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房最擔心的就是「剛交錢,房價就跌了」。如今依舊有天真的購房者,認為咱們的房價依舊漲勢如虹,買到即是賺到。熟不知,當你還在因為買到房而樂此不疲的時候,隱藏在樓市背後最大的炒房團已經開始賣房套現自救了。
大家還記得去年賣汽車的st海馬拋售了344套房產,賣了1.62億元的消息嗎?正是這一驚天的消息,讓隱藏在樓市背後最大的炒房團開始浮出水面。《證券日報》消息稱,到去年三月末,A股3616家上市公司中,有1808家持有投資性房地產,資產達到了1.27萬億。按照去年的房地產投資口徑是13萬億計算,上市企業手裡的投資房地產幾乎達到了整個房地產投資的十分之一,按照100萬元一套房計算,他們手裡的房產多達127萬套!小編還記得,當年有上市公司因為主營業務虧損,為了防止企業利潤下滑,立馬將公司持有的房產進行拋售,企業利潤瞬間由跌轉升。
這就是我們這個市場的普遍現象,上市企業不做主業卻去炒房,而且是佔據上市公司一半江山。當然,在全民炒房,投資房產是最具有收益性的產品,企業做出這種決策也無可厚非。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這麼些年,開發商建了那麼多房子,但是還是供不應求的狀態。因為房子都流向了這些企業,他們購房是不受限購措施限制的。
如果將這127萬套房釋放到市場中來,勢必會對樓市造成衝擊。如今這種趨勢正在來臨,由於疫情的影響,很多企業的資金壓力陡增,僅依靠政府的降稅措施,很難維持企業的正常運營。如果賣房換來的資金能夠維護企業的正常運營,我想下一波「ST海馬」正在到來的路上。
現在不僅是其它行業受困,房地產同樣面臨著房價下跌的趨勢。經過三年的樓市調控,整體而言房價處在穩定的趨勢。但隨著新房市場的不斷加大供應量,二手房房價反而受到了影響,出現量價齊跌的現象。另外,房企也同樣為了求得生存的資金,開啟了降價打折促銷的手段。近日,恆大開啟了全國樓市七五折優惠購房的策略,樓市一片驚呼,這樣的折扣力度已經很久沒在市場中出現過了。
市場悲觀情緒的疊加,使得企業不堪重負。拋售房產,獲取企業日常運營的資金已經成為他們的首選。但是現在的行情,誰來接盤是一個值得考量的問題。矛盾點就在此,擁有大量房產的上市企業希望通過賣房自救,但市場需求未見高漲。所以,一旦上市房企開始大量向市場拋售房產,可能會引發降價潮的提前來臨。
言午說
錯過了窗外的風景,但您不能再錯過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