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原來這麼有趣—宜昌的故事

2020-12-21 知識如雲

宜昌,位於長江中上遊結合部、湖北省西南部,素有「三峽門戶」「川鄂咽喉」之稱。宜昌古稱「夷陵」,因「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得名。清朝時改稱「宜昌」,取「宜於昌盛」之意。東鄰荊州市和荊門市, 南抵湖南省石門縣,西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北連神農架林區和襄陽市。

宜昌歷史悠久,巴楚文化源遠流長,是世界歷史文化名人屈原、古代民族團結使者王昭君的故裡。宜昌是三峽工程、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所在地,被譽為「世界水電之都」。

宜昌還以「三國故地」而著稱,古典名著《三國演義》中有三十六個故事發生在這裡。「夷陵之戰」火燒連營七百裡,趙子龍大戰「長坂坡」,張飛橫予「當陽橋」,關公敗走「麥城」被擒「回馬坡」等等故事和遺蹟俯拾皆是。這裡還是埋葬關公正身的「五陽」之地,建有氣勢恢宏的關帝陵。同時也是關公文化的考察研究之地。

風景文化

1.屈原

屈原(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戰國時期楚國詩人、政治家。羋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雲名正則,字靈均 。約公元前340年出生於楚國丹陽(今湖北秭歸),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

屈原的作品是他堅持「美政」理想,與腐朽的楚國貴族集團進行鬥爭的實錄。他的「美政」理想表現在作品中,就是「舉賢而授能兮,循繩墨而不頗」(《離騷》)。所謂「舉賢授能」,就是不分貴賤,把真正有才能的人選拔上來治理國家,反對世卿世祿,限制舊貴族對權位的壟斷。

他還以奴隸傅說、屠夫呂望、商販寧戚的歷史事跡為例,說明了不拘身份選拔人才的合理性。所謂「循繩墨而不頗」,就是修明法度,即法不阿貴,限制舊貴族的種種特權。

屈原雖遭讒被疏,甚至被流放,但他始終以祖國的興亡、人民的疾苦為念,希望楚王幡然悔悟,奮發圖強,做個中興之主。他明知忠貞耿直會招致禍患,但卻始終「忍而不能舍也」;他明知自己面臨著許許多多的危險,在「楚材晉用」的時代完全可以去別國尋求出路,但他卻始終不肯離開楚國半步。表現了他對祖國的無限忠誠及其「可與日月爭光」的人格與意志。

2.三峽水電站

三峽是由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組成。三峽水電站,又稱三峽工程、三峽大壩。位於中國重慶市到湖北省宜昌市之間的長江幹流上。大壩位於宜昌市上遊不遠處的三鬥坪,並和下遊的葛洲壩水電站構成梯級電站。

它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水電站,也是中國有史以來建設最大型的工程項目。而由它所引發的移民搬遷、環境等諸多問題,使它從開始籌建的那一刻起,便始終與巨大的爭議相伴。

歷史上,長江上遊河段及其多條支流頻繁發生洪水,每次特大洪水時,宜昌以下的長江荊州河段(荊江)都要採取分洪措施,淹沒鄉村和農田,以保障武漢的安全。在三峽工程建成後,其巨大庫容所提供的調蓄能力將能使下遊荊江地區抵禦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也有助於洞庭湖的治理和荊江堤防的全面修補。

自古以來,長江三峽段下行湍急,唐代詩人李白曾有「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裡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早發白帝城》)的千古名句。但同時,船隻向上遊航行的難度也非常大,並且宜昌至重慶之間僅可通行三千噸級的船舶,所以三峽的水運一直以單向為主。

到三峽工程建成後,該段長江將成為湖泊,水勢平緩,萬噸輪可從上海通達重慶。而且通過水庫的放水,還可改善長江中下遊地區在枯水季節的航運條件。不過由於永久船閘分為五級,因此通行速度較為緩慢,理論上過閘要2小時40分鐘,在目前實際運行中,往往需要4個小時以上才能通過。

3.三峽苕酥

三峽苕酥保留了鮮紅苕熟化後的特有香氣和風味,口感酥脆,甜味適中,爽口化渣,老少鹹宜。產品風味獨特,營養豐富,老少皆宜,包裝古樸精美,地域特色顯著,深受本地市民和來三峽旅遊的中外遊客的青睞。

嘉靖年間,章太后來到三峽夷陵郡遊玩,見當地盛產紅苕,突出啟想。她命夷陵、長陽、長樂(五峯縣)所有食品作坊師傅三日之內做出"吃苕不見苕"的糕點。土家師傅詹多也是作坊的一員,其妻見他三日未歸,便帶煮熟的紅苕偷偷送去充飢;夫妻倆互相推讓,不小心弄破了紅苕皮,摔入餈漿中,詹多忙品嘗餈苕,味美馨香,便靈機一動,悟出了配方。

眾師傅齊心合力,採用紅苕,糯米,雞蛋原料做出了"有苕不見苕"的糕點。太后嘗之,讚不絕口,遂提名為"三峽苕絲糖"。回宮後,她令人把"三峽苕絲糖"記入宮中食譜。後來,詹多特將些配傳於三峽民間,流傳至今。

#宜昌#今天的分享到這裡就要結束了,非常感謝小夥伴閱讀本文,中國地大物博,已經誕生了很多有趣的故事,想看到更多有趣的內容就關注一下小編吧,點關注不迷路!小編不定時給粉絲髮福利!

