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島國民借公投表憤怒 負債25億覺得被欺負

2020-12-15 騰訊網

2010年1月,冰島民眾在總統官邸外燃放焰火,向總統提交要求其拒絕籤署議會償債議案的請願書。

「捍衛冰島」組織成員在向冰島總統(右一)遞交請願書。

  冰島人借公投表達憤怒

  比亞圖爾是冰島著名小說《獨立的人們》中的主人公。他經歷過一次又一次的災難,帶著對幸福的憧憬,在一片被詛咒的土地上頑強地生存下來。他寧願自己的兒子挨餓,寧願自己的妻子離去,寧願丟掉羊群,也不願意對任何人有所虧欠。「比亞圖爾的精神已經深深鑲嵌在冰島人的性格深處,比亞圖爾代表的就是冰島人的精神。」冰島政治學者奧馬斯多蒂爾如此評價冰島人。

  然而,3月6日,冰島的全民公決,卻對一項龐大的外債償還議案說不。冰島人怎麼了?

  3月6日,儘管天氣嚴寒,30萬冰島民眾還是紛紛走上街頭,參與一項至關重要的全民投票。這次投票將決定冰島民眾是否要向英國和荷蘭兩國償還該國銀行欠下的巨額債款。令國際社會大跌眼鏡的是,93%的冰島民眾反對賠款。是賴帳還是合理表達?冰島民眾由此被推上了國際輿論的風口浪尖。

  英國荷蘭替國民背債

  3月7日晚間,投票結果便已出爐。官方結果顯示,冰島民眾以93%反對,2%贊成的結果否決了賠償英國和荷蘭儲戶損失的議案。

  欠債還錢似乎是天經地義的事情,那麼,冰島民眾為什麼不願意還債?又為什麼如此一邊倒地表示反對呢?

  從一些冰島民眾的言辭便可見端倪。一位冰島選民在投票結束後接受採訪時表示,「關於這個債務,我覺得全世界的民眾都想這樣告訴他們的政府———『我們不想為一個不運作的系統背黑鍋』。」

  這筆債務源自於金融危機。08年金融危機襲來時,冰島多家銀行破產。政府於08年10月接管該國第二大銀行冰島國民銀行。該銀行有英國和荷蘭儲戶的39億歐元存款。為避免本國儲戶遭到損失,英國和荷蘭預先自掏腰包,向他們的儲戶賠償了這筆款項。由此,兩國政府成了冰島政府的「債主」。39億歐元,相當於冰島半年的國內生產總值。

  冰島國民負債25億歐元

  冰島民間組織「捍衛冰島」(Indefence)的負責人,42歲的伊萊亞森算了這樣一筆帳,如果分毫不少地賠償這筆債務,將給冰島民眾帶來沉重的負擔。除去那些可變賣資產,冰島民眾依然要賠償25億歐元。按冰島7.5萬個家庭均分,每個家庭大約欠了3.35萬歐元。由於這筆債務將在2018年之前還清,按照英國和荷蘭開出的5.55%的利息計算,整整8年間,每個家庭每月要支付347歐元。

  這並不是一筆小數目。而此刻冰島的局勢,也並不容樂觀。現在的冰島,伴隨金融行業的全線坍塌,全國經濟幾乎陷於癱瘓———曾以超低失業率聞名的冰島,如今失業率高達6.7%,GDP更是在去年前所未見地下降了6.5%。

  2008年10月,金融危機的高潮時期,因為冰島銀行業的破產,英國動用《反恐法》凍結冰島銀行在英國的資產,民間組織「捍衛冰島」應運而生。該組織發起的第一項行動就是名為「冰島人不是恐怖分子」的在線請願活動,以抗議英國政府動用反恐法凍結冰島政府的財產。活動中,「捍衛冰島」組織徵集到了8300人的籤名,並於2009年3月17日將這份請願書送往英國議會。

  「捍衛冰島」組織的網站寫著這樣一句話:「我們的目標在於為冰島債務危機的解決收集信息,提供分析,並努力促成各方在一個平等的環境中商討解決之道。我們的終極目標在於在國內和國際社會捍衛冰島的國家利益。」

  冰島人感覺被「欺負」

  此前,冰島政府以國家破產為由,在與英荷兩國的協商中拒絕支付這筆賠款,這也導致冰島的信用被調為垃圾級。為了恢復國家信用,冰島議會在2009年底通過議案決定償還這筆巨款。

