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臨死前給予趙雲一特權,趙雲卻沒聽懂,諸葛亮聽懂了也不敢說

2020-12-17 魯迅家常事

趙雲,是蜀漢集團中一個非常特別的人物。從地位來看,除諸葛亮、關羽、張飛外,趙雲也是其中一員,而在《三國演義》中,趙雲與劉備的「四弟」幾乎等同,因此很多人戲稱趙雲可以稱得上是完美的「趙四」。

然而,趙雲的官職卻異常尷尬,終其一生只得到一位鎮軍將軍。導致很多人對此不以為然,為何劉備如此有眼無珠,非讓趙雲做「護衛」,欺凌老實人,卻不給趙雲立功的機會,趙雲簡直是明珠暗投,在劉備的手下,一生不可重用。

但是,這是歷史的魅力之一,假如能輔佐諸葛亮一統天下,假如不能戰勝關羽,這樣的歷史,還有什麼魅力呢?雖然趙雲不能再重用,但有一點堪比諸葛亮,就是他也做到了極致,比如兩救幼主,比如慷慨勸諫勸諫劉備徵伐東吳,比如在《三國演義》中,天神一般地在長坂坡上七進七出……

歷史給了趙雲一次機會,卻在《三國演義》的傳奇世界裡,幾乎得到了一切的榮耀與榮耀!再者,趙雲其實在劉備的心目中,一直都佔有重要地位,即使是臨終前,也只有他這句遺言。

現在,大家熟知的劉備託孤,就是對諸葛亮的託孤,創造了一段君臣佳話,同時也被搞成了歷史的迷霧。事實上,就在諸葛亮完成託孤之事之後,劉備也將託孤之事交給了趙雲。

原稿如下:朕和卿在患難中,相從今日起,不願在此分離。卿可以想念朕的故交,早晚看著我的兒子,不要負我的言。」雲泣拜曰:「臣敢不效犬馬之勞!」上面的段落是在《三國演義》中出現的,雖然正史上劉備僅向諸葛亮、李嚴託孤,而趙雲沒能得到這等榮幸,但《三國演義》敢這樣寫,一定有其原因!

一是趙雲不可重用的「冤情」,必使羅貫中感到難以置信,所以要在劉備死前,將趙雲推到他面前,讓他說話,以彌補趙雲的過錯。趙雲身為蜀漢重臣,劉禪的救命之恩,劉備甚至是他家人一生的「保護神」,從邏輯上推論,劉備在死前豈能忽視?可能是上述兩個原因吧,在《三國演義》裡,趙雲出現在劉備的眼前,劉備最終以「羅貫中法」來彌補趙雲。

可是說出的這番話,卻比託孤諸葛亮的那句「君可自取」,更令人吃驚!

劉備在《三國演義》裡對趙雲說:兄弟,在我患難的時候,你一直堅持跟著我,無怨無悔直到今天,現在我就要走了。好兄弟,你其實一直都是我的四弟,還是我兒子劉禪的救命稻草,在我劉備死後,你必須時刻保護劉禪……別忘了我的囑託。

把劉備這句話,翻譯得有點「江湖味」,有點煽情,最貼切原著。歸根結底,在《三國演義》中,劉備和趙雲的兄弟關係,雖然比不上關羽和張飛,但卻佔據了合適的第三位,也就是說,論兄弟關係,劉備其實有三個,關羽、張飛和趙雲,諸葛亮都不算。

所以不管是原著,還是本譯本,此刻都有一個疑慮,即,劉備說:早晚看看吾子(一直護著劉禪),到底是想要趙雲,又怎麼看顧還是保護劉禪?

從原書中,可以看出當時諸葛亮也在其中,之前劉備已經把整個蜀國都交給了諸葛亮,那麼作為蜀國名義上的頭號人物——劉禪,顯然處於劣勢,因此劉備對趙雲的這句話,堪稱是給予趙雲一種特殊的權力。

也就是說,趙雲雖然不能干涉諸葛亮的治理等,可一旦遇上劉禪的地位(王位)和生命,受到威脅時,便可以自主採取措施,不必向任何人請示,即使牽涉到諸葛亮!那簡直是最後的否決,按原邏輯推論,也只有關羽、張飛和趙雲,配得上。他們三個是劉備的兄弟!

