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五部委宣布將聯合整頓「大型零售企業向供應商違規收費」問題,零供關係問題再次升溫,並引發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
對此,物美集團副總裁、北京超市事業部總經理許少川認為,此次清理整頓是零售企業規範管理、加速轉型、進一步促進和諧零供關係的良好契機。
和諧零供、實現共贏
零供關係是近期熱點問題之一,從近年來發生的零供矛盾事件到近期五部委聯合整頓「大型零售企業向供應商違規收費」工作,都預示著零供關係問題已經引起社會各界和政府部門的高度關注。近期一些媒體也從不同的角度對零供博弈及收費等問題給予了報導,有的認為超市擠壓供應商,違規收費、推高物價;也有的認為零售商利潤率很低,收費是正常行為,沒有強買強賣。雖然「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但似乎還沒有一個準確的結論。
暫且不提這些問題的孰是孰非,實際上零供雙方都迫切地需要加快發展、增強自己的核心競爭能力,才能成功在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在今後很長的一個時期裡,零供雙方仍然是「魚水關係」。零售商不可能取代生產商、供應商,生產商、供應商也不能拋棄零售商。既然是「魚水關係」,就要維護好雙方的共同利益,如果只考慮單方面利益關係,就會出現問題。另外,中國零售市場近二十年來一直迅猛發展,社會商品零售總額的持續高增長也為零供企業做大做強提供了廣闊的舞臺,以物美集團北京地區為例,在2007年銷售份額在60億元左右,現在已突破百億元大關,和物美合作的供應商在2007年平均銷售額是300萬元/年,到2011年增長到800萬元/年,也就是說大家都在共同發展,並沒有出現零售商一支獨大局面,而很多優秀供應商的增幅還遠大於物美的平均增長幅度。
據統計和物美合作的供應商中有三分之一是十年以上的合作關係,三分之一是五年以上的合作關係。如果這些企業不賺錢,也很難與物美維持長期的合作關係。而物美作為零售企業也是一樣的,如果不賺錢,虧損店就要關門,員工就沒有工作。
零售企業由於商業模式和承載的民生責任等特性,決定了中國零售企業只能靠薄利多銷的方式「勒緊褲腰帶過日子」,也不容易像一些高科技、網購企業那樣可以不斷融資。因為沒有人會給國內的傳統零售企業「燒錢」的機會,所以看零供雙方都要看清是單向發展還是共同發展,要看到零供雙方相互依存、共同發展才是當前的主旋律。
從零售企業自身利益的出發點來看,如果合作夥伴、供應商、生產商不買帳,零售企業也不會有好日子過,所以不管有沒有新政策出臺,做好零供和諧對零售企業沒有壞處。
物美從2007年開始就向供應商承諾「物美將嚴格按合同辦事,決不亂收費,準時結帳」,至今已四年多了,物美沒有出現一起因為亂收費出現的法律糾紛。同時,物美還減少了大量的收費項目,在全國率先取消了促銷員收費。當時業界很多人認為物美堅持不了多久,但今天,大家可以看到我們仍堅持不收與促銷員相關的任何費用。而我們也從減少收費、承諾守信方面嘗到了甜頭,供應商對我們的信任和支持越來越大,我們的合作空間也越來越大。
在改善零供關係方面,物美也探討和嘗試了一些做法。2008年6月,為更好地加強物美與供應商聯繫、消除溝通障礙,物美集團建立了「供應商特約觀察員」組織,在供應商和物美高層之間建立了熱線直連,加大了對供應商的重視程度和解決問題的力度。第一批特約觀察員共有4家供應商,分別是世行商貿、百花蜂蜜、古船食品和惠元佳業,這4家供應商既是物美在中小供貨商中精選的優秀代表,也是北京市供貨商委員會的主力成員單位。他們在供應商群體中,特別是在中小供應商群體中,具有很高的威信和代表性。2009年2月和2011年4月,這一組織又擴大到10家、15家,覆蓋了從生鮮、食品到用品等主要品類的供應商。這些觀察員都有物美的胸卡證件,可以暢通無阻地進入物美賣場的前後臺,可以隨時和物美的幹部、員工溝通並建立信息交流,也可以隨時向物美集團高層反映零供矛盾及超市內部問題。
