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紅,發源於湖南石門,而不是宜昌的一個民間故事

2020-12-13 石門仙山茶行

點擊上方關注兩字,瀏覽更多精彩內容。

關於廣東香山茶商盧 次倫先生(以下簡稱盧氏)到壺瓶山來創辦「泰和合」茶號,生產「宜紅」茶的故事,目前在壺瓶山這一塊的主流傳說是他在南鎮靠湖北的九臺山開銅礦失敗後寓居宜沙街上,偶然喝到本地白毛尖時動心起念做茶葉生意的(吳恭亮先生的《盧次倫傳》和劉山鎮先生的《映山紅》均持此種說法)。

泰和合茶號

筆者近日在向泥沙本地故老了解當年泰和合茶號的全貌時,88歲的原泥市衛生院院長徐宗耀老人給筆者說了另外一個版本:

卻說盧氏等廣東商人在湖南石門的南北鎮等地開採銅礦包括前前後後打官司,前前後後持續了幾年,這幾年時間裡,他就喜歡上了本地人產的白毛尖,(白毛尖其實就是農民手工做的毛尖茶),每年都會從本地人手中收不少白毛尖寄回家供家中的親友品嘗(這種可能性完全存在,廣東那地方的人喜歡喝功夫茶,大概在廣東打過工、和廣東本地人有過接觸的人都知道這一點)。

南北鎮風景:雄鷹展翅

廣東商人最後採礦失敗後,別人都離開了泥市,盧氏卻獨自留了下來,你道他為何留下來,其實他另有目的,他的一位女性前輩,相傳是其姑母,孀居在家,家資豐饒,而且特別喜歡品茶,每年都會叫盧氏專門給她在南鎮農戶家裡訂做幾斤好茶,盧氏一行採礦失敗之後,已經通信告知家裡,這個姑母也知道此事,就寫信告訴盧氏:你那兒茶好,銅礦沒採成,不妨多看看茶葉資源,可以考慮做茶葉生意,如果本錢不夠,我來支持你。

盧氏寓居宜沙期間,對宜沙周圍的茶葉資源做了充分的考察才回香山縣老家,跟這位姑母在內的所有親友做了全盤介紹,最後這位姑母拍板,出資支持盧氏做茶葉生意,不過不是做白毛尖,而是做紅茶,估計與那時香港已割給英國,廣東靠近香港,對世界大勢有了解,知道歐美流行喝紅茶有關,如果是這樣,那麼盧氏這位姑母眼光倒是很遠,這位姑母的拍板,也就誕生了海國流芬的「宜紅」茶。

徐宗耀老先生的這個故事,倒與宜沙本地故老鍾老倌對筆者說的一個也是關於盧氏的故事有暗合之處。

鍾老倌所說的故事是盧氏是受其嬸母資助做茶葉生意,其嬸母交代他,不能只顧自己享受,要多造福蒼生,盧氏把泰和合茶號建起之後,接嬸母來養老,其嬸母來宜沙後,看到規模宏大的泰和合茶號,誤以為是盧氏貪圖享受,非常生氣,一怒之下在盧氏的後背上使勁打了一巴掌,結果三十多年後盧氏去世的原因就是因為後背上長了什麼東西醫治無效才去世。

