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侯新洲村百年將軍廟失火被毀 重建或將花費上千萬元

2020-12-16 閩南網

重建在即

成立文化研究會 籌備重建理事會

當年評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時立的碑

  早在起火之前,村裡就考慮過將軍廟的安全隱患問題,因為家廟為全木結構,村民擔心老人家在玩麻將時抽菸可能會出現問題,為此,專門把在裡面玩麻將的老人請到隔壁的老人會裡,原先在將軍廟裡演的閩劇,放映的電影,也紛紛移到老人會的活動中心去,並安排專人照看。

  將軍廟被毀的那段日子,除了要求儘快查清著火原因,悲痛之餘,村民們時常討論的便是家廟的重建問題。

  村民金可莊說,當時村裡也有好幾種看法,有的希望重建的家廟應該做成水泥的那種材質結構,不容易著火,直接在根源上避免安全隱患,但有的人覺得應該按照原來的模樣做成全木結構,才能恢復原來的建築氣質。

  但更多的村民關心的是重建的資金和管理問題。作為村委的一員,金寧明說,單單80年代的修復都花了五六十萬元,如果按現在的建築標準和採購材料的價格,重建原來的全木結構的家廟,可能要耗費上千萬元。

  這一點也得到新洲村支書金昌農的認同,已經有諸多村民反覆找過他,不單單村內族人,出外的宗親也都會過來找他詢問。金昌農並不感到驚訝,家廟著火的當天,遠在福州及以外打工的金氏族人還專門跑回來關心此事。

  金昌農說,將軍廟代表了金氏族人的精神支柱,即使將軍廟沒了,金氏族人還會在家裡供著先祖金履豐將軍的靈位。對於重建,金昌農表示,現在正在籌備成立「金履豐文化研究會」,目前他們已向高新區社管局提出申請,並得到批覆,預計下個星期就能見到批文。之後,他們將啟動將軍廟重建籌備理事會,除了向上級政府尋求重建經費外,還要積極向社會和海內外宗親募款,以期達到最終的重建目的。

  不管怎麼樣「這個家廟都要建起來,否則出去都抬不起頭來」金昌農說。

  但對於金履豐文化研究會來說,資料文獻的收集也要同步進行,這也成了讓他頭疼的問題,他說,最後可能還會尋求海內外宗親以及世界金氏聯誼會的幫助。畢竟和重建籌集募款一樣,資金和文獻資料都是循序漸進的。

  金寧明說,村裡都很期待看到將軍廟的重建,即使這代人不去做,下一代人也會去做,對於金氏族人來說,這是唯一的精神紐帶。而於私來說,將軍廟裡有一份屬於他自己的童年記憶。

家廟記憶

昔日族人保龍柱 如今廟外古榕正重生

  令金寧明印象深刻的是廟內充當著「天氣預報員」的青石精雕雲龍圖案的蟠龍石圓柱,每逢下雨天到來之前,這對蟠龍石柱就會開始冒汗,村民說,可能由於將軍廟地勢相對較低,受地氣潮溼才出現這個狀況。

  他小時候調皮搗蛋。在廟裡的石柱上攀爬,踩著龍鱗,抓著龍角,金寧明笑著說,小時候什麼都不懂,在廟裡到處捉迷藏,文革期間又經常不上課,時間多到不知所措,只能到家廟裡打發。不過,家廟重修的時候,自己還是義務去幫忙做了很久的雜活。不僅如此,每次大年三十,金寧明吃過年夜飯,玩到夜裡十二點都會到家廟裡敬香放喜炮,之後幫忙一起通宵照看家廟,防止有火災意外發生。

  對廟裡同樣感到好奇並且有著深厚感情的還有金可莊。兒時,家廟因為是祭祀祖宗的地方,自己被家人告誡不能在家廟裡隨便攀上跑下,四處玩耍,但對冒汗的龍柱一直心存好奇。在1989年之前,將軍廟剛從「文革」中走出來不久,建築破敗不堪。花雕、畫像等被騰挪和毀壞的不少,加上颱風,白蟻蟲蛀,有一部分建築開始坍塌,金可莊也曾參與了修復工作,每日往返於家裡和家廟之間,歷時兩年多。

