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不愧是一代梟雄,一生不重用趙雲,臨死前才告訴趙雲真相

2020-12-17 蕪之皎皎

《三國演義》裡的劉備,關羽和張飛都是所有人家喻戶曉的人物,而劉備是蜀國的開國皇帝,無論是開始的桃源三結義,還是後來的劉備放下身段三顧茅廬,人們都會對他有不同的看法。而趙雲可以說是劉備的左膀右臂,他的實力不亞於呂布,而且他的策略能力也很出色,但是他為何沒有得到劉備的重用。

而且在劉備去世前,他大張旗鼓地召見了諸葛亮和李嚴,並委託他們幫助兒子實現大業,但是在後來,他還召喚了一個人,這個人就是趙雲。他密令趙雲如果有人想在他死後叛逃,就可以代表他處死這個人,從這一點上,不難看出趙雲實際上是劉備最信任的人,也許很多人不了解,既然劉備信任趙雲,為什麼他不願意重用他呢?

其實真正的原因,會讓大家覺得劉備真的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人,趙雲曾救過兩次劉禪,他們的的關係也非常的好,第一次是長板坡救的劉禪,第二次荊州截江救的劉禪,因此,劉禪對趙雲有著救命之恩的深刻感情。劉備自己知道,哪怕關羽和張飛兩兄弟將來會為爭奪劉家江山而戰,但趙雲卻永遠不會奪取劉禪的權力。

所以,在他即將去世之前,他還把趙雲叫到白帝城,並授予趙雲特權,誰要將來篡奪權力,可以直接由趙雲處決。一直留著趙云為劉家做保鏢,保護劉備一家的安全和維護蜀漢政權,才是劉備不重用趙雲的真正原因。

