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何處收八戒為徒?這道中考題有歧義,網友炸鍋了

2020-12-23 浙報融媒體

2018年高考,全國I卷理綜單選題第8題受到爭議,最終,經各省專家評議,p g 試題單選A或單選B的均給6分。而在寧波中考語文卷中,也有一道題目因為答案有歧義,引起了網友激烈的討論。

網友「jjrbzbpp」發帖《唐僧在何處收誰為徒?》稱,中考語文試卷裡的閱讀題,題目是:名著《西遊記》中唐僧在何處收誰為徒?這個題目明確唐僧收徒,不是孫悟空收徒,但公布的答案是「雲棧洞收豬八戒」。

我家孩子抗議:雲棧洞是孫悟空把豬八戒降服了,唐僧沒有在雲棧洞呀,唐僧是在高老莊收的這個徒弟呀!再說目錄裡也有高老莊,我家孩子寫的是「高老莊收豬悟能」。語文批卷有各種情況,希望中考是考察孩子的知識點和理解能力,而不是設坑去折騰孩子吧。希望批卷的老師能看到!

該帖一下子引發了強烈的反響,很多網友表示,「標準答案」的確存在歧義。

網友「淡咖啡」表示,這道題目答案存在問題。題目是問「唐僧在何處收徒」?標準答案是:雲棧洞收豬八戒。但相當部分學生回答:高老莊收豬八戒。從問題來看,主語是唐僧,從原著可知,雲棧洞收服八戒的是悟空,唐僧收八戒是在高老莊。雖題目是要求檢索目錄回答,但在目錄中的第十八回,也出現了高老莊。結合原著,我們認為回答:高老莊收豬八戒的也沒錯。之前考試學院發布了科學第31、33題答案的處理說明,我們為考試學院正視問題、勇於糾錯的勇氣點讚,也由衷地敬佩這種實事求是的精神。希望考試學院也能就上述問題組成專家組進行討論,給大家一個合理的回覆,我們廣大考生及家長翹首以盼,謝謝!

網友「萊菔了」表示,題目不嚴謹,小孩子質疑得對。

網友「三邀五」表示,雲棧洞和高老莊不是一個地點,唐僧沒到過雲棧洞,何來收服八戒一說。高老莊發生的情節,唐僧全程參與,收徒過程在高老莊,八戒稱唐僧為師就在高老莊的。

網友「蕙清風」表示,應該說參加中考的孩子,高老莊收八戒不會不知道,審題後雲棧洞收八戒那麼明顯也不會不知道,因為太一目了然了覺得有坑,所以現在爭論的兩個答案分別是孩子在揣摩題意後的搏弈,側重點不一樣。希望都能給分,畢竟這道題的知識點是掌握了的。

網友「直截了當的說」表示,這道題目是名著閱讀。看過《西遊記》的都會答「高老莊收豬八戒」,反而沒看過的會直接按提供的材料答「雲棧洞收豬八戒」。希望教育局能從善如流,調整答案。

網友「河邊幽幽」表示,兩個應該都給同分,非要高低區分的話,明顯高老莊大於雲棧洞。什麼是收徒,難道幾句話就可以了,你做我師傅的徒弟吧?好的? 按照古代嚴謹的習俗,最起碼見到唐僧才可以吧!

網友「寧寧和波波」表示,在高老莊。唐僧、悟空救了高小姐之後,悟空打得豬八戒哭爹喊娘的,然後善財童子來講明了情況,說豬八戒前世是天蓬元帥,因調戲嫦娥犯了天規,被貶下凡投成豬胎,受觀世音菩薩點化讓豬八戒在此等候唐僧,以保唐僧西天取經。於是唐僧就收下了豬八戒,取法號豬悟能。

網友「心已憔悴」表示,我是不是可以另外一種理解:唐僧收孫悟空為徒,遵照菩薩旨意,被壓在五行山下已開始?那個時候唐僧在何方?

網友「305190047」表示,俗話說拜師拜師,拜了才成師徒,八戒就是在高老莊拜的師,雲棧洞只是觀音菩薩讓八戒拜師,還沒成師徒呢!

