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那些事,徐霞客是明代地理學家,撰寫《徐霞客遊記》馳名中外

2020-12-14 百家號

徐霞客是明代傑出的地理學家、散文家。他歷時30多年,遊歷各地名山大川,又因撰寫《徐霞客遊記而馳名中外。

徐霞客(1587年一1641年),原名弘祖,號霞客,字振之。江陰陰梧滕裡(今屬江蘇)人。他從小愛讀歷史、地理一類的書籍圖冊。長大後,他不滿朝政腐敗,不願應試科舉,謀求做官,立志遊歷祖國的名山大川,探索自然的奧秘。

1609年,徐霞客22歲那年,開始離家外出遊歷。他先後走遍了太湖、天台山、黃山、雁蕩山、泰山、武夷山、五臺山和恆山等名山,每次回家,他都跟親友講述各地的奇風異俗和遊歷中的驚險情景。後來,徐霞客的父母都去世了,他就把全部精力撲在遊歷考察的事業上。1637年,他在50歲那年,開始了一次路程漫長的旅行,花了整整四年時間,遊遍了湖南、廣西、貴州、雲南四省,一直到達邊境騰衝(今雲南騰衝縣)。他跋山涉水,到過許多人跡罕至的地方,攀登懸崖峭壁,考察奇峰異洞。

有一次,徐霞客來到湖南茶陵(今湖南茶陵縣),聽說當地有一個麻葉洞,洞裡有神龍或者精怪,沒有法術的人都不敢進去。徐霞客卻不信神怪,舉起火把就進了洞,村裡的百姓聽到有人進洞,都湧到洞口來看熱鬧,徐霞客在洞裡考察了很久,一直到火把快燒完才出來。圍在洞口的百姓看到他安全出洞都十分驚奇,說:「我們等了好久,以為你們一定給妖精吃了呢。」

徐霞客被稱為「千古奇人」。他在漫遊西南的時候,除隨身的一個僕人外,還有一個名叫靜聞的和尚,他們三人一起做伴。有一次,他們在湘江乘船的時候,遇到了強盜,行李財物被搶劫一空,靜聞和尚因為受傷,在半路上死去。到最後,連他隨身的僕人也離開他逃走了。但是,這些挫折都沒有動搖徐霞客探索自然的決心。徐霞客在旅途中,在每天晚上休息之前,都要把當天的所見所聞詳細記錄下來。即使在荒山野林裡露宿的日子,他也總是在舞火旁,伏在包袱上堅持寫日記。1641年,徐霞客去世了,他留下了大量日記,而且都是他的地理考察的詳細記錄。他的實地考察糾正了過去一些書中記載的錯誤,發現了許多過去沒人記載過的地理現象。後來,人們把他的日記整理後,編成了一部《徐霞客遊記》。

《徐霞客遊記》共60餘萬字,是徐霞客30多年旅行考察的真實記錄,生動、準確、詳細地記錄了祖國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地理景觀。它為歷史地理學的研究提供了許多重要資料,開創了我國地理學上實地考察自然、系統描述自然的先河,具有很高的科學價值,此外,該書文字優美、語言生動,又是一部遊記散文集,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徐霞客遊記》被稱為「千古奇書」,廣為流傳。