  而那對蟠龍柱得益於村民們的保護才最終重見天日。

  金寧明說,當時為了保護這對龍柱,族人特意用石磚將龍柱圍了起來,由於龍柱的直徑達到80釐米,加上圍上的石磚,比例顯得很不協調,為了防止被破壞,石柱的四周都貼上了毛澤東語錄,就這樣一直到「文革」結束,龍柱才得以重見天日。

  這些記憶都隨著時光的流逝深深地刻進他們的腦海裡,而現在他們有一個更急切更現實的夢想。

  他們希望不久的將來,能夠重新見到修葺一新的家廟,如同15年前,金可莊曾參與修復過的那樣——三進式的建築模式、屋頂的花鳥翹角和雕花屋脊,廟前族人聚集的古榕則重換新妝,節日裡族人的祭拜絡繹不絕。

  臨行前,記者再次看了看廟前的那兩棵古榕,居然發現:燒焦的枝幹上,已經有部分新芽冒出。

相關焦點

  • 曹德旺捐千萬元巨資 助福州閩侯將軍廟重修(圖)
    原標題:曹德旺捐千萬元巨資 助福州閩侯將軍廟重修 91歲的金可莊對將軍廟重建一事感到高興 11月14日,閩侯新洲將軍廟重修領導小組在將軍廟遺址上舉行閩侯新洲將軍廟重建奠基儀式並破土動工。將軍廟的存在,是新洲村金氏族人的根脈,是故鄉的魂。 今年已屆91歲高齡的金可莊出席了該儀式,他曾和多位退休老人耗時數年完成上世紀80年代宗廟修復的工作。2013年10月11日,宗廟被焚毀的那天,老人聞言便已淚崩。宗廟被毀,對於這個一姓村落來說,影響也顯而易見。
  • 人類永遠的傷痛,巴黎聖母院失火,圓明園被毀,帕特農神廟被毀
    我們今天看一下,哪些遺產在傳承的時候出現問題,成為人類永遠的傷痛巴黎聖母院失火巴黎聖母院建於1163年,是巴黎大主教莫裡斯·德·蘇利決定興建的。這座教堂是典型的哥德式建築,花費了近兩百年的時間才建成。可以這樣說,巴黎聖母院裡面的每一樣東西,都是歐洲文化結晶,都可以當時的最高水準。而且巴黎聖母院裡面收藏著眾多的藝術珍品。
  • 德州歷史上的運河神祠(三)大王廟、媽祖廟與元將軍廟
    道光十五年(1835)夏,山東督糧道僉事、華亭人張祥河《重修德州金龍四大王廟碑記》云:「蓋廟基即馬氏之池塘,因神兆而喜舍者也。王之功在河漕,歷數百年,人鹹欽其靈異,懾其靈威,感其靈佑呵護,而或未知王之平生,則紀載者闕如。……至我朝順治、康熙間,疊奉敕封顯佑通濟昭靈效順金龍四大王,載在祀典。餘督漕山左,每歲冬送軍船出臨閘,守凍則拜神於臨清廟中,而閘外北廠之廟,間一展謁。
  • 將軍廟供奉的是哪個將軍
    有人就有廟,有廟就有神,供奉神,是求神保佑一方平安。比如消除火災供奉火神;減少水患供奉二郎神;科舉考試供奉孔夫子;領兵打仗,供奉關雲長;為了死後升天,供奉如來佛……但濟南卻有一個供奉將軍的廟宇,既不為戰勝敵人,也不能倡導忠義,說出來你可能不信,這個將軍,其任務是為了消滅蝗蟲!   據考證:將軍廟裡供奉的將軍叫劉承忠。
  • 【花都記憶】炭步這個村花1500萬元重建一座廟,只是為了延續一段百年情懷
    被毀的家廟:難以忘卻的一種銘心之痛光祿大夫家廟建成後,華嶺村駱氏族人以此為莫大榮光,在廟中行祭祖,唱戲、集會、慶典等各種活動。此後,駱氏族人人丁興旺,入仕為官者眾多。僅在駱秉章逝後,同治皇帝就封賞了其後人眾多官職。在一眾駱氏子弟官運亨通之時,光祿大夫家廟也越來越成為後世族人心中的聖地。
  • 泉州龍山曾氏家廟歷代興廢重建修葺事記
    使閩地得以安定,出現了歷史上罕見的繁榮時期,為閩域的蓬勃發展立下巨大功勳,後來受封為開閩侯(以延世公像蟒袍為據)。更為龍山曾氏家族興旺發達,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延世公卒於後唐五代莊宗同光元年癸未(923年),將其神主進入原宅廳堂龕中。而後幾代神主均附之,曰:祖厝(祖廳)。