圖片來源:網絡

不過,也有網友表示,答案沒有錯,甚至出現了老師現身說法。

網友「傻子美好」表示,我是一名語文老師,我班上也有一兩個學生向我提出過這個疑問,後來,我又去認真查了原著。這道題的最佳答案肯定是「雲棧洞收豬八戒」。因為,在雲棧洞收豬八戒,這是菩薩旨意,小說一開始就已經說明了,並不是唐僧招收徒弟,而是菩薩安排以唐僧的名義在雲棧洞收服豬八戒。如果這裡理解成是「高老莊收豬八戒」的話,可能是孩子沒有聯繫整本書的意思來思考問題,相對來說理解上有缺憾。這大概也體現了當下名著閱讀考查旨在引導學生能聯繫整本書來思考問題的導向。但是,豬八戒和唐僧的初次見面確實是在高老莊。所以,我想,因為是主觀題,答案不會是很固定的,答「高老莊收豬八戒」估計也會給點分的,只是答「雲棧洞收豬八戒」更好。(觀點僅供參考)

網友「閒語隨意」也贊同,從出題,推論的答案是沒錯,雖然原著中說唐僧在高老莊設香案收八戒,但其實在雲棧洞孫悟空收服八戒時,八戒說的是菩薩的旨意給唐僧當弟子保護去西天,這時已是唐僧弟子了,只是還沒有辦過儀式(相當於結婚證領出了,只是結婚儀式還沒辦過)。

6月25日,網友「討厭網紅」進行了諮詢:「請問最後閱卷時是怎麼評判的?如果回答『高老莊收豬八戒』是否也給分?」

該帖發出後,寧波市教育局在2小時內火速進行了回應——學生答「雲棧洞」或「高老莊」都給分。

至此,關於這道閱讀題的爭議也塵埃落定,現在各位考生也都知道自己的中考成績了吧,你考得怎麼樣呢?

(中國寧波網民生e點通 高潔)

