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豐州桃源村八旬老太愛跳踢球舞、跳鼓舞

2020-12-13 閩南網

  木魚滴篤,絲竹聲悠,繼而鼓聲如雷……昨日,在豐州鎮桃源村,一場帶有古韻遺風的舞蹈正熱鬧上演。只見,一持球者揮著「彩球」杆,「彩球」舞動,一「小娘子」蘭花指一揚,踱著小碎步,彎著腰,以足跟將球踢出,一「花婆」叉著腰,大步成八字,搶著用肩去接球,另一「娘子」揮著彩帶,場面活潑有趣……

豐州桃源村民俗舞蹈隊成員扮成水滸人物表演跳鼓舞。 記者 朱晨輝攝

  這就是由「蹴鞠」演化而來的踢球舞,它與另外一種民俗舞「跳鼓舞」在桃源村已傳承了1000多年,深受村民的喜歡。目前,村裡正準備將這兩項傳統藝術提交申請南安市級非遺項目。

踢球舞由蹴鞠演化而來跳鼓舞脫胎於水滸故事

  昨日,記者來到桃源村民俗舞訓練場,不少老太太正在訓練,只見她們舞步輕盈,或聳肩、或半蹲、或叉腰,有時候還小幅度跳躍,揮灑自如,身姿柔軟竟不遜於年輕人。

  桃源村老人協會會長傅炳煌告訴記者,踢球舞源自2000多年前的一項古老體育運動「蹴鞠」,通過音樂與舞蹈的結合,幾經演變,成為一種宮廷民間都喜愛的舞蹈。這種踢球舞於唐宋時期傳入泉州,至今已有1000多年。

  順著傅炳煌的指引,記者又看到「魯智深」敲著木魚,與「孫二娘」默契配合,時而交錯時而分開,或箭步穿過或交叉跳躍;「阮小七」則不時旋轉鼓面,「顧大嫂」在一旁跳著作敲鼓狀……

  「跳鼓舞源於水滸傳,講述梁山好漢化為賣藝跳鼓隊混入城中解救盧俊義的故事。」傅炳煌說,跳鼓舞在宋朝後非常盛行,新中國成立前,流傳至桃源村,老藝人傅孫久在當時就組織過一支名為「地華軒」的跳鼓隊進行表演。

  「跳鼓舞在村裡傳承到現在已是第五代了。」舞蹈隊隊員傅品治說,目前,第二、三代傳人傅子雙、傅貞國等老藝人還健在。

民俗舞口耳相傳千年八旬老太還想一直跳下去

  「這兩種舞蹈以前只有男子在跳,改革開放後,很多婦女也加入其中,後來慢慢都變成女子在跳。」傅炳煌說。

  「踢球舞和跳鼓舞沒有教材、沒有文字,教授都是靠口耳相傳。」舞蹈隊隊員80歲的馬淑芬告訴記者,她60歲時才開始學,是村裡老一輩人手把手一招一式地教,「就這樣跳了十幾年了,我還想要一直跳下去」。

  「我覺得這兩個舞蹈有意思,不僅鍛鍊身體,心情也很舒暢。」40多歲的蘇碧珠說。

  據了解,跳舞的主要是中老年人,年紀最大的已80歲高齡,當上了太祖母。目前,正有一些年輕人加入。「村裡的年輕小姑娘想要學的話,我們都很歡迎,希望可以把舞蹈一代代傳承下去。」蘇碧珠說。

  「這個月準備遞交踢球舞、跳鼓舞申請非遺的材料。」傅炳煌說,除了這兩項傳統藝術外,村裡的桃源傅氏元宵燈會、攻炮城已申請列為南安市級非遺項目。(見習記者 何雪蓮 洪麗燕)

