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種雞樅菌烹飪方法,讓你即使不去雲南也能吃到鮮美滋味

2020-12-13 蔥說

老饕驚嘆應未得,異哉此雞是何族?無骨乃有皮,無血乃有肉。鮮于錦雞膏,腴於錦雀腹。—— 清代 趙翼

讓清代詩人趙翼如此驚嘆的食材,便是雞樅菌。雞樅的名字對於像蔥姐這樣長在城市的娃來說頗為陌生。說起菌菇,雖然能不暇思索地蹦出see you tomorrow(金針菇由於不宜消化而得名「明日見菌」)、平菇、海鮮菇、杏鮑菇等名字,殊不知在菌菇大省——雲南人的眼裡,這些不過是「菌菇鄙視鏈」中最底端的人工菌,其鮮美程度與松茸、雞樅之類高端的野生菌種,完全不在一個level上。於是,一到7、8月,野生菌子們上市的季節,懂經的吃客們,便收拾行囊趕往雲南,品嘗百菌盛宴。

為了品嘗菌菇的鮮美,特意去趟雲南或許有些勞師動眾,好在網絡為我們這些嘴饞的人們提供了不少便利。

雖是家常料理,但清洗和烹飪也需要稍加注意才不辜負最好的食材。處理野生菌菇,有一些訣竅和禁忌,蔥姐會一一分享給大家。並挑選一些在家容易操作的,數種雞樅菌烹飪方法,一同獻上。

| 挑 選 |

雞樅菌根據顏色不同分為白皮、黃皮、青皮、花皮等,除了黑色的青皮雞樅為人工養殖外,其他均為野生品種。

菌柄粗壯者為上品。傘蓋收攏者較為鮮嫩、脆爽,適合煎炒。傘蓋撐平甚至反轉者則含有較多纖維,但香味會更為濃鬱,適合燉湯或做成油雞樅。

左邊比較嫩,右邊香味更足

| 清 洗 |

雞樅和松茸一樣長時間浸泡會讓香氣有所損失。農家的建議是用小刀刮去泥土,在流水下衝刷數秒。實際操作發現特別耗時耗力,蔥姐借鑑去黑頭的的方法,讓泥土更易被洗淨。具體如下:

1.用小刀刮去表面大塊的泥土;

2.菌菇外層覆上薄薄的澱粉(或麵粉),沾溼雙手,親親揉搓,讓澱粉帶出縫隙中的泥土;

3. 流水下,用小刷子刷去菌菇表面的泥土和粉塵;

4. 吸乾菌菇表面的水分,待用。

雞樅菌菇宴正式拉開序幕

雞樅鮮雞湯

先從大家高票選下來的雞湯開始。當然,拿只雞過來燉,這種家家都做過的方式放在這裡說,有些湊數的嫌疑。據說雞樅菌的鮮美程度,即使用白開水燉,也鮮得掉眉毛。但為了不顯得寒酸,蔥姐嘗試用拆解下來的雞骨燉湯試試(好像沒好到哪裡去)。大家拭目以待。

