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城》中的絕妙語言,看錢鍾書教我們玩轉比喻

2020-12-13 老段聊古今

《圍城》中的絕妙語言,看錢鍾書教我們玩轉比喻

《圍城》是錢鍾書先生的經典之作,被譽為「新儒林外史」。這部小說也是錢鍾書唯一一部長篇小說,被翻譯成20多種文字,堪稱中國文學的瑰寶。作者通過對主人公方鴻漸人生經歷的描寫,表現了當時的社會狀況和知識分子的人生百態。

除了傳達出的人生哲理,作者在小說中的語言也很值得稱道,巧妙的比喻和幽默的諷刺令人回味無窮。據說未稱重的比喻有六百多處,下面就一起來看一下錢鍾書先生是如何玩轉比喻的。

其一,豐富的比喻。比喻通常可以使人的言語描述更加形象。「方鴻漸給鮑小姐一眼看的自尊心像洩盡氣的橡皮車胎。」輪胎洩氣之後是扁扁的,這裡將方鴻漸的自尊心比作輪胎,簡單又直觀。

「她手上生的五根香腸,靈敏得很。」我們都知道香腸是什麼樣子,這裡將歐亞大旅館的老闆娘的手指比喻成香腸,一下就能讓人想到鮮紅油膩的手指,十分形象。

其二,獨特的比喻。獨特的比喻除了能將描寫的物體形象化,也能讓言語幽默化。

「急得在冷風裡出汗,微薄得不算是汗,只譬如情感的蒸汽」將汗比作「情感的蒸汽」,蒸汽稀薄又無法觸摸,表現了所描寫的人物的複雜心情。

「趙辛楣和方鴻漸拉拉手,微兀的把他從頭到腳看了一下,好像方鴻漸是頁一覽而盡打字幼稚園的讀本」這裡描寫的是趙辛楣和方鴻漸第一次見面的情形,「讀本」表現了趙辛楣對方鴻漸的打量,「幼稚園的讀本」更是傳遞出了趙辛楣對情敵方鴻漸的蔑視。