  冰島民眾對此項議案頗有異議,首先,英國要求冰島全額賠償儲戶的損失,而不是銀行業通行的最低賠償額度。此外,英國和荷蘭的要債方式,也令冰島民眾反感。英國曾用《反恐法》凍結冰島銀行在英國的資產,債務發生後,英國和荷蘭在未曾與冰島政府達成共識的情況下,就自動償還民眾,把銀行間的債務變成了國家債務。而當冰島拒絕還債後,兩國還以拖延IMF的援助以及否決冰島加入歐盟的申請相威脅。這無疑讓冰島人產生了被「欺負」的感覺。

  此外,償還債務的方式也令冰島民眾大為不快。所謂「冤有頭,債有主」,銀行家欠下的債務卻要全體納稅人來償還,這種方式令冰島民眾覺得不公平,也不合理。政府完全可以通過一般性稅收,或者公共開支來償還這筆債務,而不是把債務分擔給民眾。

  「我們一直在努力成為一個文明的國家,但我們面對的卻是強迫與要挾。冰島民眾是獨立的人們,我們並不會因為被外界隔絕而感到沮喪。冰島國內大部分的人們並沒有想過要加入歐盟。這個事件更加深了人們的疑惑。每一個人都在說,我們需要通過做這樣那樣的事情來融入國際社會。但是,如果國際社會都像英國和荷蘭那樣行事的話,我們寧願不加入。」伊萊亞森如此表示。

  憤怒與不滿寫進選票

  「捍衛冰島」再次發起在線請願活動。這項請願活動的核心,就是要求總統格裡姆松拒絕籤署議會的償債議案。請願活動從去年11月底開始,按規定,冰島民眾必須用身份證和真名在網站註冊,才能參與請願籤字。每個籤名限用一人。截至今年1月1日,僅一個月的時間,這份請願書就收集了5萬多個籤名,佔冰島總人數的23%。這是冰島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請願活動。1月2日,冰島數千民眾聚集在總統府前,穿著紅色喇叭褲,跟捍衛冰島組織的成員一起,向總統遞交了這份請願書。

  如民眾所願,冰島總統格裡姆松最終拒絕籤署此項法案。按照該國法律,這項「還債議案」的命運將由公投來決定。

  終於,3月6日,冰島 民眾將自己的憤怒與不滿寫進了選票。

  「這是冰島人說出的一個大大的『不』字,」indefence組織的經濟學家瑪格努斯·斯庫拉森表示。「冰島民眾相信,我們是一個主權國家,也應該被當作一個主權國家來對待———而不是被英國和荷蘭肆意威脅。」

  「捍衛冰島」組織主席奧拉夫·伊萊亞森堅決表示,「這個先例不能開。如果冰島同意這樣償還英國和荷蘭的債務,那麼其他的債主也會用同樣的方式要求我們,到時候我們該如何面對?」

  將與英荷商討新協議

  社科院歐洲所研究員田德文表示,許多人對冰島民眾的做法理解為冰島全民公投賴帳,這種理解並不正確。令冰島民眾不滿的並不是債務本身。

  公投後,冰島財政部長西格富松出面承諾,希望就儲戶賠償問題儘快與英國、荷蘭達成新的協議。

  「顯然,冰島自身應該對目前的困境負主要責任。我們並沒有試圖把責任強加於別人,但這裡確實還是存在連帶責任的,英國和荷蘭應該對此進行監管,或者至少歐盟要對此承擔連帶責任,因為這樣的結果畢竟是歐盟的一些規則沒有起到應有的效果而造成的。」西格富松表示。

  觀察人士稱,也許這次投票將為冰島政府贏得與英國、荷蘭進一步磋商解決債務危機的時間,並獲取更好的解決方案。顏穎顓

[責任編輯:fundyhe]