相關焦點

  • 江陰市徐霞客紀念館
    徐霞客(1587—1641),是我國明代傑出的地理學家、探險旅行家、遊記文學家,偉大的愛國主義者,世界歷史文化名人。他以畢生的精力,從事艱苦卓越的科學考察事業,被稱為「千古奇人」。他熱愛祖國,追求真理、獻身科學、尊重實踐、堅忍不拔、不斷進取的精神,是中華民族美德的結晶,徐霞客精神是16—17世紀民族精神的一種體現、一個典範、一面旗幟。
  • 著名地理學家探險家徐霞客名句名言介紹
    很多人對徐霞客都不陌生,他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地理學家探險家和旅行家,他的故事也一直在被流傳。徐霞客出生在江蘇的一個書香世家,他家祖祖輩輩都是讀書人,他本名並不叫徐霞客,而是叫徐弘祖,字振聲,自己給自己取號霞客。
  • 四大古典地理名著《徐霞客遊記》推出「白話版」
    原標題:四大古典地理名著《徐霞客遊記》推出「白話版」  本報訊 (記者 張建波 通訊員 徐興華)從江陰走出去的明代傑出的地理學家、旅行家和遊記文學家徐霞客,給後人留下了一部60萬字的文言文版古典地理名著巨著——《徐霞客遊記》。
  • 徐霞客,明代著名旅行家,有三十多年的遊歷生涯
    明朝後期,我國科學技術得到了快速發展,出現了一位偉大的地理學家,他叫徐霞客。徐霞客自幼聰明好學,他喜歡讀歷史、地理、遊記這樣的書籍,他的志向就是長大之後遊遍祖國的大好河山。那些取得成功的人,都是小時候就有著遠大的志向,並且敢於去實踐的人。
  • 胸懷九州,壯行天下,江陰徐霞客故居介紹
    徐霞客是我國明代傑出的地理學家、探險旅行家、遊記文學家、偉大的愛國主義者。著有世界名徐霞客遊記》,被稱為「千古奇人」,聞名中外,享譽世界。晴山堂壁嵌名揚四海的晴山堂石刻,該石刻集中了明代洪武三年至崇禎五年前後262年間,90位名人名家為徐家撰寫的墓志銘,傳、序、記等共95
  • 徐霞客遊記第十五章
    明代地理學家、旅行家、文學家。徐霞客(1587年1月5日-1641年3月8日),名弘祖,字振之,號霞客,南直隸常州府江陰縣(今江蘇省江陰市)人,明代地理學家、旅行家和文學家,他經30年考察撰成的60萬字地理名著《徐霞客遊記》,被稱為「千古奇人」。
  • 徐霞客為了寫《徐霞客遊記》,曾在旅行中做了不少荒唐事
    《徐霞客遊記》,為明末地理學家徐霞客創作的一部散文遊記,在原稿的基礎之上,王忠紉手校、季夢良續成稿本,成書於1642年。此書是系統考察中國地貌地質的開山之作,在地理學和文學上有著重要的價值。然而,徐霞客為了寫《徐霞客遊記》,曾在旅行中做了不少荒唐事。那這是怎麼回事呢?徐霞客的家世十分顯赫,九世主徐麟為明初高官,在其努力之下,徐家成為江南望族。
  • 旅遊達人—徐霞客
    明代地理學家、旅行家和文學家。徐霞客是個富N代,書香世家。金榜題名是古代每個讀書人的夢,然而我們的徐霞客先生對這個事不是很感冒(主要家裡也支持,同學們別學他,小心挨揍)。徐媽媽徐爸爸在這件事上做的就很到位。二十二歲那年,他就開始了傳奇的一生。直到五十四歲去世,半生都在路上。其實算上少年時的身未動,心已遠,一生也許都在遠行。
  • 徐霞客遊記
    景物描寫《徐霞客遊記》中關於景物的描寫不僅貼近現實,而且十分準確。現代科技也印證了徐霞客對於地質地貌和巖石景觀記載的準確性,據對比,徐霞客對華東地區和桂林許多巖石、溶洞的描述與科學工具的實際測量驚人地吻合。例如在《遊桂林日記》中對伏波試劍石的描寫:"一石柱下垂覆崖外,直抵下石,如蓮萼倒掛,不屬於下者,僅寸有餘焉。是名伏波試劍石。"
  • 黃信陽:建議把徐霞客《遊天台山日記》編進中小學教材
    (北京時間記者 黃海東 報導)2018年全國兩會召開前夕,記者採訪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道教協會副會長、北京道教協會會長黃信陽,今年他的提案之一是建議把徐霞客《遊天台山日記》編進中小學教材。黃信陽表示,徐霞客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旅行家,《徐霞客遊記》是歷史上最有代表性的旅遊文化作品,而《遊天台山日記》則是其開篇之作,也是其成名作和代表作。「中國旅遊日」就以《遊天台山日記》記載的第一個日子5月19日而確定的,因此《遊天台山日記》進中小學語文教材具有特殊的意義和價值。
  • 深讀《徐霞客遊記》: 領悟風景背後的一山一石
