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老廈門!把中山公園的11座橋走一遍

2020-10-08 心美看世界

中山公園有山有水,亭臺樓閣、竹林草地、花卉盆景,一應俱全。說起中山公園,你最先想到的是什麼?南門?醒獅球?還是動物園?中山公園的亮點實在太多,因此許多人反而忽略了「腳下的一道景觀」——橋。中山公園的橋有11座之多,不知你是否有認真數過?


中山公園的橋各具形態,小巧玲瓏,橫跨在原來的魁星河、鹽草河、蓼花溪上。它們連接園北的鳳凰山,園南的魁星山及園中的大面積草坪、竹林、榕蔭;接連園中的動物園、兒童遊樂園、花展館、茶樓等。中山公園的橋,兼具我國江南園林橋梁建築與西洋橋梁建築的特點,呈現出造型與風格的多樣化,很值得品味。


中山公園現有長橋一座,叫玉帶橋;短橋10座,分別是,東辰橋、涵春橋、荷庵橋、廷洽橋、蓼花橋、鼎足橋、西瑞橋、曉春橋、星河橋及平安橋。實際上,許多短橋本沒有名字,大部分名字是方文圖先生於上世紀90年代命名的。


中山公園諸橋位置(《老廈門手繪地圖》)


以地理方位命名:東辰橋—西瑞橋

如果你是一位匆匆的過客,每天西門進,東門出,必經的只有兩座橋,一座是東面的東辰橋,一座是西面的西瑞橋。


東辰橋

中山公園東門在市府大道拓寬的時候拆除了,如今為一個開放式的入口,繞過中山紀念碑就到了東辰橋。東辰橋是一座方拱橋,沒有亭臺,沒有欄杆,中規中矩,粗獷平實。


西瑞橋

西瑞橋位於公園西門邊。西瑞橋的橋身就如同羅馬式建築中的簷頂,由潔白的大理石雕成。橋頭和橋尾四根筆直的羅馬柱使得西瑞橋就像一座歐式宮殿,閃耀著迷人的光彩。


以原有溪河命名:蓼花橋—荷庵橋—星河橋

未建中山公園之前,有魁星河、蓼花溪、荷庵河等數條河流溪水從此流過。當時中山公園的設計者周醒南巧妙的將這些天然水系與中山公園的景觀融為一體。不但公園裡的水是活水,在雨澇時,公園的水系還起到了排洪的作用。

但文革中掀起的填河造地建「人民廣場」行為,大大縮小了公園的水面,納洪功能喪失。原本的河流小溪早已消失,中山公園中的部分橋名卻沿用了原有河溪的名稱。


蓼花橋

從東門進入,過了東辰橋左轉彎,一帶綠水呈現在眼前,水上有橋曰蓼花橋。橋名出自蓼花溪,源於萬石山,流經現在的蓼花路,在廈門日報舊址一帶打了個彎,逶迤進入到公園內,溪水再經過鬥涵,流入篔簹港。這是幾十年前的事了,自從建了萬石水庫,蓼花溪就斷流了。


民國時期的蓼花橋



荷庵橋

荷庵橋顧名思義應在荷庵河上,坐落在今動物園內,是園中曲率半徑最小的拱橋,接近半圓形,玲瓏小巧,煞是好看。


星河橋

星河橋坐落在由兒童樂園西進南樂館的路上,以前橋面用籬笆封鎖,裡面是苗圃。現在闢為園林,供遊人伸胳膊壓大腿。星河橋的命名應該與曾經園內著名的魁星河有關。魁星河的大部分水域在文革期間被填平建成了「人民廣場」。



以人名命名:曉春橋—君廷橋


中山公園舊橋中屬「曉春橋」最具規模和特色,仿杭州西湖「玉帶橋」而建,橋以當年商界名流洪曉春捐建命名。曉春橋原長35米,寬6米,有石階上下,是中山公園最著名的景觀之一,出現在無數的老照片中。舊橋毀於文革,而如今的曉春橋是1985年異地新建的,新橋僅6米,連接南半園與花展館,與老橋風格迥然不同,算個迷你小橋吧。