相關焦點

  • 全民公投「拒」償債 冰島真能欠債不還?
    事件回顧:2008年,冰島冰儲銀行受金融危機影響破產,英國和荷蘭儲戶蒙受損失。英、荷兩國政府分別拿出36億和17億美元補償儲戶,隨後向冰島政府討債。2009年底,冰島、荷蘭和英國政府達成協議,冰島議會批准第一份「賠錢議案」。但冰島總統格裡姆松拒絕在議案上簽字,表示應該通過全民公投來表決,最後該議案在去年3月的全民公決中遭否。
  • 冰島破產啟示錄
    為了追求利潤的增長,冰島三大行涉足跨國投機的套利交易,也就是從低利率的外國或者國際投資客手上借出資金,再投入收益豐厚的債市,從英國足球隊買到丹麥航空公司、甚至是一無所知的企業的股權。到2007年,冰島股票市場的價值增加了9倍,首都雷克雅未克的房價增加了2倍,人均年收入近7萬美元,排名全球第五,擁有的海外資產是2002年的50倍。另一邊,冰島傳統漁業產值持續萎縮,項目赤字居高不下,投機資金的瘋狂湧入,物價跑得飛快。2008年6月,冰島的CPI達到了12.7%,而到了8月,這一數值攀升到了14.5%!2008年9月,美國雷曼兄弟公司破產,全世界的銀行突然資金緊張。
  • 冰島公投決定 「欠債不還」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  據新華社電 冰島全民公決初步結果10日出爐。就是否賠償英國、荷蘭政府損失一事,大多數冰島人說「不」。  英要向國際法庭討公道  冰島公民9日分6個選區投票,其中5個選區計票結果顯示,將近60%投票者投反對票。冰島總理約翰娜·西於爾扎多蒂10日說,結果「令人失望」。她承諾會盡力避免政治和經濟在全民公決後出現混亂。
  • 冰島人民公投拒絕賠付英國荷蘭破產損失
    環球網消息3月6日,冰島人民對是否因Icesave銀行破產要賠償英國及荷蘭進行的全面公投有了結果。冰島政府表示,09年12月修改後的與英國和荷蘭政府談判的Icesave交易條款廢除。因此,冰島拒絕支付英國及荷蘭38億歐元的賠付責任。美聯社3月7日報導, 70000萬張投票中反對的達93%。
  • 全球首個「破產」的國家,負債千億美元國民崩潰,用十年走回巔峰
    全世界第一個破產的國家,身負千億債務的國民崩潰了,10年後又回到頂峰。人們看了覺得難以置信,要知道,借了千億美元,我覺得是一件很「嚴重」的事,為什麼這個國家會出現「破產」?該國是北歐的冰島,很多人都知道冰島著名的「維京戰吼」,作為世界上最著名的旅遊國家,冰島每年接待上百萬遊客,但你不知道,10年前冰島還很窮,遊客也不想去。
  • 冰島經濟崩盤人均負債44萬 祖國成危機代名詞
    英美媒體的奚落和諷刺讓冰島人覺得羞辱和憤怒,但談到未來,冰島人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在調整步伐之後」,「我們還會找到以前的幸福時光」。  經濟瞬間崩盤  金融危機爆發前,冰島福利高、教育好,風光美,是一個令人嚮往的天堂國度。2006年,冰島國內生產總值為181億美元,GDP年增長2.6%,人均GDP突破6萬美元,位居世界第五。
  • 人人都誇冰島好,我來說說它的黑歷史
    《時代》雜誌後來稱其為「金融危機的25名罪魁禍首之一」。冰島的發家,主要靠海外借債。更嚴重的是,冰島此時已債臺高築。所欠外債超過1000億美元,央行所能動用的流動資產僅40億美元,GDP只有193.7億美元,負債總額高達GDP的850%!
  • 負債100多億!國民飲料品牌36億賤賣,可口可樂曾以百億收購被拒
    匯源果汁曾經是中國最大的國民果汁飲料品牌,美國飲料巨頭可口可樂曾以197億元收購被拒,如今卻36億「賤賣」,匯源果汁遭遇了什麼困境?由於缺乏巨額資金,最後選擇了上市,2007年匯源果汁登陸港股市場,成功IPO上市,籌集到了24億港元的資金,這是當時港交所最大的IPO,當天股價大漲60%以上。事實上,24億港元對於朱新禮來說還遠遠不夠。
  • 冰島第二大富豪申請破產保護
    冰島第二大富豪申請破產保護中國網 china.com.cn  時間: 2009-08-03冰島第二大富豪比約高爾弗·格維茲門松的發言人奧斯吉爾·弗裡德吉爾松弗裡德吉爾松說,格維茲門松負債總額為960億冰島克朗(約合7.59億美元),已向雷克雅未克地方法院申請破產保護。這是冰島歷史上最大一起破產案。格維茲門松現年68歲,與兒子高爾弗·託爾·格維茲門松是一對父子富豪。後者現年42歲,現為冰島首富。格維茲門松原是英國足球超級聯賽西漢姆聯隊俱樂部老闆,也是冰島第二大銀行冰島國民銀行主要股東。
  • 冰島第二大富豪申請破產保護(圖)
