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村民送了李白一對白鳥,李白揮筆寫下這首詩,越讀越有意思

2020-12-20 騰訊網

李白是唐朝著名的大詩人,擁有眾多粉絲。

杜甫就是他的資深迷弟,兩人一生就見了3次,而杜甫卻為他寫了10多首或深情款款或滿懷仰慕的詩作。

還有魏萬,也是李白的死忠粉,他從王屋山出發一路追蹤李白,跋涉了三千多公裡後,終於在江陵追上了偶像,如此鍥而不捨,也是令人感動。

除此之外,還有汪倫,堪稱「唐朝最有心機的粉絲」。

他本是安徽涇縣的村民,一向仰慕李白,在聽說李白來到宣城後,就想著見上一面。

他給李白寫了一封信「先生好遊乎?此處有十裡桃花。先生好飲乎?此處有萬家酒店」

這封信一下子抓住了李白的兩個愛好:山水和酒。

李白收到信後馬上起程,可是到了地方卻發現所謂的十裡桃花,萬家酒店都是虛言。

不過汪倫的熱情款待,依然讓李白樂而忘返,於是在離別之際便寫下了那首人盡皆知的《贈汪倫》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其實在汪倫之前,還有一位村民也憑藉小心機,得到了李白的贈詩。

李白在到宣城之前先到了黃山,黃山腳下碧山村的一個名叫胡暉的村民聽說李白遊黃山的消息後,便盛情邀請李白到他家一敘,李白欣然前往。

李白那麼有名,自然不是想見就能見的,那麼為何胡暉可以邀請到李白呢?

原來他家中飼養了一對白鷳,從小馴養,極通人性,李白早有耳聞。

所以在胡暉邀請他時,他便順水推舟,欣然答應。

到了胡暉家後,他見到了那對白鷳,體形優美,每一展翅文彩斑嫻,甚是喜歡,愛不釋手。

胡暉見李白如此珍愛,便提出願意相送,只求李白贈詩一首。

李白一聽一首詩便能換對白鳥,心中歡喜,一揮而就,寫下了這首《贈黃山胡公求白鷳》,越讀越有意思。

全文如下:

請以雙白璧,買君雙白鷳。

白鷳白如錦,白雪恥容顏。

照影玉潭裡,刷毛琪樹間。

夜棲寒月靜,朝步落花閒。

我願得此鳥,玩之坐碧山。

胡公能輟贈,籠寄野人還。

在這首詩中,李白通過對白鷳的高度讚揚,表現了自己不與世俗同流合汙的閒情逸緻,通篇妙不可言,令人回味無窮

詩歌開頭便開門見山地寫出了自己對白鷳的喜愛,願意以珍貴的白璧來換著對白鷳。

那麼這對白鷳憑什麼能得李白如此珍愛呢?

接下來的四句便是對著白鷳的具體描寫。

這白鷳純白如錦的羽毛,令白雪都黯然失色。它們將玉潭的清水當作鏡子,悠閒地站在樹枝下,梳理著雪白的羽毛。

晚上,它們就在清冷的月光下安靜地睡著;到了清晨,它們就在落葉和花叢中悠閒地散步。

這裡三四句寫的是白鷳比雪還白的外觀。

原本雪是世間至白至純之物,可是在詩人的眼中,白鷳竟比雪還白,詩人對白鷳的喜愛可見一斑。

而五六七八句寫的則是白鷳的生活狀態,「玉潭」、「琪樹」、「寒月」、「落花」,詩人寥寥幾筆,便描繪了一幅美妙的山水花鳥圖,令人心嚮往之。

白鷳的外觀令詩人愛不釋手,而更令詩人羨慕的是它們無拘無束的悠閒生活。

所以他才會開口向主人索要這對白鷳,甚至發出「我願得此鳥,玩之坐碧山。胡公能輟贈,籠寄野人還」的感慨。

他希望能得到這對白鷳,在青山綠水中和它們玩耍。如果胡公能割愛,那麼他從此就與白鷳為伴,做個山野之人又何妨呢?

