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是唐朝著名的大詩人,擁有眾多粉絲。
杜甫就是他的資深迷弟,兩人一生就見了3次,而杜甫卻為他寫了10多首或深情款款或滿懷仰慕的詩作。
還有魏萬,也是李白的死忠粉,他從王屋山出發一路追蹤李白,跋涉了三千多公裡後,終於在江陵追上了偶像,如此鍥而不捨,也是令人感動。
除此之外,還有汪倫,堪稱「唐朝最有心機的粉絲」。
他本是安徽涇縣的村民,一向仰慕李白,在聽說李白來到宣城後,就想著見上一面。
他給李白寫了一封信「先生好遊乎?此處有十裡桃花。先生好飲乎?此處有萬家酒店」。
這封信一下子抓住了李白的兩個愛好:山水和酒。
李白收到信後馬上起程,可是到了地方卻發現所謂的十裡桃花,萬家酒店都是虛言。
不過汪倫的熱情款待,依然讓李白樂而忘返,於是在離別之際便寫下了那首人盡皆知的《贈汪倫》。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其實在汪倫之前,還有一位村民也憑藉小心機,得到了李白的贈詩。
李白在到宣城之前先到了黃山,黃山腳下碧山村的一個名叫胡暉的村民聽說李白遊黃山的消息後,便盛情邀請李白到他家一敘,李白欣然前往。
李白那麼有名,自然不是想見就能見的,那麼為何胡暉可以邀請到李白呢?
原來他家中飼養了一對白鷳,從小馴養,極通人性,李白早有耳聞。
所以在胡暉邀請他時,他便順水推舟,欣然答應。
到了胡暉家後,他見到了那對白鷳,體形優美,每一展翅文彩斑嫻,甚是喜歡,愛不釋手。
胡暉見李白如此珍愛,便提出願意相送,只求李白贈詩一首。
李白一聽一首詩便能換對白鳥,心中歡喜,一揮而就,寫下了這首《贈黃山胡公求白鷳》,越讀越有意思。
全文如下:
請以雙白璧,買君雙白鷳。
白鷳白如錦,白雪恥容顏。
照影玉潭裡,刷毛琪樹間。
夜棲寒月靜,朝步落花閒。
我願得此鳥,玩之坐碧山。
胡公能輟贈,籠寄野人還。
在這首詩中,李白通過對白鷳的高度讚揚,表現了自己不與世俗同流合汙的閒情逸緻,通篇妙不可言,令人回味無窮。
詩歌開頭便開門見山地寫出了自己對白鷳的喜愛,願意以珍貴的白璧來換著對白鷳。
那麼這對白鷳憑什麼能得李白如此珍愛呢?
接下來的四句便是對著白鷳的具體描寫。
這白鷳純白如錦的羽毛,令白雪都黯然失色。它們將玉潭的清水當作鏡子,悠閒地站在樹枝下,梳理著雪白的羽毛。
晚上,它們就在清冷的月光下安靜地睡著;到了清晨,它們就在落葉和花叢中悠閒地散步。
這裡三四句寫的是白鷳比雪還白的外觀。
原本雪是世間至白至純之物,可是在詩人的眼中,白鷳竟比雪還白,詩人對白鷳的喜愛可見一斑。
而五六七八句寫的則是白鷳的生活狀態,「玉潭」、「琪樹」、「寒月」、「落花」,詩人寥寥幾筆,便描繪了一幅美妙的山水花鳥圖,令人心嚮往之。
白鷳的外觀令詩人愛不釋手,而更令詩人羨慕的是它們無拘無束的悠閒生活。
所以他才會開口向主人索要這對白鷳,甚至發出「我願得此鳥,玩之坐碧山。胡公能輟贈,籠寄野人還」的感慨。
他希望能得到這對白鷳,在青山綠水中和它們玩耍。如果胡公能割愛,那麼他從此就與白鷳為伴,做個山野之人又何妨呢?
最後四句將他對白鷳的喜愛寫到了極致。
其實與其說他喜歡白鷳,不如說喜歡那閒雲野鶴的生活。
全詩猶如大白話,卻淋漓盡致地展現了白鷳的高潔純美,表現了詩人超凡脫俗的志趣。
而村民胡暉以一對白鷳換了這首千古名作,也算是物有所值了。
不知你還知道有關李白粉絲的故事,歡迎一起來分享哦。
- END -
作者:凱紫
看完的讀者,記得給凱哥點個讚哦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