醃製好的「牛羊肉」。 |
4月12日,市民孫先生和幾個朋友到省城二環東路附近的一家自助烤肉店吃飯,點的羊肉吃著味道不太對。仔細觀察後,孫先生在肉的表面發現了類似肉皮的東西,以及拔掉羽毛後留下的毛孔印。曾做過廚師的孫先生判斷:這可能是鴨肉。隨後他發現該店的醃牛肉存在同樣的問題。
那麼,這家烤肉店到底賣的是什麼肉?記者臥底採訪發現,店裡公開叫賣的「牛羊肉」竟然是鴨肉添加相應的牛肉香精和羊肉香精「製作」而成。
編者按
香氣撲鼻的烤牛、羊肉,其實是鴨肉;熱氣騰騰的食物,沒準是前一天剩下的;麻辣串的籤子,汙漬斑斑……這些讓人作嘔的事情,真實地發生在烤肉店內。
本報記者以打工為名臥底烤肉店,希望為讀者揭開真相。
員工透底>>「都是鴨肉但咱不這麼說」
4月21日,記者以打工為名,來到孫先生所去的這家烤肉店,並順利進入肉食部。烤肉店採取自助烤肉形式,顧客交40多元後就可以隨便吃。
打工首日,記者被廚師長領到肉食部。「你跟著肖(音)師傅好好學吧。」記者被介紹給一位50歲左右的男員工做學徒。
「這些都是鴨肉,但咱不這麼說。」肖師傅指著其中一個醬紫色的盤子,很熱情地向記者傳授「經驗」。他介紹,上面臺子上切成圓形片狀的肉,以及下面臺子上的「牛肉」、「羊肉」,都是鴨肉。
「為什麼用鴨肉冒充啊?」聽到記者的問題,肖師傅說,「鴨肉便宜,牛羊肉多貴啊!」
到了就餐時間,一位帶孩子的女顧客過來選肉。
「這是什麼肉?」女顧客指著一盤肉問。就在記者遲疑如何回答的時候,肖師傅毫不遲疑地說,「羊肉,孜然羊肉。」
造假過程>>加上香精鴨肉變「牛羊肉」
肉食部的王師傅通過一次醃製過程,向記者揭開了其中的道道:「其實就是加點香精調料啥的,很簡單。」
在記者工作的區域,除了前臺擺的肉,後面還有很多成箱的已經加工好的肉,以備隨時添加。
4月22日上午,王師傅看到後面箱子裡的「羊肉」快沒了,就拿出一個大盆,準備「醃肉」。
「加點十三香、雞精、辣椒、味精、油……」王師傅一邊用小碗往大盆裡倒調料,一邊告訴記者用量,「這個三兩,這個半斤……」
當然,只有這些材料還不夠,因為鴨肉「變」羊肉,最關鍵的東西有兩樣:「羊肉香精」和「孜然」。
「知道這是什麼嗎?羊肉香精,這東西最出味了,加上這個才行。」王師傅拿小碗從旁邊白色盒子裡舀出小半碗白色粉狀東西,倒進盆裡。
「再加點孜然,更有味道。」隨後,王師傅把這些東西加油攪拌成糊狀,再將已經切好的紅白相間的鴨肉條倒進去,雙手繼續攪拌,讓肉和料均勻調和。
十分鐘不到,一盆「羊肉」就製作完成了。
「這種『羊肉』不會被人發現嗎?」記者聞了聞,一股濃鬱的香味撲面而來。
「有那個味就成,反正烤著吃,又不用水泡,一般看不出來。」王師傅說,如果有人問,直接說「孜然羊肉」就行。
王師傅告訴記者,製作牛肉時,只需把羊肉香精改成牛肉香精,不用放孜然粉。
通過仔細觀察,記者發現「羊肉」切得較細,而「牛肉」則顯得更粗些。不過,由於加料攪拌後的鴨肉呈醬色,而且香精和孜然味道很濃,一般人很難分辨出來。
記者發現,哪種料放多少,並沒有嚴格的要求。「有個大約的量就行,多了少了都不好吃。」王師傅說。
(責任編輯:UN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