最後四句將他對白鷳的喜愛寫到了極致。

其實與其說他喜歡白鷳,不如說喜歡那閒雲野鶴的生活。

全詩猶如大白話,卻淋漓盡致地展現了白鷳的高潔純美,表現了詩人超凡脫俗的志趣。

而村民胡暉以一對白鷳換了這首千古名作,也算是物有所值了。

不知你還知道有關李白粉絲的故事,歡迎一起來分享哦。

- END -

作者:凱紫

看完的讀者,記得給凱哥點個讚哦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李白這首詩具有濃鬱的浪漫主義色彩,寫出了新的高度和深度!
    那麼說起李白詩歌最大的特點,那就是充滿了無限的想像力,他的詩歌無論是在寫景,還是在描寫自身,那都是寫得極為深刻,不僅展現了他的高度,還傳達出了他的深刻,所以他的很多詩作,都是值得我們反覆去咀嚼,越讀那是越有味道,最是能夠體現唐詩之美。
  • 仕途不順的李白,在賜金歸山後寫下這首曠世奇作便與世長辭
    李白一生寫過無數首好詩,比如讚美友情的「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又比如他喜好酒便有了「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再者說李白傾慕俠客便寫出「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讚美愛情時他又這樣寫「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他更是揮筆寫下「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這樣的絕句。李白又為楊貴妃寫下「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這樣的絕句怎能不叫人驚嘆。
  • 李白寫了一首非常霸氣的詩,開篇便驚豔了世人,讀了令人熱血沸騰
    民間關於李白傳說有很多,據說他能夠詩酒鬥百篇,只要喝醉了酒,便是能夠揮筆從容,洋洋灑灑,寫出精彩絕倫的詩句來。當然關於李白最為們所津津樂道的便是他放蕩不羈的那種精神,不受世俗的約束,一輩子除了喝酒之外,那麼還有就是喜愛遊歷名山大川,為此他還寫下了很多這方面的詩。
  • 李白的張狂盡在這首詩中,被人懟了之後,立馬寫下一首詩又懟回去
    李白的偉大正是由於他的詩作,他一生中寫下了無數優美的詩作,而且他的這些詩作大部分也都流傳了下來,同時我們從他的詩作中,也是能夠感受到他的那種張狂的個性。大概唐朝還沒有一個詩人有他狂,雖然也是屬於那種鬱郁不得志的詩人,可是他憑藉著自己的才華,也有這種張狂的本事。
  • 李白最值錢的一首詩,僅16字卻被宋徽宗乾隆爭搶,現代人很少聽過
    魯迅說過:「……我以為一切好詩,到唐朝已被做完。」當然這話不是指唐朝之後無好詩,而是說後來人想學作詩,必須先讀唐詩。唐朝的知名詩人很多,有「四明狂客」賀知章、「七絕聖手」王昌齡、「詩聖」杜甫、「詩鬼」李賀、以及「初唐四傑」等。不過要說起大眾最熟悉的唐代詩人,非李白莫屬。李白的詩現存1000多首,《蜀道難》、《將進酒》《俠客行》都是經典名篇。
  • 李白喝醉了酒後寫下一首詩,通篇句句是經典,讀來令人拍案叫絕
    李白是唐朝最著名的浪漫主義詩人,而且他的詩大多都是通俗易懂,有的時候只是那麼信手拈來,但是充滿了高遠的意境,讀來也是朗朗上口。例如《靜夜思》、《將進酒》、《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望廬山瀑布》等等,那都是流芳百世的千古名篇。
  • 一個唐朝的「情聖」,憑藉一首詩,讓李白東施效顰
    如果要問在唐代,律詩誰做得最好,很多人可能會說是年少成名的詩仙李白,或者說是大器晚成的詩聖杜甫,亦或後世存留詩歌的數量,約為前兩人之和的白居易……總之並無定論。但是要論律詩中的魁首,大家則普遍認為,非崔顥的《黃鶴樓》莫屬。這首七言絕句,不光留名千古,還曾讓一代詩仙李白無奈「擱筆」。後來李白回去後,很不服氣,作了一首《登金陵鳳凰臺》,不過和崔顥的詩一比,無異於東施效顰。
  • 武則天稱帝後寫下大唐最狂詩,連李白都自愧不如,你一定有所耳聞
    唐詩是我國文學歷史上的一顆璀璨明珠,形式多種多樣,風格不盡相同,最有名的是詩仙李白、詩聖杜甫,李白是浪漫主義詩人,一喝醉酒就寫詩,寫下「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取自《將進酒》)」,「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取自《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 李白比較冷門的5首七絕
    這首詩寫於李白早年第一次出蜀遠遊時,詩中抒發了作者酷愛名山大川的愉悅心情。全詩通過寫景和敘事,筆勢變幻靈活而又自然渾成,風格雍容典雅又不失豪放飄逸,達到了推陳出新、活潑自然的境界。李白深感唐王朝搖搖欲墜的趨勢,但卻無能為力。當李白遊覽姑蘇臺的時候,寫下這首詩,通過對姑蘇臺今昔的變化來表達詩人對當前社會形勢的擔憂。3、遊洞庭湖五首·其二南湖秋水夜無煙,耐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賒月色,將船買酒白雲邊。