相關焦點

  • 歷史原來這麼有趣—太原的故事
    瀕臨汾河,三面環山,是一座具有2500多年建城歷史的古都,「控帶山河,踞天下之肩背」,「襟四塞之要衝,控五原之都邑」的歷史古城,是山西省的省會,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太原是中國北方著名的軍事,文化重鎮,也是世界聞名的晉商都會,也是中國最重要的能源,重工業基地之一。
  • 歷史原來這麼有趣—德州的故事
    德州歷史悠久。早在舊石器時代,我們的祖先就在這塊土地上生息、繁衍。精美的黑陶器物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歷史上,德州就是京杭大運河的一個重要碼頭。德州自古就有「九達天衢」、「神京門戶」之稱,京滬鐵路、石德鐵路和在建的德龍煙鐵路在這裡交匯,是山東的北大門,華東、華北重要的交通樞紐。
  • 歷史原來這麼有趣—呼和浩特的故事
    呼和浩特是蒙古語音譯,意為「青色的城」,是內蒙古自治區首府,全區政治、經濟、文化、科教和金融中心,譽為「中國乳都」,榮膺國家森林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全國十大幸福城市、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市等稱號。呼和浩特建城歷史可追溯至2300多年前的戰國時期。
  • 歷史原來這麼有趣—臨淄的故事
    淄博歷史悠久,是齊文化發祥地,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臨淄為春秋五霸之首齊國的故都,因齊國最早興起蹴鞠運動,被國際足聯認定為世界足球起源地。中國歷史上第一本手工業專著《考工記》、第一本農業專著《齊民要術》以及最早闡述服務業的專著《管子》都是在這片土地上寫成的。齊文化具有開放進取、兼容並蓄的特質,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淵源之一。
  • 歷史原來這麼有趣—安陽的故事
    安陽出過不少歷史名人,例如顓頊、帝嚳,是上古時期「三皇五帝」中的第二位和第三位帝王,前承炎黃,後啟堯舜,奠定華夏基根,是中華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將軍婦好,婦好是商王武丁的妻子,是個善於打仗的女將軍,她率領商朝軍隊攻克了周邊諸多方國,是中國歷史上有據可查(甲骨文)的第一位女性軍事統帥,也是一位傑出的女政治家。曹操(155年~220年),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三國中曹魏政權的締造者。
  • 歷史原來這麼有趣—鄭州的故事
    鄭州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中國八大古都之一、國家重點支持的六大遺址片區之一、世界歷史都市聯盟會員城市。在華夏民族傳統宇宙觀中,鄭州地區是「天地之中心」,自古以來就是文明交流的十字要衝,域內留存了豐富的文化遺產。歷史上,夏、商、管、鄭、韓建都於此,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在此設州。
  • 歷史原來這麼有趣—通遼的故事
    在蒙古族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嫩科爾沁、阿魯科爾沁、四子部、茂明安、烏拉特及青海和碩特等部族均屬科爾沁部分支,其中最著名的要數嫩科爾沁部,其駐地就是通遼地區。今天通遼的地域,只是清代科爾沁草原的一部分。歷史上的科爾沁部,已先後被劃到了內蒙古自治區的多個盟市和吉林、黑龍江、遼寧三省,現在的通遼市只有科左中旗和科左後旗2個科爾沁旗。
  • 歷史原來這麼有趣—朔州的故事
    它雄踞隘口,南望內長城,東靠新廣武城,北鄰漢陰館故城,西接遼代雁門關,是歷史上漢民族與北方少數民族交戰的重要地帶。對峙的敵樓,林立的關口,相望的烽火臺等,構成一條堅固完整的軍事防衛體系,至今仍不失曾經金戈鐵馬、壁壘森嚴的戰鬥氣勢。
  • 歷史原來這麼有趣—十堰的故事
    其實歷史人物的陳年穀與戲劇人物的陳世美原本風牛馬不相及,也應無損其聲譽。2.武當山武當山,道教聖地,位於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境內。武當山又名太和山、謝羅山、參上山、仙室山,古有"太嶽"、"玄嶽"、"大嶽"之稱。
  • 歷史原來這麼有趣—商洛的故事
