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怎麼了,不能雅俗共賞嗎

2021-03-02 新京報書評周刊

原來唐朝的安史之亂可以說是我們社會變遷的一條分水嶺。在這之後,門第迅速地垮了臺,社會的等級不像先前那樣固定了,「士」和「民」這兩個等級的分界不像先前的嚴格和清楚了,彼此的分子在流通著,上下著。而上去的比下來的多,士人流落民間的究竟少,老百姓加入士流的卻漸漸多起來。這種進展經過唐末跟五代的長期的變亂加了速度,到宋朝又加上印刷術的發達,學校多起來了,士人也多起來了,士人的地位加強,責任也加重了。這些士人多數是來自民間的新的分子,他們多少保留著民間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態度。他們一面學習和享受那些雅的,一面卻還不能擺脫或蛻變那些俗的。

人既然很多,大家是這樣,也就不覺其寒磣;不但不覺其寒磣,還要重新估定價值,至少也得調整那舊來的標準與尺度。「雅俗共賞」似乎就是新提出的尺度或標準,這裡並非打倒舊標準,只是要求那些雅士理會到或遷就些俗士的趣味,好讓大家打成一片。當然,所謂「提出」和「要求」,都只是不自覺的看來是自然而然的趨勢。

 

「雅俗共賞」是以雅為主的,從宋人的「以俗為雅」以及常語的「俗不傷雅」,更可見出這種賓主之分。起初成群俗士蜂擁而上,固然逼得原來的雅士不得不理會到甚至遷就著他們的趣味,可是這些俗士需要擺脫的更多。他們在學習,在享受,也在蛻變,這樣漸漸適應那雅化的傳統,於是乎新舊打成一片,傳統多多少少變了質繼續下去。前面說過的文體和詩風的種種改變,就是新舊雙方調整的過程,結果遷就的漸漸不覺其為遷就,學習的也漸漸習慣成了自然,傳統的確稍稍變了質,但是還是文言或雅言為主,就算跟民眾近了一些,近得也不太多。

 

真正「雅俗共賞」的是唐、五代、北宋的詞,元朝的散曲和雜劇,還有平話和章回小說以及皮簧戲等。不能完全雅化的作品在雅化的傳統裡不能有地位,至少不能有正經的地位。雅化程度的深淺,決定這種地位的高低或有沒有,一方面也決定「雅俗共賞」的範圍的小和大——雅化越深,「共賞」的人越少,越淺也就越多。所謂多少,主要的是俗人,是小市民和受教育的農家子弟。

 

「雅俗共賞」雖然是以雅化的標準為主,「共賞」者卻以俗人為主。固然,這在雅方得降低一些,在俗方也得提高一些,要「俗不傷雅」才成;雅方看來太俗,以至於「俗不可耐」的,是不能「共賞」的。但是在什麼條件之下才會讓俗人所「賞」的,雅人也能來「共賞」呢?

我們想起了「有目共賞」這句話。孟子說過「不知子都之姣者,無目者也」,「有目」是反過來說,「共賞」還是陶(陶淵明)詩「共欣賞」的意思。子都得美貌,有眼睛的都容易辨別,自然也就能「共賞」了。孟子接著說:「口之於味也,有同嗜焉;耳之於聲也,有同聽焉;目之於色也,有同美焉。」這說的是人之常情,也就是所謂人情不相遠。

