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錢鍾書的《圍城》有多少人竟然沒讀出「圍」的真正含義?

2020-12-12 餅子讀行

寫這篇文章源於這幾天平臺推送的幾條問答,有一條關於錢鍾書的《圍城》讀後感,我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事,就是回答的內容裡,幾乎千篇一律的說圍城之外的人想進去,圍城之內的人想進來,大概就是這樣的話,如同一個模子套出來的一樣。

我就納悶,難道當我們離開了學校,讀書怎麼還像是在學校一樣,標準答案只有一個!這不得不讓我想起一個關於學習的討論話題,當然我不是一味的崇洋媚外,這只是一個客觀的討論,說我們上學時學習的方式和國外完全不一樣,國外很多課堂上是沒有千篇一律的標準答案,更多的是啟發和討論。

前幾天有在短視頻裡看到馬雲說的一段話,和我們剛才討論的話題如出一轍,他說未來是需要智慧的時代,我們曾經過去幾十年「教」的工作做的很好,但是「育」卻沒有,育就是培養一種獨立思考的能力,是一把智慧的鑰匙。回想起剛才的話題是不是讓我們有點心頭一顫。

《圍城》這本書是,錢鍾書用了自己人生最頂峰的時期寫的一本作品,他在後期竟然說他無法提筆再寫一篇長篇小說,那種語氣就像是一種無法超越,當時創作《圍城》的那種才華一樣的感覺,雖然他在一些文章中談起圍城這本書,如同大多數說的「圍城之內的人想出去」的那樣,我覺得即便是他自己親口告訴我們的,也不代表這就是圍城所要表達的最核心。

而我所喜歡的就是方鴻漸他們一起去湖南三閭大學的那一段內容,在楊絳的回憶錄裡我也讀到過,楊絳也喜歡這一段內容,其實這段內容是很有代表的一段內容,這一段才是一段真正能詮釋「圍」的意義的內容。

大家可以細品一下,方鴻漸和趙辛楣孫柔嘉他們一上船,「圍」就開始了,而這個「圍」更像一個動詞,包圍的「圍」。而我們很多讀者只讀出了名詞的味道,從他們一上船,方鴻漸和趙辛楣談起了方鴻漸的傷疤,就是唐曉芙,方鴻漸試圖掩蓋,於是就和孫柔嘉講了一個奇怪的大鯨魚的故事,那個故事看起來很離奇,大鯨魚差點把方鴻漸做的船給吃了,而當時孫柔嘉的表情很出乎人的意料,竟然是似乎很相信的樣子,就像我們年輕時談戀愛,女方很崇拜男方一樣。

而這時的孫柔嘉其實就是那條大鯨魚,她就要把方鴻漸吃掉的意思,也是孫柔嘉在試圖「包圍」方鴻漸,這個意思在趙辛楣嘴裡也說了出來。

辛楣說,『一個大學畢業生會那樣天真幼稚麼?孫小姐就像那條鯨魚,張開了口,你這糊塗蟲就像送上門的那條船』。

最後孫柔嘉的父親書信,都屬於她包圍意圖的一部分,結果是她如願以償的和方鴻漸結婚,書中這種圍的情景有很多,包括三閭學校的人際關係的包圍,還有方鴻漸的人生之圍等等。

方鴻漸結婚之後,感到孫柔嘉與之前完全不一樣的時候,還特為的問孫柔嘉,關於船上的這段談話內容,這說明方鴻漸已經明白了一些事情,錢鍾書就是用這種方式告訴我們一個真正的《圍城》。

所以《圍城》這本書,我所讀到的「圍」並不是你們說的那個「圍」,而對圍不同的理解,卻完全代表著這本書的藝術水平,圍城不在於圍城本身的存在,而在於圍和與之對立掙扎的整個過程。

文:餅子

歡迎關注我,和我一起讀名著!

