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一人食」餐廳悄然興起!吃的不是寂寞,是自在……
習慣獨處的人,大抵都會鍾愛「一人食」
不需要迎合他人,按照意願選擇餐食
也不用為了避免尷尬而刻意尋找話題
精緻的小隔間裡,一份合乎心意的美食
一切,都恰到好處
獨自享受美食,你想體驗一下嗎?
湖北武漢一家火鍋料理店走紅社交網絡。武一力 攝
「一人食」餐廳悄然興起
精緻的小隔間內,擺放一碗一筷一碟一勺,這是時下興起的「一人食」餐廳最常見的布局。草編坐墊、玫瑰花、歌手駐唱、呆萌瓷器玩偶……簡單溫馨的裝飾搭配各式美食,即使一個人也絲毫不覺得尷尬。
餐廳格局 馬芙蓉 攝
近日,小新來到武漢一家主打「一人食」的餐廳看到,這家日式風格的火鍋店,將餐廳設置為「島區」「隱區」「尋區」「無界」四個區域。其中,「獨食」區域主要位於「尋區」,共有12個座位,每個座位前安裝有捲簾,服務員上菜時直接掀開捲簾送進去。
進門、入座、點餐,只需稍等片刻,心儀的美食便被送到眼前,放下捲簾就是一個屬於你自己的私密美食空間。不用顧慮吃相,更不用顧忌周圍顧客投來的異樣眼光,靜靜享受「獨食」時光。
餐廳一角 馬芙蓉 攝
40歲的郝菁,曾在加拿大從事餐飲行業17年,2018年5月,他與另外兩個合伙人在武漢開了一家主張「一人食」概念的餐廳。
談及創辦初衷,郝菁表示,人們聚會吃飯大多結伴而行,但是隨著社會發展,單身群體逐漸增多,相較於一群人的狂歡,一個人外出就餐難免顯得孤獨,他希望給孤獨的人提供一個寧靜的港灣。
「一人食」餐廳格局 馬芙蓉 攝
郝菁介紹,來體驗「一人食」的顧客以年輕人為主,「對於大多數人而言,『一人食』還是一個新事物,大家接受需要一定的時間。」他說,餐廳在經營上曾面臨挑戰,為此也進行了相應調整。但他認為,隨著時間的發展,人們對「一人食」的接受度會慢慢提高,最重要的是要將品質和服務做好。
一人套餐 梁婷 攝
相關報告披露,2018年以來「一人食」食品興起。獨自進食可以避免繁瑣的社交,省心省事也成為現代人的共識。
數據顯示, 2018年,「一人食」類食品銷售額同比增幅超過60%,熱銷食品代表有自熱鍋、自熱缽缽雞、自熱麻辣燙、自熱螺螄粉、速食湯、速食等,購買主力為26—35歲的人群,「一人食」食品消費金額同比增速前五的地區為江西、上海、福建、寧夏、黑龍江。
一名顧客在單人隔間裡吃火鍋 馬芙蓉 攝
「一人食」,享受獨處時光
雲南小夥楊子鈺剛參加完高考。今年7月,他獨自來到武漢開始一個人的畢業旅行,先後到黃鶴樓、戶部巷、武漢大學、極地海洋公園、光谷步行街等地打卡。
單身食客進餐 馬芙蓉 攝
一群人有一群人的歡樂,一個人有一個人的自在。從高一開始,每年寒暑假獨自旅行,成為楊子鈺的一種生活樂趣,至今他已去過上海、麗江、北京、杭州、南京、香港等地。
楊子鈺說,曾嘗試過與朋友一起出遊,但是常因線路和吃飯等問題產生矛盾。而一人旅行,不用遷就他人,不用費心交際,他感覺更自在、輕鬆。
單身食客進餐 馬芙蓉 攝
旅途中的尷尬事有哪些?吃飯算是其中之一。楊子鈺表示,想找家環境好的餐廳,好好吃一頓,又不用在意別人的眼光,實在有點難。這次到武漢,在網上搜索美食時,發現了「一人食」餐廳,他迫不及待趕來嘗鮮。
點一份秘制牛油鍋,微信掃碼下單。火鍋上桌,羊肉、牛肉、鴨血、蟹棒陸續下鍋,冒起騰騰熱氣。楊子鈺邊涮火鍋邊刷手機,安安靜靜赴一場和食物的約會。他說,除了享受美食外,更享受的是獨處的快樂。
「一人食」餐廳隔間 馬芙蓉 攝
23歲的韓笑是東北人,在武漢讀書、工作已有6年,目前在一家婚慶公司工作,是「一人食」餐廳的常客,一個月最少要去六七次。