步 驟

將幹竹蓀放入清水中,加一茶匙鹽,浸泡10分鐘後,去除尾部網狀菌幕(圖右)和菌蓋頭(圖左)以防異味。

鍋內放入清水,入雞骨煮開後,小火燉30分鐘,加入切好片的雞樅菌,繼續燉20分鐘後,加入竹蓀、適量的鹽。繼續燉10分鐘後,出鍋。

光喝湯,說它是用整雞燉出來的也不為過。

試吃者體驗:純香、鮮美

雞樅越式春卷

既然雞樅菌是百搭,那不如試試不太常見的越式做法。

步 驟

雞樅菌切片,撒少許鹽,用黃油將兩面煎黃待用。

蝦一樣,撒少許鹽和酒,用黃油煎熟。

用溫水將越南春卷皮軟化。放入鮮蝦、雞樅菌、哈密瓜片,用包春卷的方式將所有食材包起。

調一個魚露醋汁便可以享用了。吃不慣魚露臭臭味道的,也可以用甜酸醬代替。

醋汁配方 :雞湯 2.5勺、魚露 2勺、大蒜 1/4個、檸檬汁 1勺、泰椒 1個、水 1杯

試吃者體驗:鮮甜、果味、汁水滿溢

雞樅煲仔飯

最家常、最簡單、最不用動腦子、也不會流汗的方法,照樣很好吃。

步 驟

淘米,雞樅菌、廣式香腸切片,丟進去,按煮飯鍵,等…………

澆醬油,拌一下,出鍋。

在用雞樅菌試驗了一把意式燴飯失敗後深深體會到,還是最簡單、最中式的烹飪方法,更適合雞樅的天然鮮美。

試吃者體驗:腊味與菌菇互相烘託、浸潤,讓香味達到頂峰

油雞樅

新鮮雞樅,包裹在紙巾中,一般可以冷藏保存4-5天。如果需要延長保存時間,油雞樅會是不錯的選擇。上過舌尖中國的它,雖然被很多當地人詬病為過度烹飪,折損了食材的鮮美,但油炸後濃縮了菌菇的香氣,拌麵、拌飯,即使幹嚼都讓人慾罷不能。

步 驟

油鍋內放入二荊條(幹辣椒)、大蒜、花椒爆出香味。

雞樅菌撕成條狀,倒入油鍋內,撒適量鹽,轉小火,慢慢炸幹水分,至深黃色。

撇去香料,將雞樅菌和油都倒入瓶中,封存食用。

試吃者體驗:香醇、麻辣

死在前灘上的意式燴飯做法,拿來祭奠一下,大家就不要嘗試了。

數種雞樅菌烹飪方法,哪一種會是你的最愛呢?