相關焦點

  • 劉備不愧為一代梟雄,一生不用趙雲,臨死前才將真相說給趙雲
    其中蜀國的主公劉備一心想要匡扶漢室,而在劉備崛起的過程中,出現了關羽張飛以及黃忠和諸葛亮等等聞名百世的英雄人物。不過除了這些人以外,在五虎上將之中還有一位深受世人喜愛的武將,五虎上將趙雲。趙雲從劉備落魄的時候起就跟著劉備,但是劉備到死都沒有重用過趙雲,那麼身為五虎上將的趙云為什麼就是得不到劉備重用呢?
  • 為何趙雲一生都得不到劉備重用?臨死前劉備終於說出真相,大家都...
    其二,趙雲在戰場上英勇無畏,敢於衝鋒陷陣,在朝堂上同樣是直言不諱,不懂得委婉之道,劉備平定益州時,欲大肆封賞,文臣尚未進言,趙雲卻向劉備進諫:「今安居夏業,民心方定,不宜奪之為私賞也
  • 劉備為什麼不重用趙雲?
    劉備為什麼不重用趙雲?其實趙雲不僅被重用且深得劉備信任,同時確實才得兼備,不過需要指出的是劉備在一定程度上犧牲了趙雲。 二、劉備是否信任趙雲 1.劉備作為一代梟雄看認識人用人必然有其獨特的一套,他三顧茅廬請來諸葛亮,當然是即信任又重用的。而趙雲曾經與劉備相識的時候也是同食同住,之後趙雲又離開,最後又回來,這種情況下劉備怎麼會不信任趙雲呢?
  • 劉備去世之前為何要說趙雲不可重用?真相被揭開,讓人不敢相信!
    趙雲跟隨劉備的時間很長,但是有一點很奇怪,趙雲一直都沒有得到過劉備的重用,在臨死前還說不可以重用趙雲,那麼是不是劉備不信任趙雲呢?而劉備之所以在臨死之前囑咐不可以重用趙雲,其實主要是因為劉備很了解趙雲,他希望趙雲可以發揮自己的才能,如果讓趙雲參與政治決策,反而錯用了人才。趙雲這個人十分的正直,而且在作戰時很勇猛,這些都是趙雲的優點,但是趙云為人過於耿直,他這樣的性格在官場上無法順利和其他臣子交流和接觸,時間久了自然會引發各種爭端和矛盾,趙雲也可能會因為自身的這個性格缺點而失掉性命。
  • 劉備在時為何不肯重用趙雲,臨去世前說出真相,原因很簡單
    小編今天繼續給大家說歷史,趙雲這個人對歷史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他的身份,那麼劉備一生不願意重用趙雲,過世前終於說出事實,理由其實很簡單,下面請各位喜歡歷史的小夥伴跟隨小編一塊打開歷史的大門仔細的了解這段歷史吧。
  • 劉備一生不待見趙雲,死前說出真相
    不過一般只要是他遇到的人才,都會給予重用,能夠讓,才能得到好的發揮,不過這就要提到一個人了,就是趙雲,趙雲這個人武功也是非常的高興,而且性格也非常的忠烈,可以說是一個很完美的將領了,但是在歷史上感覺趙雲似乎一直都沒有被劉備重用,而且趙雲好像也沒有做錯過什麼事,為什麼他的待遇就和別人不一樣。
  • 為何趙雲終生都不被劉備重用?看看趙雲都做了啥,你就明白了
    南安鈺曾稱讚趙云:義膽深包體,忠心並日光。說趙雲身上有兩個最大的優勢,一個是俠義,一個是忠心。其實南安鈺這樣的誇讚之詞,在後世對於趙雲稱讚的評價中非常常見。大多數人都覺得趙雲是三國時期比較著名的優秀將領。既然趙雲這麼優秀,為什麼趙雲一生卻得不到重用呢?
  • 劉備臨死前說:趙雲不可重用,諸葛亮一臉懵圈,趙雲眼角帶淚
    即便諸葛亮深得劉備信任,但是在關鍵時刻劉備也得打一個馬虎眼,畢竟這關係到自己兒子的繼承問題,也關係到自己兒子能否活命。畢竟在三國亂世的時候,一味的去講仁義道德,一味的去講禮智信,這些玩意兒好像不頂用,只有實力才是最重要的。
  • 劉備臨死前給予趙雲一特權,趙雲卻沒聽懂,諸葛亮聽懂了也不敢說
    趙雲,是蜀漢集團中一個非常特別的人物。從地位來看,除諸葛亮、關羽、張飛外,趙雲也是其中一員,而在《三國演義》中,趙雲與劉備的「四弟」幾乎等同,因此很多人戲稱趙雲可以稱得上是完美的「趙四」。然而,趙雲的官職卻異常尷尬,終其一生只得到一位鎮軍將軍。
  • 善於用人的劉備,為何沒有重用對他忠心耿耿,立下許多戰功的趙雲
    說到劉備不重視趙雲,可能有許多人會覺得不可能,畢竟趙雲一生都陪伴著劉備,對劉備忠心耿耿,且立下許多戰功,怎麼可能劉備會不重視趙雲呢,可是實際上大家追尋史料就會發現,劉備只給了趙雲一個偏將軍的官銜,這與趙雲所謂劉備取得的成就而言,是極為不符的。而最早的時候,其實趙雲也並不是劉備的手下,而是在為一個叫公孫瓚的人賣命。