但是,很遺憾,趙雲哭著說:「我願意效仿這條狗!」問題在於趙雲沒有理解劉備遺言的深刻含義,還是把自己放在了臣子的位置,而不是劉備所期望的「四弟」。等閒之輩,沒能得到劉備賦予的這一特殊權力。

諸葛亮明白了沒有?一定會明白的!但是他不敢說,因為會打亂劉備的安排——劉備話裡有話,其實就是要趙雲心領神會。這樣看來,諸葛亮一旦說透了,就等於廢了劉備這番苦心。

從此,趙雲便成了「眾矢之的」,拍馬屁的,想暗害的,會將趙雲圍起來的,你讓趙雲還這麼做?而且諸葛亮的執政,也會有不好的影響。

在史書上,趙雲的人生意義非同小可,如今在《三國演義》裡,終於獲得機會,卻因人品端正,正直無私而放棄。十全十美的將軍,終會留下遺憾,但這何嘗不是十全十美呢?月圓則虧,水滿則溢,趙雲所說的不完美,正如一幅名畫一般,總會有完美的空白……

相關焦點

  • 劉備臨死前給予趙雲一特權,趙雲卻沒聽懂,諸葛亮聽懂了也不敢說
    導致很多人對此不以為然,為何劉備如此有眼無珠,非讓趙雲做「護衛」,欺凌老實人,卻不給趙雲立功的機會,趙雲簡直是明珠暗投,在劉備的手下,一生不可重用。但是,這是歷史的魅力之一,假如能輔佐諸葛亮一統天下,假如不能戰勝關羽,這樣的歷史,還有什麼魅力呢?
  • 劉備臨死前說了6字,諸葛亮聽懂了,趙雲卻一直沒明白其中意思
    劉、關誓同生死,因此關二爺的死對於劉備來說幾乎是毀滅性打擊。為了給關羽報仇,公元222年,劉備發動了全國的兵力討伐吳國,結果被東吳「書生」陸遜一把大火給燒得大敗。66歲的劉備一把年紀,加上過於哀痛二弟雲長,又因為戰敗而羞愧,最終在白帝城病倒了。這位劉先主知道自己時日不多,他於是特地從成都請來了諸葛亮進行臨死前的託孤。
  • 劉備白帝城託孤,給趙雲一個特權,趙雲聽不懂,諸葛亮懂卻不敢說
    因此,趙雲儼然是除了諸葛亮、關羽、張飛外,是為蜀漢集團權力中心的「老四」,這也可以從劉備在臨終前對趙雲的託孤之詞中看出。劉備臨終前託孤諸葛亮,已經成為歷史上的佳話、君臣間的楷模。然而,劉備不僅向諸葛亮託孤,也託孤了在場的趙雲。據《三國演義》,劉備臨終前對趙雲說,「朕與卿於患難之中,相從到今,不想於此地分別。
  • 劉備死前給趙雲一個特權,趙雲聽了一臉懵逼,諸葛亮聽了大驚失色
    然而,此次進攻劉備身邊是沒帶諸葛亮、趙雲、馬超、黃忠等人的,他由於輕敵,大軍又被陸遜燒死大半,這可劉皇叔給氣得,一病不起了,躺在床上,奄奄一息。這便發生了著名的「白帝城託孤」。劉備躺床上交代後事,遺言中,對於趙雲與諸葛亮都有涉及。大概內容是,給了趙雲一項特權,可是一項天大的特權!
  • 劉備臨死前說:趙雲不可重用,諸葛亮一臉懵圈,趙雲眼角帶淚
    劉備說走就走,一點都沒耽擱,只不過在劉備去世之前說了一句話,把諸葛亮給整蒙圈了。大家也都知道劉備白帝城託孤,把阿鬥交付給了諸葛亮,再交付給諸葛亮之後,劉備還多了一個心眼兒。但是沒有想到,劉備折騰來折騰去,反倒讓諸葛亮佔了便宜,諸葛亮在劉備去世之後沒多久就成為了整個朝中的老大哥。關於劉備的這一點安排,諸葛亮知道,但是他不願意把這件事情揭破,看破不說破,咱們還能當朋友。
  • 劉備死前給了趙雲1個特權,但他沒有意會,諸葛亮意會到又不敢說