    冰島第二大富豪比約高爾弗·格維茲門松冰島第二大富豪比約高爾弗·格維茲門松的發言人奧斯吉爾·弗裡德吉爾松7月31日說,這名富豪已申請破產保護。弗裡德吉爾松說,格維茲門松負債總額為960億冰島克朗(約合7.59億美元),已向雷克雅未克地方法院申請破產保護。這是冰島歷史上最大一起破產案。格維茲門松現年68歲,與兒子高爾弗·託爾·格維茲門松是一對父子富豪。後者現年42歲,現為冰島首富。格維茲門松原是英國足球超級聯賽西漢姆聯隊俱樂部老闆,也是冰島第二大銀行冰島國民銀行主要股東。
  • 冰島,世界上最幸福的破產國家 (中)
    在危機爆發以後,雖然銀行業成為了國民心中永遠的痛,然而「假如我重操銀行業」這個話題卻仍頗具吸引力。空手也能吹:上篇中我們的地接小美女曾提到冰島的貪汙也是冰島破產的原因之一,為此我感到疑惑。任人唯親的驚人關係網,方便了銀行家們進行內部交易,從彼此手中以飛漲的價格購買東西,借取數百億的資金,再將其借給他們在冰島的內部小圈子,隨後,這些內部圈子裡的人再用這筆錢買下一大堆亂七八糟的國外資產。
  • 冰島:一個國家破產的傳說
    「目前冰島克朗比兩年前貶值將近一半。商品價格雖然有一定上漲,可相對貨幣貶值來講,漲幅不是很大。所以算下來,在冰島消費極為划算,很多貨品甚至堪稱『全球最低價』。」這不僅是最近到冰島購物的外國客人的心聲,也是冰島當地人的看法。
  • 冰島,破產暴發戶借錢難
    就在去年,這個國家的人均收入還超過了美國,但截至目前為止,冰島全國的負債已經高達350億英鎊,相當於每個冰島公民負債11.6萬英鎊(約合136萬元人民幣)。   隨著本國貨幣價值趨於崩潰,再加上歐洲鄰國的袖手旁觀、不予援助,使冰島不得不向「歐洲的敵人」——俄羅斯尋求幫助了。
  • 苗慄縣府負債650億 藍營議員揚言改支持蔡英文
    華夏經緯網11月10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苗慄縣府負債約650億元(新臺幣,下同),昨天縣議會定期會,國民黨縣議員禹耀東及陳碧華認為當局「欺負」苗慄,禹耀東情緒激動,直言苗慄長期支持國民黨,但目前龐大的負債讓鄉親有強烈的無望感,「『大選』苗慄乾脆宣布支持民進黨參選人蔡英文」。
  • 冰島海外資產遭英德凍結 人均負債達20萬美元
    人均欠債20萬美元截至9日,冰島前三大銀行機構均由政府接管。美國彭博新聞社提供的數據顯示,3家銀行所欠債務共計610億美元,是冰島經濟總量的12倍。以冰島大約32萬人口計算,這大致相當於包括兒童在內的每名冰島公民身負20萬美元債務。雖然人口不多,但冰島銀行業一段時期以來在歐洲地位不可小視。
  • 布幹維爾獨立公投,或脫離巴布亞紐幾內亞
    11月23日,太平洋地區的布幹維爾(Bougainville)開始進行歷史性公投,以決定是否通過脫離巴布亞紐幾內亞(簡稱「巴新」)獲得獨立而成為世界上最新的國家。專家認為投票將多數支持獨立。聯合國協調員表示,聯合國努力確保這次投票透明和可信。
  • 瞧瞧冰島是怎樣欺負英國的
    冰島,一直是一個神奇的國度,明明是一個小國,卻能把身邊的大國欺負的天天受窩囊氣。01 不受待見的英國鄰居提起冰島,英格蘭人就很不爽。從地圖上看,冰島位於歐洲的西北部。最終,丹麥允許了君主立憲制的「冰島王國」的成立。冰島自此成為主權獨立國家,但仍和丹麥形成共主邦聯。1940年4月丹麥被法西斯攻陷。由於擔心冰島被敵軍佔領,英國提出「保護」冰島。冰島政府嚴守中立政策,拒絕了英國的提議,英國火了,直接出兵佔領冰島全境,後將駐防冰島的主要責任轉交給美國。1944年冰島共和國成立。
  • 希臘公投否決歐盟援助方案 回顧「民主公投」那些年那些事兒
    六、北愛爾蘭公投 1973年北愛爾蘭舉行公投。從投票結果來看,選擇讓北愛爾蘭繼續作為英國一部分的人佔絕大多數,事實卻是,全北愛爾蘭地區只有58%的人參加了投票。原來,公投遭到當地天主教少數族群的抵制,公投結果也使得北愛局勢越加複雜。事實說明,沒有提前協商、未考慮少數族群利益的公投如比不舉行公投後果更嚴重。
  • 冰島破產之後,他由「魔法吹笛手」變成了全民公敵!
    還有人向他的悍馬車潑紅油漆。「我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等風暴結束後再出來。」比約哥夫森說,「我對發生的一切感到傷心透頂。」比約哥夫森的債權人也對他非常憤怒。他的公司欠債100億美元,其中近10億美元是他個人作保。他的淨資產從35億美元暴跌至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