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農民除了生爐子和燒火炕,還有什麼辦法取暖

2021-01-21 騰訊網

除了燒火炕和生爐子,那讓農民該用什麼方法取暖?畢竟農村不同於城市,即使冬天屋子裡也絲毫不冷,因為樓上都有暖氣。而農村卻不一樣,就算自己家有土暖氣,也是需要燒煤。既不讓燒火炕,又不讓生爐子,大家想一下,還有什麼別的辦法取暖?

眼下冬至已過,正是數九寒天的季節,幸虧現在冬天不像過去那麼冷了,我記得那時候的冬天,農村人根本捨不得買煤生爐子,家裡唯一暖和的地方就是火炕,晚上吃了飯,全家人圍坐在熱炕上,那時候沒有電視,就纏著大人講故事。因為屋子裡只有炕是熱的,其他地方都是冰冷的,因此水缸裡面都會結冰,洗的碗因為碗底有水,經常都結冰粘到了一起。到了冬天最冷的時候,屋子裡的牆壁下端,也會結了一層寒氣。呆在這樣的屋子裡,如果沒有火炕,再沒有任何取暖設施,根本是沒有辦法居住的。

雖然說現在的冬天不像過去那麼冷了,可我們膠東地區溫度也是零下十幾度,如果不生爐子,不燒火炕,那怎麼取暖?有錢人家當然是怎麼樣都行,有的是辦法取暖,電暖氣、空調等等。問題是大部分農民們打工掙錢太不容易,有幾個人捨得買空調取暖?年輕人可能還好說,寧願錢遭罪,不能人遭罪。可上了年紀的老人,說什麼也不會捨得買空調花電費取暖的,更何況也實在沒有那個經濟能力。別說買不起空調,就算是買了空調,也捨不得電費。

再說了,自己種地,農作物收穫後,會產生很多的秸稈,這些秸稈不允許在地裡燃燒,只能拉回家。拉回家的作物秸稈,最大的用途就是用來燒火做飯,既省錢又可以取暖,可以說是這是多少年來農民們的生活習慣。有這樣不花錢的條件,為什麼一定要去花錢取暖呢?如果有經濟實力,誰也不願意生煤爐子,既不衛生又容易煤氣中毒。

其實現在農村大部分人家也是煤氣灶做飯,只不過是到了冬天的時候,為了能夠睡到火炕才用土鍋灶做飯。大部分農村人習慣睡火炕,特別是老年人,他們睡了一輩子的火炕,讓他們睡床都覺得不習慣,總覺得火炕解乏,還能夠緩解腰酸背疼的一些小毛病。讓他們睡床,都說睡床太累了不解乏。

有人說現在的空氣品質跟農村的火炕和生爐子有關係,不知大家怎麼看待這個問題,難道說禁止農村生爐子燒火炕,空氣就變得純淨了嗎?現在環境汙染,也不知跟農村燒柴火做飯有多大的關係。其他地區有什麼規定我不太了解,反正現在我們這裡不管是生爐子還是燒火炕取暖,都沒有限制。