其三,幽默的比喻。錢鍾書先生是工人的幽默大師,他在《圍城》中也用了不少幽默的比喻。

「桌子就像《儒林外史》裡範進給胡屠戶打了耳光的臉,颳得下斤把豬油」這一描寫令讀者眼中仿佛浮現了那張油膩又髒兮兮的小桌子,可見飯館的衛生之差。

「這不是煮過雞的湯,只像雞在裡面洗過一次澡。」這句話則是諷刺雞湯太過清淡,讀者讀起來好像已經品味過書中的清湯寡水的雞湯,描寫十分形象。

綜上所述,錢鍾書先生在《圍城》中用了許多十分巧妙幽默的比喻,比喻和小說的結合也讓裡面的人物性格更加鮮明,對景物和事物的描寫也更加生動形象。

相關焦點

  • 錢鍾書《圍城》:用700多處絕妙比喻,帶你讀懂婚姻,品味人生
    有意思的是,錢鍾書先生在他的這部作品中,巧妙的用了700多處比喻,帶我們讀懂婚姻,品味人生。讓一起來看看他書中都有哪些絕妙比喻?1、寫不壞的孫太太的惡毒話語:忠厚老實人的惡毒,像飯裡的沙礫或者出骨魚片裡未淨的刺,會給人一種不期待的傷痛。
  • 《圍城》:從一個「打呼嚕」的場面描寫,看大師錢鍾書的語言功力
    今天我來分享《圍城》中的一段生活場景描寫,一起看看語言大師錢鍾書獨特的語言風格和魅力吧!假使真灌成片子,那聲氣譁啦譁啦,又像風濤澎湃,又像狼吞虎咽,中間還夾著一絲又尖又細的聲音,忽高忽低,嫋嫋不絕。錢鍾書在《圍城》中這一段文字描寫,是趙辛楣一行五人在去三閭大學任教途中,被同屋的方鴻漸打呼嚕,折騰得一夜未睡,對呼嚕聲的描寫,真的是惟妙惟肖,淋漓盡致,語言運用是何等的高妙啊,又如此的幽默。
  • 錢鍾書《圍城》:從主題意蘊到語言特色,告訴你經典是如何造就的
    我想起《紅樓夢》中賈寶玉面對金釧之死時的無奈與怯懦。那種環境之下,未成年的寶玉無力也不敢發出自己的聲音。而現實中,我們的處境,很多時候不過就是個未成年的賈寶玉罷了。當然,方鴻漸遭遇一系列人生困局的深層原因,與當時的社會環境、思想觀念,尤其是個人性格密切相關。但又不能不承認一個事實,就是這種困局每個人都曾面對,或者正在面對。
  • 「圍城」裡的6句經典語錄,語言銳利,讓人感到透徹真實
    小說《圍城》 是學者兼作家錢鍾書的代表作品,有著「新儒林外史」的稱號,這也是小說的主要特點,就是和《儒林外史》一樣充滿了諷刺,他通過自身的經歷將近代知識分子身上的特徵顯現了出來,呈現的是一種中西方文明的碰撞,有著非常深刻的剖析意義。
  • 錢鍾書誕辰110周年:人生萬事入圍城
    這句話大概是錢鍾書先生最常被後人稱道的一句話。小說《圍城》的長年暢銷,使得錢鍾書成為家喻戶曉的名字,擁有極高的知名度。在小說中,圍城這一意象點出在第三章。人最基本的毛病是人的獸性,人性的自私,用《圍城》的一個比喻來講,是人的猴子尾巴。這個尾巴不但掛在中國人的身上,也掛在西方人的身上。」有一個真實的故事:錢鍾書夫婦倆在巴黎時認識了一個年輕人A,那時A尚未結婚,有一次他說,喜歡「天仙美」的女子,不喜「妖精美」。但A的朋友B剛好相反,卻喜歡「妖精美」的女子。
  • 【往事】錢鍾書誕辰110周年:人生萬事入圍城
    這句話大概是錢鍾書先生最常被後人稱道的一句話。小說《圍城》的長年暢銷,使得錢鍾書成為家喻戶曉的名字,擁有極高的知名度。在小說中,圍城這一意象點出在第三章。最初是借小人物之口帶出哲學家羅素稱引的英國古語:「結婚仿佛金漆的鳥籠,籠子外面的鳥想住進去,籠內的鳥想飛出來;所以結而離、離而結,沒有了局。」
  • 《圍城》中唐曉芙的原型,錢鍾書曾愛過,楊絳稱是自己,其實不是
    錢鍾書楊絳夫婦,常被視為神仙眷侶。但,錢鍾書的一生,真的只愛過楊絳一人嗎? 一、「唐曉芙」的原型錢鍾書的代表作《圍城》中,有個完美的女性角色——唐曉芙。傳說中的一見鍾情,一眼便是一生。據說,後來錢鍾書的父親,還專門將錢鍾書和楊絳之間的書信,拿去給葉公超看,炫耀自己兒子兒媳的才華。二、襄王有夢,神女無心楊絳說過,唐曉芙是錢鍾書偏愛的人物。
  • 錢鍾書《圍城》講的啥?書中經典10句話,讓你看清生活的真面目
    沒有讀過《圍城》的人,大概也都聽說過這句話。但讀過《圍城》的人,留下印象最深的,卻未必是這一句。《圍城》是錢鍾書所著的長篇小說,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是一部獨特的小說。小說的故事發生在抗戰時期,講述了男主人公方鴻漸留學回國後,在動蕩不安的社會中遭受到的人生挫折,揭示了人生如圍城這個深刻的哲學命題。評論家認為小說《圍城》是「中國近代文學中最有趣、最用心經營的小說」,小說語言犀利幽默,充分展示了錢鍾書先生的才情。
  • 「毒舌大師」錢鍾書《圍城》中3句話,讓我深刻見識了人性的暗面
    錢鍾書作為中國文壇的毒舌大師,在其作品中幾乎「罵」了整個文壇。他不僅在國內很有名,而且還知道中國有一個「毒舌大師」。如果說哪一部作品最能代表錢鍾書,那一定是《圍城》了。《圍城》以諷刺著稱,其中錢鍾書的毒舌表現得更為淋漓盡致。