相關焦點

  • 錢鍾書誕辰110周年:人生萬事入圍城
    當境厭境,離境羨境「圍在城裡的人想逃出來,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對婚姻也罷,職業也罷,人生的願望大都如此。」這句話大概是錢鍾書先生最常被後人稱道的一句話。人最基本的毛病是人的獸性,人性的自私,用《圍城》的一個比喻來講,是人的猴子尾巴。這個尾巴不但掛在中國人的身上,也掛在西方人的身上。」有一個真實的故事:錢鍾書夫婦倆在巴黎時認識了一個年輕人A,那時A尚未結婚,有一次他說,喜歡「天仙美」的女子,不喜「妖精美」。但A的朋友B剛好相反,卻喜歡「妖精美」的女子。
  • 【往事】錢鍾書誕辰110周年:人生萬事入圍城
    當境厭境,離境羨境「圍在城裡的人想逃出來,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對婚姻也罷,職業也罷,人生的願望大都如此。」這句話大概是錢鍾書先生最常被後人稱道的一句話。小說《圍城》的長年暢銷,使得錢鍾書成為家喻戶曉的名字,擁有極高的知名度。在小說中,圍城這一意象點出在第三章。
  • 「毒舌大師」錢鍾書《圍城》中3句話,讓我深刻見識了人性的暗面
    如果說哪一部作品最能代表錢鍾書,那一定是《圍城》了。《圍城》以諷刺著稱,其中錢鍾書的毒舌表現得更為淋漓盡致。以上現象都可以用錢鍾書這句話來解釋:城外的人要進去,城裡的人要出去。有人說這短短的一句話概括了短短一生。但事實是,如果我們一直這樣想,我們永遠不會滿足,永遠不會快樂。只有活在當下,把握好每一刻,我們才能真正把握自己想要的未來。
  • 錢鍾書《圍城》:從主題意蘊到語言特色,告訴你經典是如何造就的
    第一次讀《圍城》,還是初中時代,只圖個熱鬧,不明所以。更是對大學者錢鍾書先生一無所知,也應了他說過的那句話:假如你吃了個雞蛋覺得不錯,何必認識那下蛋的母雞呢?然而,這畢竟不是一隻普通的「母雞」。然而,《圍城》畢竟不同於一般的情節小說,其深刻的內涵,多層次的主題意蘊,的確是要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加深,才可能逐一領會的。人生無處不「圍城」楊絳先生,在《圍城》的扉頁上寫道:圍在城裡的人想逃出來,城外的人想衝進去。
  • 《圍城》中唐曉芙的原型,錢鍾書曾愛過,楊絳稱是自己,其實不是
    錢鍾書楊絳夫婦,常被視為神仙眷侶。但,錢鍾書的一生,真的只愛過楊絳一人嗎? 一、「唐曉芙」的原型錢鍾書的代表作《圍城》中,有個完美的女性角色——唐曉芙。而錢鍾書是後者,他能做的只有「呈現」。唐曉芙的出場濃墨重彩:「唐小姐嫵媚端正的圓臉,有兩個淺酒窩……總而言之,唐小姐是摩登文明社會裡那樁罕物——一個真正的女孩子。」這大約就是錢鍾書心目中的女神形象吧?
  • 讀錢鍾書的《圍城》是什麼導致了方鴻漸的人生悲劇
    方鴻漸是錢鍾書先生《圍城》裡的男主人公,出生於鄉紳之家,依靠其丈人的資助,得以留洋國外。他回國之後,很是得意過一陣子。然而不到一年的時間,便開始屢屢失意,原因究竟何在呢?錢鍾書先生在《圍城》裡的序言說:「在這本書裡,我想寫現代中國某一部分社會、某一類人物。
  • 錢鍾書數學考了15分,真是「破格」進入清華的嗎?這說法站不住腳
