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園路十景」設計是如何出爐的?揭秘公園路改造提升背後故事

2020-12-18 溫州新聞網

  溫州網訊 市委十二屆八次全體(擴大)會議近日召開,市委書記陳偉俊代表市委常委會向全會作報告時說,要深化「溫州學」研究,深入挖掘「永嘉學派」文化內涵,抓好歷史文化街區保護開發、非遺文化傳承發展,打造「甌」系特色文化品牌,不斷擦亮「文化溫州」金字招牌。

  在公園路片區改造提升背後有著怎樣的理念和故事?「公園路十景」設計是如何出爐的?7月15日,記者採訪了項目的相關負責人。

  公園路片區是溫州文脈之始

  據載,郭璞建溫州古城時,城內以「東廟、西居、南市、北埠、中子城」五行格局布局。2016年,溫州被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目前城中不僅較好地保留了古城格局,還保存展現出「四片一帶」歷史文化街區,分別是五馬-墨池、慶年坊、朔門、城西街等四大歷史文化街區,以及「江心嶼歷史地段」。

  「現在的公園路片區正是古城『東廟』的核心區域,也是溫州文脈的發祥之地。」溫州市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建設指揮部有關負責人說,古城「東廟」正是現今解放街、人民路、環城東路、百裡路所圍成的區域,曾聚集「東山書院」「文廟府學(孔廟)」「城隍廟」等文化地標。

  「公園路片區是五馬-墨池歷史街區的一部分,此前已經打造好的禪街連接的正是信河街的『西居』風貌,五馬街展現的是『南市』的集市繁華,而現在的公園路片區將呈現的是『東廟』——歷史上的溫州文化傳播中心,集合了溫州『儒釋道』文化古蹟,如華蓋山上的道家聖地『容成太玉洞』,公園路上的佛家寺廟『開元寺』、儒家代表府學文廟。」該負責人說,公園路片區計劃以橫縱「兩軸」展開改造提升,其中橫軸是以松臺山-禪街-五馬街-公園路-華蓋山為文化軸線,重點保護公園路歷史街巷空間尺度和建築風格,挖掘呈現其間的歷史文化內涵,恢復古城東廟的文化氛圍;縱軸是以海壇山-華蓋山-積穀山為景觀軸線,對沿線華蓋山、積穀山、護城河、中山公園的山形走勢、水體岸線、文物古蹟進行保護提升。

  「活化保護」讓歷史融入現代生活

  「公園路片區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但很多古蹟已經不存在或破壞,為挖掘再現並把歷史文化很好地提煉融入現代百姓生活,助力商圈及產業升級,我們有了一套『活化保護』的新思路。」鹿城區歷史文化街區建設服務中心有關負責人說,文化遺產「活化」是將文化遺產的內在核心價值經提煉、凝練後,將其中優秀的文化傳統和文化基因融化、融入、植入到當今百姓生活中,建立符合優秀傳統文化價值體系的過程。

  「活化保護」主要通過三種方式:

  一是通過在古蹟原址設置文字標識、解說文字牌,講述古蹟的歷史故事,提醒市民有這樣一段歷史故事。例如,公園路十景之一的「濠河泛月」,現在僅在中山公園東側留有東護城河的一小段,環城東路就是被填的東護城河,如果不設標識解說告訴市民,大部分人可能不知道這裡是護城河的遺蹟。

  二是對古蹟遺蹟複製重現,如曾在護城河上修建的連接中山公園的中山橋,將通過原型仿建在「濠河泛月」一景中重新呈現。

  三是在原址再「創造」,將歷史物件還原。如在「開元問禪」一景中通過《永嘉縣誌》中記載的「開元寺」寺中「龍泉寶鍾」的尺寸、材質、銘文等文字材料,重新製造一口鐘。

  揭秘「公園路十景」幕後

  此次公園路改造提升項目通過歷史文化的挖掘、重塑,計劃打造「公園路十景」,自東向西分別是「鬥城遺韻」「濠河泛月」「華蓋洞天」「儒英鹹集」「城南舊事」「甌醫溯宗」「九柏崢嶸」「城隍曲韻」「開元問禪」「府學儒風」。它們如何出爐?有哪些亮點?

