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雲,字子龍,常山真定人(今河北石家莊),身長八尺(一米八左右),姿顏雄偉(大帥哥)。在小說《三國演義》中主要事跡有長坂坡單騎救阿鬥、截江救阿鬥(後主專職大保鏢)、計取桂陽城(不貪戀女色)、拒漢水救黃忠(中國好同事)、力斬五將(老當益壯)等。其他時間出場多是作為劉備、諸葛亮等人的保鏢,保衛二人安全。曾經被劉備稱讚曰:子龍一身都是膽也。
先簡單看一下上述資料,我們可以得到的結論就是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對於趙雲本人還是很偏愛的。不僅將趙雲塑造成了一個英勇帥氣、文武雙全忠誠勇敢的形象,還把《三國志》裡面陳到的戲份全部疊加到了趙雲身上。
同時在三國演義120個回目當中,趙雲名字出現的頻次為5次,分別是41回:劉玄德攜民渡江,趙子龍單騎救主;52回:諸葛亮智辭魯肅,趙子龍計取桂陽;61回:趙雲截江救阿鬥,孫權遺書退老瞞;71回:佔對山黃忠逸待勞,拒漢水趙雲寡勝眾;92回:趙子龍力斬五將,諸葛亮智取三城。我們知道羅貫中在寫三國演義的時候,是以蜀漢為正統寫的,所以蜀國文臣武將出場次數相對於曹魏、孫吳,要更高一些。這一點主要體現在五虎大將當中,其中關羽的姓名出現在回目中的次數為14次,位列第一,其次是張飛出現了6次,然後是趙雲5次,馬超4次,黃忠3次。而號稱「前表呂布、後表馬超」的《三國演義》前段呂布名字在回目中出現的頻次也只有7次。由此可見,羅貫中是以完全褒獎的態度來塑造趙雲的。
首先在相貌上,趙雲被描寫成一個十足的大帥哥。同樣的外貌描述還用在了後出場的周瑜、諸葛亮等人身上;其次單就武藝而言,趙雲作為劉備的保鏢來說肯定是戰力極高的。這一點從他賴以成名的長坂坡鏖戰、單騎救阿鬥就可以看出:趙雲懷抱幼主,直透重圍,砍倒大纛兩面,奪槊三條:前後槍刺劍砍,殺死曹營名將五十餘員。後人有詩曰:血染徵袍透甲紅,當陽誰敢與爭鋒!古來衝陣扶危主,只有常山趙子龍。
趙雲跟隨劉備將近三十年,先後參加過博望坡之戰、長坂坡之戰,獨自指揮過漢水之戰、箕谷之戰,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戰果。
除了四處徵戰,趙雲還先後以偏將軍任桂陽太守,以留營司馬留守公安,以翊軍將軍督江州。
此外,趙雲還是識大體顧大局的忠臣良將,比如說劉備剛剛平定益州之後,用所奪良田豪宅大肆封賞眾將(和他祖上劉邦初入鹹陽差不多),趙雲便引用霍去病「匈奴未滅,何以為家」的故事勸諫劉備將田宅歸還百姓,又於關羽張飛被害之後勸諫劉備不要伐吳,而應該繼續聯合孫吳討伐篡漢的曹魏。這些都是從大局出發提出的建議,只可惜聯吳、伐魏一條建議,劉備沒有採納……
趙雲去世後,於蜀漢景耀四年(261年)被追諡為「順平候」,其「常勝將軍」的形象在後世被廣為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