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象
為領年終獎 白領成「票奴」
「最近手頭有打的票、餐票、油票之類的發票嗎?都給我留好了,我報銷用。」近日,一位好友向記者求助,希望湊到幾千元的發票。原來,他是為領年終獎做準備。
無獨有偶,15日,記者在大緯二路某超市內的公交卡充值點看到一位年輕女士正向剛充完公交卡的行人「求發票」。「發年終獎本是個高興的事,但還得為湊發票的事發愁。」這位女士告訴記者,他們公司的年終獎金都要用發票報銷的形式發放,去年她就是和同事一起買了1萬元的通信費發票才湊夠的。「是按發票總額的1.5%收的錢,那1萬元通信費中就有近1000元是假的,財務退回來才知道是假票」。
記者了解到,也有一部分朋友圈比較廣的「求票族」,找發票不用那麼費勁,直接找當老闆的朋友代開發票。「我在朋友公司開了一張5000元的發票,再加上自己東拼西湊的,差不多夠了。」在某企業上班的小張告訴記者。
調查
催火「賣票黨」 名目隨便開
「我以前在計程車司機手裡買過發票。」在一家私企工作的王先生向記者坦言。王先生說,不同的司機賣給的方式不一樣,有按張數收費的,也有按疊收費的,金額稍大的居多。
記者在某大型購物網站搜索「住宿費」,出現1583條信息,其中有不少賣家摻雜其中做發票交易。記者點開一家寫有「購買酒店住宿費抵用券、餐飲折扣票券,下午發貨」字樣的店鋪,店主稱,酒店餐飲住宿、商貿商品等各種發票都可從他這買到。「住宿費單張金額1000元以下70元一份,單張金額1000元以上按6%計算」,該店提供的通信費發票也是機打的。記者問及發票的真實性,店家表示他們的發票「正規網上可查驗」,「 可 貨 到 付款」。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不少網站對「求購發票」等字樣自動屏蔽或會刪除買賣發票的帖子,不少賣家用拼音「fa票」或「嘌」、「法」等字代替。
□實習生 孫爽本報記者 田珊
「求購濟南正規賓館發票」、「求購餐飲發票」、「求各種發票,誰有用不到的發票可以讓給我」……臨近年底,一些單位報銷、報帳、領年終獎需用發票抵,不少人為此發起了愁。「票販子瞅準「商機」,手機簡訊、貼吧、論壇、郵箱、購物網站等成了營銷陣地。記者調查了解到,通過這些渠道買來的發票很多是假票,而且會給自己和單位帶來偷逃稅款的風險。
稅務專家
員工買發票抵獎金 單位也涉嫌逃稅
採訪中記者了解到,有些企業為了報帳、做帳,不惜源源不斷地向票販子購買發票,還稱之為「合理避稅」,這種「避稅」的做法是否可取?
對此,濟南振泉稅務師事務所稅務師林先生告訴記者,我國稅法確實有合理避稅這一說法,但得在國家政策允許的前提下才能避稅,林先生表示,員工用發票抵年終獎金,偷逃的不僅是個人所得稅,也有可能造成偷逃企業所得稅。他說,企業允許列入成本費用的工資、福利、獎金,是有一定限制的。「如果應當計入企業員工工資總額的支出,沒有按照規定計入,這就人為造成了企業工資總額的減少、其他成本增加,明顯不符合稅法規定。」
林先生介紹,票販子所言的「正規網上可查驗」並沒什麼可信度。「即便是在稅務網站上能查詢到發票號碼的也不一定是真發票。也有可能是套票或是遭複製的假票。」他告訴記者,「查驗真票最好的辦法是要求開票方提供購買發票時稅務部門出具的發票。」
公安部門
空白票來自南方 受騙只能吃啞巴虧
濟南市公安局經偵支隊相關負責人魯亮告訴記者,市面上的票販子主要有兩種。一種是以制假為主的,這類人主要通過製作假冒發票、仿冒公章,然後根據客戶要求列印發票數額、製作假發票。另一種則是大型商場、企業財務人員或計程車司機,利用部分客戶不索要發票的機會,大量收集真發票後,以一定價格出售,謀取不法利益。「我們查獲假的發票類型涵蓋各類『定額發票』、『機打發票』以及『公路汽車補充客票』等10餘種發票、票據。」魯亮告訴記者,在被破獲的制假發票案件中,假發票(空白票)主要來自浙江、廣東等南方城市,濟南的犯罪分子多是在出租房屋內通過簡訊、QQ、名片等方式向外散播廣告,招攬生意,然後根據「客戶」要求對從南方購進的假發票進行加工(即在空白髮票中填寫抬頭、金額等內容並加蓋偽造的印章)。魯亮提醒市民,平時要養成向商家索要發票的習慣,「市面和網絡上售賣的發票,其真實性無法保證,市民一旦受騙,也會因本身是不合法交易而難以維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