本篇圖文均為【蔥說】原創,轉發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雲南菌中之冠——雞樅菌,吃起來的口感一點都不輸於牛肉!
    一種藏在雲南人心中的珍貴野生菌肉厚肥碩,質細絲白,味道鮮甜香脆雲南人的餐桌上,少了什麼都不會少了那些野生菌子。不論是拿來清炒或者燉湯,越是簡單的烹飪,就越是一餐美味。「說到鮮,食遍全世界,我覺得最鮮的還是中國雲南的雞樅菌。用這種菌做湯,其實極其危險,因為你會貪鮮,喝到撐死。」阿城在《思鄉與蛋白酶》中對雞樅菌的深情表白不知道說出了多少人的心聲。
  • 它和白蟻是鄰居,口味與雞肉媲美,這種神奇的雞樅菌如何烹飪呢?
    自然界的菌類有成千上萬種,但是只有一種可以代表家鄉的味道,它就是雞樅菌,可能很多人都不了接雞樅菌,雞樅菌到底是什麼?又該如何烹飪呢?接下來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這種神奇的菌種。雞樅菌是和白蟻共生的菌類,白蟻構築蟻巢的同時培養了雞菌菌絲體,形成一個共同的生態系統,這種菌本來是在我國雲南貴州等南方省市的森林中才有,是白蟻的好鄰居。雞樅菌多生於山坡、田野及林採摘季節緣,因其鮮甜脆嫩,口味可與雞肉相媲美而得名,是食用野生菌中的珍品。
  • 小夥第一次吃種植的雞樅菌,用野生雞樅菌烹飪方法,味道還不懶
    對雞樅菌,小編有說不盡的情感在裡面,年幼時,生活艱苦,逢年過節才能吃上一餐像樣的飯菜,而那也僅僅只是當時環境下勉強像樣的飯菜,所以,對於大自然的饋贈就格外的珍貴,雞樅菌首當其衝,每年農曆七八月份,山間地裡總會留下我們細小的腳印,為追尋雞樅菌的身影,下雨時我們出發,天情時我們儲備能量,野生雞樅菌的生長環境和條件也是極其苛刻,一點汙染也受不得,但奇怪的是,曾經出現過雞樅菌的地方
  • 雞樅菌
    眾多菌中,我最喜歡的是雞樅菌,比土雞肉還鮮甜,是其他菌無法與之相比的,這源於其含有非常豐富的20種胺基酸,其中核苷酸尤為突出,核苷酸的鮮甜味,遇上穀氨酸,不是一加一等於二,而且把鮮放大了二十倍。《黔書》記載:「雞㙡,秋七月生淺草中,初奮地則如笠,漸如蓋,移晷紛披如雞羽,故名雞,以其從土出,故名㙡。」到底是應該寫雞㙡還是雞樅,還真有人考證了一通,這個不重要,大家知道所指何物就行了。
  • 油雞樅菌怎麼能說是好吃呢,那是相當好吃
    本文直入主題,就是給你介紹一個雲南美食-油雞樅菌,強烈推薦,如果推薦指數為五,那油雞樅菌我想給個六。還是想起多年前的工作機會到雲南小住了一段時間,真心話特別喜歡雲南這個環境,風景秀麗,美食眾多,氣候宜人,特別昆明四季如春,我真還就體現過夏天的昆明,那個涼快舒坦。還是工作原因,一直就沒有再去雲南,可心裡總念著,給朋友聊著,一定要再去。
  • 嘗過各地美食,還是念念不忘雲南油雞樅菌
    雲南過橋米線雲南的美食太多了,什麼全國都能吃到的雲南米線,在你不感覺什麼驚奇,但到了雲南還是要吃一下當地的雲南米線,不知道是因為水好還是米好,就是不一樣的味,或是此時此景味道就是好還有隻有雲南當地能吃到的餌絲,這個我在其它地方就是找不到了,而這個餌絲讓我記憶瞬間回到十幾年前,在昆明的一家小店,是通過朋友介紹的專門吃餌絲的,美食店嘛大多是一天兩頓或三餐,而這家店竟然全天開張,時時刻刻都是人流不斷。而我又推薦給其它的朋友,朋友推薦朋友,好吃的東西就是無條件的分享,不知道如何描述多好吃,就是想讓你一定去嘗嘗,而且相信你一定會說好吃。
  • 讓雲南人愛恨交加的菌子,快來感受下吧|雞樅菌|牛肝菌|羊肚菌|菌子...
    每年夏季都是吃菌子的好季節吃貨汪曾祺就曾寫雨季一到,諸菌皆出空氣裡一片菌子氣味一行簡短的描述都能讓人口水四溢對於吃貨來說雲南就是胃的天堂點擊播放 GIF 0.4M在當地的菌子市場裡我們能見到近300種不同的菌本地人吃菌很方便拿著盆子筐子上山挖
  • 雞樅菌的鮮美吃過的人都知道!這樣的做法你知道嗎?
    雞樅菌、亦名雞棕,盛產於雲南。南方諸省包括臺灣、海南島也有分布,自古以未就備受人們珍視。「生食作羹,美不勝言」,這是古人對雞樅菌所下的評語。雞樅入候,葷素皆宜,凡吃過雞樅的人,都說它具有脆、嫩、鮮、甜、美的特點。
  • 扎心的雞樅菌美食歷程
    途經雲南之時,見到路旁有賣雞樅的,便買了一些烹食。他吃後驚嘆於其滋味之鮮美絕倫,於是寫下這首一看就不怎麼高明的口水詩。雖有愧於他大文學家的名頭,但詩中那股突如其來的驚喜以及滿滿的誠意仍然撲面而來——無血而有肉,鮮美的能把野禽都比下去,真是活脫脫的一個小鮮肉啊。「五月端午,雞樅凸土」。這是雲南流傳非常廣的一句俗語。