韓笑說,她最愛火鍋麻辣燙,但男朋友在異地,身邊朋友不多,想吃火鍋的時候很難約到伴兒。倘若一個人去火鍋店吃,面對旁人三五成群的熱鬧,自己會略感尷尬和失落。
「一人食」小火鍋的出現,正迎合了她的需求。她喜歡每樣菜品都嘗一下,不多的分量,不用擔心浪費。她說,在東北也有類似的小火鍋,叫旋轉小火鍋,每次吃起火鍋,會想起家鄉。
小隔間內填滿了食客們留下的寄語 馬芙蓉 攝
34歲的王樂,從事企業公關策劃,也是一名職場媽媽。上班忙著應付客戶和工作,高強度的工作和頻繁的出差,常常讓她無法按時吃飯。下班回家,全身心撲到孩子身上,感覺自己被生活「綁架」了。
她說,每天吃飯時間是她不可多得的休息時間,靜靜刷會手機發會呆。在「一人食」餐廳,享受美食是其次,更重要的是可以短暫地逃離瑣碎的生活,放空自己。
湖北武漢一家火鍋料理店走紅社交網絡。該店從今年2月14日開張至今,已撮合多對陌生男女交友成功,被稱為「邂逅餐廳」。武一力 攝
面對「一人食」,他們這麼說:
「食物有超乎想像的治癒力量,它能填飽你的肚子,更能治癒你的孤獨。」
——《一人食》策劃人、總導演蔡雅妮
「有時候,我看到別人寄予我的那種濫施的同情,總覺得有些詭異,他們不曉得我有多快樂。」
——網友小鷹子
「一個人吃飯不尷尬,尷尬的是飯才端上不久,去了一趟廁所回來發現,已經被收拾走了,那一刻覺得自己是這個世界上最可憐的人,沒有之一。」
——知乎匿名用戶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聚餐是一群人的孤單,獨食是一個人的狂歡。」
——網友Linnyberry
「一人吃飯如單刀赴會。有多暢快,就有多悲壯!」
——網友譚香山
食客留在店內的便籤 梁婷 攝
食客留在店內的便籤 梁婷 攝
「一人食」的背後,有這樣一群人:
我一個人吃飯旅行到處走走停停
也一個人看書寫信自己對話談心
……
正如歌詞中所描繪的:一人吃飯、一人租房、一人旅行,正逐漸成為當下眾多年輕人的日常。
近年來,在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和價值觀體系呈現多元化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在大城市中獨自闖蕩,因「遠離親友」「獨居」等特點,他們被外界稱為「空巢青年」。
「一人食」餐廳也成為單身青年交友勝地。武一力 攝
一人獨居,兩眼惺忪,三餐外賣,四季淘寶,五穀不分,這便是「空巢青年」的真實寫照。
據國家統計年鑑發布的數據顯示,目前中國「空巢青年」的人數已超5800萬,並且呈現持續增長的趨勢。甚至有機構預測,到2021年,這個人群的數量將上升到9200萬。
2018年天貓「雙十一」數據顯示,迷你微波爐銷量增980%,迷你洗衣機銷量增630%,一人火鍋銷量增210%……而100克裝大米、200毫升的紅酒也在同類單品中躥紅。
由「空巢青年」催生的「一人經濟」逐漸進入商家視野。除餐飲行業外,小家電、旅遊、健身、單身公寓等產業紛紛針對單身人士推出一人份商品及服務。
餐廳裡貼出的促銷廣告 馬芙蓉 攝
針對這一現象,華中師範大學社會福利研究中心主任梅志罡認為,由於生活觀念的轉變,年輕人對物質生活、精神生活追求越來越高,不管是主動「空巢」還是被動「空巢」,都應給予他們生活方式選擇上的尊重,由此產生的「一人經濟」也正是滿足這類人群的需要。
唯愛與美食不可辜負,
一個人,也要好好吃飯哦!
記者:張芹 馬芙蓉 梁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