相關焦點

  • 唐僧收八戒專程跑到高老莊,已經偏離了取經路線,這是什麼道理?
    但是呢,其實這高老莊根本不是在取經路線上。那麼,豬八戒到底為何去高老莊呢?直接在取經路上等著唐僧,不更好嗎?按照原著說法,高老莊是在烏斯藏地,而烏斯藏地就是今天的西藏。唐僧出了長安以後,經過兩界山,過了西番哈泌國,又過了兩個月,才到了這裡。也就是說,唐僧是從長安到新疆,再繞了一大圈,來到西藏,又繞了回去,沿著中亞地帶去了印度。
  • 其實唐僧收了五個徒弟,其中兩個,沒到靈山就被暗算了!
    唐僧師徒西去靈山十萬八千裡,每逢村舍人家,或化齋或借宿,總不免要去叨擾一番。這些村舍人家都是世間常人,未免驚嚇,常常是唐僧前去叩門,「只見那路頭上有一家兒,門外豎一首幢幡,內裡有燈燭熒煌,香菸馥鬱。
  • 難怪唐僧3徒叫悟空、悟能、悟淨,你看把他們的名字連起來是啥?
    難怪唐僧3徒叫悟空、悟能、悟淨,你看把他們的名字連起來是啥?西遊記表面上看只是一個簡單的神話故事,但是大家千萬不要以為神話和現實一點關係都沒有,作者借神話來表達自己的精神追求,是常用的手法。比如唐僧的三個徒弟,分別叫做悟空、悟能、悟淨,他們的名字都不是隨便取的。首先,孫悟空的名字和姓氏是須菩提祖師賜下,而據佛經記載須菩提乃是佛祖十大弟子之一,是佛祖弟子中最善解空理者,被譽為『解空第一』。解空的含義很廣,在這裡我們可見簡單理解為悟解世間諸法的空相。孫悟空與菩提因緣而生,因緣而合,此前祖師曾說過:「我門中有十二個字,分派起名到你乃第十輩之小徒矣。」
  • 凡爾賽大師唐僧拉踩悟空八戒,嘴仗互啄笑哭!《西遊記》是喜劇吧
    「發好人卡聖手」的名號行走江湖,但唯一的vip金卡留在了女兒國,#這可是一路上唯一一個「若有來生」啊,嗑到了最後唐僧和國王分別這段,也可以算是經典虐劇結尾了,不過話說回來,求求你放過我,你很高貴,但我要失陪,會有天使男菩薩替我愛你,#論大唐高素質人才的說話之道 #唐僧真的有在抓住每一個機會罵八戒也不能怪唐僧
  • 胡曉軍:不吃唐僧,不做唐僧
    行者有一次問他楊木和檀木的不同功用,劈頭便道「你自幼在山中吃人」。八戒劣跡,唐僧也知。為救烏雞國王,唐僧派行者向太上老君討來金丹一粒。只是人死三年,無法自行吞咽,須先有人嘴對嘴度他一口氣才行。八戒上前就要度氣,唐僧一把扯住,說還教悟空來。原來唐僧知八戒「自幼兒傷生作孽吃人,是一口濁氣。而行者從小修持,咬松嚼柏,吃桃果為生,是一口清氣」。
  • 《西遊記》第二十九回:脫難江流來國土 承恩八戒轉山林
    卻說那八戒、沙僧與怪鬥經個三十回合,不分勝負。你道怎麼不分勝負?若論賭手段,莫說兩個和尚,就是二十個,也敵不過那妖精。只為唐僧命不該死,暗中有那護法神祇保著他,空中又有那六丁六甲、五方揭諦、四值功曹、一十八位護教伽藍,助著八戒沙僧。  且不言他三人戰鬥,卻說那長老在洞裡悲啼,思量他那徒弟,眼中流淚道:「悟能啊,不知你在那個村中逢了善友,貪著齋供!悟淨啊,你又不知在那裡尋他,可能得會?
  • 西遊記裡的豬八戒的八戒都是戒的哪八樣?
    豬八戒的八戒,包括戒五葷三厭和佛家八戒。先來看,原文如下:「雲棧洞悟空收八戒 浮屠山玄奘受心經 悟能道:「師父,我受了菩薩戒行,斷了五葷三厭,在我丈人家持齋把素,更不曾動葷。今日見了師父,我開了齋罷。」三藏道:「不可,不可!
  • 不會法術,但會「拉踩、靈魂暴擊」:唐僧到底是個怎樣的人?
    作為如來佛二徒「金蟬子」之轉世、經九九八十一難而「甚有功果」的唐僧,在《西遊記》原著中更為立體真實。原著中的唐僧不僅一心向佛、慈悲為懷,還比電視劇中的形象更加毒舌,哭鼻子、使性子、「甩鍋」等名場面比比皆是。唐僧之真性情唐僧一開口,不僅是滔滔不絕的長篇大論,更是句句戳心的把把「小刀」。
  • 中考語文之名著閱讀複習壓軸題精解
    故答案為D。2.【2019年中考濰坊卷】下列關於文學名著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埃德加·斯諾在《紅星照耀中國》中,客觀地記錄了中國共產黨人的真實生活,首次向全世界報導了中國工農紅軍長徵這一舉世無雙的「軍事壯舉」。
  • 這道中考物理壓軸題的第二問幾乎全軍覆沒!只因考生不懂這一點!
    對於這些處於衝刺階段的中考生們,以及正在進行緊張期末複習的初二學生們而言,最頭疼的莫過於力學壓軸大題和電學壓軸大題了!這兩道大題分值太高,一般總分值都在二十分以上,而且一般難度都是梯度性設計,想拿到滿分非常不易,所以,這兩道壓軸題其實是一種拉開考生距離的選拔題。凡是這兩道題丟分慘重的中考生,不但物理這門科目基本就不可能過關,而且會直接大大影響到中考成績。
  • 新加坡這座八戒雕像有點兒怪,網友:真醜!
    如今隨著城市裡的建築物越建越多,造型也各有不同,很多都非常吸引眼球。其實大家的審美都是慢慢提高的,越來越多的建築都在追求獨特性和美感,因此那些先前建造的老建築就顯得比較醜了。如今不管是高樓大廈還是商業廣場或者是私人別墅,都希望實用性和美觀性能夠並存,而如果實在不能在主體建築上下功夫的話就會做一些裝飾性的雕塑,這也是一個非常好的方式。豬八戒是我國傳統神魔小說中的經典人物,它的樣子憨態可掬,但是又呆頭呆腦,容易被美色所誘惑,這個角色在小說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它的形象已經深入人心。
