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進大別山是對是錯?紅軍打三年,中野為啥半年就不行了?

2020-12-24 冷兵器研究所

文/孤寂寒光

1947年下半年,為了完成解放戰爭內線作戰轉為外線作戰的任務,中原野戰軍從中原解放區千裡躍進大別山。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當半年後中野從大別山出來時候人數只是原來的一半。同樣在大別山,紅軍28軍竟堅持了三年。這其中有什麼緣由呢?為何武器精良的中野卻不如當年的紅軍?

無論是中野的劉伯承還是紅軍28軍的高敬亭都是我軍名將,這是毋庸置疑的。所以,在指揮水平上絕對不存在高低的問題。那是什麼原因導致中野在大別山不能像紅軍那樣自如呢?我們先看看兩軍挺進大別山的歷史背景。1934年國民黨第五次圍剿之後,紅軍開始了長徵。大別山地區只留下高敬亭的紅28軍。經過幾年的時間,紅28軍憑自己的兩千多人消滅了國民黨三萬多人,連衛立煌都拿這支紅軍沒有辦法。而在抗戰爆發後,紅28軍被整編進了新四軍,隨後國民黨部隊進駐大別山。

在解放戰爭中,由於1946年國民黨憑藉兵力、裝備優勢對解放區全面進攻,我軍被迫在內線應戰。經過一年的戰鬥,整個解放區被打爛了。據陳再道回憶:「前幾個月在冀魯豫地區拉鋸式的戰鬥,打過來,打過去,有些地方,老百姓的耕牛、豬、羊、雞、鴨幾乎全打光了。地裡種不上糧食,部隊沒飯吃,怎麼能打仗。當時晉冀魯豫邊區政府的財政收入,絕大部分都用於軍費開支。」

在這樣的情況下,我黨決定將部隊開往外線,而中野在國民黨的圍追堵截中穿插進大別山,可以說是一項壯舉,一次軍事奇蹟。那麼,為啥中野堅持不下去了呢?首先,面對的對手不同。紅28軍面對的對手是國民黨第11路軍、第25路軍。這些地方武裝裝備差,且不熟悉山地作戰,還有一點「養寇自重」的嫌疑。哪裡打得過常年在大別山地區經營的紅28軍。

而後,在紅28軍撤出大別山,國民黨中山地作戰精銳桂軍進駐了大別山,情況自然不同。在桂軍進駐大別山之後,在大別山採取了保甲制度。所以,在中野再次進入大別山之後,發現完全沒有群眾基礎。甚至還經常被一些鐵桿聯保主任給舉報,可以說完全是客場作戰。

再有,中野大多是北方人,不熟悉南方的氣候。進入夏季大別山多雨,戰士穿的布鞋幾天就會泡爛。如果穿草鞋,又不太適應,很多人因此腳上磨起了泡。由於氣候和飲食問題,很多士兵都得了病,非戰鬥減員極其嚴重。而且,在進入大別山的時候很多重武器都丟棄在了黃泛區,中野戰鬥力大減。雖然中野在大別山付出了不小的代價,但是卻拖住了國民黨幾十萬大軍,為解放戰爭的勝利作出了不小的貢獻。