  • 神秘的將軍廟天主教堂——尋訪濟南老建築
    在濟南,人們對地處洪家樓的天主教教堂和緯四路上基督教堂耳熟能詳。而對於毗鄰泉城路老城區上老街深巷將軍廟街的卻知之甚少。將軍廟教堂以其獨有的歷史文化內涵,彰顯著自己的古老和悠久。在這條古老的街道上,將軍廟教堂是濟南第一座天主教堂。教堂奉無染原罪聖母為主保,所以名為「聖母無染原罪堂」,濟南人以其地名,稱之為「將軍廟教堂」。
  • 【看閩侯】你可知,閩侯青口藏著一座「皇帝殿」
    靈濟宮位於福州市閩侯縣青口鎮青圃村,建築面積約2460平方米,建築壯觀,規模宏大,是一座始建於五代的道教宮觀,初名大王廟,明代永樂十五年(1417年)重建後賜名靈濟宮。▲(俯瞰靈濟宮)  傳說明永樂皇帝的母后身得疑難之症,後頒詔天下,尋醫求治,閩侯青圃人曾陳孫(亦稱曾神孫)揭榜進京醫治,手到病除,永樂皇帝龍顏大悅,逐賜令重建青圃大王廟,建成之時御手其額「靈濟宮」。
  • 閩侯雪峰寺 修繕千年枯木庵
    N海都記者 李熙慧/文 通訊員 曾致遠/圖 海都訊 福州閩侯雪峰寺內,藏著全世界獨一無二的枯木庵樹腹碑千年文物。昨日,記者從閩侯縣博物館了解到,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枯木庵已經啟動修復,整個修復工程需用經費300多萬元,工程歷時約半年,預計6月底即可竣工。
  • 濟南老城將軍廟街,你知道供奉的是哪位將軍嗎?
    了解濟南,就一定要走走濟南的老城老街,將軍廟街區就是代表之一。 出五龍潭東門,過馬路向東進小道,就進入了將軍廟街區的西城根街,向北100米就是濟南僅存的老城牆,向南拐進啟明街就到了將軍廟街,將軍廟歷史文化街區北至大明湖,南至泉城路,東至鞭指巷,2014年,將軍廟歷史文化街區獲批為省級歷史文化街區。
  • 西坪|探訪烏龍將軍廟遺址
    暗淡山麓有一座「打獵將軍廟」的遺址。烏龍茶的傳說便是從這裡開始的。沿松巖村松林頭代天府廟後的一條石頭古道而上,踏著厚厚的松針落葉,曲折而上,來到地名稱「高旗庵」之處,其山勢如猛虎回首,山高林密,雲霧繚繞,林木蔥鬱,草長茶香,山澗流水潺潺,茶園、林、草構成一個和諧的自然生態環境。這就是「打獵將軍廟」遺址。這裡擁有成片自然原始的茶園。
  • 安化縣的「將軍廟」供奉的到底是什麼將軍?
    打開湖南省益陽市的地圖,你會發現這裡有好幾處以「將軍廟」命名的地方。其中包括位於赫山區衡龍橋鎮分水坳的「將軍廟」,位於資江西路860號附近的「將軍廟」(「將軍水府廟」),以及位於安化縣仙溪鎮大溪村的「將軍廟」。那麼,安化縣的「將軍廟」供奉的到底是什麼「將軍」?
  • 省定貧困村興寧市徑南鎮新洲村蹲點採訪紀實
    「讓貧困村農產品插上品牌的翅膀」是廣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幫助新洲村脫貧奔康的工作舉措,蔡新華口中的「何樹排」品牌,就是新洲村申請的5個註冊商標之一。一個曾經的省定貧困村,在過去的4年裡,迎來了「千年之變」,不僅成功摘掉貧困的帽子,村民人均純收入更是達到17650元,昔日小山村在品牌化的綠色生態農產品產業發展道路上奮起騰飛。
  • 黃鶴樓是近代重建的,那被毀之前是什麼樣?
