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京官「正一品」和地方官「正一品」哪個地位高?
在我國古代,正一品官階就是俗話說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級別,是所有官員中官階最高的。當然這個官階自然也是最難的,很多人為朝廷殫精竭慮一輩子也跟這個沾不上邊。而在正一品中又分為文官與武將,地方官與京官。
我們就以清朝為例,看一下正一品各種官員的不同。首先清朝借鑑了歷朝歷代的治國經驗,他們認為武將權力不應過於大,不然將會出現武將擁兵自重的現象,危及皇室統治,所以在清朝文官的地位會高於武官。
而正一品中的武官指的就是綏遠將軍和伊犁將軍了,不過這裡的兩個官職並不同於其他的地方武官。因為綏遠將軍負責鎮守西北,而伊犁將軍負責鎮守新疆。這兩個地方並沒有專門設立總督,所以綏遠將軍和伊犁將軍還需要管轄當地的經濟民政,相當於是封疆大吏。這樣來看雖然他們名為武官,但是地位並不比同階文官低。
我們再來看一下京官與地方官的差別,京官中最為人熟知的莫過於「太保、太師、太傅」了,這是我國傳承千年的三公制度,但傳至清朝時期,已經是徒有其名的虛職,更多的是死後追封用。
再就是內閣大學士,這個職位從名義上看是清朝最高權力的大臣,相當於古代的宰相。但是雍正時期,朝廷建立軍機處,規定一切大事需交由軍機處定奪,這就導致內閣大學士成了一個沒有實權的機構。
領侍衛內大臣和掌鑾儀衛事大臣分別負責皇帝的貼身護衛工作和皇帝出行禮儀工作。雖然都是皇帝欽點的心腹之人,但是權力也僅限自己工作內事務。相比之下,地方上的綏遠將軍和伊犁將軍權力大得多得多。所以清朝地方一品官比京城一品官地位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