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有成就的旅行家很多,國務院為什麼確定《徐霞客遊記》首篇日5.19為國家旅遊日?因為1.徐霞客旅遊時間最長,30多年。2.旅遊範國最廣,涉足今19個省市自治區,大半個中國。3.《徐霞客遊記》內涵豐富,有百科全書之稱,影響中外。4.不受官遣,自發旅行,艱難困苦。5.堅韌不拔,勇於創新,科學精神,永值弘揚,譽為遊聖。類似歐洲文藝復興的人文驕子,徐霞客是晚明資本主義萌芽時期個性開始解放的先進知識分子。
徐霞客名弘祖,字振之,號霞客,以號行世。江蘇江陰人,生於明萬曆1587年,卒於崇禎1641年。少懷大志,面對滾滾長江,發出「知其大而不知其遠」的興嘆,激發探究江源的強烈願望。他博覽群書,嚮往大自然。父祖四代科舉悲劇,使他毅然絕意仕途。母親王氏支持兒子問寄名山大川。徐霞客22歲結婚當年新春,開始遠遊。母親把親手縫製的遠遊冠給兒子戴上,寬慰壯膽。
布衣徐霞客,東涉閩海,西跋華山,北及燕晉,南抵兩廣雲貴。遊歷當今蘇、浙、皖、魯、冀、晉、陝、豫、贛、湘、鄂、閩、粵、桂、貴、雲和京、津、滬19省市區。徐霞客遊五嶽及落迦山、雁蕩山、白嶽山、黃山、龍虎山、廬山、太和山、九疑山、武功山、雲嶁山、羅浮山、勾漏山、高黎貢山、雞足山等千峰萬巖。遊金華八洞、茶陵麻葉洞、將樂玉華洞、陽朔龍洞等300多個奇洞異穴。遊長江、湘江、大渡河、金沙江、瀾滄江、元江、星宿海(今青海境內)等大川。
徐霞客膽大勇為。為探浙江雁蕩湖,拉布條在懸崖上墜下,布條斷裂而閃轉騰挪挽上,差點粉身碎骨。
徐霞客要遊湖南麻葉洞,山民們紛紛勸阻:洞裡有神龍、精怪,沒有法術的人不能制服它!徐霞客不信,把行李寄在農家,和僕人各拿火把鑽進深廣的洞穴,壯舉驚動了整個山村。
徐霞客白天爬山涉水,晚上或雨天則寫遊記,長年累月留下近百萬字的遊記手稿。因過於辛勞,晚年足疾不能行走,由雲南麗江納西族土知府木增送回江陰,留下民族友誼佳話。因多次遇盜,手稿散失很多,現存60多萬字則有其塾師季夢良、兒子李寄等人整理而成《徐霞客遊記》。《遊記》在研究溶巖地貌、丹霞地貌,考察流水侵蝕與沉積、流程與流速、植物地理、氣候氣象等許多方面,達到當時世界地理科學的最高峰。《遊記》採用韻散結合的寫作手法,成為文學中的遊記散文巨構佳篇。
清末民初,社會公認徐霞客為自然科學家的榜樣。清華大學掀起研究《徐霞客遊記》熱潮。地質研究所丁文江編寫《徐霞客年譜》,部分譯成英文傳向世界。抗戰中浙大校長笠可楨倡議召開徐霞客逝世300周年紀念會。英國學者李約瑟在《中國科學技術史》著作中高度評介徐霞客和遊記。1959年毛澤東主席在一次中央會議上提出「我很想學徐霞客。」讚揚說:「徐霞客那人沒有官氣,他跑那麼多路,找出金沙江是長江的發源。`岷江導江`,這是經書上寫的,他說這是錯誤的,他說是`金沙江導江`。」1987年國家主席李先念為紀念徐霞客誕生400周年題辭「熱愛祖國,獻身科學,尊重實踐。」
改革開放之初,浙大教授陳橋驛首先提出研究徐霞客及遊記為「徐學」。2007年,徐霞客銅像豎立在北京世紀壇,供遊人瞻仰。徐學研究方興未艾,在深入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