曉春舊橋(解放初期)



廷洽橋

廷洽橋位於兒童樂園南邊,舊稱「鐵橋」。橋前有塊石碑,上面記載著同安馬巷人(現翔安)林廷洽在南洋創業有成,不忘鄉梓,囑咐他的兒子林金殿特地在中山公園內造了這座橋,以志對家鄉的情感。中山公園以他的名字命名,稱之為「廷洽橋」。


民國時期的廷洽橋



僅存的長橋:玉帶橋


玉帶橋

玉帶橋舊稱「彩虹橋」,北接公園北門,南連兒童娛樂園,仿北京頤和園「玉石橋」而建,橋長約34米,橋面寬約8米。舊橋中部建有石柱支撐的垂簷方亭,兩端有七重五彩石牌坊。1959年新建三孔石橋,橋上共有28個柱頭,橋面的中部為斜坡,兩邊為臺階,便於行走。橋上雕刻古樸優美,欄下更有鏤空「祥雲」雕飾,發揮著藝術點綴的作用。

解放初期的玉帶橋



三方向的橋:鼎足橋


鼎足橋

短橋中最具特色的莫屬鼎足橋,一橋三通,鼎足而立。東北一端通動物園,西北一端通娛樂園,東南一端即辛亥革命紀念碑,接連公園東入口。橋下河道貫通,橋上一亭三柱,稱「鼎足亭」。

解放初期的鼎足橋



通向花展館的橋:涵春橋—平安橋


涵春橋

涵春橋位於花展館西側。走過此橋,移步花展館,園中之園可詩畫,根藝巨作令人嘆,隔望環水居中的棕櫚島,疏朗有致,椰樹婆娑,艘艘遊船由此而發,悠哉樂哉。


平安橋

這座橋很小,它是花展館內的小橋,約五米長,是由公園東部進花展館的必由之路。


以上11座是中山公園現存的橋。1967年到1969年「文革」時期,中山公園南半園絕大部分精華建築被毀,包括南大門、地球醒獅儀、南紀念碑、薔薇亭、司令臺、曉春橋、千秋架、噴水池等等,魁星河填為平地。許多舊橋也同時因此消失,令人唏噓不已。