相關焦點

  • 中國畫「雅俗共賞」何其難!
    文/子語「雅俗共賞」最早見於明代孫仁孺《東郭記·綿駒》中的「聞得有綿駒善歌,雅俗共賞。」一般用來形容歌曲、繪畫、書法、戲曲等文藝作品既高雅、有境界,又通俗易懂,各種文化層次、各種社會階層的人都能夠看得懂、聽得懂,還很喜歡。
  • 「雅俗共賞」可塑性極強的星座,既能俗的無畏,也能雅的輕狂
    而今天要和大家介紹的這些星座他們卻從不屑於玩這種虛偽的套路,正相反他們才是雅俗共賞的真大佬,既能高貴優雅,也能很接地氣,上能紅酒舞會,下能燒烤地攤,可塑性極強。金牛座雅俗共賞說的就是金牛座了,他們向來是那種上得廳堂下得廚房的類型,雖然金牛們平日裡總是一副木訥老實的模樣,往往存在感很低。
  • 茶文化的雅俗共賞,是茶文化源遠流長的關鍵!
    人生七雅「琴棋書畫詩酒茶」和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一雅一俗都包含了茶。可以說,茶文化是眾多傳統文化中雅俗共賞的存在了。歷代文人墨客在品茶中,得到極大的情趣和某種淨化情感的滿足,甚至達到了某種境界,這往往是其他文化活動所不能給予的,因此,歷代詩人常以詠茶人詩。佛家的「三飲便得道」、「禪茶一味」,儒家的修身養性,道家的清靜無為皆與茶結緣,建立了緊密的聯繫。俗——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 當一個人有了雅俗共賞的胸懷,也就有欣賞生活中平凡之美的能力
    雖然我們常說要雅俗共賞,但是在現實生活中,似乎人們總是認為,高雅文化是要比世俗文化好的,陽春白雪與下裡巴人似乎很少處於同一場合之下。但在筆者看來,高雅文化的產生從離不開世俗的文化背景,甚至從某種程度而言,世俗文化孕育了高雅文化。
  • 玩石頭:不怕俗,就怕裝!
    相對「雅」而言,那就是「俗」。什麼是俗呢?俗是指趣味不高,令人生厭的習氣,在玩石的過程中,很多人都避開「俗」,而儘可能做到「雅」。那麼是否這些看似「俗」的行為,就不應該在奇石圈存在呢?當然不是!我個人認為:玩石頭不怕俗,就怕故作高雅!
  • 《老酒館》的「雅」「俗」融合,贏得展播開門紅
    大俗即是人情味真誠搬上熒幕為什麼筆者說《老酒館》的臺詞 「大俗」,這裡有人人都能聽得懂的粗淺道理、身上的精氣神兒和在直接中流露的人情味,體現著實打實的真誠。俗話說:「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東北人與山東人在歷史的風雲際會中,養成了獨特的民俗融合文化特質。
  • 嵩迷為你解讀網絡流傳的「十年許嵩,雅俗共賞」究竟是什麼意思?
    網絡上流傳著一句話」十年許嵩,雅俗共賞」,很多人不了解其深刻含義,今天筆者就來分析一下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首先來分析前半句,什麼是「十年許嵩」?現在來分析後半句「雅俗共賞」,篇幅較長,感興趣的可以接著往下看!首先這首歌在網易雲評論突破二百萬,2019年6月12日的準確數字是2209456,在網易雲評論突破兩百萬的除了許嵩之外還有的就只有周杰倫了,周杰倫,何許人也,這裡就不多贅述了。
  • 雅俗共賞叫蟈蟈
    蟈蟈雅俗共賞,是無論高官貴族抑或下層百姓都喜愛的一種昆蟲,既是皇家奉若珍寶的寵物,也與普通民眾結下了不解之緣。據說,自宋代開始已經有人飼養蟈蟈了,到了明代,養蟈蟈之俗已蔚然成風、遍及朝野。明太監若愚在《宮中記》一文中說:皇宮內有兩道門竟以蟈蟈的名字命名:一曰「百代」,一曰「千嬰」。
  • 各地春節奇葩年俗 出嫁閨女不能在娘家過除夕
    原標題:各地春節奇葩年俗 出嫁閨女不能在娘家過除夕  新春佳節,親友團聚,原本是合家歡樂的節日,但一些「奇葩」年俗卻讓網友忍不住「吐槽」。  閨女不能在娘家過年  「本來想陪老媽過個年,可在除夕那天被『趕』出門了。」張女士喪偶多年,僅有的一個女兒在國外留學。