    商洛歷史上是西北通往東南的交通要道,兼容秦雄楚秀,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歷代詩文大家李白、白居易、韓愈、杜牧等曾寓居商山,留下了大量膾炙人口的千古佳句。當代著名作家賈平凹就出生在丹江河畔的丹鳳縣棣花鎮。
  • 歷史原來這麼有趣—大興安嶺的故事
    #大興安嶺#今天的分享到這裡就要結束了,非常感謝小夥伴閱讀本文,中國地大物博,已經誕生了很多有趣的故事,想看到更多有趣的內容就關注一下小編吧,點關注不迷路!
  • 歷史原來這麼有趣—雲南的故事
    雲南,人類重要發祥地之一,千百年來,伴隨著中華民族的發展,雲南各民族融合、演變、發展,走過了漫長的歷史,自戰國時期建立滇王國以後,行政建制和區劃經過無數次的演變,逐漸形成了今天的雲南。元謀人:大約170萬年前,原始人群時期的人類就生活在中國大地上。雲南元謀人是我國歷史上迄今為止所發現的最早的猿人。
  • 歷史原來這麼有趣—上海的故事
    歷史上發生在上海的事件?1.1842年8月《南京條約》開放上海為通商口岸。2.1843年英軍駐紮上海,公布《上海租 界章程》。3.1860年,太 平天國李秀成,陳玉成打垮江南大營,進攻上海,遭到洋槍隊的打擊。
  • 歷史原來這麼有趣—葫蘆島的故事
    2.葫蘆島市的歷史緣由葫蘆島市原名錦西市,錦西市設治雖晚,但歷史悠久。錦西設縣治始於清光緒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始稱江家屯撫民廳治所置於江家屯(今連山區鋼屯鎮)後於大同元年(公元1932年)遷至連山。錦西改縣級市始於1985 年,升格為省轄市始於1989年。
  • 歷史原來這麼有趣—深圳的故事
    歷史的變遷經常表現在「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新安故城的發展變化也是如此。梁天監六年(507年),東官郡改為東莞郡,陳將郡治移至增城。唐肅宗至德二年(757年),將寶安縣名改為東莞,縣治從南頭移到今天的東莞市。到了五代,宋、元以後,深圳在行政方面的隸屬關係都發生過一些變化。
  • 建成600年的北京故宮,原來藏著這麼多有趣的故事
    如今,故宮安然地停留在今日北京城的中心,成為值得北京人驕傲的一座歷史遺產。但是,您知道嗎,就在這座紅牆黃瓦的建築裡,還藏著不少有趣的小故事呢!越南人也來修故宮?原來,在當年建造九龍壁的時候,因為燒制工藝實在太複雜,有一塊構件被燒壞了。可上頭定的工期將近,再去重新燒制已經來不及了,這可怎麼辦呢?眾多工匠像熱鍋上的螞蟻,急的團團轉。突然一個工匠突發奇想,要是用木頭雕刻好後,再塗上白漆不就可以假亂真了?
  • 歷史原來這麼有趣—白山的故事
    市區年平均氣溫4.6 ℃,夏季最高氣溫歷史極值36.5℃,冬季最低氣溫歷史極值-42.2℃,年平均降水量883.4毫米,日照時數2259小時,無霜期140天。白山市素有「立體資源寶庫」、「長白林海」、「人參之鄉」之美稱。肥沃的土地、豐富的森林、礦產、山珍土特產和旅遊資源給白山帶來了廣闊的開發前景。
  • 歷史原來這麼有趣—遼陽的故事
    遼陽是遼寧省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是擁有2300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戰國時期,為燕國遼東郡治所,名襄平。秦沿燕制,仍將遼東郡首府設在襄平。漢初遼陽為遼東國首府,後仍將遼東郡治設於此。公孫氏時期,襄平為平州及遼東郡治。西晉初年,襄平再次成為遼東國首府,後改平州治。東晉時期,遼陽先後被前燕、前秦、後燕、高句麗等地方民族政權佔據。唐代遼陽為遼城州治所,一度成為安東都護府府治。
  • 歷史原來這麼有趣—長春的故事
    1.長春歷史簡介長春市地處東北邊陲。在距今兩千多年以前,是北方肅慎族生活過的地方。漢至西晉為夫餘國屬地。唐代中後期,屬渤海扶餘府。遼屬東京道黃龍府。金歸上京路隆安府。元屬遼陽行省開元路。明代在長春設立其塔木衛、亦東河衛、木古河衛。清代設治前,屬蒙古郭羅爾斯前旗扎薩克輔國公的封地。
  • 《你好啊,故宮》:原來歷史這麼有趣,孩子們都愛讀!
    故宮裡的這些建築都各司其職,其中發生著許多不為人知的有趣故事。全套書把——200多幅手繪故宮圖、40座故宮建築、41個歷史知識、29個故宮人物、12件故宮珍寶融入充滿童趣的故事裡,將故宮近600年的歷史與文化,向孩子們娓娓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