  • 同樣被觀音菩薩點化,小白龍是不是唐僧徒弟?
    白龍馬,蹄兒朝西,馱著唐三藏,跟著三徒弟……這是動畫版西遊主題曲《白龍馬》中的歌詞。小白龍雖然是龍子,也有一定的武藝,但是它長期作為唐僧的坐騎,很少現真身降妖,所以容易被讀者忽略。而且,取經路上,小白龍也曾保護過唐僧,與黃袍怪大戰,並力勸八戒去請回孫悟空,幫助唐僧過難關。
  • 白骨精與女兒國國王二選一,唐僧其實更愛白骨夫人!
    豬八戒跑了個豬顛風,唐僧是什麼反應呢?唐僧一見白骨精,連忙跳起身來,道:「女菩薩,你府上在何處住?是甚人家?有甚願心,來此齋僧?」跳起身這個動作,直接把唐僧出賣了,這一連串追問,更是展現了唐僧有多激動。  接著,唐僧就跟白骨精你言我語的,長篇大論聊起來。
  • 不叫唐僧師傅,為何叫八戒師兄?
    不叫唐僧師傅,為何叫八戒師兄?我們看西遊記的時候往往都會看到唐僧、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僧四人,也理所當然的認為取經團隊只有他們四個,但其實大家都忽略了白龍馬,也就是曾經的龍王三太子,他可是在孫悟空之後就加入了取經大隊,可是你有沒有注意到他平時卻叫豬八戒為師兄呢?
  • 王晶新作《孫悟空大戰盤絲洞》,八戒不再好色,最大看點是女妖精
    王晶的最新作品《孫悟空大戰盤絲洞》已於5月22日正式在網絡平臺播出了,該劇由羅家英老師扮演唐僧,陳浩民扮演孫悟空,林子聰扮演八戒,更有眾多晶女郎上演蜘蛛精助力。可以說演員陣容強大。不過這部劇並沒有砸了王晶「爛片之王」的稱號,上映兩天,豆瓣評分3.2,評論區也是罵聲一片,在這部劇中悟空和唐僧嘴遁相愛相殺,八戒成功洗白面對漂亮的女妖精也不再好色,故事也毫無新意,最大的看點就是那些在河裡洗澡勾引男人的蜘蛛精了。該劇一開始出場的4個小妖精簡直是辣眼睛啊,道具師用點心好不好啊,妖精不要面子的麼,這個綠巨人的表情也是很有喜感。如果你是故意的,當我沒說。
  • 八戒為何總是嚷著要散夥分行李,行李擔裡挑的是什麼東西?
    《西遊記》第二十三回,唐僧在流沙河剛收下沙和尚,八戒就開始埋怨起來,原著寫道:八戒道:「哥啊,你看看數兒麼:四片黃藤篾,長短八條繩。又要防陰雨,氈包三四層。匾擔還愁滑,兩頭釘上釘。銅鑲鐵打九環杖,篾絲藤纏大鬥篷。
  • 唐僧的白馬,八戒的耙子,悟空的棒子,下一部主角是沙僧的禪杖嗎
    殺馬特孫悟空之情癲大聖,謝霆鋒飾演的唐僧顛覆所有唐僧形象,包括戰鬥力最強的黃海冰版唐僧,只有擁有神器金箍棒,連凡人唐僧也可以大鬧天宮,而孫悟空沒有了金箍棒跟個廢物一樣,如此高科技高戰鬥力的金箍棒誰不想擁有,在《情癲大聖》中,說是致敬也好,說是抄襲也罷,反正《花樣年華》、《十面埋伏》、《功夫》、《星戰》等中的鏡頭都被變換使用,電影很多場面讓你感到很熟悉。
  • 女兒國子母河大揭秘:為何能讓人懷孕還偏偏只讓唐僧八戒中招?
    女兒國子母河大揭秘:為何能讓人懷孕還偏偏只讓唐僧八戒中招?眾所周知,吳承恩給我們造了一個光怪陸離、充滿奇遇的仙魔世界,一路上師徒四人邊遊山玩水,邊打怪升級,經歷了不少奇遇。其中有一個最奇葩的、違反人體生理結構的就是在女兒國發生的事了。取經團隊在還沒到女兒國國內,就泛舟湖上,看著清澈的湖水,好口渴啊,於是豬八戒果斷地從行李中拿出碗來,舀一碗給師父,再來一碗給自己。過了河,看到了女兒國的城門,這女兒國可是千百年來都沒有男人來了,進了城之後,自然受到的群眾的熱烈矚目,不多久,師徒一行人就被國王請進宮了。
  • 2020南京中考作文題:吃不吃辦公桌上巧克力?網友巧問,專家妙解
    你看到這一幕,有什麼想法,自命題寫一篇作文。2020年南京市中考作文第二道題目,一經網絡披露,於是,廣大網友紛紛閱讀思考,甚至發出了自己的提問。南京市秦淮區的一位初中語文專家,則予以巧妙的解答。有興趣,你也來加入進來一一有的網友說,這則材料是什麼意思呢?中考之後問了幾個考生,考生說,我沒有寫這個材料。問了幾位初中的老師,初中老師說,這個材料好像有問題一一三個同學去教師辦公室送作業。為什麼故事當中只出現兩個人?那第三個人上哪去了?那第三個人是不是所謂的「你」呢?如果是的話,那麼這則材料應該這樣表述一一「你和兩位同學去教師辦公室送作業」。
  • ...觀音內定他為取經成員 被八戒沙僧截胡後直接修成了正果
    那個時候,唐僧只收了悟空一人當徒弟,牽了白龍馬當坐騎。黑熊精的出場甚至還排在八戒和沙僧之前,為什麼?為了讓悟空一個人暴捶妖精,以顯示大聖的主角光環?當然不是!收了悟空、八戒、沙僧之後,取經團力量壯大,這才把些厲害精怪放出來作妖,正兒八經地讓他們嘗嘗八十一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