中山公園舊橋之一

相關焦點

  • 上海這個地方適合欣賞橋,騎行漫步都可以,12座雲橋形態各異
    而這兩年,上海有一個地方,因為集中了12座形態各異的「雲橋」,日漸成為人們休閒觀光的好去處。那就是上海濱江東岸的公共空間了。北起楊浦大橋,南至徐浦大橋,濱江東岸的公共空間,足有22公裡之長。因為都是供市民遊客觀光慢行的功能,這裡新建的橋都沒有機動車輛通行,完全供遊人騎行、漫步,將綠地、建築、河道景觀融為一體,連通區域之間的斷點,是真正的「雲橋」。有機會沿著濱江東岸走一遍,就會發現這裡的雲橋造型十分新穎,每一座都不相同。這座洋涇港雲橋的人氣就很旺。
  • 中山漫步騎行玩新鮮
    漫步或騎行中山,都會讓你有驚喜。(圖/getty)京珠高速、廣珠西線、廣珠輕軌……如今,周末去中山旅遊,其便利程度如同在市區乘地鐵去逛街一樣。中山是一座歷史名城,處處都能感受到與孫中山先生有關的印記:綠樹婆娑的博愛路、孫文路、民生路、民權路、民族路貫穿在「香山」之中,紀念堂、博物館中都有偉人的塑像和介紹。中山也是一座玩點眾多的新城,漫步或騎行其間,都能讓你有不少的新鮮和驚喜。
  • 漳州南山橋的夜景太美了,國內第一座以「中山」命名的橋就在旁邊
    我國有很多以「中山橋」命名的橋梁,比較有名的有蘭州中山橋,但是你知道國內第一座以「中山」命名的橋梁在哪嗎?坐落於漳州九龍江上,是漳州九龍江上第一座石橋,也是國內第一座以孫中山名字命名的橋梁,當地老百姓更習慣稱之為「舊橋」。
  • 廈門思明區這20座公園,每座公園都獨具特色,不去全妄為廈門人
    廈門是著名的海上花園城市,同時也是一個多山的城市,據統計全市共有382座山,而廈門也是一個多公園的城市。更重要的是這些公園大多都是免費對市民開放。盤點廈門思明區20座公園(分為上下篇)1、中山公園廈門中山公園中山公園位於思明區鬧市中心,四周是公園南路,公園東路,公園西路,溪岸路。
  • 尋訪老廈門足跡,600年古城牆藏在中山路邊上,本地人都甚少知道
    在老廈門的核心地帶,還存在著一段古城牆,切切實實的證明了廈門古城存在的那段歷史。600多年過去,周邊高樓大廈林立,即使土生土長的廈門人都不定知道這段古城牆的存在。閒來無事,走走廈門這些老巷子,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在文化宮背面,中山公園西門往公園南路的小路上,可以看到一個「陳化成紀念祠」的指示牌,順著小巷進入,可以看到這一方紅磚祠堂。
  • 尋訪老廈門足跡,600年古城牆藏在中山路邊上,本地人都甚少知道
    在老廈門的核心地帶,還存在著一段古城牆,切切實實的證明了廈門古城存在的那段歷史。600多年過去,周邊高樓大廈林立,即使土生土長的廈門人都不定知道這段古城牆的存在。在文化宮背面,中山公園西門往公園南路的小路上,可以看到一個「陳化成紀念祠」的指示牌,順著小巷進入,可以看到這一方紅磚祠堂。1842年6月陳化成在上海吳淞炮臺抗英陣亡後,清道光帝為表彰陳化成之忠勇,詔令在其殉難地上海和原籍廈門建昭忠祠。
  • 廣西欽州風景迷人的孫中山公園
    廣西欽州港仙島公園地址:欽州市欽南區欽州港門票:免費園內設有停車場,免費停車建議遊玩時間:半天仙島公園建於1995年,是為了紀念孫中山規劃建設的,仙島公園也稱為孫中山公園,仙島公園是一個綠化覆蓋率很好的公園,空氣新鮮,這邊會有一個標誌性的建築,那就是孫中山的銅像,銅像底四周都是漢白玉石雕刻辛亥革命時期群體浮雕,非常有歷史的紀念意義。
  • 隱於鬧市的百家村,保留了百年的建築與老廈門風情,市井味濃鬱
    提起廈門的老城區,八市、中山路是比較常提到的,但對於老廈門來說,百家村也是一個不可磨滅的地名,至今仍保留了剛開始近百年前的模樣。百家村的形成緣於上個世紀三十年代,當時因為中山公園的修建,原地住戶搬遷到在公園東面,也就是如今的深田路一帶規劃修建的百餘間房子
  • 歷史與現代並存的公園,武漢市中山公園一個值得遊覽的名園
    1928年,為紀念孫中山先生,「漢口第一公園」改名為中山公園。1929年10月10日(辛亥起義紀念日),中山公園正式對外開放。1986年,中山公園建起了武漢第一座兒童遊樂場。中山公園裡面的橋有32座,是我國中心城區中橋最多的公園。許多橋還是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小橋、流水、小船,遊人,構成了大都市一幅醉美的「清明上河圖」。我對虹橋的印象比較深,這座橋的顏色非常明亮,如火熱的武漢人民一樣,讓人第一時間就能記住它。