相關焦點

  • 南安豐州桃源村發現墓志銘,明朝清官傅文龍事跡曝光
    海絲商報記者帶著好奇心,前往豐州鎮桃源村一探究竟。鐵路建設意外挖出墓志銘「這座古墓是在去年意外發現的。」豐州鎮桃源村傅氏族人傅靜望介紹,興泉鐵路南安段從桃源村經過,在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在村中的烏石山意外發現了一處古墓,墓碑上刻有「明進士朝列大夫潛庵傅公墓」字樣。
  • 南朝古墓又現南安豐州 13件殉葬品驚豔出土(圖)
    南朝古墓又現南安豐州 13件殉葬品驚豔出土(圖) qz.fjsen.com 2013-01-23 07:59   來源:東南早報    我來說兩句 青釉胎質的燈盞非常精美「南安豐州又發現一座古墓。」
  • 南安豐州訪古 拜謁「李世民」
    南安豐州桃源村有遠近聞名的桃源宮,內祀唐太宗及開唐四名臣,該宮與傅氏開閩始祖傅實公有極大淵源,宮內還有難得一見的陀羅尼經幢;南邑城隍廟始建於北宋,內存多方明代石碑,衍生而出的城隍文化深受矚目如果你也有過這種想法的話,那麼去南安桃源村的「桃源宮」一探,必定不會失望。泉州市直黨工委派駐豐州駐村幹部張彩雲帶領記者來到位於豐州鎮桃源村內的桃源宮,據說,此地古稱神仙坊、周井堡,是個福地。桃源宮坐西南、面東北,面闊、進深各三間,廟貌巍峨。宮廟的大門匾額上,書寫著「桃源古地」四個大字。村裡人說,遠在西晉元康六年(296年),此地就建有佛祖廟,香火鼎盛。
  • 南安豐州:陀羅尼經幢入選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在南安豐州,有一座始建於北宋年間的陀羅尼經幢(諧音床),至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算起來,比洛陽橋的歷史還長,近日,它入選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南安豐州鎮桃源村老人協會會長 傅天賜 每一層都有石雕的意義,比如說下面這個,是一個大力士,把塔頂上來的意思
  • 探秘南安豐州「周井堡」
    南安豐州「周井堡」一直是歷史遺留的一個謎,它的建置要早於三國時期吳國建立的東安縣,可謂歷史悠久;在豐州至今有古碑、文獻、門牌、聯對、族譜等物證實它的存在;現場踏勘發現疑似「周井堡」的具體遺址……  本報記者 吳拏雲 通訊員 王贊成 蘇歆悅 文/圖「周井」古石刻立於道旁「先周井,后豐州」
  • 南安豐州菜市場:「演戲」誘人高價買海星 五人被帶走
    昨日上午8點多,五個頭套黑色塑膠袋的男女在南安豐州菜市場引起了一陣騷動!原來,這三男兩女在菜市場擺攤販賣海星,聲稱海星具有神奇的醫療功效,以一人銷售幾人做託的方式,高價銷售海星。當天上午,五人被南安溪美刑偵中隊控制,目前案情仍在進一步調查中。受害者可撥打0595—86390560報警,協助警方調查。
  • 社區營造激活南安豐州古城 成員與村民合力改善環境
    廢棄塑料瓶成為共享空間的裝飾品核心提示南安豐州古城一座破敗的閩南古厝據悉,共享空間是豐州社區營造的一部分。去年10月,臺南市文化協會與豐州鎮政府合作成立了豐州鎮推動歷史古鎮發展工作室,為豐州量身訂製社區營造模式,與當地民眾分享農村社區「共同締造」理念。如今,豐州古鎮有了什麼樣的變化?近日,記者前往一探究竟。
  • 南安豐州菜市場三男兩女街頭被逮 頭套黑色塑膠袋
    今天早上8點多,5個頭套黑色塑膠袋的男女在南安豐州菜市場引起了一陣騷動!原來,這三男兩女在菜市場擺攤販賣海星,聲稱海星具有良好療效,以一人銷售幾人做託的方式,高價銷售海星。上午,這五人被南安溪美刑偵中隊便衣控制,現在案情仍在進一步調查中。
  • 南安豐州:一座古城的文化延續(圖)
    源自於唐代的習武傳統,在豐州桃源村延續了千年,由於曾經父子相承,不得外傳的緣故,桃源的武術最大程度保持了傳統的套路和技法。曾經長期作為郡、縣治所,豐州曾是閩南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聞名遐邇的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  三國東吳永安三年(公元260年)作為閩南首置的東安縣治起,豐州作為地名,範圍最大時包括現時的漳州、廈門、泉州、莆田、福州、寧德,如今豐州作為泉州南安的一個鎮,它的輝煌歷史大部分與泉州融為一體。
  • 南安豐州:唱響文化牌 古鎮煥新生
    ­  豐州過去和未來的發展,永遠少不了「文化」二字。­  近日,在一位老豐州人的帶領下,記者在豐州各地走了一圈。行至豐州古街燕山段,數座閩南古建築相簇成群,路邊老式櫥窗比比皆是,雖櫥窗緊閉,但依稀可見當年古街的繁華。「以前這些店面都開著,賣油賣米,食品加工,整條街很是熱鬧。」村民傅先生說。