聲明:圖文來源網絡,若涉版權問題,請聯繫刪除!內容僅供參考

相關焦點

  • 在冬天,東北農村用什麼方式取暖?哪種取暖方式是最實惠的?
    【導語】:東北農村十月份之後,天氣就變冷了,就需要想辦法來提高室內的溫度。東北農村每個家庭的情況都不相同,取暖方式也是各種各樣。目前採用的取暖方式大概有下面幾種。1、 利用火炕取暖。東北農村屋裡一般都盤著火炕,這種取暖方式特別簡單。做飯的時候多加一些柴火就行了,燒秸稈兒和草都行。它最大的優點就是實惠,不用花什麼錢,取暖方式很接地氣。但是它也有缺點,如果房間特別大,可能溫度就達不到。
  • 農民冬天怎麼過冬取暖?
    農民冬天怎麼過冬取暖?農民過冬取暖方式方法很多,而過去和現在又有很大的不同了。我從兩個時段來交流一下。一、過去農村冬季取暖問題。過去改革開放前後又不盡相同。一是改革開放以前,冬季農村取暖多以木材、散煤炭為主。我們這邊上世紀六十年代末才通的電,八十年代前尚很少用空調的。
  • 部分地區的農村,不讓村民生爐子和燒炕取暖,你怎麼看?
    要知道,在我所在的大西北河西走廊農村,世世代代都是以生爐子和燒炕取暖來度過寒冷的冬季呀,個人覺得並沒有任何不妥之處。我們這裡的村民,每年冬天家家戶戶基本都會生爐子和燒炕取暖,過去如此,現在依然如此。也許是地區不同吧,我聽說某些地方的農村,確實不允許村民生爐子或者燒炕取暖,說這樣做會汙染環境,一旦被發現,輕則罰款,重則還要「進去吃飯」。
  • 農村生爐子燒炕是農民的最基本民生問題
    隨著近幾年冬天霧霾天氣嚴重,治理方面也沒有取得較好的進展。專家很肯定霾出自農村……關中農村開始不叫農民燒炕和燒煤爐子給農民發電褥子和補電費。農村人家的房子幾乎都大,房間內整體是冷的,用小功率的電器設備幾乎解決不了取暖問題,買個大三P的空調電費實在是出不起!農村現在老年人和小孩比較多,感冒了花多少錢?凍不起呀……再說專家霧霾真是農村燒爐子和燒炕引起的嗎?那麼中國上下五千年來老百姓是怎麼過來的?專家你說不叫燒就不燒?
  • 冬天到了,你們那裡的農村如何取暖?你對於農村燒火做飯如何看待
    當農村農民取暖如果淪落到,要偷偷的生爐子,燒烤取暖的時候,那麼即便是每天都是藍天白雲,空氣品質指數各種好,各種利於外出生活,那麼這種情況對於農民還有什麼意義那?農村真的很冷,零下五六度的低溫,早晨晚上如果不生火做飯,不點爐子,那麼對於婦女老人和孩子,真的是很難熬的事情,不知道大家注意了沒有,每年的冬天農村過世的老人就比較多,農村老人談話的時候,經常會說道一句,熬過這個冬天就好了,這個冬天熬的是什麼?還不就是寒冷啊。
  • 很多農村人如今還在偷偷生爐子、燒炕過冬,你怎麼看
    所以,雖說新能源更厲害,但用爐子取暖是農村人共同的嗜好,一下子怎麼能適應呢? 同時,儘管已經明令禁止村民用生爐子的方式來過冬的,但很多農民仍然在偷偷的用,這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農民收入微薄,俗話說,「物質基礎決定上層建築」,農民的錢還沒有達到那種程度,怎麼能讓他們放棄生爐子呢?所以,我認為農村的人生爐子是正常的。
  • 如何看待農村生爐子、燒炕取暖,怎麼才能解決這個問題?
    生爐子取暖一直就是北方農村的取暖方式之一,自從近年來環保壓力增大,逐漸被禁止,對於農村用爐子取暖燒炭也存在一定的爭議,畢竟說停就停在沒有可靠的取暖方式來替代的話,真的農村的取暖真的是一大問題。用天然氣氣點火來取暖也是一種趨勢天然氣取暖也存在著優勢跟劣勢:1.外形美觀。壁掛爐設計的基本都跟美觀精巧,外形美觀不破壞裝修,基本不會影響家庭裝飾的美觀。
  • 為何某些村民,就是不聽勸告,不用天然氣取暖,偷偷生煤爐取暖
    雖然不少農村都在宣傳、引導當地的村民,拋棄傳統的燒煤取暖,改為更為環保的天然氣取暖,但總有些農民會不聽勸告,還是有意獨行偷偷的在家生爐子、燒坑取暖。那麼為什麼這些農民不願意採用更為環保的取暖方式呢?下面我來給大家分析一下原因。
  • 農村傳統取暖方式隱患多 新型供暖方式多元化
    記者走訪舊店鎮王家窪村了解到,大多數村民家都燒煤炭爐子取暖。村民王大姐告訴記者,他們這邊取暖都是燒爐子。「沒有別的辦法,除了燒炕就是燒煤爐子,幾乎家家都燒,用空調太貴了。」王大姐告訴記者。而60多歲的張老漢家裡還是燒炕取暖,他用的乾柴是從自家果樹上修剪下來的枝條,頭一年剪枝後,樹枝放在地頭晾了整整一年,已經完全乾透,燒火時很容易點燃。
  • 在南方的農村,冬天取暖是使用電暖氣片好,還是煤球爐好?
    在南方的農村,冬天取暖是使用電暖氣片好,還是煤球爐好?馬上就要進入冬季了,在寒冷的冬季裡,在南方的農村裡是最難熬的。因為北方的農村裡家家戶戶都有暖氣,可是南方很多人都不知道暖氣為何物。而為了抵禦嚴寒,除了要穿得多以外,還是需要藉助於一些其他的取暖方式才行。