  -「城隍曲韻」場景源自「老照片」

  「有城必有城隍廟」,歷史上的永嘉縣城隍廟就在如今的溫州大酒店西北側。「這麼重要的歷史古蹟,如何呈現讓我們犯了難,直到我們找到一張老照片,上面正好有城隍廟的局部風貌,於是我們決定尊重歷史,根據照片上的局部場景,打造了『城隍曲韻』。」相關負責人說,「濠河泛月」一景中的「中山橋」也將仿效老照片中的中山橋原貌。

  記者看到,這張老照片呈現的是城隍廟的戲臺。《鹿城文史資料》記載,明萬曆年間,知縣劉三宅擇定開元寺舊址建永嘉縣城隍廟,「戲臺設於廟外河上,三月初一一品夫人誕辰,三月初三城隍菩薩誕辰均有戲文演出」 。而此次的「城隍曲韻」一景場景設計主要參考照片,設計了「南戲臺,北照壁」,形成一定的圍合空間,重塑歷史場景,打造當時聚集人群的戲臺與休憩連廊。

  -古城牆將「延長」,自華蓋山遺蹟延伸至公園路

  溫州古城具有「山水鬥城」格局,其中鬥城東面城牆跨海壇山、華蓋山、積穀山建築。1927年至1939年被陸續拆毀,僅在華蓋山殘留城牆兩段。此次「鬥城遺韻」一景中,將對古城牆複製延長。

  鹿城區歷史文化街區建設服務中心建設工程科負責人陳華和說:「從華蓋山古城牆遺蹟起,按照古城牆的歷史線路,複製新築一段城牆一直延伸至華蓋山下(公園路上),讓市民能看到歷史古蹟的局部風貌,喚起歷史記憶。」

  -原「孔廟」遺址上,設府學文廟展示館

  溫州教育源遠流長,早在東晉太寧初年就在華蓋山下建立永嘉郡學,唐太宗時下詔各州縣學興建孔廟,北宋真宗時期,永嘉府學遷至九星宮舊址(即今名城廣場一帶,原市工人文化宮)。由此,這裡就成了溫州府學與孔廟。

  「府學儒風」一景就選址於此,計劃在名城廣場南廣場上建設「泮橋」「泮池」「欞星門」等文廟代表性建築物,喚起此為「孔廟」原址的歷史記憶。名城廣場西樓二、三層設有「溫州府學文廟展示館」,以「學院」「府學」「文廟」三個部分布展,計劃於今年10月隨名城廣場開業同步對外開放。

  -根據文獻資料再現「開元寺」的「龍泉寶鍾」

  東晉太寧二年所建崇安寺,是溫州有歷史記載的最早寺廟,唐改名為「開元寺」,宋時規模最宏偉,大概範圍為現在的新華書店、東南大廈至興文裡一帶。《永嘉縣誌》顯示:至元四年(1333),颶風大作,寺內棟宇悉數被毀。那麼如何再現開元寺?

  開元寺中的「龍泉寶鍾」在《永嘉縣誌》中有記載,設計者想到根據文獻中鐘的形狀、尺寸、材質、銘文等資料,重新仿製一口鐘。市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建設指揮部有關負責人說:「如此一來,這口鐘在千年之後又可以再次響起。」

  中山公園十二景

  中山公園,在很長一段時間,都是溫州人必去的「打卡地」。在此次公園路改造提升中,中山公園將有哪些變化?

  簡單來說,改造提升後,中山公園將有兩大亮點:

  一是中山公園南入口的文化提升,街心公園將有文化內容植入,開闢文化休憩場所,打造謝靈運文化主題公園;

  二是公園十二景。

  鹿城區歷史文化街區建設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說,南入口的主題公園計劃設置郡守文化園和山水詩苑。

  據介紹,永嘉建郡後,郡城成為政治、文化中心。由於地方官員多為南下士族,其中一些郡守(知府)是著名的學者,他們把中原的先進文化帶到這裡,東甌文化逐漸融入中原文化。郡守文化園將重點介紹永嘉郡守(知府):謝靈運、孫綽、裴松之、丘遲、文林、何文淵、張九成等。他們多為豪門名流,受過良好的儒家教育。出於儒家的治國之道,地方長官為師重於為吏。在任期間,以「助人倫、成教化」作為施政的最高追求。這些名流學士對溫州的文化教育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通過他們的言傳身教,溫州地區文風高漲。

  山水詩苑將主要反映溫州山水與歷代詩人之間的故事——許多詩人不約而同將永嘉山水與謝靈運的名字聯繫在一起,著名詩人孟浩然、李白、杜甫、陸遊、張又新、楊蟠等慕名溫州得天獨厚的自然形勝,留下大量詩篇墨跡,對溫州文化發展產生重要影響。永嘉山水也在其筆下得到傳揚,溫州成為中國山水詩的發祥地。

  而中山公園景區,計劃按照東、南、西、北四大區塊進行主題化劃分。

  東區以東城濠文化為核心,打造親水文化體驗區;

  南區圍繞古洞飛霞、晚晴東院等景點,尋訪道家仙蹤,窺探弘一大師佛禪境界;

  西區圍繞謝村紅葉、池塘春草、赤壁夕照、留雲晚眺等景點,突出謝靈運主題,打造積穀山核心文化區;

  北區通過中山紀念堂等景點,讓後人追思先賢,砥礪前行。

  此次,將對中山公園、積穀山文化景觀進行整合與梳理,形成一條標識明晰、張弛有度的文化旅遊線路。溫都記者何群芳

  (十二景圖片僅供參考,最終以實際為準)