相關焦點

  • 同樣是在大別山作戰,紅28軍堅持了三年,為何中野半年就頂不住了
    此時在大別山根據地留守的紅軍只剩下了高敬亭率領的紅28軍,總兵力僅有1100多人。老蔣認為「收復」大別山的時機已到,就調集了十餘萬重兵對紅28軍進行「圍剿」,然而打了三年多,先後更換了三任總指揮,不僅沒能消滅紅28軍,反而被紅28軍消滅了三萬多人,就連衛立煌這樣的名將也拿高敬亭和他的紅28軍沒有辦法。
  • 中野12萬大軍挺進大別山,此人用了3招,半年後中野只剩6萬人出山
    解放戰爭初期,陝北和山東根據地遭受敵人大規模的侵襲,為了更好的應戰, 1947年6月,中野率12萬大軍挺進大別山,沒想到在此遭一人暗算,他使用了3個狠招,半年後中野出山只剩6萬人。人叫白崇禧。
  • 中野挺進大別山,13萬人半年打的就剩五萬人,為何還說是一場勝仗
    在中原戰場亂作一團的時候,毛主席突然命令劉鄧率領晉冀魯豫野戰軍挺進大別山,之所以命令這樣一支重兵集團進入大別山,是因為大別山區是中國中東部地區的要害部位,這裡東部就是南京,西面挨著武漢,南扼長江,是國民黨政權統治最穩定,經濟最發達,人口最稠密的地區,毛主席在這個地方放十幾萬人進去,而且還紮下了根,無疑是在國民黨軍的心腹地區捅了一刀。
  • 看看華野的情況,就知道為啥中野挺進大別山時為何把重武器扔掉
    但山東解放區和陝甘寧解放區已經成了蔣介石的下一步作戰計劃中的擊打目標,以重傷人民解放軍並摧毀解放區。毛澤東把視線放到了全國,決定實施「以主力打到外線去, 將戰爭引向國民黨統治區域」的作戰計劃,決定由劉伯承、鄧小平率晉冀魯豫野戰軍從中央突圍,跨過黃河,進入大別山,對中原地區進行經營,以化解國民黨發起的主要進攻,並促進了中原地區的解放,使得人民解放戰爭由戰略防禦進入了戰略進攻的新階段。
  • 中野12萬大軍挺進大別山半年後僅剩6萬人
    在國軍將領中,白崇禧有小諸葛之稱,但許多朋友卻對此並不認可,認為他配不上這個稱號。啥原因?主要是白崇禧在解放戰爭中出場的機會不多,三大戰役一個也沒有參加,廣西戰役時又被我軍橫掃,不少人據此認為白崇禧水平有限,實在不配稱小諸葛,但其實這是個誤解。白崇禧的水平究竟如何?
  • 挺進大別山,賞嶽西秋色,第十天
    2020年11月19日,夢想騎行團挺進大別山小分隊騎行第十天。昨晚下了一夜的雨,清晨終於停了,而且出現了太陽,把金寨縣照耀的更加美麗。早晨7:20挺進大別山小分隊在紅色之旅商務賓館召開了簡短的會議。7:30準時出發,前往一公裡外的梅山水庫。
  • 中野挺進大別山之前,為何把重武器就地掩埋,而不給其它部隊?
    讓劉鄧大軍也就是中原野戰軍,集結髮起進攻並且挺進大別山,設立革命根據地。自劉鄧大軍艱難渡過黃河後,大別山與他們當時所在的魯山存在1000多裡的距離,這遙遠的路程中不僅要克服多種自然障礙,還可能被敵軍圍追堵截,危險係數極大。
  • 中野挺進大別山,重武器為何寧可扔掉也不給華野?看看華野啥情況
    關鍵時刻,西兵團,也就是由華野組成的兵團趕來與中野匯合。但是西兵團也損傷嚴重,在此前的戰鬥中,一縱、四縱都遭受了嚴重減員,因此無法再進行大規模作戰。除了一縱和四縱之外,三縱、八縱、十縱在此前的戰鬥中也有不同程度的損耗。但就在此時,中央軍委已經下達了向大別山前進,將國民黨軍牽制住,不讓其離開豫皖蘇地區的命令,中野只能繼續向大別山進發,與剛匯合不久的西兵團分開。
  • 中野挺進大別山,重武器為何寧可扔掉也不給華野?華野是啥情況?
    解放戰爭還未完全爆發之時,外線製作方針就已經被中共中央制定出來了,作為當時的重要作戰方針,其關鍵內容之一就是挺進大別山,在解放軍向著大別山前進的過程中,我軍遇到過數十萬敵人的圍追堵截,但好在劉鄧大軍率領的中原野戰軍最終成功突圍。
  • 挺進大別山,賞嶽西秋色,第六天
    2020年11月15日,夢想騎行團挺進大別山小分隊騎行第六天,鷂落坪休整一天,參觀紅二十八軍紀念館和紅二十八軍軍政舊址,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夢想騎行團挺進大別山小分隊,全體隊員在烈士紀念碑前三鞠躬,向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犧牲的烈士致敬!