  • 不用放味精,黑皮雞樅菌的味道鮮香又美味
    特別是黑雞樅菌的芽頭,玉莖壯實,菌蓋如錐滑嫩,是雞樅菌口感最鮮美,營養最豐富的部位,堪稱 「天下絕味數雞樅,雞樅精華看芽頭」。黑皮雞樅菌烹製的菜餚,因其胺基酸含量高,不論煎、炒、油炸、還是清蒸、做湯,都不需再添加雞精、味精等增鮮調味品,味道自然清香鮮美,口感獨特。
  • 雞樅菌燉雞湯,鮮上加鮮,濃香四溢讓,你回味無窮的山珍美食
    雞樅的吃法很多,可以單料為菜,還能與蔬菜、魚肉及各種山珍海味搭配,可無論炒、炸、醃、煎、拌、燴、烤、燜,清蒸或做湯,其滋味都很鮮,為菌中之冠這麼鮮美的食物有沒有級別之分呢?怎麼分別和選購呢?天下任何再好的東西都會有高低之分,這是必然的,雞樅菌當然也不例外,那我們如何辨別雞樅菌的檔次呢?
  • 雲南最新10大美食,你吃過幾種了?
    如果你喜歡美食,你是資深吃貨,你眼中的雲南是不是這樣的???烹飪大法你會多少種?你想的雲南都有,你想不到的雲南也都有。這裡你可以烹飪好時光,這裡絕對是吃貨好地方,這裡的美食推薦你絕對不容錯過,下面小編重磅推薦雲南10大特色美食:1雲南過橋米線
  • 雞湯煮雞樅,一道鮮美無比的營養大餐,對於雞樅你們是怎麼吃的
    雲南野生菌雖然多,但價格卻也不便宜,一般都在80多元一斤,一些比較珍稀的菌類可達1000元以上。雞樅在野生菌中算比較珍貴的品種了,價格在300-500元左右。今天我們就用它來做一頓「大餐」。雞樅肉質肥厚,味道鮮甜清香,口感脆嫩美味,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和多種人體所需的礦物質,我認為是野生菌中味道最鮮美的菌種之一。
  • 拿生命吃菌子,大雲南又又又又上熱搜了
    最近,膽大過人的雲南人又又又又上了新聞了。在雲南當地,有很多種傳說。其中最廣為人知的,應該就是「吃了雲南的蘑菇,你就可以看到小精靈」了。甚至有人說,如果你身邊的雲南人,沒有吃菌子中過毒,那肯定是假的雲南人……城城這裡說的毒性,說的是烹飪前有著不足致命的微毒性,但烹飪後失去毒性,且味道無比鮮美的菌子。
  • ​雞樅菌的魔性吃法,這裡有製作全攻略
    它的風味平和,易讓人接受,烹飪的可發揮廣度大,能成餐桌上的千滋百味。因而,在廣州,喜歡吃菌子的吃貨們對它也是相當熟悉。 秋七月生淺草中,初奮地則如笠,漸如蓋,移晷紛披如雞羽,故名雞,以其從土出,故名樅。「雞樅菌」之名,由此而來。雞樅菌與雞,也是十分相稱。近日,粵菜師傅吳玉擎便用雞樅菌焗雞,跟著學一手吧。
  • 又到了一年一度雲南人「吃菌見小人」的季節了,防毒蘑菇指南請收好!
    夏天 是什麼味道 是陰雲下湧動著的悶熱水汽 還是雨後空氣裡瀰漫的樹葉泥土味 不,雲南人告訴你 是野生菌的味道 7
  • 一年一度雲南人「吃菌見小人」的季節到了,防毒蘑菇指南請收好
    它與白蟻共生,含人體所必需的胺基酸和蛋白質,就算是清湯白煮出來滋味也很鮮,為菌中之冠。傳說明朝熹宗皇帝朱由校最愛吃雲南的雞樅,每年經由驛站飛騎傳遞迸京,連他的正宮娘娘都無福享受這一美味。,沒毒性,味道鮮美,因生長在松樹下,有一股松樹的香味。
  • 滋味鮮美,菌中之冠——雞縱菌
    雞樅的吃法很多,可以單料為菜,還能與蔬菜、魚肉及各種山珍海味搭配,可無論炒、炸、醃、煎、拌、燴、烤、燜,清蒸或做湯,其滋味都很鮮,為菌中之冠。【性味】味甘,性平。【生境分布】江蘇、福建、臺灣、廣東、廣西、四川、海南、西藏、浙江、雲南、貴州等地。生於山坡、田野及林緣,其假根與地下白蟻窩相連。雞樅菌是一類與大白蟻亞科昆蟲共生的大型真菌。
  • 新晉網紅打卡地「空降」長沙,帶你一秒穿越到雲南!
    為了把原汁原味的雲南菜帶到長沙,葉芭蕉的團隊每年都會去雲南採風:在麗江徒步攀巖、在大理巍山結識經驗豐富的昆師、在諾鄧參加白族喜宴.用它搭配四種熱帶香料,並與新鮮的魚肉慢慢熬煮,鮮美的滋味呼之欲出。它與其它食材充分攪拌後,馥鬱的香氣橫衝直撞,鮮美的滋味也在此刻真正地展露無遺。
  • 一到雨季,雲南人的心和胃就沸騰了,咱們一塊去吧,哈哈
    而雲南的採菌人,早早鑽入密林之中,去尋找藏在森林角落的「仙菇」了……01凌晨三點,天還沒亮,雲南紅河彌勒的阿彪已經背著背簍,和家人一起往海拔2000多米的山林裡走去,他們要去採摘這一天最新鮮的野生菌。 因為在雨季,滿山都是破土新出的菌子,它們最擅長與採菌人玩貓鼠遊戲,但採菌人自有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