    也許常人確實沒有意識到趙雲的重要性,但是劉備對趙雲的重要性就比較清楚明白,因此在劉備最後奄奄一息即將離開人世的時候,也專門跟趙雲說了一番話,並且留給趙雲一個特權,只是趙雲當時沒有意會到劉備的意思,同在劉備身邊的諸葛亮倒是意會到劉備之意,但他一生也沒有告訴趙雲,這是為什麼呢?
  • 劉備臨死前對諸葛亮和趙雲分別說了幾句話,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喜歡三國歷史的朋友對於蜀國五虎上將定不陌生,如果要問誰是三國裡武藝最強的大將,可能很多人會說呂布、典韋,當然趙雲的支持率同樣不低,相比於關羽、張飛和劉備的桃園三結義,趙雲則是在中途才跟隨劉備,雖然為劉備出生入死,立下汗馬功勞,但劉備卻一直不重用趙雲,甚至都不如叛將魏延,這點著實令人費解
  • 劉備臨死前說:趙雲不可重用,諸葛亮一臉懵圈,趙雲眼角帶淚
    劉備說走就走,一點都沒耽擱,只不過在劉備去世之前說了一句話,把諸葛亮給整蒙圈了。大家也都知道劉備白帝城託孤,把阿鬥交付給了諸葛亮,再交付給諸葛亮之後,劉備還多了一個心眼兒。但是沒有想到,劉備折騰來折騰去,反倒讓諸葛亮佔了便宜,諸葛亮在劉備去世之後沒多久就成為了整個朝中的老大哥。關於劉備的這一點安排,諸葛亮知道,但是他不願意把這件事情揭破,看破不說破,咱們還能當朋友。
  • 劉備一生不待見趙雲,死前說出真相
    首先就是桃園三結義,能夠看得出來,劉備為了能夠讓別人忠於自己,什麼面子都能放得下,儘管自己身為皇叔,但是還是和兩位報國無門的英雄結為兄弟,還有在招拉攏諸葛亮的時候,竟然三顧茅廬,這個事情也名垂千史,後來諸葛亮也是對他鞠躬盡瘁,所以說劉備這個人,其他能耐先不說,拉攏人還是非常厲害的。
  • 白帝城託孤時劉備對趙雲說的一番話,卻讓一旁的諸葛亮誠惶誠恐
    白帝城託孤時劉備對趙雲說的一番話,卻讓一旁的諸葛亮誠惶誠恐漢朝末年,漢獻帝昏庸無能,朝廷腐敗無能,奸臣當道,天下各地各路豪傑蠢蠢欲動。曹操更是「挾天子以令諸侯」,後來曹操之子曹丕逼漢獻帝讓位,自立為帝。而當時傑出的人物還有孫權,劉備等人。
  • 諸葛亮北伐,為何不願派趙云為先鋒?
    要知道,這個時期的魏蜀吳已沒有人是趙雲的對手了,可以這麼說:此時的趙雲就是天下最強的猛將。這次北伐行動,諸葛亮要帶了趙雲去就多了幾分贏曹魏的把握。可是諸葛亮卻以「老將軍年事已高」為理由不願意讓趙雲北伐。其實這不過是諸葛亮的敷衍藉口而已,並不是他的內心真實想法。就按《三國演義》來說,這個時候的趙雲也不過才70歲。
  • 劉備不愧是一代梟雄,一生不重用趙雲,臨死前才告訴趙雲真相
    《三國演義》裡的劉備,關羽和張飛都是所有人家喻戶曉的人物,而劉備是蜀國的開國皇帝,無論是開始的桃源三結義,還是後來的劉備放下身段三顧茅廬,人們都會對他有不同的看法。而趙雲可以說是劉備的左膀右臂,他的實力不亞於呂布,而且他的策略能力也很出色,但是他為何沒有得到劉備的重用。
  • 劉備不愧為一代梟雄,一生不用趙雲,臨死前才將真相說給趙雲
