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融媒體7月17日訊(記者張維納 實習生範安妮)「一個人吃飯多自在,不用在乎別人的意見,想吃什麼點什麼。」7月16日中午,在漢街附近上班的楊希走進一家「一人食」餐廳,這裡設有單人卡座,提供單人菜單,「沒有比這兒更適合討好自己了」,楊希感嘆,利用中午休息時間獨自享用一份美餐,是對自己一上午工作的最大犒勞。
從去年開始,越來越多的「一人食」餐廳在武漢街頭興起,滿足更多單身群體對獨自享受美食的需求。
位於江漢路步行街的一家「一人食」餐廳,設立有單人隔間,方便顧客一人用餐 。實習生範安妮 攝
單人卡座 單人菜單 一人赴宴
以「一人食」為關鍵詞在大眾點評APP搜索發現,武漢共有730家餐廳提供「一人食」服務。一人食日式料理、一人一鍋小火鍋、一人食輕食套餐……如今,即使一人吃飯,也可以有多樣的選擇。
近日,長江日報記者走訪武漢多家「一人食」餐廳,看到餐廳內提供的菜品精緻小巧,座位設計突出距離感,且大多不需等位。
一人食餐廳提供的菜量較小,滿足一人用餐需求。 實習生範安妮 攝
「之前一個人去吃飯,最怕服務員問『幾位用餐』,並且一般餐廳分量較大,一人點餐也吃不完」,最讓楊希頭疼的,是還會遭遇「被拼桌」「被讓位」的情況。
而在「一人食」餐廳,她完全不會有這些尷尬,餐廳的菜量小价格不高,多點兩樣菜,胃和錢包也能承受。記者在漢街這家「一人食」餐廳看到,整個餐廳風格為年輕人喜愛的日式裝修,主打的日式燒鳥售價6元。
在位於江漢路步行街的「無界獨食」日料火鍋店,長江日報記者看到,店內設有多人座位和榻榻米,再往裡走,較隱蔽的地方設置了多排「單身隔間」。「特別喜歡這裡的氛圍,整個用餐過程不被打擾,即使在隔間發呆也沒有問題」,95後林曼告訴記者,服務人員送餐時,會將食物通過隔間的窗簾遞過來,只要把帘子放下,這個空間就是你的,沒有人來打擾一個人吃飯的清淨。
「一人食」經濟能走多遠?
國家統計年鑑發布的數據顯示,目前中國「空巢青年」的人數已超5800萬,並且呈現持續增長的趨勢,而根據諮詢機構歐睿諮詢的數據顯示,到2021年該數字將上升到9200萬。這些「空巢青年」衍生出的「一人經濟」,在一二線城市已成為一種逐漸普及的餐飲業態。
在單身經濟背景下,「一人食」模式究竟是賺是虧?
長江日報記者在走訪中了解到,目前武漢的「一人食」餐廳經營仍有待市場考驗。
「單人模式最大的優勢是『翻臺率快』,且相對容易備餐」。一家「一人食」餐廳負責人告訴記者,此前他們店內也設置有單人隔間,但後來因客流小,就將隔間拆除,將餐廳定位於既能滿足單人消費的習慣,同時也能承擔多人同時用餐的需求。
此前,武漢的蘭池天然豚骨、清歡手坊火鍋等「一人食」網紅店曾火爆抖音平臺,但記者16日再次探訪時發現,兩家店均已暫停營業,記者多次撥打店內電話,也處於無人接聽狀態。
一人食餐廳提供的菜量較小,滿足一人用餐需求。 實習生範安妮 攝
位於江漢路步行街的「無界獨食」餐廳負責人表示,因地理位置好,餐廳的生意還不錯,雙休日還會出現等位現象,「但相比多人餐位,單人隔間的顧客還是較少」。
「一人食」既是一個營銷的方式,也是餐飲行業的再細分過程,這是消費升級的體現」。業內人士普遍認為, 「一人食」在一二線城市仍擁有較大市場。「這裡的消費者更講究個性和喜好,以尊重消費者為前提,創造出獨立使用空間,從而滿足消費者的心理需求」。不過,也有業內人士對「一人食」的營銷模式表示擔憂,如果一些餐廳只在形式上推出單人菜單這類有噱頭的營銷模式,但並沒有改變營業模式,那對消費力的刺激仍有限。
【編輯: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