  來源:溫州都市報

  記者:張新彤

本文轉自:溫州網 66wz.com

相關焦點

  • 看,溫州「公園路十景」!
    7月13日,鹿城區公園路片區改造提升工程開工儀式舉行。小布獲悉,公園路將打造成具有古城「東廟」文化特色的歷史街區,與五馬街、禪街整體格局連為一體,預計2020年春節前建成開放。此次改造範圍為公園路東至環城東路,西至解放街;公園路沿線兩側建築立面;華蓋山公園南入口和中山公園,涉及道路改造、立面恢復、業態重整、導視系統、城市家具、雕塑及其他附屬設施工程等。該項目將按照堅持修舊如舊、建新如舊的改造原則,注重歷史文化內涵的挖掘,深入探尋街區歷史文化根源,原汁原味地呈現千年古城「東廟」文化,重現老城記憶。
  • 溫州公園路十景!太期待了
    位於名城廣場東側的「城隍曲韻」可以說是「公園路十景」中的精華所在。記者在現場看到,工人們正在對連廊的屋頂進行鋪裝,木質的老戲臺以及入口處的牌坊形象也已基本呈現,目前正在進行收尾施工。此外,中山橋也將通過原型仿建,在「濠河泛月」一景中重新呈現。仿建的中山橋離河面高度4.5米,長度31.2米,寬度6米,設計有排澇功能、無通航要求。該橋於去年8月開始打樁,計劃農曆年底前完成主體結構。
  • 公園路將於國慶節開街
    劉偉 攝這廂,幾位古裝扮相的年輕姑娘,正在百年瓦當妝點著的水榭亭閣前「打卡」;那廂,沿街店鋪紛紛圍起了橫幅廣告,正抓緊最後的時間進行商鋪裝修……備受市民關注的公園路片區改造提升項目現已近尾聲,預計於十月一日國慶節開街迎客。
  • 公園路歷史文化街區 三期整治提升工程方案出爐
    記者日前從瑞安市名城建設中心獲悉,公園路歷史文化街區三期整治提升工程方案出爐,招標公告也已發布。方案考慮到老城建設的整體性,從歷史街區系統性出發,研究範圍覆蓋玉海文化遊覽區,東至虹橋路、北至萬松西路、南至解放路、西至郵電北路。
  • 《蘭州小西湖公園園林更新改造設計》方案出爐
    《蘭州小西湖公園園林更新改造設計》方案出爐——讓最好的記憶 落腳在最美的風景裡原標題:《蘭州小西湖公園園林更新改造設計》方案出爐——讓最好的記憶 落腳在最美的風景裡>鳥瞰效果圖《飲馬黃河》效果圖親水平臺效果圖中國甘肅網3月22日訊據蘭州晨報報導(蘭州晨報/掌上蘭州記者劉有中)3月21日,蘭州晨報記者在七裡河區政府了解到,近日,醞釀已久的《蘭州小西湖公園園林更新改造設計》方案正式出爐。
  • 公園路國慶節開街 老街區玩出新花樣
    碼頭故事火鍋始於碼頭,裝潢也是基於舊時碼頭模樣仿古設計。麻提多 攝「國慶+中秋」8天超長假期即將到來,許多市民已經開始籌劃出遊行程。如果不能出遠門,大家可以就近體驗一批新建成的「大建大美」項目,感受溫州城市建設發展成果。那麼,到底有哪些項目值得一看?公園路歷史文化街區經過一年多的改造提升,將於國慶節正式開街。
  • 瑞安市文廣新局改造提升公園路打造文化新地標
    浙江在線9月30日訊(浙江在線通訊員 吳曉媚)瑞安市文廣新局將「工匠精神」融入創新理念,整合優勢規劃發展,融合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組織協調形成合力,通過「文化+商業+休閒」的模式,全面改造提升公園路歷史文化創意街區,將其打造成集傳統文化展示、觀光遊覽、情景體驗、人文懷舊遊憩為一體的瑞安文化新地標。
  • 公園路主街驚豔「亮相」 這裡的「懷舊風」真濃
    市民王大伯告訴記者,每次經過這兒,他都能看到公園路發生細微的變化,作為一個鹿城人十分期待公園路能夠煥發新的活力,因此主街部分一投用便立馬來看了看,許多場景都勾起了他對過往的回憶。  修舊如舊  打造「公園路十景」和「中山公園十二景」  記者注意到,經過改造的公園路,路面鋪上青石板,顯得更加古樸,街邊民國風格的建築得到了更好的展現。
  • 【老城保護更新】加快推進淮河路步行街和逍遙津公園改造提升
    【老城保護更新】加快推進淮河路步行街和逍遙津公園改造提升 2020-10-21 22: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馬鞍山公園路維修改造工程正式完工通車
    原標題:公園路維修改造工程正式完工通車據皖江在線消息,公園路西至雨山湖公園東門,東至花山路,位於安工大佳山校區和佳山山體公園之間,始建於2003年,為城市支路。