供應商特約觀察員組織成立後,為化解零供矛盾、促進和諧零供關係發揮了積極作用。一家北京知名醬菜廠家因為海報商品缺貨,物美按照合同雙方約定條款對其進行了處罰,經特約觀察員深入了解後發現,缺貨原因是因為市場上原材料漲價,廠家備貨不足導致生產能力下降,影響了其供貨能力,致使物美海報商品缺貨。特約觀察員向物美集團如實反映了這一情況,此時海報已經製版完成準備印刷,採購部立即尋求替代海報商品,同時免除了對該廠家的處罰。雖然物美因此損失了近萬元的製版費,但卻贏得了供應商的尊重。
還有一個事例,北京華昌宏發商貿有限公司是物美的供應商之一,該公司因趕上2009年春節前商品換季、大量備貨和年度合同費用清算等原因造成短期內資金壓力巨大,華昌宏發隨即通過特約觀察員請求給予協助解決。物美在接到特約觀察員和供應商的緊急申請後,第一時間申請結算30萬元貨款,解決了他們的燃眉之急。「此舉真可謂『雪中送炭』,極大地鼓舞了我們與貴企業合作的信心!」供應商領導在給物美的感謝信中這樣評價道。
2009年,在中國商業聯合會的推動下,物美和其他3家零售企業做為試點單位自願加入「零供企業結算糾紛行業調解平臺」,從試點情況看,行業調解平臺對促進零供關係、緩解矛盾升級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也讓物美更加堅定信心秉承開放、公平、公正的原則促進零供和諧。
為共促零供和諧,提升供應商服務水平,2009年以來,物美集團向供應商全面開放了「企業融資」和「信息系統」兩大平臺。在「企業融資」方面,利用物美集團的良好資金實力和信用平臺,對有資金需求的供應商提供貨款融資等金融服務,幫助供商做大做強。在「信息系統」方面,利用自主開發的面向零售商和供應商、生產商等交易關係的「VRM綜合電子商務平臺」。供應商可以實現自助下載電子訂單、送貨查詢,在網上完成電子對帳、發票數據上傳處理以及後續結算流程。同時通過「VRM信息系統平臺」,供應商和零售商的交易明細、到期貨款可實現實時查詢,使零供之間容易引發糾紛的結算業務變得簡潔、透明,提高工作效率。通過「VRM信息系統平臺」,供應商可隨時全面了解物美配送中心和店鋪的銷售、庫存情況,並根據實際銷售、庫存情況進行市場反應和商品供應,從而提高了商品流通、財務結算和管理運營效率。
只有零供和諧、實現共贏,零供企業才能長期、穩定發展。當然對於現在出現的一些零供關係矛盾問題我們也不能迴避,要總結經驗、教訓,不斷改進工作,否則零售企業一旦失去供應商群體的支持,就會自取滅亡;而零售企業倒閉了,也會連帶一批供應商出現問題。
規範管理 加速轉型
零售企業目前面臨各方面成本急劇飆升,從人工成本、水電費、促銷費用到物業成本等不一而論,在還沒有找到更好的化解辦法之時,「五部委對大型零售企業向供應商違規收費行為進行清理整頓」看似對零售企業又勒緊了脖子,上了「緊箍咒」,但從另一方面來看,這次清理整頓也是零售企業規範管理,加速轉型的一次良好契機。
目前,中國零售企業對於市場價格沒有實質上的主動權,一方面市場進、售價區間已經被生產企業鎖定,另一方面零售行業的高度競爭環境使得大家談漲價色變,你漲價,老百姓就不來你這裡了,你就失去了市場,無法生存。因此,這些零售企業通過收取通道費用來維持平衡,而如果一旦不收通道費就會出現嚴重虧損,這已經上升到能否生存的問題了。
面對這樣的情況怎麼辦?我認為只有規範管理、加速轉型,才能從容應對。五部委通知對於規範收費、透明收費、依法收費具有積極意義,零售企業也應該更加自律,儘快轉變以往的傳統商業經營模式,轉而向特色經營、差異化經營要效益。為此建議:
1、零售企業應積極響應五部委號召,對於收費管理做好自檢自查工作,並嚴格按照「零售商供應商公平交易管理辦法」有關規定執行,大型零售企業要在執行規範方面起到表率作用。
2、對於零售商向供應商收費要嚴格管理,杜絕不按法規收費,不按合同收費情況。在物美,全體採購人員都知道「誰亂收費誰就要承擔責任,誰就要下課」。現在物美的收費管理由品類管理部和數據中心負責,我們怕的不是費用收少了,而是防止採購人員亂收費。
3、建議對收費問題有關部門還須出臺具體細則,對於一些諸如配送費、無條件返利等項目的理解和執行要有具體規範,否則零售商投入巨資建設物流中心提高流通效率的積極性就會大打折扣。
4、零售商要進一步抓住機遇,加速商業模式優化調整,如大力開展農超對接、開發自有品牌等工作,實現自身經營能力和內在競爭能力的提升,從而實現加速轉型,走上健康持續的發展之路。
(來源:零供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