    這個於430年前誕生於江陰市馬鎮的男孩,就是我國明代著名的地理學家、旅行家和探險家——徐霞客。稍微留意一下他的「名銜」,我們會發現歷史所記載的徐霞客,首先是一名有獨特發現的地理學家,然後才是旅行家和探險家。
  • 王必勝:徐霞客的上林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1982年又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新聞系,碩士研究生。1979年到北京廣播學院工作,歷任人民日報社編輯、文藝部副主任,高級編輯。1976年開始發表作品。1988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歷史有幸讓這塊土地增添了榮光。
  • 《徐霞客遊記》的故事
    《徐霞客遊記》形成一部完整著作形式,是季夢良的整理之功,這也是《徐霞客遊記》的第一個抄本。   以上文字是我們現在能在網上查到的,其實,《徐霞客遊記》一書還有一個更離奇的故事,世人並不清楚。     崇禎十四年(公元1641年)正月二十七,遊聖徐霞客與世長辭。
  • 徐霞客:一生只做了旅行一件事
    少年時的徐霞客是一位「調皮搗蛋鬼」,應試科舉的書不好好讀,整天沉浸在古今史籍、山海圖經等「冷門」書籍中,還動不動就私自爬山、登峰、潛水,喜歡像鷹一樣飛在高空,像魚一樣暢遊水中,極盡個人所能,而且做得像模像樣。徐母對此因勢利導,鼓勵兒子立天地之志,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在母親的呵護鼓勵下,徐霞客一面如饑似渴地閱讀歷史地理和遊記類書籍,一面開始在家鄉附近遊歷。
  • 《徐霞客遊記》:科學與文學完美結合的典範
    科學與文學完美結合的典範——漫評《徐霞客遊記》※北喬《徐霞客遊記》,無疑是一部偉大的著作。眾所周知,《徐霞客遊記》是一則以日記體為主的地理著作,明末地理學家徐霞客經過34年旅行,寫有天台山、雁蕩山、黃山、廬山等名山遊記17篇和《浙遊日記》、《江右遊日記》、《楚遊日記》、《粵西遊日記》、《黔遊日記》、《滇遊日記》等著作,除佚散者外,遺有60餘萬字遊記資料,後由他人整理成《徐霞客遊記》。
  • 《徐霞客遊記》是怎樣寫成的?有什麼科學價值?
    生於萬曆十四年(公元1586年),死於崇禎十四年(公元1641年),是我國古代位傑出的地理學家和著名的旅行家,在世界地理學史上也具有重要地位。徐霞客從小就有一個遠大理想,立志遊遍祖國的錦繡河山,探索大自然的奧秘。他在詩中寫道:「我欲倒騎玉龍背,峰顛群鶴共翩翩。」在三十多年裡,他的足跡遍於今北京、天津、上海三市和十六個省區,行程數萬裡。
  • 周末有閱總第294期丨《少年讀物徐霞客遊記》
    點擊藍字|關注我們《少年讀物徐霞客遊記》讀萬卷書,行萬裡路!當代著名地質學家、科普作家劉興詩與古代偉大的旅行家、地理學家徐霞客穿越時空,神奇相遇,趣味解讀多姿多彩的中國地理!匯集地理常識、旅行知識、人文歷史、山川河流、草木時節,讓閱讀更豐富,讓旅行更精彩,讓夢想更美好!藏址:少兒借閱室 索書號:K928.9-49/1【內容簡介】這是一部成長勵志書。「世界這麼大,我想去看看!」
  • 資深驢友徐霞客是怎樣煉成的?
    明崇禎十四年(1641),中國明代著名的地理學家、旅行家、文學家,被稱為「千古奇人」的那麼在四百多年前的明代,沒有現代地圖、通訊技術、衛星導航、旅行指南等現代技術的幫助,徐霞客是如何做到不盲目出遊考察的?本文根據其遊記,初探徐霞客如何利用地方志進行旅行考察的活動情況,弘揚他與方志文化一脈相承的「存真求實」思想。
  • 徐霞客曾遊歷四明山,遊記卻從寧海開篇,寫到了四窗巖
    徐霞客,明代著名的地理學家、旅行家和文學家,足跡遍及現在的21個省市自治區,「達人所之未達,探人所之未知」,以《徐霞客遊記》傳世,被譽為「千古奇人」。徐霞客是江蘇省江陰人,出生於1587年1月5日,1608年正式出遊,時年21歲。公元1613年5月19日,徐霞客從寧海南下天台山,《徐霞客遊記》從寧海開篇。
  • 《徐霞客遊記》的由來
    徐霞客是我國明代晚期獻身於科學事業的人。他從小喜歡地理書籍,立志旅遊和考察。為了探索大自然的奧妙,研究祖國的山川風貌。他從22歲開始,大約用了30年左右的時間,先後遊歷了我國16個省區。東到浙江普陀山,西至雲南騰衝,南臨廣西南寧一帶,北迄河北薊縣盤山。足跡遍布大半個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