  • 豐州:唱響文化牌 古鎮煥新生--南安商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豐州過去和未來的發展,永遠少不了「文化」二字。    ■本報記者 林梅治 通訊員 陳志彬 劉力東    近日,在一位老豐州人的帶領下,記者在豐州各地走了一圈。行至豐州古街燕山段,數座閩南古建築相簇成群,路邊老式櫥窗比比皆是,雖櫥窗緊閉,但依稀可見當年古街的繁華。「以前這些店面都開著,賣油賣米,食品加工,整條街很是熱鬧。」村民傅先生說。
  • 南安桃源村傅氏筵桌二十四道精緻大菜 道道有講究(圖)
    閩南網3月5日訊 豬腰做的孔雀、潤餅皮做成的書籍、火腿做成的琵琶……今天上午9點半,南安豐州桃源傅氏將舉行祭祖儀式,擺上筵桌的二十四道精緻大菜,將會讓你大飽眼福。當地人講,豐州傅氏鬧元宵傳習千年,筵桌上的供品就習慣這樣「任性」,蘊含著大家的祝福,祈求來年萬事順遂。
  • 豐州紀行:桃源宮裡的唐風宋雨
    到豐州,不可不到桃源村;到桃源村,不可不到桃源宮。桃源宮又名唐王宮、三會宮,宮裡祭祀著李世民,至於為何會叫三會宮,則不知其所然。桃源村為傅氏聚居地,唐僖宗時,傅氏祖先傅實攜帶僖宗所賜李世民像率兵進駐豐州周井堡,並於現址修建唐王宮,以奉聖像。前文我提到了韓偓,傅實便是韓偓的好友,韓偓死時,是傅實幫他埋葬的。兩人的墳墓極近。
  • 南安豐州展出16幅碑刻拓片 均與豐州古城城建相關
    近日,「尋.豐州.印記」拓片展在豐州鎮燕山黃氏十房七世·玩槐堂開展,展出了《翻經石》《唐相姜公神道碑》《周徐孝子碑》《萬石陂示》《戈侯重建萬魁亭記》《夏侯城碑》等16幅碑刻拓片。  「這些拓片作品與豐州古城城建相關,是研究古城變遷的重要實物依據,許多都是首次面世。」此次拓片展相關負責人王贊成告訴記者。
  • 兩岸宗親最新考證:鄭成功先祖源於南安豐州
    來自金門、漳浦、南安等海峽兩岸各地的武榮鄭氏族人近百人,帶著十幾本族譜,十三日在福建南安豐州繼續展開考證。兩岸鄭氏宗親依據族譜進行的此項最新考證認為,福建南安石井鄭成功先祖源於南安豐州社壇。  有關人士對此表示,漳浦營裡鄭氏族譜經泉州市鄭成功學術研究會延平分會核實,被認定是較真實可靠的,其發現意義甚至比二00二年發現的《明末版石井鄭氏族譜》更為重大。
  • 南安豐州:4萬多人暢享最閩南的元宵聯歡(圖)
    ­  昨日,南安豐州一大早就熱鬧非凡,持續千年的傅氏元宵燈會和有600多年歷史的燕山黃氏燈會讓4萬多人暢享最閩南的元宵聯歡。­  8時30分許,響徹天際的炮仗聲宣告每年最熱鬧的燕山黃氏宗親踩街開始,踩街由鞭炮先行鋪墊,在爆竹聲中,一條綿延2公裡的「紅地毯」出現。隨後,由39個陣頭組成的民俗踩街隊伍圍著燕山黃氏家廟繞行豐州古城。
  • 南安豐州4萬多人暢享最閩南的元宵聯歡(圖)
    泉州網2月12日訊 (記者黃耿煌 陳小陽 陳靈 通訊員傅真萍 傅智勇 文/圖)昨日,南安豐州一大早就熱鬧非凡,持續千年的傅氏元宵燈會和有600多年歷史的燕山黃氏燈會讓4萬多人暢享最閩南的元宵聯歡。8時30分許,響徹天際的炮仗聲宣告每年最熱鬧的燕山黃氏宗親踩街開始,踩街由鞭炮先行鋪墊,在爆竹聲中,一條綿延2公裡的「紅地毯」出現。
  • 南安森林公安分局在豐州成立警務室
    ­  昨日,南安市公安局森林公安分局豐州警務室掛牌成立,這是南安市森林公安分局在鄉鎮成立的第一個警務室。­  「豐州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九日山風景區是南安5A級景區,而且金雞橋附近為水源保護區,加強豐州的生態安全保護顯得尤為重要。」
  • 南安豐州擬投2億補教育事業短板 教育建設項目遍地開花
    今年初以來,南安豐州鎮不斷提速學校建設步伐,加快補齊教育事業短板,滿足當地孩子「有學上、上好學」需求。「近兩年來,在財政緊張的情況下,除了積極爭取上級補助外,鎮村每年投入100多萬元用於各中小學基礎設施建設。」近日,豐州鎮鎮長黃志勇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 瑤族長鼓舞《跳九州》亮相吉首國際鼓文化節
    原生態瑤族長鼓舞《跳九州》熱烈的鼓舞場面。唐建國 攝  世界鼓舞,鼓舞世界。江華瑤族自治縣將以最具代表性又頗具原生態的瑤族長鼓舞《跳九州》與瑤族「長鼓王」趙明華大師將應邀參加。  瑤族長鼓舞是流傳在江華瑤族自治縣及鄰近瑤族地區,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色彩的民族民間舞蹈,動作矯健粗獷,粗細並蓄,形象生動,富有想像,有著樸實的美感。2008年被評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