  • 雅俗共賞的榆木
    用得朗朗上口,可你見過或者用過它嗎? 榆木是榆科,榆屬,主產溫帶,落葉喬木,樹高大,榆分布於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山東、山西、內蒙古、陝西、寧夏、甘肅及新疆等省(區)。 西藏、四川北部江下遊各省也有栽培;朝鮮、俄羅斯、蒙古也有分布。榆木經烘乾、整形、雕磨髹漆、可製作精美的雕漆工藝品。
  • 高明的兒童文學作品應該雅俗共賞老少鹹宜
    在寫作的時候,只是充分調動記憶嗎?還是又做了哪些準備工作?  葉廣芩:我查了很多頤和園的資料,真實資料必須和我的記憶融合,不能生搬硬套,更多的是一些個人經驗積累,我聽到的看到的都是不登大雅之堂的東西,不能直接寫成故事。
  • 宋代文學「雅」俗共賞,究其原因,是何種變化形成這種文化差異?
    其次,宋代文學當中的"雅"還包含了特殊的民族含義,首先,漢民族的傳統文化以"雅"自居,中原文化習慣將少數民族文化成為蠻夷文化,也就是"俗"文化,因此他們對於少數民族的"夷"音其實是有非常大的偏見,甚至將其歸結為俗。偏見更多的體現則在音樂上,音樂上的"雅"俗之分也與華夷之辯緊密相連。
  • 年俗|唐朝長安人怎麼過春節?
    唐朝人怎麼過春節,他們到底放幾天假?他們吃些什麼?他們喝酒嗎?有什麼講究和方式? 今天,一起來看大唐長安人怎麼過春節。唐人春節也有「黃金周」唐朝,還沒有「春節」一說。
  • 世人都說揚州雅,我來說說揚州俗
    錯了嗎?沒有。精緻的揚州,真的很雅。整個城市的大街小巷,新城老區,乾淨整潔的程度都有口皆碑。全國衛生城市、全國文明城市等沉甸甸的牌子,是這個城市全體人共同的付出和爭取。到別的城市轉一圈,再回到揚州,會立馬生出「誰不說俺家鄉好」的自豪。漫步在揚州的古運河邊、漕河畔、邗溝旁,一年四季,有看不完的風景,說不盡的詩話。
  • 香江漫話:香港美食 中西雜陳 雅俗共賞
    香江漫話:香港美食 中西雜陳 雅俗共賞 2008年07月26日 00:50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中新社香港七月二十五日電 題:香港美食 中西雜陳 雅俗共賞
  • 如何評價許嵩雅俗共賞花?
    十年許嵩,雅俗共賞。
  • 郭德綱曾經落難的時候,馬季幫助過郭德綱嗎?為什麼郭德綱對馬季很...
    馬季先生為德雲社題字之時還發生了一段小插曲,這個小插曲就是某相聲同仁給馬季先生打來電話稱郭德綱怎麼怎麼不好,面對這位同仁的「挑撥離間」,馬季先生只是回了一句「你們不能這樣,我們都是同仁
  • 奇葩年俗:初一不能洗澡掃地 初五半夜放鞭炮
    就拿新春佳節來說,在全國各地依然有一些奇葩年俗,讓人忍不住要吐槽——出嫁的女兒不能在娘家過年、初一不能洗澡掃地、女人不能上桌吃飯、初五半夜響起鞭炮聲、初七父母不能教訓娃兒……專家指出,所謂「陋俗」也有群眾基礎,需要在文化上加以尊重,在生活中進行理性倡導,實現漸進式揚棄。
  • 一代大家吳昌碩雅俗共賞的《清供圖》
    在這幅《清供圖》中,吳昌碩以牡丹代表富貴,石榴象徵多子多福;水仙寓意金杯玉盞,天竹比喻壽星高照;荔枝寄託大吉大利,水盂、蘭花象徵清氣滿堂,文風點點,真可謂寓意深邃雅俗共賞!吳昌碩《歲朝清供圖》縱觀吳昌碩的《清供圖》為何能做到雅俗共賞,其中隱藏著哪些奧秘,我認為需從以下幾個方面闡述:一、來源於對宗教的信仰及當權者的喜好
  • 茶室設計——至簡至美,雅俗共賞
    茶室設計——至簡至美,雅俗共賞喝茶,已經是現代人的一種生活常態了,從曾經的酒桌上談生意到現在的茶桌上籤合同就可以發現,茶文化離我們越來越近了;要想好好喝茶,那自然是需要有一個環境優雅的茶室,不管是別墅豪宅還是大平層亦或是普通的平層在裝修設計時經常都會留出一個空間作為獨立的茶室,這不僅是一種享受更是一種生活品質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