  • 中原野戰軍挺進大別山,單獨設立了陳謝兵團,其作用不可小覷
    1947年6月,中原野戰軍主力部隊千裡挺進大別山區,其中有兩支部隊協同配合挺進,一個是華東野戰軍外線兵團(陳粟大軍),另一個是中原野戰軍陳謝兵團(陳謝大軍),其中陳謝兵團還是單獨設立的,為什麼要單獨設立陳謝兵團?其作用又有哪些呢? 首先我們看看中原野戰軍的家底。
  • 挺進大別山,賞嶽西秋色,一切都在期待中
    夢想騎行團挺進大別山,賞嶽西秋色騎行活動,將在2020年11月10日出發,為了讓此行變得更加有意義,特查閱了大別山相關地理和歷史事件,踏上這片熱土,一切都在期待之中。大別山坐落於中國安徽省、湖北省、河南省交界處,西接桐柏山,東延為霍山(也稱皖山)和張八嶺,東西綿延約380公裡,南北寬約175公裡。
  • 挺進大別山,賞嶽西秋色,第八天
    2020年11月17日,夢想騎行團挺進大別山騎行第八天。昨夜一場秋雨和雷聲打破了大別山天堂寨的寧靜。連續幾日的晴天就此中斷。清晨7點起床,窗外的地面被雨水淋溼,天堂寨風景區被各種樹種植被覆蓋,五彩斑斕,絢麗多彩,山頂和山間被雲烏纏繞,眼前是一幅美麗的水墨畫卷。
  • 看中野在大別山的情況,就能找到答案
    別說還真有的,在國民黨大軍敗多勝少的情況下,白崇禧給挺進大別山的劉鄧大軍施加了很大壓力,讓劉鄧大軍在大別山無法壯大發展,一直到解放戰爭末期的淮海戰役之時,中野也僅僅只有幾萬人,和其他野戰軍相比人數差遠了。那麼白崇禧是如何對付挺進大別山的劉鄧大軍的呢?在1947年我軍為了完成經略中原的任務,派遣劉鄧指揮中野主力率軍渡過黃河,進行了千裡挺進大別山的壯舉。
  • 大別山精神的深刻內涵
    紅軍主力轉移後,留在根據地的中共鄂豫皖省委確立了獨立堅持鬥爭的方針,重建紅二十五軍,創建紅二十八軍,進行堅持和保衛根據地的鬥爭。在敵人重兵「圍剿」,根據地人力、物力枯竭的情況下,省委奉命率領紅二十五軍長徵,向其他地方轉移。留在根據地的紅二十八軍在長期與黨中央失去聯繫、根據地屢遭敵人「圍剿」「清剿」的情況下,獨立堅持了艱苦卓絕的三年遊擊戰爭。
  • 安徽面積最大的縣城,位於大別山腹地,卻是自駕遊的勝地
    在皖西邊陲、大別山腹地,有一個地方,特別吸引著人。去那裡最合適的方式便是自駕遊,可以飽覽大好河山的壯闊和魅力。那就是安徽的金寨。一個近幾年才發展起來的縣城。它位於大別山腹地,西、南兩面與河南省、湖北省毗鄰。金寨縣,屬於安徽六安市。
  • 淺談大別山
    大別山山地主要部分海拔1500米左右,是長江與淮河的分水嶺。以白馬尖(海拔1777米)為核心景點的大別山主峰景區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和國家地質公園,也是整個大別山區的核心旅遊景區,位於安徽省六安市霍山縣境內。大別山西望武漢,東守南京,獨特的地理位置使得其對民國首都南京和中心城市武漢具有重要的軍事價值,這也是當年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的地理前提。
  • 300多輛哈雷機車挺進大別山
    9月13日8:30,「萬裡騎士挺進大別山 紅色之旅–穿越中國紅嶺公路」正式啟動!來自全國300多輛哈雷機車在市區集結髮車前往金寨縣。此次活動為華東大區的哈雷車友活動,為期兩天。  此次哈雷機車隊挺進大別山,穿越金寨中國紅嶺公路,以騎行的方式體驗六安紅色之旅,對擴大大別山革命老區的知名度有著積極的作用。
  • 挺進大別山,賞嶽西秋色,第一天
    本次活動報名為9人,因倆人家中臨時有事,需留在家中帶孫子、孫女,走不開,從而遺憾退出大別山騎行。目前大別山小分隊組成人員是希望大家能夠愉快、平安地度過大別山17天的騎行生活。稍作休息後,破風主持召開大別山小分隊,第一次見面會,再次強調安全騎行的重要性,再次明確每個隊員的分工職責。
  • 哈雷機車挺進大別山,向中國紅嶺公路進發
    9月13日,「萬裡騎士挺進大別山萬眾矚目的哈雷機車隊挺進大別山,穿越中國紅嶺公路,以騎行的方式體驗六安紅色之旅,對擴大大別山革命老區的知名度有著積極的作用。哈雷騎士挺進大別山啟動現場哈雷騎士挺進大別山從六安市市區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