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首批24處歷史建築將掛「護身符」

2020-12-20 濟南時報
  

  時報8月29日訊 (記者羅曉飛)29日,濟南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向歷下、市中、槐蔭等10個區縣首批24處歷史建築授牌,此次對歷史建築施行掛牌保護,在濟南市歷史上是第一次,標誌著歷史建築保護有了「護身符」。9月底前,首批24處歷史建築和342處普查歷史建築銘牌將懸掛到位。據了解,第二批39處歷史建築名單正在履行報市政府批覆程序。
  記者看到,歷史建築銘牌上有以中西風格建築元素與「泉」字的抽象融合為主題的LOGO,該LOGO由山東工藝美術學院苗登宇教授主持設計;銘牌上歷史建築文字簡介有中英文對照,以及編號和公布時間;在銘牌右下角還有一個二維碼,掃描後通過「名城濟南」公眾號可以查到該處歷史建築的相關資料。
  以歷城區濟南市歷史建築——山東工會幹院與銀行學校辦公樓為例,「身份」編號為「JN-01-004」,JN為濟南縮寫,01為第一批歷史建築,004則表示該處歷史建築的排序。山東工會幹院與銀行學校辦公樓位於桑園路58號,建於1955年,為磚石結構的近現代辦公建築,辦公樓形制較為完整,其類型較為獨特珍稀。
  2016年3月,濟南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全面啟動了歷史建築普查、測繪建檔、保護圖則編制等工作,最終形成366處歷史建築普查名單。普查名單及首批24處歷史建築名單經履行市規委審議、報市政府常務會研究等程序,已分別於2018年1月和5月向社會公布。
  目前,濟南已全面摸清了歷史建築的保存現狀、功能和使用管理狀況現狀底數,累計普查老建築500餘處,對照歷史建築評定標準形成歷史建築普查名錄380處,通過徵求相關市直部門及各區縣政府(管委會)意見及現場覆核,最終確定歷史建築普查名錄366處。結合現狀測繪,建立了完善的歷史建築紙質和電子檔案及資料庫,建檔率達到100%。
  據濟南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有關人士介紹,通過借鑑國內外建築遺產評估方法,結合濟南實際,建立了一套相對完整的歷史建築價值評估體系,從歷史價值、科學價值、藝術價值、環境和情感價值等方面進行合理完善的綜合評價分析,對366處歷史建築進行科學量化,劃分為Ⅰ、Ⅱ、Ⅲ級進行保護,形成歷史建築分級名單,並通過市規委專家諮詢委諮詢論證。

相關焦點

  • 濟南首批24處歷史建築有"護身符" 保護圖則公布
    今年5月底,全市首批24處歷史建築名單公布。歷史建築如何進行掛牌保護?市規劃局日前公布的首批歷史建築保護圖則,為它們量身定做了「護身符」。  目前,全市已公布的普查名單中,共有366處歷史建築,其中Ⅰ級39處、Ⅱ級181處、Ⅲ級146處。在首批名單公布後,如何對歷史建築實施掛牌保護,成為不少市民關心的問題。
  • 濟南市首批24處歷史建築精彩亮相
    5月的倒數第三天,一個由濟南市政府發布的消息,讓喜歡老濟南的泉城市民感到興奮——《關於公布濟南市首批歷史建築名單的通知》正式發布,濟南首批24處歷史建築名單入選,濟南將對這24處歷史建築實施掛牌保護,並建立歷史建築保護聯動機制。
  • 濟南首批24處歷史建築分布圖來啦!探秘藏在大山裡的百年老火車站