  • 劉備生前曾說不重用趙雲?為何要這樣說呢?
    但是始終流傳著劉備在去世之前說趙雲不可重用,到底有沒有這回事呢?進入益州之後,又是讓趙雲來保護自己唯一的兒子,才最終沒有讓孫尚香帶去東吳。 趙雲對劉備的忠心那是天地可鑑,而劉備對趙雲的信任那也是誰都不替代的。 二人如此好的關係,為何會有人說劉備不重要趙雲呢?
  • 蜀中大將趙雲,為何一直得不到「老闆」劉備的重用?原因很現實
    不得不說劉備的遊說能力是一絕的,很多蜀中大將都是感念劉皇叔的名義去輔佐他的。這兒就先不提了,今天我們來說一說趙雲。趙雲是何許人也,或許說到趙雲,我們是沒有人不知道的。常山趙子龍,武功蓋世,長坂坡之戰當年於萬馬千軍中救出阿鬥,這功勞可是了不得的。
  • 趙雲當著劉備的面,說出金玉良言,劉備打定主意:趙雲不可重用
    趙雲這位三國猛將,為何一生不得志呢?趙雲在劉備心中,地位為何如此低呢?還是因為他太過正直,同劉備脾氣合不來。劉備希望得到的是天下,而趙雲希望拯救天下黎民,兩者理想有著巨大的差別。劉備青年時期,靠編草鞋維持家人的生計,受盡了人間冷暖。
  • 臨終之前,劉備:萬萬不可重用趙雲,為何這麼說?原因其實很簡單
    看到如此失去理智的劉備,趙雲多次告誡,說到了眼下最應該做的事情。但是劉備當時根本聽不進去,一心就想著帶兵攻打東吳。一切照著劉備想的發展,最終失敗了。戰敗回來後,身體算是一天不如一天,不久便離開人世了。後來諸葛亮擔起北伐的重任,街亭大敗後,只能退兵。
  • 劉備臨死前說了6字,諸葛亮聽懂了,趙雲卻一直沒明白其中意思
    劉、關誓同生死,因此關二爺的死對於劉備來說幾乎是毀滅性打擊。為了給關羽報仇,公元222年,劉備發動了全國的兵力討伐吳國,結果被東吳「書生」陸遜一把大火給燒得大敗。66歲的劉備一把年紀,加上過於哀痛二弟雲長,又因為戰敗而羞愧,最終在白帝城病倒了。這位劉先主知道自己時日不多,他於是特地從成都請來了諸葛亮進行臨死前的託孤。
  • 劉備白帝城託孤,給趙雲一個特權,趙雲聽不懂,諸葛亮懂卻不敢說
    趙雲,中國古代三國時期蜀漢重要歷史人物。據《三國志》記載,其為鎮軍將軍,未有重大事跡流傳後世,一生跟隨劉備左右,是為貼身保鏢。然而在《三國演義》中的趙雲可圈可點,比如七進七出長坂坡、兩次在艱險之中救劉禪等。
  • 趙雲的死因,其實疑點重重
    在三國演義中縱觀趙雲一生,一世英名從未受挫,得善始善終。在整個三國時代,武藝最高強的將軍乃是常山趙子龍也。他身經百戰,從未失過手,有「打遍天下無敵手」之美稱。而趙雲在其徵戰生涯裡,卻從未受過一點傷,流過一滴血。而這一點,從野史的角度,竟是趙雲死因的真相。
  • 長坂坡之戰趙云為何只救劉備的兒子,而不救妻女?真相令人落淚!
    長坂坡之戰趙云為何只救劉備的兒子,而不救妻女?真相令人落淚!三國是一段大家都喜歡的歷史,在這段歷史中,湧現出了許多英雄人物和奇聞異事。其中,最為膾炙人口的還有蜀漢五虎上將的故事。在蜀漢的五虎上將中,人氣最高的肯定是趙雲了。
  • 趙雲有何功勞,為何沒被劉備封侯,是功勞不夠還是不受信任
    趙雲是劉備手下與劉備相識時間僅次於關羽、張飛的將領,劉備最早的起兵時間是在公元184年黃巾起義當年,靠著中山大商張世平和蘇雙的資金支持,才有啟動資金,最終因為軍功封官後又被朝廷罷免,劉備投靠了公孫瓚,也就是在公孫瓚這裡,劉備結識了趙雲,這一年是公元191年左右。
  • 劉備臨終說出幾句遺言,趙云云裡霧裡,諸葛亮聽後卻驚出一身冷汗
    我們都知道《三國演義》中的劉備,劉備的形象是一個宅心仁厚的賢明君主,與陰險詭詐的曹孟德不同,但是魯迅卻說他太過仁慈,反而給人一種非常虛偽的感覺。曹操卻非常欣賞劉備,認為他是英雄人物,算是一代梟雄。曹操認為劉備能和他一同存活於亂世,並且都能大有作為,算是有為之人,他雖是敵人,但也算得上是知己。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從劉備死前的遺言就可以看出來,劉玄德向東討伐東吳未果後,就回到了白帝城,當時的他已經60多歲了,而且還得了很嚴重的病,這個病還伴有其他併發症,他感覺自己馬上要不久於人世了,所以立馬叫來了阿鬥、諸葛亮、趙雲等人來吩咐身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