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半導體產業為什麼這麼發達?這3個原因,值得我們學習!
在目前,全球的半導體行業幾乎被美國、日本、韓國三個國家壟斷。其中美國佔據的市場份額最好多,而韓國也擁有兩大半導體的廠商。至於日本,雖說沒有這兩個國家厲害,不過在半導體的主要原材料上他是全球領先的地位。對比下來,我們中國就很「難堪」了。
我們中國大部分的半導體企業都還處於落後階段,尤其是內地的企業,到現在還只在14nm的工藝製程上產生量產,連7nm的門檻都沒摸到。但要說起中國整體,其實也不算太差。畢竟臺灣的臺積電、聯發科等等都是半導體的行業巨頭。那麼問題就來了,為何我們中國大部分處於半導體的落後階段,但為何臺灣就可以這麼發達呢?主要有三個原因。
一、半導體領域起步的比較早
早在上世紀的70年代時候,臺灣就已經開始進入到了半導體產業,從封裝以及代工方面開始起步,在半導體領域中找到了突破。那個時候,還沒有企業巨頭進入到這個細分的領域當中,所以依靠著起步早,臺灣的半導體行業搶佔了不少的先機。但我們國內內地就不同了,比起臺灣來說至少要晚個30年,並且在那個時候早就沒有我們多少的空位置了,唯一留下的就只有一條路,那就是超越。因此,我們中國在半導體行業到現在還處於落後階段。
二、臺灣大力的扶持半導體的產業
臺灣的半導體產業能夠發展的如此迅速,少不了臺灣對其的大力扶持。早在一開始,臺灣就提出了以科技產業為核心的舉措,展開一系列的補貼和福利,也就讓後來半導體的行業發展的越來越好。不過在我們中國內地,環境就有所不同了,在那個時候我們還在處於經濟復甦的階段,第一時間要解決的事情也不是科技,而是其他。因此在這個情況下,我們中國內地在那個時候對於半導體的扶持力度不是那麼大。不過,現在中國內地倒是轉移了這個重心,相信也能夠快速的追趕上去。
三、非常重視人才的培養
任正非曾在一次會議中公開的表示,其實綜合國力的競爭就是在於人才的競爭之上,如果我們要大力的進軍科技領域,那麼人才是必備的條件。綜合可見,人才的重要性。而對於科技人才的培養,臺灣也是很重視,專門開設了相關的半導體專業以及課程,並且採取了和美國高校以及企業展開合作的方式,培養了很多優秀的人才,因此他們在半導體行業上才會如此發達。而這一點恰恰是我們中國的痛點,因為我們中國的人才培養太過於注重應試方面的教育,也就導致了技術型人才的缺失。希望在今後中國內地能好好的重視這個問題。
總結:綜上所述,這就是為何我們內地半導體處於落後,但是臺灣方面處於發達的主要原因。充分可見,如果我們要在半導體領域中佔據一席之地,那麼只有後起瘋狂的追趕,從大力度的扶持以及人才的培養上打開突破點,只有這樣,我們才有更多的機會。對此,你們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