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珠穆朗瑪峰的所有新聞報導中,昆布冰川總能佔據頭條。它真的這麼危險嗎?為什麼這麼危險?讓我們來看看吧。
昆布冰川
昆布冰川(Khumbu Glacier),其實是一條長 17公裡的冰川河流,發源於洛子壁約7,600米處。 昆布冰瀑(Khumbu Icefall)是其中的一部分,位於珠穆朗瑪峰大本營(海拔5270米)和1號營地(海拔5943米)之間。
離開洛子壁,昆布冰川在距離西庫姆冰鬥大約3.2公裡處,迅速下降,形成大約4公裡長的昆布冰瀑(Khumbu Icefall)。在珠峰大本營(EBC)附近,冰川向南轉彎,並繼續延伸9.6公裡至海拔4900米處。冰川的寬度從800米到500米不等。
和所有的冰川一樣,昆布冰川的中心每天會發生將近1米的位移,但由於與巖壁的摩擦,冰川邊緣幾乎不動。
冰川的頂部比底部移動得更快。正是這種局部移動快慢速度不同加上地勢急劇下降,形成了冰裂縫,一些冰裂縫超過 45米深還有一些冰層超過9米高。
融化的冰川
根據位於加德滿都的高山研究機構ICIMOD的數據,昆布冰川是地球上最高的冰川,慢慢在融化,但由於海拔高度的原因,融化速度不及其他冰川。從1960年到2001年1月期間,冰川以每年20米左右的速度後退,已經比20世紀60年年代後退了940米左右。
冰川的大部分已經變薄了12-15米。由於冰雪融化,珠穆朗瑪峰大本營的位置比以前有所低。1953年希拉蕊和丹增登頂時,大本營在海拔5320米處,而現在是5280米處。
1962年至2002年間,冰瀑平均變薄了17米,每年約變薄39釐米。
著名的珠穆朗瑪峰嚮導羅塞爾·布魯斯(Russell Brice)在採訪中評論說,這種融化可能為登山者創造一個更安全的攀登環境,但是西庫姆冰鬥(Western Cwm)有朝一日可能成為南坳攀登線路的主要障礙。
從珠穆朗瑪峰上所拍的照片顯示,大本營和1號營地之間的冰川正在變得更簡單,而且可以說是更安全。此外,曾經高懸的幾座冰塔現在向後傾斜,似乎不像以前那樣活躍,這也可以說明這個高度的氣溫在升高。
然而,1號營地和2號營地之間的裂縫似乎變得更深,更長,因此登山者在穿過這些裂縫時不得不走更遠的路,這也導致了在一些深的裂縫上有一些更長的梯子。1號營地和2號營地之間比以前需要更多的梯子。甚至可能在洛子峰的底部也是如此。
第一次穿過昆布冰川
據說20世紀20年代初喬治·馬洛裡在尋找攀登珠穆朗瑪峰的路線時,看到冰川,他說冰川:陡峭不堪……而北坡簡單多了...於是他把精力轉移到了西藏。
直到1950年,查理·休斯頓(Charlie Houston)和比爾·蒂爾曼 (Bill Tilman)率領一支英國偵察隊,勘察從南坡攀登的路線時,才認為通過昆布冰川是可行的。
1951年,另一個由埃裡克·希普頓帶領的英國隊試圖穿過冰川,但由於裂縫太大,在頂部附近被攔住了。早期的探險隊為了通過冰裂縫,在梯子用完後,使用圓木通過這些裂縫。
1952年,瑞士的一支隊伍克服障礙通過了昆布冰川。他們沿著今天的東南山脊路線到達8500米處,但未能登頂。後來由約翰·亨特率領的1953年英國探險隊用同樣的路線完成了人類第一次登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