  • 日本的冬天非常冷,卻從來不用暖氣,網友:那用什麼取暖?
    比如說是日本,不過有非常多的國人喜歡在冬天去日本,因為在日本的冬天,可以欣賞到美麗的雪景還可以泡溫泉。不過日本的冬天可是非常冷的,而且還是一個多雪的國家,每到冬天的時候大部分時間都會被冰雪覆蓋。雖然日本的冬天很冷,但是他們從來不用暖氣。這種勇氣讓我們感覺非常的厲害。冬天不使用暖氣取暖那用什麼?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
  • 農村冬天取暖用什麼好?哪種取暖方式省錢還實惠?
    社會的快速發展也帶動了農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在農村的朋友對生活的品質和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在一些家庭家電一應俱全,甚至可以與城市家庭相媲美,但有一樣始終與城市無法相提並論,那就是取暖,那麼農村冬天取暖用什麼好?哪種取暖方式省錢還實惠呢?下面和三農苑說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在寒風刺骨的冬季,沒有暖氣的古代人,是靠什麼來取暖度過冬天
    那我們今天就來談談,沒有暖氣的那些古代人是怎麼度過嚴寒的冬天。我們現代人穿著羽絨服和秋褲都凍得瑟瑟發抖,古代人沒有什麼羽絨之類的,那他們冬天穿什麼呢?最早的時候人們穿的都是麻布做的衣服。可是這種衣服一到冬天非常的不實用,風一吹就被吹透了,非常不保暖。在南北朝時期,聰明的勞動人民想到了一種解決方法,那就是紙衣。紙衣顧名思義就是用紙做的衣服。
  • 你對農村某些村民偷偷生爐子、燒炕取暖怎麼看?
    先看一下「偷偷」的前提背景是什麼?不論是煤改電、還是煤改氣,對於農村人來說開銷太大了!昨天看了一個記者的視頻,視頻裡提到了這麼一個事:山西臨汾的一位王女士,老家實行了煤改氣了,王女士怕老爸老媽擔心花錢,不捨得用,然後就用手機跟老爸老媽用氣的帳戶綁定了,自己給父母出錢燒氣取暖!
  • 農村通了天然氣,為何農民冬季取暖,還偷偷的燒煤?
    和你們一樣關注農村事件。在北方城市,集中供暖從11月15日開始全面開始,但在北方很多農村,集中供暖條件很多。北方冬季冷凍,沒有集中供暖,農村人要想辦法自己暖氣。在河北、山西、山東、東北等地區,過去農民冬天暖氣,燒煤很多,燒柴、秸稈。許多農村人在冬天到來之前,會提前儲備幾百公斤和幾千公斤的煤。
  • 東北農村,冬天為啥比南方暖和?暖氣僅是其一,還有這三樣寶貝
    東北的冬天,不燒煤,不取暖,基本是無法過冬的。數九寒冬,說的正是東北。冷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它費煤。煤等於錢,冬天東北的農民,會停止一切活動。在家裡呆著,俗稱「貓冬」。不動便沒錢,沒錢買的煤就少。所以在這極端的情況下,農民經過多年的實踐總結。為抗嚴寒,想了三個方法,省錢,實用,防寒。第一個方法是加裝玻璃彩鋼房,但成本太高。農民根本按不起,腦瓜一動,農村簡易版的玻璃房來了。材料是大棚管,塑料布,長條壓條,鋼筋。僅這四樣,造出來的東西,不比陽光玻璃房差。
  • 瀋陽:早市攤販生爐子取暖 附近市民嗆得受不了
    蔬果攤販搭起塑料棚,並在棚內生起了爐子,煙囪探出來,附近居民被嗆得不敢開窗戶。  1月12日上午,本報官方微信接到一位網友反映的線索稱,北陵公園東門附近的金山早市,幾十個燒煤的小煙囪每天濃煙滾滾。  昨日7時許,記者看到從農貿市場內出來的市民,聞到煤煙味道後多數捂著嘴,或者戴上口罩快步離開。
  • 老農民:秋天在地裡種糧食,賣的錢,冬天取暖用了
    歲數大的農民都在家裡壘好了炕,然後天黑的時候就點火燒炕,把炕燒的熱騰騰的;有的農民買好了煤,把家裡的採暖爐子找出來,燒的爐子紅彤彤的,暖和的不得了;更多的農民用的是天然氣取暖。但今年取暖和往年相比,除了燒火,無論是燒煤還是燒氣,都貴了很多。
  • 除了冬天取暖還有這麼多用處
    爐臺兒上的白薯和饅頭老北京人管煤爐叫火爐子,以前住平房的北京人都使用過。我見到過的火爐子有三種:一種是燒原煤的,用於冬季取暖,這種火爐子體積大,煤塊燃燒起來火力很足,一般在較大的房間如工廠車間、學校教室使用,現在已經被暖氣取代。
  • 這個冬天有點冷,帶你看看魯西南農村,如何取暖過冬
    先說一下我的工作吧,每天凌晨二點半,只要不下雨,雷打不動每天都會在這個世界起床幹活,並且從事的室外工作,北方的凌晨二點半的夜晚真的很冷,我幾乎有好幾次凍到沒有知覺,雖然家裡面同樣是冷冷清清的,可是最起碼被窩中還有電熱毯能給我取暖吧。農民冬天怎麼過冬取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