文帝消失之謎終於找到?
    眾所周知,明成祖朱棣並不是朱元璋欽點的皇位繼承者,他之所以成為皇帝源於一次皇室政變——靖難之役。在此次政變中建文帝下落不明,一度成為歷史中的謎題。1398年,朱允炆繼位是為建文帝。直到福建寧德市上金貝村發現了一座古墓,原本這座古墓一直被村裡的人認為是明朝太監的一座古墓,但考古專家前去勘察後發現,這座古墓的規格絕不是明朝太監可以擁有的。墓的朝向為正北正南,是皇帝才能擁有的規格,再加上這是一座明朝的古墓,專家意識到這座古墓可能跟建文帝朱允炆有關。
  • 福建寧德又現萬歲神祗牌 疑與建文帝生死謎有關
    中新網周寧10月25日電(林翠慧)近日,寧德市建文帝研究小組再曝新發現,在寧德周寧縣七步鎮象運村發現貼金材質的「萬歲神祗牌」及奇怪地名,疑與建文帝出亡寧德有關。「此次在象運村發現「萬歲神祗牌」,在圍繞此線索展開的調查中又陸續找到了尼姑庵、寨頂崗及奇怪地名,成為繼發現古秘道、「建文帝隨從墓」、國母亭、疑似墓穴遺址後又一重大發現」,寧德市建文帝研究小組組長王道亨說。周寧縣位於福建省東北山區,海拔880米高,居福建全省縣城之冠,以山為屏以巒為障。
  • 建文帝出亡寧德之謎:逃亡路線圖終點泉州(圖)
    鄭自海認為,這與當時雪峰崇聖禪寺發展為閩中寺院之冠的輝煌歷程極不相稱。而沒有記載更說明雪峰寺此時可能發生了重大事件。最恰當的解釋就是雪峰崇聖禪寺隱藏了建文帝,潔庵禪師放走了建文帝,最終走漏了風聲,遭到朝廷的封殺。  鄭自海這一結論還有更多的文獻支撐。首先泉州文史專家為了尋找建文帝出亡泉州開元寺線索,翻遍了地方文獻,卻怎麼也找不到潔庵禪師接班人念海和尚的任何信息。
  • 寧德又現萬歲神祗牌 疑與建文帝生死謎有關聯
    中新網周寧10月25日電 (林翠慧)近日,寧德市建文帝研究小組再曝新發現,在寧德周寧縣七步鎮象運村發現貼金材質的「萬歲神祗牌」及奇怪地名,疑與建文帝出亡寧德有關。  「此次在象運村發現「萬歲神祗牌」,在圍繞此線索展開的調查中又陸續找到了尼姑庵、寨頂崗及奇怪地名,成為繼發現古秘道、「建文帝隨從墓」、國母亭、疑似墓穴遺址後又一重大發現」,寧德市建文帝研究小組組長王道亨說。  周寧縣位於福建省東北山區,海拔880米高,居福建全省縣城之冠,以山為屏以巒為障。
  • 福建寧德發現高僧墓 省內規模最大暗藏地宮(圖)
    高僧墓裡藏著座地宮  本報記者 李熙慧 黃孔瑜 文/圖  本報訊 1月3日,在寧德蕉城區金涵畲族鄉上金氵貝村登山道施工中,工人意外發現一座堆著上百件石構件的古墓。當地人盛傳,古時曾有一名太監受皇帝委託來這裡送東西,後來病死在當地,這肯定是那個太監的墓。
  • 廣西上思巨石棺與帝陵異曲同工 墓主疑似建文帝
    墓主人身墊「北鬥七星」圖案板和「黃色金絲衣服」,及「開元通寶」「乾元重寶」隨葬古錢幣等事實將研究人員引向了另一個大膽的推斷方向。「北鬥七星」是明朝皇陵的葬式,這種墓主人身墊「北鬥七星」圖案板的墓葬形式在廣西沒有發現先例,就是在國內也十分罕見。在那個皇權至高無上的時代,誰敢冒如此天下之大不韙呢?