黃虎港鼓鑼洞猴子觀海

與徐宗耀老人的說法相同的,盧氏在創立「泰和合」茶號的過程中可能確實得到了其某一位家資豐饒的女性前輩的大力支持,至於盧氏後來確實做到了造福蒼生。

現在壺瓶山集鎮上這位保存下來的「泰和合」茶號成了「宜紅」發源於石門的鐵證,不論宜昌人怎麼論證「宜紅」發源於宜昌,這位「泰和合」茶號宜昌人搬不走也抬不動。

黃虎港鼓鑼洞後花園臺柱子

相關焦點

  • 張家界與宜昌推鄭貴鐵路,加密八縱主幹道,或為石門十堰洛陽路線
    目前貴州和湖南段的建設已經啟動,其中貴州段的貴陽至銅仁鐵路已經建成,而銅仁至吉首鐵路計劃在年內開工。湖南段的張吉懷鐵路已經建設多年,這就意味著貴陽至張家界的線路已經定型。2020年11月,張家界對於未來的高鐵計劃作出了詳細的回覆。其中提到2019年下半年,《張家界鐵路網「十四五」及中長期發展規劃研究報告》出臺。
  • 享譽世界的百年品牌——宜昌宜紅,「萬裡茶道」上的新亮點
    宜昌宜紅茶,就是沿著這條萬裡茶道,走出了自己的品牌,將紅茶的芬芳香遍全世界,也讓世界知曉了在中國大陸中心地帶的一個美麗城市——宜昌。遊客在茶園體驗採摘樂趣。清溪溝貢茶廠生產的宜昌宜紅茶。「宜紅茶」三個字構成詞組,並作為一個品牌形成,是在1892年。據《盧次倫傳》記載,「宜紅茶」由清末民初的廣東籍實業家盧次倫於1892年定名。當時,盧次倫還設計了宜紅茶的商標圖案,貼畫在「泰和合茶號」的內外。
  • 宜張高速湖南段明天將正式開工,對石門縣意義重大
    8月28日,爐慈高速(宜張高速湖南段)將在慈利縣通津鋪鎮長峪鋪村席塔組舉行開工儀式,儘管宜張高速湖北段都已經通車了4年,但是對於湖南湘西北地區而言,依然是遲來的愛。宜張高速是國家高速G59呼和浩特至北海高速一段,北起宜昌當陽市、枝江市,經白洋長江大橋到宜都市、過五峰土家族自治縣,經湖南省石門縣、慈利縣,在慈利西接已經通車的長張高速,
  • 襄常高鐵客流分析,常德市會不會把宜昌推向張家界?
    ~石門~常德的正確性,如果真要說爭議,也是應該先修宜昌~常德高鐵還是先修宜昌~張家界高鐵。宜張高鐵和荊常高鐵相比較,在客流量上具有巨大的優勢,2019宜昌和張家界的旅遊人次1.68億,比荊州和常德多了5800萬人次,宜昌和張家界機場旅客613萬人次,比荊州和常德多了500萬人次。
  • 中國新聞網|石門橘子紅了 湖南石門柑橘節暨文化旅遊季10月啟幕
    中國新聞網|石門橘子紅了 湖南石門柑橘節暨文化旅遊季10月啟幕 2020-09-28 23:01:26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鄧霞 李飛 譚力彰] [湖南常德石門縣長鄧碧波28日在長沙推介,即將於10月17日開啟的第二十屆湖南石門柑橘節暨文化旅遊季,將以「石門橘子紅了•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為主題舉行八大主體活動,為石門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助力。
  • 十堰和宜昌謀劃十宜高鐵,但至洛陽為160普鐵,可併入包海通道
    如襄常高鐵,這個常見於民間稱呼或各大媒體報導。但是在預可研審查中,正確的表述方法為「新建襄陽至常德鐵路」。 高鐵的標準,各國不統一。但我國的標準為:新建設計開行250公裡/小時(含預留)及以上動車組列車,初期運營速度不小於200公裡/小時的客運專線鐵路。
  • 常德高鐵戰略為何優先荊常,也不棄宜常
    最新的信息是常德市提出了「一個方言」、「一個聲音」、「一個態度」、「一個決心」,規劃雙通道,優先推進荊常鐵路。常德為什麼力主荊常,又規劃雙通道。我想說:一,這是初心!2.從路網布局規劃看,宜常無法為湖南提供良好的通達性,北上,東去就不用說了,即使西去成渝,假如有宜石常,湖南也只需到五峰而不需到宜昌即可轉去沿江高速。更何況,湖南精心規劃的是借張家界-恩施(安恩張高鐵)這段連上沿江,從長沙可西去成渝,西北沿渝西高鐵去西安,這都跟宜昌無關。
  • 壺瓶山民間故事系列:和木
    在石門民間,農民過五六十歲後,一般就開始預備自己百年之後的棺木,稱為和木,木者,即棺材,和者,即製作的意思。這本來是個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不過據說也有道道,就是和木的木匠可以看出一付木能放多長時間,或者說主人用不用得上。
  • 市民建議加油爭取呼南高鐵宜常段儘快開工,宜昌市市委辦公室這樣答覆
    市民留言原文如下: 尊敬的周書記,您好,作為一個宜昌百姓,十分關注宜昌的發展,十分關心宜昌的未來。荊常段一旦在宜常段建設之前立項入規劃,那完全可以相信,宜常段將不會再有。 希望周書記為了宜昌百姓南下高鐵夢繼續努力,務必推進宜常段儘快進入可研階段,並儘快開工建設。無論付出任何代價,宜昌人都希望保住這條南下高鐵!