    錢鍾書被清華校長羅家倫破格錄取的故事廣為流傳,經久不衰。很多人對此深信不疑,很大的原因是因為這個說法來源於錢鍾書自己的回憶。錢鍾書是1929年被清華錄取為一年級新生的,坊間流傳的說法是在當年的入學考試中,錢鍾書的數學只考了15分。
  • 「新儒林外史」《圍城》最經典15句話,毒舌犀利,一生至少讀一次
    「新儒林外史」《圍城》最經典15句話,毒舌犀利,一生至少讀一次民國時期,思想的激蕩與社會的變遷造就了不少性格獨特的文人墨客,錢鍾書就是其中頗具趣味的一位,他的愛情,他的作品以及他的性格都一直為人津津樂道。
  • 《圍城》中的絕妙語言,看錢鍾書教我們玩轉比喻
    《圍城》中的絕妙語言,看錢鍾書教我們玩轉比喻《圍城》是錢鍾書先生的經典之作,被譽為「新儒林外史」。這部小說也是錢鍾書唯一一部長篇小說,被翻譯成20多種文字,堪稱中國文學的瑰寶。據說未稱重的比喻有六百多處,下面就一起來看一下錢鍾書先生是如何玩轉比喻的。其一,豐富的比喻。比喻通常可以使人的言語描述更加形象。「方鴻漸給鮑小姐一眼看的自尊心像洩盡氣的橡皮車胎。」輪胎洩氣之後是扁扁的,這裡將方鴻漸的自尊心比作輪胎,簡單又直觀。「她手上生的五根香腸,靈敏得很。」
  • 「毒舌大師」錢鍾書《圍城》中4句話,讓我見識了人性的陰暗面
    錢鍾書是文學界的非凡人物,清華大學畢業,他有一個毒舌的稱號聞名於世界。因為他獨特的口才,被大家稱為「毒舌大師」錢鍾書,他的毒舌不僅僅表現在與人交往當中,更多的是體現在他的小說當中。《圍城》這部小說便是其中之一,這本書可以說是錢鍾書最經典的作品,堪稱中國現代文學史上風格獨特的諷刺經典,錢鍾書的「毒舌」體現的淋漓盡致。
  • 《天水圍的日與夜》還原一個真實的天水圍城
    誰策劃這寸地尺土   人擠逼中便容易退步   他親身真正感到尺地寸金   人便會無餘地平和獨舞   要見步行步 無車票又怎去覓去路   赤地太溼 這地球沒芳草
  • 《圍城》:從一個「打呼嚕」的場面描寫,看大師錢鍾書的語言功力
    第一次讀《圍城》這本書,已經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印象中覺得很是精彩,對一群知識分子的不動聲色的辛辣諷刺,看得讓人過癮。對於方鴻漸和孫柔嘉進退兩難的婚姻之路,留下深深的失落和無奈。今天我來分享《圍城》中的一段生活場景描寫,一起看看語言大師錢鍾書獨特的語言風格和魅力吧!假使真灌成片子,那聲氣譁啦譁啦,又像風濤澎湃,又像狼吞虎咽,中間還夾著一絲又尖又細的聲音,忽高忽低,嫋嫋不絕。
  • 江蘇文化日曆 | 「狂人」錢鍾書的二三事
    有一次,錢鍾書和楊絳交流閱讀心得:「一本書,第二遍再讀,總會發現讀第一遍時會有許多疏忽。最精彩的句子,要讀幾遍之後才會發現。」楊絳不以為然,說:「這是你的讀法。我倒是更隨性,好書多看幾遍,不感興趣的書則瀏覽一番即可。」讀讀寫寫,嘻嘻鬧鬧,兩人的婚姻生活倒充滿了悠悠情趣,羨煞旁人。1942年底,楊絳創作了話劇《稱心如意》。在金都大戲院上演後,一鳴驚人,迅速走紅。
  • 《圍城》15大經典語錄,太深入人心了,越讀越有味!
    錢鍾書(1910—1998),原名仰先,曾用筆名「中書君」,中國現代著名作家、文學研究家,江蘇無錫人,曾為《毛澤東選集》英文版翻譯小組成員,晚年就職於中國社會科學院,任副院長。錢鍾書在文學、比較文學、文化批評等領域的成就,使推崇者甚至冠以「錢學」。
  • 校長挽留錢鍾書留校讀研,錢鍾書:清華沒人有資格當我的導師!
