餃子是典型的中華美食,尤其北方人,更是愛吃餃子。俗話說得好:好吃不如餃子,舒服不如躺著。一碗餃子,有菜有肉有味管飽,足見中國人「吃」的智慧。
大大小小的餃子館遍地開花,東北餃子、山東餃子、四川抄手,外帶超市裡各種口味的冷凍水餃,滿足了不同人群的需要。但是,真正美味的水餃還是自家包的。有朋友也許會說,我也知道自己包的好吃,可不會做啊。今天我就教大家幾招,新手如何做出好吃的餃子。
首先是和面。最好的是手工和面,實在不會的,可以選用麵包機和面。用於製作餃子的麵團要稍微硬一些,在和面的時候用溫水,同時可以加一點鹽或者加一個生雞蛋,以此增加麵團的韌性。和好的麵團蓋上保鮮膜或者溼布,餳發半小時,讓麵團得到充分的延展,增加筋度。
第二步就是調製餡料,這裡以肉餡為例。選用肥瘦適度的,最好瘦肉與肥肉比為6:4。絞好的肉餡分次加入清水或者蔥姜水,用兩根筷子一個方向攪打,攪打至肉餡粘稠,檢測的標準就是將筷子插進肉餡,可以直立不倒基本就差不多了。加入適量的鹽、白糖、十三香餃子調料、白胡椒、生抽、蠔油,繼續攪打。有人喜歡加料酒去腥,但需要注意的是,料酒適合豬肉餡,且是放了料酒就要馬上包,否則料酒在肉餡裡時間一長,會導致肉餡發酸,影響口感。肉餡不柴的另一個訣竅是:豬肉餡的調製可以多加香油,牛肉餡的調製可以多加豬油。這樣做出來的肉餡鮮嫩多汁。
基礎餡料調好之後,可以放喜歡的蔬菜。蔬菜的選擇很多,視個人口味。對於水分多的蔬菜,比如白菜、蘿蔔之類的,需事先用鹽殺出其中的水分。具體方法是白菜剁碎或者蘿蔔擦絲後,撒上鹽,放置一二十分鐘,然後擠幹水分。同時,準備包的時候再將蔬菜放入,因為放置久了蔬菜出水影響口感,比如韭菜。
上述工作就緒後,開始包餃子啦。擀餃子皮是個技術活,非一日之功。新手剛開始的時候不要力求好看,只要儘量邊緣擀得薄一點,中間厚一點就好了,哪怕醜一點,包的過程中還可以補救,補救不過來也沒關係,自己吃味道第一。包的時候也是同樣的道理,追求的是包嚴實防止煮的時候露餡,好不好看無所謂,假以時日熟能生巧,都可以包出一手漂亮的餃子。
終於輪到煮餃子了。煮餃子的方法,我編了一個口訣:鍋中水要七分滿,餃子放入有餘地。勺子推著水兒轉,餃子跟著跑得歡。鍋開兩次加冷水,最後再煮兩三分。若要擔心餃子破,水中加鹽保平安。
鐺鐺鐺鐺,餃子出鍋嘍,熱氣騰騰的餃子,聞著真香啊,還等什麼,肚裡的饞蟲已經迫不及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