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一品」的清朝官員,他們享受什麼待遇?說出來你別懷疑

2020-12-12 騰訊網

在這個社會中,因為長期的文明發展,也產生了許多固化的階級。人們從一出生就註定了他所處的階級,基本上是伴隨一生的,除非你能遇到天大的機遇,才有機會提高自己的社會階級。由於社會階級差距極大,所以有了高考的存在,可以說高考是一次最公平的機會,留給底層階級孩子的一次躍遷。

由於清朝是以八旗作為核心,其族人大多數為滿人和蒙古人後裔,所以在入關後,漢人的地位可以說急轉直下。尤其是以漢人貧農來說,其地位更是處在社會最低處。雖然他們沒有高考,但是有著科舉制度的存在,才給了漢人貧農一次翻身的機會。

通過科舉制度,許多漢人開始走向清朝的政壇,其中晚清四大名臣,也都是通過科舉制度選拔出來的人才。然而,他們作為朝廷「正一品」官員,到底能享受什麼待遇?

清朝官員等級制度由來

清朝作為遊牧民族入關,還無法完全的控制並且治理明朝留下的廣袤土地,於是他們一直沿用了許多前朝的制度,就是為了加快統治,實現穩定。其中,清朝的官員制度,就是一直沿用來自漢魏六朝以來的「九品十八級」基本制度,每一品有正(舊讀zhěng)、從(舊讀zòng)之別,如正一品、從一品。

可以說,能夠成為這「九品十八級」中的一員,就算是真正的領皇糧了。其他沒有能夠入選的官員,通常被稱為未入流,在級別上附於從九品。在這十八級中,也有分成文官和武官的區別,因為職能不同,所以享受的待遇和權力也不相同。

在所有的「九品十八級」中,正一品的官員可以說是所有官員的巔峰,擁有絕對的權力,是所有人夢寐以求的。正一品也是漢人能夠達到的最高峰,到達這個級別的官員,無一不是震動一方的封疆大吏。其中,正一品的文官有太師、太傅、太保、殿閣大學士等稱謂;正一品武官則有領侍衛內大臣、掌鑾儀衛事大臣、伊犁將軍等稱謂。

我們所熟悉的李鴻章、曾國藩、左宗棠等人都是屬於正一品的朝廷官員,他們在晚清的時候,手中握有巨大的權力,足以影響朝綱。

正一品大員享受什麼待遇?

清朝官員在擔任職務,履行自己的義務同時,也享受著朝廷給予的待遇。通常這個待遇被分為兩個部分,一個叫做「俸祿」,是有銀兩組成;另一個則叫「祿米」,是用糧食來組成。這樣的組合方式,不僅能夠保證朝廷命官能夠正常的生活,同時也有錢銀去購置生活所需。

《戶部·俸餉》:清朝官員的待遇由「俸祿」和「祿米」兩部分組成,嚴格按照官員的等級發放。

其中,正一品的官員,每年能夠從朝廷領取到的俸祿為俸銀180兩和祿米90石。要怎麼理解這個數字,可以用一些參考系作為參照,便於大家的理解。清朝的「一石」大約相當於現在的28千克,一兩白銀按照現在的購買力來看相當於170元人民幣,那么正一品大員一年的工資就是30600元外加2520千克糧食。

在如今物價頗高的今天,很多人會覺得這30600元的工資,應該完全負擔不起一個朝廷一品大員一家人的開銷。但是,朝廷所發放的2520千克的糧食,正好能夠彌補這個不足。這樣的糧食數量,可比一般的家庭來得高。

不過,也正是這樣的低薪資,才導致清朝的官員想方設法的去多弄銀子,在朝廷的各個位置,都有一群等待餵食的貪官。直到雍正開始實行「養廉銀」制度,才稍微緩解了一些貪汙的風氣。

小結

可以說,朝廷一品大員一年的收入,超過普通家庭數倍不止,能夠享受更好的生活。況且,身為朝廷命官,手中握有許多權力,這才使得無數的讀書人,想要成為朝廷命官,為這個目標而奮鬥終生。