    不過,現如今的黃鶴樓其實都是在黃鶴樓被毀了之後重建的,和古代其實差別還是非常大的。那麼究竟在古代的黃鶴樓是什麼樣子?最近就有一個宋清時期的黃鶴樓模型出現在了黃鶴樓裡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黃鶴樓是「江南三大名樓」之一,歷史上屢毀屢建,僅明清兩代就被毀7次。為展示黃鶴樓千百年興衰歷程以及它所體現的中國傳統建築技藝,相關人員對歷史文獻上的宋、清時期黃鶴樓形態進行了立體還原。複製品位於二樓展廳。
  • 就知道巴黎聖母院失火,這些名勝也曾被火災毀於一旦,你知道幾個
    最近,巴黎聖母院失火引起熱議。據了解,火災起於閣樓,隨後蔓延至屋頂,目前雖然已經撲滅了火勢,但是巴黎聖母院損失慘重。但是玫瑰花窗被毀,93米的高塔尖被毀,三分之二的天花板也被燒沒了。剩下的巴黎聖母院如同一座被燒得只剩下車頭和殘破不堪車身的卡車,雖然法國總統馬卡龍已經在積極籌措資金,但是大家心裡都知道這個一個遙遙無期的工程。但是除了巴黎聖母院,這些舉世聞名的建築曾經也被火災毀於一旦,你知道幾個?
  • 經典教堂建築巡禮之——濟南將軍廟天主教堂
    濟南將軍廟天主教堂全名聖母無染原罪教堂,因為坐落在將軍廟街上而被人們俗稱之將軍廟天主教堂。是濟南最早的天主教堂,始建於清順治七年(1650年),由西班牙教士嘉伯樂在將軍廟街購地13.6畝建成,為歐式風格建築,後在教會與民眾衝突中被焚毀。教堂的全貌。
  • 大理蒼山將軍洞,遊玩1廟2庵8個景點,半天時間全拿下!
    一廟兩庵簡介:一、大理蒼山香火最旺的寺廟:將軍廟大理蒼山將軍洞風景區,因將軍廟而聲名遠播。將軍廟是白族本主廟,也是大理香火最旺的本主廟。將軍廟用於祭祀公元754年,唐朝天寶戰爭中陣亡的唐將李宓。據記載,唐王朝派大將李宓率10萬大軍進攻南詔,南詔王閣羅鳳派出自己的強將迎戰,兩軍交戰於洱海西南側的西洱河上。最終唐朝將士全軍覆沒,唐將李宓也跳江而死。後來,南詔閣羅鳳不記恩怨,收撿唐朝士兵屍骨,在西洱河南岸築起"萬人冢",即現在下關正陽時代廣場附近的天寶公園所在處。明代以後,下關白族奉唐將李宓為本主,始建將軍廟。
  • 頤和園今早失火,原因調查中(建國以來古建火災大要案匯總)
    火災現場濃煙火災現場濃煙網絡上發布的失火視頻1951年10月21日,國保單位,瀋陽故宮大清門因電氣短路發生火災,致使大清門及門廳陳展文物全部被毀。1952夏,國保單位,河北省遵化縣清東陵因遭雷擊失火,建築被毀。1953年7月,四川省峨眉山接引殿因燒坑溫度過高引起火災,燒毀古建築2000多平方米,殿內文物全部被毀。
  • 貴州銅仁川主宮失火被毀 百年文物單位曾作茶樓
    據《貴州都市報》報導,7天凌晨,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銅仁市川主宮失火,在一片火光中有100多年歷史的木質古建築被完全燒毀。據悉,位於銅仁城區三江匯流之處銅巖西側的銅仁川主宮,始建於明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奉祀蜀太守李冰及其子二郎神像於其中,歷代屢遭毀壞,最後一次修復時間為清光緒年間。
  • 日本東京鐵塔下,隱藏著有數百年歷史的古寺,還是德川家康的家廟
    已有數百年歷史的增上寺離大名鼎鼎的東京鐵塔只有咫尺之遙。增上寺已有數百年的歷史,但寺中的大殿卻幾度被毀,最近的一次是二戰時的美軍空襲,現在能看見的大殿其實是1974年重建的。春天花團錦簇的增上寺,更給這座古寺增添了許多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