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河智慧城WIFI覆蓋率99%
智慧城規劃獲通過,將建科韻路下穿火爐山隧道
總面積約63平方公裡的智慧城位於天河區北部,面積佔到天河區的一半,被定位為和金融城並列的兩大未來發展重點。在近日召開的廣州市規委會會議上,智慧城核心區控規獲得通過,如何保護生態、如何體現智慧,成為焦點。規劃中提出,要將建設用地減少74公頃,重點保護火爐山;同時發展區域內的智能交通,並將WIFI覆蓋率提高到99%。
火爐山限高標準再壓低
根據《天河智慧城核心區控制性詳細規劃》調整方案,智慧城核心區東至大觀路,南至環城高速,西至華南快速,北至廣汕路,面積20.69平方公裡,將成為未來廣州的智慧產業中心。
智慧城核心區總面積20.69平方公裡,但其中保留10.46平方公裡非建設用地,主要是火爐山、舊羊山森林公園用地。在火爐山、舊羊山劃定了549.4公頃的禁止建設區和69.44公頃的限制建設區。同時,《規劃》在整個智慧城核心區範圍內,一共比現行控制性規劃增加了32公頃的生態用地。
《規劃》提出,核心區範圍內,岑村機場周圍的建築將按照飛航要求限高,火爐山周圍500米內,按照火爐山三分之二山體可見的原則,確定60米的限高。《規劃》審議過程中,多名委員提出60米的高度可能對山體造成較大遮擋,市長陳建華表示為更好地保護火爐山山體風貌,將把60米的限高標準再壓低。孟杏元等規劃委員會委員則在會上指出,火爐山、舊羊山地區的限建區太多,但實際上限建區也允許進行建設,她擔心對火爐山地區的保護可能會打折扣。
《規劃》還提出將建設科韻路下穿火爐山的隧道,施紅平、孫一民兩位委員均表示,要注意隧道對山體地質的影響,綜合考慮交通需求和生態環境,慎重評估科韻路下穿隧道建設的必要性。
建設用地減少74公頃
《規劃》較現行控規壓縮了區域內建設用地面積,由現行控規的1502公頃調降到1428公頃,減少74公頃。陳建華說,這是廣州近期的各個區域規劃中唯一一個「減量」的規劃。
調整後,智慧城核心區建設用地毛容積率為0.94,大致與世界上多數產業新城建設用地的水平相當。未來產住用地比為7:3,產住建築面積比6:4。相較現行控規,《規劃》新增產業用地64公頃,建設量增加371萬平方米,助力打造「產業高端,創新之城」。未來核心區產業發展目標涵蓋智慧技術研發創新、人才和產業集聚,將重點吸引移動網際網路、電子商務、物聯網、雲計算等新興高技術產業。
同時,智慧城核心區將構建生態雨洪管理體系,10個湖泊水庫和6條河湧水渠共計將有117公頃水域用地面積,水面率為6%,河湧水系還將控制至少60米寬生態廊道,以形成一城多湖、湖湖相連的生態格局。區內擬建日處理量40萬噸的汙水處理廠。
發展智能交通示範區
《規劃》提出,將「智慧生活」作為核心區建設的一大特色,將基於感知化、互聯化、智能化的「3i理念」將智能設施推廣到交通、醫療、教育等多領域。按照這一理念,天河智慧城寬帶使用率和WIFI覆蓋率均要達到99%。
智慧城核心區內還將發展智能交通示範區,實現以公交為主的低碳出行。《規劃》明確,智慧城對外公交出行率要達到70%,對內公交出行率要達到90%。500米內公交站點覆蓋率要達到69%。同時建設智能綜合交通指揮中心,重點建設五個系統:交通感知系統、智能化交通信號控制系統、實時道路交通信息發布系統、停車誘導系統、智能化公交信息服務系統。
核心區內在建高唐路(華觀路以北段),擬建華觀路(科韻路以東段)和一條規劃主幹路(未命名),共計三條新增主幹路,並將預留廣佛環線東線地下空間。整個智慧城範圍內,除了現在已有的3號線和10號線外,還規劃了6號線、21號線以及廣佛環線西線,還為廣佛環線東線預留地下空間。
核心區內現存5條城中村,未來將通過「三舊改造」、徵地拆遷等多種方式進行改造和建設,陳建華表示,在天河智慧城地區的5個村進行舊村改造,對白雲區東南部的舊村改造也將有示範意義。
手機訪問 廣州本地寶首頁
本地寶鄭重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地寶無關。其原創性及文中陳述內容未經本站證實,本地寶對本文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網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