【參考文獻:《清史稿》、《戶部·俸餉》】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正一品」的清朝官員,他們享受什麼福利待遇?說出來你別不信
    其實那時候還是有一些買官的行為的,買官就相當於現如今的背景硬,走科舉之路就相當於你的真憑實學。今天想帶大家一起去了解一下,清朝時期正一品的官員所享受的待遇到底有多麼好!在那個封建時代,對於讀書人而言"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所以這些讀書人終其一生都在埋頭苦讀,他們寒窗苦讀的目的就是為了自己有朝一日可以一朝鯉魚躍龍門。
  • 清朝「正一品官」能享受什麼待遇?放到如今,你也想要
    古代的男子大多以在朝廷做官為自己的終極目標,他們大多都想要被皇帝重用,展現自己的才華,於是就寒窗苦讀很多年,其實這樣的情況在當今社會中也是很適用的。但是在古代,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夠被重用。清朝的「正一品官」的待遇是很高的,如果放在當今社會中,那可以說是每個學子都是想要的。那麼清朝「正一品官」能享受什麼待遇?其一他們擁有很高的地位,雖然不能夠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但是事實上他們的能力也差不了太多。清朝的「正一品官」大多是太師,太傅,他們是誰?
  • 清朝「正一品」官員,享受的待遇有多好?沒我們想的那麼複雜
    清朝「正一品」官員,享受的待遇有多好?沒我們想的那麼複雜古裝劇中,我們最常看到的就是清朝的電視劇,裡面有後宮妃子們的勾心鬥角,也有前朝官員的針鋒相對。朝堂上的鬥爭比後宮爭鬥更複雜,「官大一級壓死人」,清朝的官員級別有嚴格的劃分,誰都不能亂了分寸,今天的《清朝「正一品」官員,享受的待遇有多好?沒我們想的那麼誇張》,來說說這「正一品」的官員。清朝官員的級別分為9品,每一品都有正、從之分,所以算下來就有18個級別。
  • 大清「正一品」的官員,一般都享受什麼待遇,說出來你別不信
    最普遍的工資待遇,當然便是她們從官府能夠領取的薪水了。在這一點,能夠把清代官員分成京官和地方官兩大類。這二者是不一樣的。京官的薪水有二兩。一種是正俸,一種是恩俸。正俸便是京官們的俸祿和俸米。這是以順治年間為國際慣例。但是充分考慮那時候財政苦悶,因此 給官員定好的正俸並不高。官府還經常逼著官員捐獻俸祿,彌補財政不夠。
  • 清朝的「正一品」官員,俸祿相當於現在多少錢,說了你別不信
    大家從一降生就決定了他所處的階層,大部分是伴著一生的,除非是你可以碰到很大的機會,才有可能提升自己的社會階級。因為社會階級差別巨大,因此 出現了中高考的存在,可以說中高考是一次最公正的機遇,帶給最底層階層孩子的一次躍遷。因為清代是以八旗作為主導,其族人大部分為滿人與蒙古人後人,因此 在進關後,漢人的影響力可以說驟變。
  • 清朝的「從一品」和 「正二品」只差半級,可他們的待遇可差遠了
    常看清宮劇或者對清朝歷史感興趣的朋友一定都知道,清朝大家官員是由和嚴格的等級劃分的,一共九品十八級。品級從一品到九品,每一個品級又分為正和從兩個級別。除了皇上王爺之外,最大的官是正一品,像我們熟知的劉墉、和珅、李鴻章等等都是清朝的正一品官,這是位極人臣的官職。
  • 清朝的「正一品」官員,他們究竟有多富,說出來你可能都不信
    每個朝代都有著獨屬於自己的故事,每個朝代也有著相應的政策和許多出名的官員。官員們為政府而工作,同樣也會獲得相應的報酬,拿著國家給的固定銀兩。成為了「士」,也就意味著坐到了高官的地位,因此也就享受著更高的統治階級和權力,有了相當大的權力的同時,還有著相當大的財力。在古代財力都是為權利而服務的。有財無權的人,並沒有什麼大的作為。
  • 大清朝官員有沒有正一品的?說出來你別不信
    清朝有正一品的官職,由於清朝官員分地方和中央,又有文武職之分,所以都為一品,但是也有所不同。 中央 1.三公(太師、太傅、太保),基本屬於榮譽稱號,並無實權,一品文職;
  • 清代「正一品」待遇到底如何?現代也沒幾個人能享受這待遇!
    在今天,我們國家的公務員考試越來越嚴格,國家對官員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門檻也越來越高。而且隨著國家大力打擊貪汙腐敗,如今公務員的薪資待遇可是不比從前了。在歷朝歷代的官員待遇當中,就數清朝的「正一品官」待遇最好了,在吃喝住行方面,比歷史上任何時期的官員待遇都要好,就是現在的我們也非常羨慕。
  • 「從一品官階」紀曉嵐:太子太保,享受什麼待遇?