  • 「毒舌大師」錢鍾書《圍城》中4句話,讓我見識了人性的陰暗面
    錢鍾書是文學界的非凡人物,清華大學畢業,他有一個毒舌的稱號聞名於世界。因為他獨特的口才,被大家稱為「毒舌大師」錢鍾書,他的毒舌不僅僅表現在與人交往當中,更多的是體現在他的小說當中。《圍城》這部小說便是其中之一,這本書可以說是錢鍾書最經典的作品,堪稱中國現代文學史上風格獨特的諷刺經典,錢鍾書的「毒舌」體現的淋漓盡致。
  • 讀錢鍾書的《圍城》有多少人竟然沒讀出「圍」的真正含義?
    寫這篇文章源於這幾天平臺推送的幾條問答,有一條關於錢鍾書的《圍城》讀後感,我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事,就是回答的內容裡,幾乎千篇一律的說圍城之外的人想進去,圍城之內的人想進來,大概就是這樣的話,如同一個模子套出來的一樣。
  • 莫言對語言修辭的獨到發現,與錢鍾書《管錐編》的論述不謀而合
    而莫言這種對漢語修辭的無孔不入的運用,卻可以在錢鍾書以學者身份對中國語言的解析中,找到理論上的源頭解剖與深層分析。為了便於更好地看清莫言在漢語修辭上的橫空出世而又精準有效的寫作修為,我們先把錢鍾書總結與發掘出的語言規律羅列出來,以作為一個公式,一張石蕊試紙,然後我們把莫言作為一個樣本,來檢測一下莫言寫作中的一個技法與手法是如何合轍押韻上共性的修辭規律的。
  • 錢鍾書《圍城》:如果回到那郵差時代,我們之間就是一沓書信了
    ——錢鍾書《圍城》錢老的《圍城》是經典中的經典,是不敢來評的,只敢悄悄說一下自己的感受而已。《圍城》的象徵源自書中人物對話中引用的外國成語,「結婚仿佛金漆的鳥籠,籠子外面的鳥想住進去,籠內的鳥想飛出來;所以結而離,離而結,沒有了局。」
  • 螞蟻莊園成語「馬前潑水」是用來比喻?
    最近玩螞蟻莊園這個遊戲的玩家都在問,遊戲裡面10月29日每日一題答案是什麼,今天的問題是成語「馬前潑水」是用來比喻?給出的選擇有夫妻離異無法挽回還是腳底溼滑一定還有很多用戶不知道答案是什麼吧,小編我特意整理了相關的資訊,下面就是這道題的答案了,快來看看吧!螞蟻莊園10月29日每日一題答案問題:成語「馬前潑水」是用來比喻?
  • 錢鍾書用方鴻漸的悲劇人生告訴我們:平凡和平庸,就在一念之間
    但是在文學作品中有警示的意味,告誡我們哪些事情不能做。正如錢鍾書先生的《圍城》那般,時刻的提醒我們不能平庸。《圍城》的主人公方鴻漸有一個悲劇的人生,但是,他也是幸運的,他生來平凡,是一個鄉紳的兒子。那時候,都是包辦婚姻,未婚妻的病逝,讓他得以有機會出國留學。「扶不上牆的阿鬥」。
  • 錢鍾書的母親稱讚兒媳楊絳:筆桿搖得,鍋鏟握得,鍾書痴人痴福!
    而此時的錢鍾書尚在文壇默默無聞。1941年,錢鍾書返回上海與楊絳母女團聚。此時,日軍已經攻佔上海,夫妻倆備嘗艱辛。此時,海外留學生涯中的人生百相,湘西山溝裡的人情冷暖,孤島上海下的國破家亡,都在錢鍾書腦中激蕩迴響。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錢鍾書萌生了創作長篇小說《圍城》的想法。
  • 讀錢鍾書的《圍城》是什麼導致了方鴻漸的人生悲劇
    方鴻漸是錢鍾書先生《圍城》裡的男主人公,出生於鄉紳之家,依靠其丈人的資助,得以留洋國外。他回國之後,很是得意過一陣子。然而不到一年的時間,便開始屢屢失意,原因究竟何在呢?錢鍾書先生在《圍城》裡的序言說:「在這本書裡,我想寫現代中國某一部分社會、某一類人物。
  • 錢鍾書《圍城》:男人是否真心愛你,只需看這三點就夠了
    想要了解更多精彩,快來關注秀語嫣然錢鍾書的長篇小說《圍城》有一句廣為流傳的話:圍在城裡的人想逃出來,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對婚姻也罷,職業也罷,人生的願望大都如此。仔細一想的確如此,戀愛中的人往往嚮往著走進婚姻的圍城。
  • 有留學經歷的錢鍾書,動亂年代為何不出國?楊絳:後悔嗎?錢:不
    錢鍾書一家年輕氣盛的錢鍾書喜歡在報紙刊物議論時文,縱橫批評,他的言語敏銳辛辣,為人所稱道。在牛津期間,他還掌握了多種歐洲語言,又通覽歐美文學。之後回國,相繼創作《圍城》、《談藝錄》等作品,任教於西南聯大等大學。
  • 《圍城》中的方鴻漸或是我們每一個人
    讀完後我不免感嘆:年少讀不懂《圍城》,讀懂已是城中人。方鴻漸就像我們每一個在生活中苦苦掙扎的人,雖不至絕望,但也難揚眉吐氣,鬱悶,糾結,矛盾,屈服,有時候又想著來一次小爆發,但又因此帶來更加尷尬的境遇。走向平庸的大好青年方鴻漸是《圍城》的主人公,他的父親是前清舉人,在江南一個小縣城做大紳士,算得上一鄉之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