    有個詞叫「恃才傲物」,凡是有才華的人,就難免有傲氣凌人之感,這一點在錢鍾書身上體現得尤為明顯。當然,他也確實有傲的資本。 錢鍾書一生著作等身,有散文集《寫在人生邊上》,有詩話作品《談藝錄》,他創作的《宋詩選注》被列入中國古典文學讀本叢書,用文言文寫成的《管錐編》更是百年難出一部的鴻篇巨著,有著極高的文學價值和史學價值。至於那本被奉為近代諷刺小說巔峰的《圍城》,實際上只是錢鍾書的玩票之作,在他自己眼中,根本不值一提。
  • 錢鍾書《圍城》:用700多處絕妙比喻,帶你讀懂婚姻,品味人生
    提到錢鍾書先生的名作《圍城》,相信大家對下面這句話應該不陌生:圍在城裡的人想逃出來,站在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婚姻也罷、事業也罷,人生的欲望大都如此。有意思的是,錢鍾書先生在他的這部作品中,巧妙的用了700多處比喻,帶我們讀懂婚姻,品味人生。讓一起來看看他書中都有哪些絕妙比喻?1、寫不壞的孫太太的惡毒話語:忠厚老實人的惡毒,像飯裡的沙礫或者出骨魚片裡未淨的刺,會給人一種不期待的傷痛。
  • 錢鍾書《圍城》講的啥?書中經典10句話,讓你看清生活的真面目
    「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城裡的人想逃出來。」沒有讀過《圍城》的人,大概也都聽說過這句話。但讀過《圍城》的人,留下印象最深的,卻未必是這一句。《圍城》是錢鍾書所著的長篇小說,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是一部獨特的小說。
  • 「毒舌大師」錢鍾書的15句話:再恩愛的夫妻,也經不起人性的考驗
    錢鍾書先生向來幽默風趣,說話尖刻但又讓人會心一笑。他的長篇小說《圍城》,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一部風格獨特的諷刺小說,被譽為「新儒林外史」。錢鍾書寫這本書的時候,是1944—1946年,那時候人們的「圍城」,更多是一種心理活動,有賊心沒賊膽,想想而已。而現在,每年接近1000萬人離婚的中國,「圍城」就成了一種肉眼可見的普遍行為。
  • 真正見過大世面的人,往往有兩個特徵,看似不起眼,實則了不起!
    一個人見沒見過大世面,看他有沒有這兩個特徵,就知道了,別不信!真正見過大世面的人,往往也有這兩個特徵,看似不起眼,實則了不起!這兩個特徵一是接得住繁華,二是經得起折磨。1980年,錢鍾書的《圍城》重新出版,迅速成為了超級暢銷書,很多讀者在閱讀的時候,以小說為歷史,開始追究起這部作品和它的作者。有讀者問作者錢鍾書是誰時,人們都說是楊絳的丈夫。接著,各種信件,電話弄得錢鍾書精疲力竭。為了給愛人解圍,楊絳便寫了一篇《記錢鍾書與〈圍城〉》,後來這篇文章被人民出版社收入《圍城》,作為附錄。
  • 錢鍾書隱秘感情史:楊絳之外,曾暗戀妻子閨蜜,與女學生有過曖昧
    猶記前年與尚在南雍中文系讀博的某兄閒談,偶然言及「民國女神」,都異口同聲推尊趙蘿蕤為首席,相視而笑莫逆於心之狀,如在眼前。想一個人能風華絕代,終究是傳奇無限,不管時代灰霾如何掩蓋,依然會在幽冥中灩灩生光,會有無數擁躉在飯餘茶後、霜晨月夕中懷仰不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