    其中蜀國的主公劉備一心想要匡扶漢室,而在劉備崛起的過程中,出現了關羽張飛以及黃忠和諸葛亮等等聞名百世的英雄人物。不過除了這些人以外,在五虎上將之中還有一位深受世人喜愛的武將,五虎上將趙雲。趙雲從劉備落魄的時候起就跟著劉備,但是劉備到死都沒有重用過趙雲,那麼身為五虎上將的趙云為什麼就是得不到劉備重用呢?
  • 劉備為什麼不重用趙雲?
    二、劉備是否信任趙雲 1.劉備作為一代梟雄看認識人用人必然有其獨特的一套,他三顧茅廬請來諸葛亮,當然是即信任又重用的。而趙雲曾經與劉備相識的時候也是同食同住,之後趙雲又離開,最後又回來,這種情況下劉備怎麼會不信任趙雲呢?
  • 為何劉備不重用趙雲?劉備臨死前對趙雲說的一句話,道明一切真相
    縱觀歷史,趙雲一直都很低調,從來都是不爭不搶,忠心耿耿又胸懷大局,說起來就兩個字:可靠。趙雲是在少年之時遇見劉備的,和劉備相約,終生不會背叛他,於是數年之後,他找到了劉備,幾經顛簸,從不離棄,他默默地跟隨在劉備的身後,為他處理事情,他這一生,對劉備,任勞任怨,出生入死。
  • 劉備在時為何不肯重用趙雲,臨去世前說出真相,原因很簡單
    小編今天繼續給大家說歷史,趙雲這個人對歷史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他的身份,那麼劉備一生不願意重用趙雲,過世前終於說出事實,理由其實很簡單,下面請各位喜歡歷史的小夥伴跟隨小編一塊打開歷史的大門仔細的了解這段歷史吧。
  • 劉備臨死說趙雲不可重用了嗎?
    有人問,劉備臨死為什麼說趙雲不可重用?劉備的棺材板快壓不住了!劉備什麼時候說過「趙雲不可重用」了?提問這個問題的網友,是從哪兒聽來的謠言,說劉備臨死前說「趙雲不可重用」了?如果沒有根據,這不是栽贓誣衊嗎?劉備泉下有知,他不踢開棺材板爬出來找您拼命才怪了。劉備最信任的人,除了關羽和張飛,就是趙雲了。
  • 為何劉備奪不了天下?龐統臨死前說的這句話,只有諸葛亮聽懂了
    龐統臨死前說的這句話,只有諸葛亮聽懂了對筆者來說,《三國演義》可以說是自己的啟蒙讀物了,粗略算下來,少說也來回翻閱了八九十遍了。無論是魏武揮鞭,豪氣凌雲的曹孟德,還是神機妙算,運籌帷幄的諸葛亮都是筆者喜愛的人物。在這波瀾壯闊的百年時間,英雄輩出,然而同時也有著許多人才英年早逝,令人無限惋惜。
  • 拿下成都,劉備賞賜諸葛亮法正關羽張飛黃金五百斤,為何沒有趙雲
    論功行賞是古代封建統治者為了拉攏人才與功臣為自己效命的一種有效手段,在秦朝之前是分封制,秦朝之後的漢朝開始就是論功行賞,如果封建統治者不進行論功行賞,那麼很顯然,身邊就沒有很多的追隨者,無論是有能力的還是沒能力的,都不願意跟隨,項羽就是例子。
  • 白帝城託孤時,劉備召趙雲單獨談話時說了啥?為何諸葛亮也不知道
    熟讀三國演義的人都知道,劉備,張飛,關羽三人桃園三結義,從此命運聯合在一起。趙雲給劉備的江山立下了汗馬功勞。其中我們不得不說的就是趙雲,他多次救劉備危難之中,為人仗義,對劉備也十分的忠誠,同時劉備也把他當做一個非常信任的夥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