  • 襄常高鐵一周動態,臨澧縣為什麼堅持宜昌~石門~常德走向
    宜昌進京這個事情我前兩周就說過,估計沒多少人會信,現在已經是事實。作為襄常高鐵走向角力中份量最重的地級市,湖北省的副中心城市,也是最後一個進京的城市,宜昌市進京的意義和作用不言而喻。第2件是湖北發改委再次明確了襄常高鐵的宏觀走向是荊門~宜昌~常德,常德市的荊常鐵路優先,並不足以改變一切,只會給湖南省和宜昌市預定的襄常高鐵宜昌~石門~常德段2022年開工建設,造成不必要的困擾,另外湖北省發改委還明確了正在對襄常高鐵與沿江高鐵的共線部分荊門至宜昌進行可行性研究,如果襄常高鐵與沿江高鐵近期內能夠在荊門~宜昌~五峰段共場共線,將為襄常高鐵減少
  • 桔子紅了 | 石門柑橘節開啟「湖南屋脊」旅遊新模式
    2020第二十屆湖南石門10月17日,2020第二十屆湖南石門柑橘節暨文化旅遊季活動在夾山國家森林公園禪茶文化廣場濃情開幕。副市長龔德漢、縣委書記郭碧勳出席開幕式並致辭,縣委副書記、縣長鄧碧波作石門文旅推介。
  • 宜昌「美麗宜道」 ,鋪就康莊大道
    建成環百裡荒、環玉泉寺旅遊公路等農村公路「美麗宜道」520公裡,命名下漁口至方山等「美麗宜道」示範工程10個284公裡,「四好農村路」成為靚麗的風景線、戶外休閒地和「網紅打卡點」。3追夢「一路美麗」打造交旅融合的「美麗路網」打造「全省率先,行業一流,全國知名」的宜昌公路文化IP——「美麗宜道」。將「美麗宜道」沿線打造成為拉動宜昌市內循環發展的最大潛力區。全市現已累計建成「美麗宜道」農村公路520公裡,「兩帶三環四線」的「美麗經濟帶」格局基本形成。
  • 第三屆宜紅古茶道學術研討會開幕 共商「宜紅文化」傳承
    專家、學者實地考察宜紅古茶道遺存點 董曉斌 攝中新網宜昌5月26日電 (董曉斌 陳登良 陳玲玲)5月26日,以「線路與文化」為主題的第三屆宜紅古茶道學術研討會在湖北宜都開幕,國內80餘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商「宜紅文化」的挖掘、保護、傳承與發展
  • 市民諮詢呼南高鐵宜常段進展,宜昌市發改委最新官方答覆答案新鮮出爐
    宜昌市人民政府宜昌市黨風政風熱線版塊網友留言:呼南高鐵宜常段進展!市民留言原文如下:請問呼南高鐵宜常段最新進展如何?宜昌和常德兩市、湖北和湖南兩省達成共識了嗎?宜昌官方在爭取呼南高鐵宜常段這件大事上有何作為?
  • 五峰宜紅,以「技藝」傳承「記憶」!
    條索緊細有毫,色澤烏潤香氣甜純,湯色紅豔滋味鮮醇,葉底紅亮……至今有百餘年歷史的「宜昌宜紅」是馳名中外的紅茶品牌五峰所產宜紅茶昔年遠銷國外,頗有聲譽是「宜昌宜紅」品質最具代表性的產地��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管理的茶葉標準樣中有紅毛茶樣
  • 湖北恩施一個縣,和重慶相鄰,擁有石門河景區
    建始縣和重慶市的奉節縣、巫山縣接壤,縣域地圖酷似一個香菇,全縣人口約51萬。縣城業州鎮位於縣境北部偏西的一個山區小盆地中,距省會武漢市約600千米,距恩施機場約60千米。宜萬鐵路、滬渝高速公路、清江黃金水道、銀百高速貫穿縣境。建始縣是一個山區縣,位於武陵山腹地,平均海拔超千米,生態優良,旅遊資源頗為豐富。
  • 異地宜昌商會:「宜」起助力帶貨宜昌
    宜品宜味,是宜昌的名片是遊子無法忘懷的家鄉記憶是宜昌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柱更是宜昌千千萬萬家庭的生計
  • 歷史原來這麼有趣—宜昌的故事
    宜昌,位於長江中上遊結合部、湖北省西南部,素有「三峽門戶」「川鄂咽喉」之稱。宜昌古稱「夷陵」,因「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得名。清朝時改稱「宜昌」,取「宜於昌盛」之意。東鄰荊州市和荊門市, 南抵湖南省石門縣,西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北連神農架林區和襄陽市。
  • 石門老城·縣城溯源
    此後隋、唐、宋、元、明、清,澧水流域一直以澧州為中心,管轄石門、慈利、澧縣、安鄉等縣。特別是兩宋時期,澧州改為澧陽軍州,轄石門、慈利、澧陽、安鄉,隸屬荊州湖北路。此時石門的臺宜寨(今所街),慈利的索口寨、安福寨,臨灃的敖山寨與石門、慈利、澧縣三縣平等為少數民族土司寨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