  • 明朝建文帝蹤跡「永州說」出來最晚但材料最硬
    610年來,人們一直鍥而不捨尋找在一場皇權爭奪事變中失蹤的明朝皇帝建文帝。全國先後有100多個地方宣稱建文帝曾經去過,蹤跡「永州說」是近幾年來比較受關注的提法——  建文帝蹤跡永州有新證  本報記者 李國斌  有「明史第一謎案」之稱的建文帝朱允炆下落之謎,一直受到史學界關注。
  • 建文帝出亡寧德之謎揭秘:逃亡路線圖終點是泉州
    否則建文帝君臣一行不會馬不停蹄地徑直往泉州開元寺與福州雪峰寺跑的。   不過,奇怪的是,就在潔庵躊躇滿志的時刻,永樂元年,他突然被調離開元寺,前往福州雪峰寺任職。永樂二年(公元1404年),朝京回榕旋被眾山長老推舉為雪峰寺住持。自然,一路上隱姓埋名的建文帝一行最後撲了個空。
  • 福建90後熱愛千年古墓,獨自前往深山老林,拍下大量歷史名人古墓
    探索未知旅程,傳播民間文明,最新一期旅遊主題:《荒野探墓之探尋福建十大古墓》,希望能夠喚起人們對福建古墓文化的關注。 歡迎大家的關注與支持。【福建版《荒野探墓》之旅,正式外拍】大家好,我是《芒果看天下》的小周。
  • 福建發現元朝古墓,墓主人是孫悟空?還是和通天大聖合葬的!
    就說下面這個元朝的古墓吧,這個古墓的地點就很奇怪,一般元代的貴族去世都會去草原上安葬,他們的喪葬習俗與我們也是有些不同的。人們會將去世的人入土為安之後,用萬馬踏平,讓人不知道墓葬到底是在哪裡。這說法的證據也是很簡單的,至今沒有發現一個元朝墓嘛,就算是成吉思汗墓,那也不過是個衣冠冢而已,當不得真。
  • 歷史建文帝朱允炆最後到底去哪裡了?
    ---《明史》1402年7月13日,朱棣進入南京城之時,皇宮中也燃燒起熊熊大火,皇帝朱允炆下落不明。等到火勢撲滅後,從起火現場找到了兩具屍體,燕王讓負責帝後起居的太監們前來認屍,都說這是建文帝和皇后的屍體,過了幾天朱棣就將他們安葬了。
  • 專家稱明建文帝曾流落寧德 導致幾十座寺院被毀
    建文帝流落寧德  導致幾十座寺院被毀?  本報記者 郭亮 /文  寧德建文帝下落研究小組組長的王道亨,這兩天卻忙於調查寧德周邊一些寺院被毀原因,因為他們發現其中似乎藏著一個驚天秘密。  永樂年間,寧德通往各地古官道兩側的幾十座寺廟幾乎同時被毀,僧人消失,附近民間流傳寺院被毀理由都是寺廟僧人行為不軌,在寺內挖掘地道,建造密室,坑害良家婦女。歷史真的象傳說中的這樣嗎?王道亨說,這些寺院被毀真實原因是他們收留或者和建文帝有瓜葛,而淫亂只是被強加上去的污衊之詞。
  • 南宋黃默堂古墓藏身蓮花山 墓塔呈六邊形(圖)
    根據村民提供線索,考古工作者在蓮花山西北坡發現了下沙黃氏祭祀的祖墓——黃默堂墓。此墓從建墓到發現時,從未進行過重修,保存原始面貌。  今天我們看到的這個古墓是經過2002年全面修葺後的保持古墓原始面貌的墓園。在蓮花山西北坡的小路邊,建有一座高大牌坊,上書「源遠流長」,再向裡走可以看到一個人工池的風水池。向山坡上走,即可看到這座南宋古墓。古墓呈交椅形,寬3.6米、深3米、殘高2米多。
  • 工地施工挖出西漢大墓,墓主身份出人意料,專家終於找到它了
    全盛時期的南越國疆域包括廣東、廣西大部分,福建小部分,海南、香港、澳門以及越南中北部大部分。南越國是嶺南歷史上第一個完整的王朝政權,它奠定了今日嶺南的基本範圍。今天我要跟大家講的是,在廣州越秀區發現的南越國王墓。上世紀80年代,廣州越秀區一支工程隊在象崗山進行基建施工,工程隊準備將小山坡挖平修建公寓大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