    146處),代表著我市歷史建築保護工作進入新裡程。按照國家關於歷史建築相關規定要求:「在普查工作的基礎上,及時確定符合標準的歷史建築」「歷史建築須經城市(縣)人民政府確定公布」,市規劃局在歷史建築普查名單基礎上,組織專家論證確定了首批24處歷史建築,並編制完成了保護圖則。
  • 濟南首批歷史建築!始建於清代的曲水亭街15號將修繕
    5月21日,濟南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對濟南曲水亭街15號北屋屋頂修繕進行了批前公示。據了解,該項目位於濟南市歷下區曲水亭街15號院內,始建於清代,現由於年久失修,前簷位置屋面及簷口坍塌,嚴重影響建築和居民的安全,本次修繕僅針對其屋面維修,大木架、木裝修、牆體、地面均不做處理。
  • 首批歷史建築保護圖則出爐 看濟南歷史建築保護正確打開方式
    2018年1月25日,濟南市人民政府辦公廳下發《關於公布濟南市第一次歷史建築普查名單的通知》(濟政辦字〔2018〕9號),公布366處歷史建築普查名單,濟南市歷史建築保護工作進入新裡程。  2016年3月,濟南市規劃局全面啟動歷史建築普查、測繪建檔、保護圖則編制等工作,現已形成濟南市第一次歷史建築普查名單,並制定了首批歷史建築保護圖則,有助於更好地傳承傳統文化,留存城市記憶。
  • 濟南將分三級保護歷史建築建築 禁止拆真建假、拆舊建新
    去年,規劃局在全市範圍內開展了濟南市歷史建築普查和名錄編制工作,最終形成濟南市建議歷史建築名錄380處,同時進行價值評估和評定分類,將380處歷史建築劃分為3級分級名單。8日,市規劃局公布普查成果分類及評級標準。
  • 淮安市公布首批20處歷史建築
    本報訊 記者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了解到,去年底,我市公布的中心城區首批歷史建築共有20處,其中一半以上建築年代在清末時期,距今已有上百年歷史。有的雖然建築年代不長,但有著非同尋常的歷史故事和榮譽。
  • 淮安市首批18處歷史建築均已完成掛牌保護
    1日上午,天氣晴朗,在淮安區河下古鎮估衣街128號,曾經的王氏紡織鋪門前牆上,掛上了黑底金字的「淮安市歷史建築」牌匾。截至目前,我市首批公布的18處歷史建築均已完成掛牌保護。百年老宅保存完好,房主是家族後人估衣街王氏紡織鋪建築於清末年間,距今已有上百年歷史。
  • 濟南24個歷史建築有了保護圖則,建築精華禁擅拆移位
    6月13日,濟南市規劃局公布濟南市首批歷史建築保護圖則,24個首批歷史建築詳細信息公布,其中歷史最悠久建築為明代建築,最大建築五七車站保護面積達7966.8平方米。根據保護要求,這些建築的核心價值要素不能拆除、移位,也不能用作批發市場、加油加氣站以及對公共環境有幹擾和汙染的企業、物流倉儲設施等。何家花園方亭。
  • 六安10處歷史建築被列入市首批歷史建築保護名錄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記者從六安市住建局獲悉,根據國家和省工作要求,六安市組織對歷史建築進行了排查,並邀請市自然資源局、市文物管理局、歷史建築等專家,按照《安徽省歷史建築普查與認定技術導則》,於2020年6月4日對歷史建築潛在對象進行評審,最終確定將人民醫院榮軍學校、張店茶行門樓等
  • 金華41處歷史建築完成掛牌保護!