  • 楊高陞:漳州古城漫步|中山公園
    1918年底,在漳州府衙舊址始建「漳州第一公園」,至次年11月落成,漳州府衙作為官署的歷史至此宣告結束。1926年,何應欽率領北伐軍東路軍入漳,為緬懷孫中山先生民主革命的豐功偉績,將它更名為「中山公園」。 今日的中山公園南門
  • BALI國家景觀獎獲獎名單公布 老劇場文化公園和中山公園榜上有名
    廈門兩公園獲英國景觀行業大獎  2019年度BALI國家景觀獎獲獎名單公布,老劇場文化公園和中山公園榜上有名
  • 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的中山公園
    公園布局現巧妙1926年,廈門市政督辦公署做出決定,在新闢的市區興建公園。工程由堤工處負責,堤工處顧問周醒南主持公園的規劃建設,留德建築師林榮庭負責公園的工程設計。公園於1927年動工建設,耗資100多萬銀元。為弘揚中山先生倡導的「天下為公」精神,新建的公園定名為廈門中山公園。
  • 臨港城市公園5座景觀橋開放!或蜿蜒或飛跨、創意各不同
    二環城市公園西側項目約佔整個二環城市公園的1/4 ,由臨港大道-環湖西二路-海港大道-環湖西三路所圍而成,被內漣河、申港大道劃分為八個地塊。公園與周邊相鄰社區和開放空間緊密相連,但之前每個地塊沒有橋梁連接,市民遊玩會被局限在自己家門前的公園,去其它公園遊玩需要走更多地路,而此次五座景觀橋的建成,使整個城市公園得到了貫通,有效的解決了市民遊覽需求。
  • 百年鐵橋流露出歲月的痕跡,蘭州中山鐵橋,一個見證歷史的橋
    從古時的盧溝橋到現在的港珠澳大橋,每一座橋都是讓人驚嘆的奇蹟。而有那麼一座大橋,它建於清代後期,見證了中國從抗日戰爭時期一直到如今的輝煌時期,它就是蘭州中山鐵橋。 蘭州中山鐵橋位於甘肅省蘭州市,被搭建在黃河之上,因此許多人都稱它為「天下黃河第一橋」。
  • 北京有座免費的公園,面積是中山公園的2倍之多,僅距故宮12公裡
    北京有很多公園,比如天壇公園,北海公園,中山公園等,雖然北京沒有中國其他城市大,但是它的經濟開發商是全國數一數二的,境內也有很多公園建築,大大小小的公園建築不計其數,在很多公園中,有些需要收門票,但大部分都是很實惠的,還有大量的公園不收門票,但是不收門票不代表公園的環境和風景不好,
  • 只要29.9元,太平山中山公園觀光索道帶你空中漫步~
    (訂單諮詢請添加小遊醬微信)【門票包含】青島太平山中山公園往返觀光索道票1張(中山公園⇄電視塔⇄湛山往返四程索道+太平山觀光+德國百年大酒窖)分為中山公園到太平山、太平山到植物園兩條線路,兩線往返約需45分鐘。遊人可乘索道在空中觀景。
  • 青島植物園,中山公園健步行
    今天是青島中山公園漫步行,最近這幾天,在青島湛山療養院進行療養。從周一到周四,行程安排得比較寬鬆主要就是休息,今天是第3天,組織者組織隊員們去青島中山公園漫步行,好久沒有感受到這種美好的氛圍了,以前每天除了上班就是回家休息,而現在終於可以早上起來看看海,感受一下自然的風景。
  • 作文:美麗的中山公園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趣味學習樂園>學前班數學>正文作文:美麗的中山公園 2012-03-08 11:00 來源:home.sanwen8.cn
  • 中國中山公園:江門中山公園,這裡有著怎樣的風景?
    你知道全國有多少個中山公園嗎? 據查資上的統計,全中國(包括臺灣在內),共有267座中山公園,其中廣東就有23座,最早中山公園的當然是孫中山的故鄉中山市。 你的家鄉有中山公園嗎?當天的江門之行最後一站來到了中山公園。
  • 中國中山公園:江門中山公園,這裡有著怎樣的風景?
    你知道全國有多少個中山公園嗎?據查資上的統計,全中國(包括臺灣在內),共有267座中山公園,其中廣東就有23座,最早中山公園的當然是孫中山的故鄉中山市。你的家鄉有中山公園嗎?當天的江門之行最後一站來到了中山公園。走了走江門三十三墟街,在看到永安按當鋪舊址後,由於外於深街窄巷之中,看不到全貌,這個當鋪碉樓上面是「鍋耳屋頂」。想看到它的頂,那就要登上中山公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