  • 李白給朋友介紹景色,洋洋灑灑寫下60個字,美得令人心醉!
    小編下面要為大家介紹的這首詩,便是李白的一首千古之作《送友人尋越中山水》。《送友人尋越中山水》是李白創作的一首五言排律。雖然這首詩在題材上是一首送別詩,但是詩中並沒有表達李白的離愁別緒。反而李白充當起了導遊,將他所熟悉的越中山水,洋洋灑灑寫下60個字,介紹給他的朋友。全詩美得令人心醉,讀後讓人很嚮往。
  • 「詩仙」李白鮮為人知的10首詩,讀過三首就算知識淵博了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李白一生有1000多首詩詞流傳於世,其中《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等名篇婦孺皆知,今天給大家科普李白鮮為人知的10首詩,看看你讀過幾首?
  • 《贈汪倫》這首詩寫的是「李白被騙」的故事
    詩風雄奇豪放,想像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善於從民間文藝和神話傳說中吸取營養和素材,這就構成其特有的瑰瑋絢爛色彩,李白達到盛唐詩歌藝術的巔峰。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三十卷。詩歌賞析李白遊涇縣(今屬安徽省)桃花潭時,曾在汪倫家做客。臨別時汪倫前來送行,於是李白寫了這首詩相贈。
  • 彌留之際的李白寫下生命最後的絕唱,一開篇就令人震撼,值得一讀
    李白逝世後人們把他葬在了當塗,也正是在這那一年,李白寫下的最後一首詩,還為自己的一生做總結,也就是這首《臨終歌》,儘管這首詩同樣存在爭議,有的古本裡面是《臨終路》,根據裴斐《李白年譜簡編》認為是《臨終歌》,也就是生命最後的絕唱,當時李白正是處於彌留之際。
  • 李白最傷感的一首詩,每一句都直擊人心,讀來令人肝腸寸斷!
    李白離開長安,我個人認為是正確的選擇,要是他一直留在長安的話,或許寫不出後來那些令人驚豔的作品,正是由於在生活中不如意,才使得他對於現實的認知更加深刻,寫下了很多感人肺腑人的悽美之作,譬如這首《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五》,那就是他眾多作品中最孤獨,也是最為令人感動的一首詩。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 李白杜甫曾同被而眠?杜甫寫下的這首詩證明二人的關係真的這麼鐵
    李白和杜甫的關係有多鐵?這是不少人心中的疑問。杜甫對李白自然是沒得說,一生為李白寫了十幾首詩;而李白給杜甫只寫了3首,倒是沒少給孟浩然寫。於是不少人斷言,李杜二人的關係是偶像和小迷弟之間的關係,其實這是不對的。
  • 李白觀賞瀑布寫下一首詩,詩句一誇張就流傳千古,空前絕後
    唐代大詩人太多了,唐朝的詩也太多了,全都是因為唐朝這個時代太絢麗多彩了,大唐的美只能由這些詩人來演繹了,對於一個詩人來說,他們都是偉大的,因為他們創造出許許多多的優美的詩句,這些詩中名揚千古,流傳千古的也不在少數,幾萬首唐詩帶來的衝擊力也是無比巨大的,畢竟唐詩在地方,就是大唐在的地方
  • 最能表現詩仙李白「仙氣」的3首詩,讀來令人神往!
    唐朝是詩歌的國度,唐詩是我國最偉大的文化瑰寶之一。唐朝詩人輩出,湧現出詩仙、詩聖、詩佛、詩豪、詩鬼等詩中靈傑。眾所周知,詩仙就是大詩人李白,是唐朝最偉大的詩人之一,與詩聖杜甫並立為唐朝兩座不可超越的巔峰。
  • 蘇軾偶見李白肖像,秒變小迷弟一枚,寫下這首後世難以模仿的奇詩
    當年唐代詩人徐凝模仿李白寫了首《廬山瀑布》,蘇軾讀了是氣憤不已,毫不客氣地批其為惡詩。而到了他自己身上,《念奴嬌·中秋》是直接模仿李白《月下獨酌》的意境,甚至《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都頗有點兒李白的況味。在蘇軾眼中,李白儼然是除了自己其它人模仿不了的偶像級人物。本期要和大家分享的正是蘇軾致敬偶像的一首詩。
  • 拜讀李白的《望天門山》有感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李白祖籍隴西成紀(待考證),出生於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傳世。
  • 「詩仙」李白被好友騙來喝酒,動情寫下感恩詩,誇友情勝過1潭水
    傳說唐朝的詩仙李白晚年李白有言:「我死後,萬年後的人都會記住我」。這句話的真實性沒辦法考證,但是我們卻知道現在的中學生是狠狠的記住了李白。李白生於唐朝,而唐朝又是詩的時代,由於皇帝及宮廷驕奢淫逸,詩詞也淪為了統治者御用的玩物,所以唐朝鼎盛時期的詩詞大多數描寫的都是宮廷生活,給人帶來豪放大氣的感覺。在眾多詩詞大家中,最瀟灑,最驕傲不遜的恐怕就就要數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