  • 長濱路珊瑚公園片區治理提升下月啟動
    「十大公共空間」具體包括:長濱路珊瑚公園片區,九濱路九龍外灘公園,南濱路雅巴洞溼地公園,二塘濱江公園,北濱路相國寺碼頭,盤溪河入江口,江北嘴江灘公園,沙濱路磁器口濱江段,嘉濱路李子壩公園,巴濱路花溪河入江口。目前,方案深化設計工作已初步完成,正有序推進相關工作,計劃明年春節前陸續開工建設。
  • 泉州江濱北路天橋方案出爐 將連接萬達江濱體育公園
    閩南網11月1日訊 一座人行天橋如一道彩虹,橫跨江濱北路,連接起江濱體育公園和萬達廣場,預計明年上半年完工。昨日,泉州市規劃局組織召開該方案討論會,兩套橋面景觀方案出爐。就會上部門專家意見,方案設計人員還將進一步完善。
  • 百尺路如何改造提升,看這裡!
    百尺路如何改造提升,看這裡!,百尺路有機更新改造提升工程即將於5月21日開始施工,預計今年11月完工。那麼,你知道百尺路將來會變成什麼樣嗎?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百尺路有機更新改造提升工程南起富新路,北至鹽北路,道路全長約4.7公裡。有機更新內容包含:道路路面提升、人行道提升、景觀綠化提升、沿街立面改造、交通設施整治、景觀照明、建築亮化等。
  • 中山公園、蓮花公園提升改造啟動 還有…
    一起來看都有哪些吧  市政道路提升改造  本次改造對體育路(湖濱中路-蓮嶽路段)的人行道、車行道、地下管線等市政配套設施進行改造提升。-成功大道跨線橋段)、僑洪裡人行道、貓街等四條道路進行路面提升改造;並對田厝路、前埔中路兩個路段進行管道改造,實現雨汙分流。
  • 長濱路珊瑚公園片區治理提升項目即將開工
    我區涉及長濱路珊瑚公園片區、嘉濱路李子壩片區、黃沙溪片區(市級九龍外灘廣場片區渝中段)三個片區。目前,三個片區方案已經市政府審定,長濱路珊瑚公園片區治理提升項目將於近期開工。菜園壩大橋至東水門大橋沿線將治理提升長濱路珊瑚公園片區治理提升範圍為菜園壩長江大橋-東水門大橋段,總長4.23公裡,治理提升面積約115公頃。
  • 全新打造的公園路十景之「府學儒風」國慶開放
    這幾天,在市區公園路名城廣場的南側,多了水池、石橋、牌樓石門、木製門樓等古色古香的風景。這些仿古建築是今年五馬歷史文化街區啟動公園路改造提升工程,打造「公園路十景」之一「府學儒風」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將於10月隨名城廣場開業同步對外開放。工人正在施工中。
  • 永嘉網丨上塘鵝浦溼地公園生態文化時光園方案設計出爐
    核心提示:11月24日記者獲悉,上塘鵝浦溼地公園總體概念設計已完成,將打造集文化娛樂、生態休閒、旅遊度假、運動健身、自然教育、城市形象展示、水體調蓄功能於一體的公共服務型城市綜合公園,其中新建區生態文化時光園方案設計已出爐,計劃投資2.7億元,於2021年啟動建設。
  • 老街新景驚豔亮相,公園路十景再現古城「東廟」風貌
    公園路十景GONG YUAN LU SHI JING濠河泛月HAO HE中山橋:1930年前後,為動工興建中山公園,華蓋山至積穀山的一段城牆被拆除,為方便交通,在華蓋山南麓護城河上架建一座石拱橋,即中山橋,連接公園路。如今的市區公園路、五馬街、禪街,曾一度分別被命名為中山東路、中山中路和中山西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由於環城河周邊改造的需要,溫州舊城東邊的環城河被填掉,改造成環城東路,僅留下如今中山公園東側的河道,架設在環城河上的中山橋也不得不拆除。
  • 尋找《隱秘的角落》湛江故事|漁港公園背後的設計理念
    湛江作為該劇的主要取景地,這些「隱藏」在湛江的故事,你又是否了解呢?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很多劇迷朋友都對張東升和陳冠聲第一次相遇的場景印象深刻,沒錯,這就是湛江人所熟悉的「漁港公園」。但是「漁港公園」背後的設計理念,你知道嗎?
  • 松江這座公園啟動提升改造,效果圖看這裡→
    松江這座公園啟動提升改造,效果圖看這裡→ 2020-09-22 15: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