    (我只是因為你文才優秀,才讓你領導四庫全書的事務,實際上就像蓄養妓女一樣,你怎麼敢罔談國事)這句話說完後,紀曉嵐立刻閉口不言。從這裡也可以看出,紀曉嵐在乾隆心目中的地位。乾隆賞識他,但只是把紀曉嵐當作御用文人。當然,在官職待遇上,乾隆對紀曉嵐還是不錯的。嘉慶元年,紀曉嵐被任命為協辦大學士,加封太子少保。
  • 清朝正一品最高嗎?錯,有9種爵位比正一品還高
    清朝入關以後,也沿用了這個制度。在九品十八級制度裡,正一品最高,從九品最低。低於從九品的官職,被稱為「未入流」,差不多相當於現在的臨時工吧。那麼,正一品真的是最高級別官職嗎?並不是。事實上,有9種爵位比正一品還高。它們被稱為「超品」。
  • 「從一品」相比「正二品」差距有多大?說了你可能不信!
    在清朝的官職分類中,品級的劃分,一直是非常重要的一種劃分方式。清朝官員的劃分,可以歸為九品十八級。一品到九品,每一品又分為正、從兩個級別。從一品跟正二品這兩個官階,在品級上,僅僅相差一個級別。甚至是否可以跟皇帝上奏,都跟他們的官階品級有直接的關係。那麼,從一品跟正二品的之間的差距,最直接的就是從它們可以擔任的官職上可以區分出來。以總督這個官職為例。從一品跟正二品的官階上,總督都可以擔任。但有一個區別。從一品官階上的總督,需要兼任兵部尚書,或者是都察院右都御史的職位,才屬於這一品級。
  • 正一品官職最高嗎?在清朝,這9種爵位比正一品都要高
    在中國古代封建社會時期,官員的等級有著深嚴的規定,官員的品級則代表了他們的權力和責任有多大,同時也用來量化定義官階大小及俸祿多少。而從漢朝以來,中國各大王朝一般都實行九品十八級制度,即使是清朝入關後,也沿用了這樣的官職部署。
  • 清朝的正一品和超品官員有哪些?其實裡面有很多官職都是虛職
    圖片:清朝一品官員劇照一、文官中的一品大官如果要詳細劃分,清朝官員的品級一共有九個大分類,分別是從一品至正九品,但每一個品級中又可以劃分兩類,分別是「正」與「從」。比如,一品官員又可以劃分為正一品和從一品,很顯然,正一品官員一定比從一品官員的等級要高,那他們分別擔任哪些職位呢?這裡要提前說一下清朝所有官員的簡單分類,首先,按照官職性質來劃分,可以分為文官和武官;按照工作的地理位置來劃分,可以分為京官和地方官。
  • 古代一品大員的待遇,雙倍工資不算啥,另一個讓人羨慕!
    古代一品大員的待遇,雙倍工資不算啥,另一個讓人羨慕!在古代的時候,幾乎每一個讀書人都希望能夠有所成就,都希望自己能夠當官,但是不同的官員,所能享受的待遇也是不一樣的!清朝的官員分為九品十八等,最高的是正一品,也就是傳說中的一品大員,要成為正一品的官員並不容易,據說清朝正一品的官員很少,大約只有15人,因此,正一品官員的待遇還是很好的,相信大家也都非常的好奇!
  • 「從一品」和「正二品」,只差一品,但差距大到你不敢相信!
    雖然我國古代是實行的封建制度,但是在這樣的封建制度之下,官員的等級也是劃分十分明白的,就像我們國家現在官員的制度一樣。清朝官員等級劃分成了這兩類,一個是九品,一個是18級。酒品就是從1到9品,但是這兩個評級又有正副之分,所以就有了18級。
  • 古代正一品和從一品是什麼區別?
    我們知道中國古代對等級和權利劃分是很重要的,因為,你不在不同的位置上就會有不一樣的權利,因為正一品官員可以獲得皇上的重視他們可以為國家政策有一定的決定權,這個是從一品官員是享受不了的
  • 在清朝,什麼級別的官員能穿「麒麟服」大學士能穿嗎?
    在清朝,只要是當官,或者有當官資格的,地位都一般老百姓高。他們可以享受很多特殊待遇。哪怕是秀才,只是踏中科舉的第一步,就免繳賦稅。一般老百姓得活到七十歲才有這個待遇。而且,秀才見官不拜,官員也不能隨意處罰秀才。這僅僅是預備役的官員,連科舉都只是踩出了第一步。
  • 在清朝,京官「正一品」和地方官「正一品」哪個地位高?
    在清朝,京官「正一品」和地方官「正一品」哪個地位高?在我國古代,正一品官階就是俗話說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級別,是所有官員中官階最高的。當然這個官階自然也是最難的,很多人為朝廷殫精竭慮一輩子也跟這個沾不上邊。
  • 從一品和正二品,明明只差一品,差距卻很大!
    在我國古代歷朝歷代都有著嚴格的官員等級,從高到低依次排列,等級不同所擁有的權力也就大不相同。就拿中國的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來說吧。清朝的官員,等級可以劃分成幾個不同的等級,品級也從一品一直到九品不等,而且每一品的等級也有正和從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