    更多精彩推薦,請關注我們從10月8日起,我市首次啟動了歷史建築的掛牌工作,2018年1月24 日,市政府正式發文公布市區第一批65處歷史建築,包括古子城歷史文化街區41處,雅畈歷史文化街區4處,二七區塊8處,萬佛塔公園1處,城中街道9處,浙江師範大學2處。
  • 武漢房管局出爐首批20處優秀歷史建築保護圖則
    原標題:武漢房管局出爐首批20處優秀歷史建築保護圖則   武漢市民用建築設計研究院為保護優秀歷史建築而量身定做的保護圖則,畫冊上的照片為修繕前的車站路聖母無原罪堂,其背後為已修繕完成的聖母無原罪堂 見習記者任勇 攝
  • 歷史建築打卡地!濟南曲水亭街31號院等38處進入歷史建築名單
    齊魯網 閃電新聞10月13日訊10月12日,濟南市第二批歷史建築名單及保護圖則獲濟南市政府常務會研究通過,近日將正式向社會公布。 此次入圍的歷史建築的38處,有王府池子街西側傳統建築、曲水亭街31號院、原濟南汽車製造總廠車橋廠、經四路445號近代建築、原第一棉紡織廠託兒所(現一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濟鋼職工俱樂部、長清方峪村縮壁廳、平陰縣東阿鎮閆殿勤故居、章丘區普集街道博平村古官道傳統門樓等建築皆在內。
  • 淮安市公布首批歷史建築名錄
    20日,淮報融媒體記者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獲悉,我市中心城區首批歷史建築名錄公布,周恩來紀念館、淮安工人電影院、河下古鎮花巷沈氏宅等20處建築榜上有名。這些歷史建築中,一半以上建築物的建築年代在清末時期,距今已有上百年歷史。距今百年以上的建築共有11處首批歷史建築的建築類型各異,地理分布不同,距今百年以上的建築共有11處,最早的建於清朝末年。
  • 429處建築物擬列為北京首批歷史建築
    新京報快訊(記者 鄧琦)人民大會堂等429處建築物擬公布為北京首批歷史建築。北京規劃自然資源委6月21日發布消息稱,北京市第一批歷史建築名單正在其官方網站公示。北京市規劃自然資源委官網發布的公示。市規劃自然資源委相關負責人介紹,不同的建築類型,主要體現北京多元的歷史文化遺存。北京首批歷史建築以具有一定時代特徵和保護價值、承載真實和相對完整歷史信息的建築為主,主要集中在西城、海澱、東城三區,體現了北京作為國家首都豐富的歷史遺存和建築物類型。
  • 濟南一文保單位要改燒烤店?專家:這是褻瀆歷史建築
    原標題:濟南一文保單位要改燒烤店?專家:這是褻瀆歷史建築近日,位於濟南寬厚裡商業區內的文保單位金家大院掛上了燒烤店的牌子,雖然尚未開業,卻引得不少人討論這種老建築商用模式是否合適,建築專家認為這是對歷史建築的褻瀆。據了解,濟南的老建築目前許多都為民宅或商業用途,但改造為博物館對外開放的卻佔少數。
  • 濟南「尋古」地圖出爐!看歷史文化名城濟南有哪些老建築!
    濟南也有著眾多的古村鎮,它們也是濟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齊魯第一古村 朱家峪朱家峪,是中國北方地區典型的山村型古村落,是山東省唯一的「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其位於章丘(明水)東南4.5公裡處,太平頂之陰,馬連山西麓。
  • 餘杭首批歷史建築保護圖則獲批
    日前,記者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了解到:《杭州市歷史建築保護圖則——餘杭區第一批》目前已得到杭州市人民政府批覆,這也是杭州主城區之外獲批的首個區縣(市)歷史建築保護圖則。同時,面向蕭山、臨安、富陽、淳安、建德等地的首批歷史建築保護圖則也正在加緊編制或報批中。
  • 濟南老工業建築華麗轉身創意園
    濟南作為中國近代工業產生與發展的重要城市之一,有豐富的工業遺存, 據了解,在濟南首批366處歷史建築普查名單中,有25處「工業遺產類」建築,其中有6處已經變身為文化創意產業園。老廠房,記錄著城市的發展,社會的變遷。
  • 北京將保護71處近現代建築 首批名錄公布
    首批優秀建築保護名錄公布,包括798廠、北京百貨大樓等;入名錄建築原則不得拆   1920年建的中國兒童劇場、1955年建的798工廠、原為「北京蘇聯紅十字醫院」的友誼醫院……昨日(19日),北京市規劃委、北京市文物局聯合公布《北京優秀近現代建  築保護名錄(第一批)》,71處、188棟近現代建築名列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