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島經濟崩盤人均負債44萬 祖國成危機代名詞

2020-12-25 搜狐網
  冰島經濟瞬間崩盤 祖國成危機代名詞

  冰島人嘗到經濟墜落痛苦

  本報駐冰島、英國特約記者 劉鶴陽 紀雙城 本報特約記者 王軼鋒

  在短短5個月之間,只有30萬人口的冰島從一個美麗乾淨、金融高度發達、人均GDP超過6萬美元的「天堂國度」,淪為國家瀕臨破產、外債激增、貨幣大幅貶值的「金融危機樣本」。

英美媒體的奚落和諷刺讓冰島人覺得羞辱和憤怒,但談到未來,冰島人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在調整步伐之後」,「我們還會找到以前的幸福時光」。  

經濟瞬間崩盤

  金融危機爆發前,冰島福利高、教育好,風光美,是一個令人嚮往的天堂國度。2006年,冰島國內生產總值為181億美元,GDP年增長2.6%,人均GDP突破6萬美元,位居世界第五。2007年,冰島曾被聯合國指定為「最適宜居住」的國家。除了傳統的捕魚業,冰島人還大力發展金融業,以高利率與低管制的開放金融環境,積極招攬外國企業,吸引海外資金。於是,冰島一躍成為「北歐的金融中樞」,連冰島國民購買新房都會從銀行100%貸款。

  受金融危機影響,世界各大金融公司紛紛收回貸款,冰島頓時面臨破產危機。去年年初,美元與冰島克朗比價為1:60,而年底為1:127左右,貶值幅度超過100%。冰島的金融業外債也超過1383億美元,為國內生產總值193.7億美元的近七倍,龐大的金融外債使冰島措手不及,雖然從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拿到了21億美元的援助卻仍無濟於事。  

民眾人均負債44萬

  嚴重的經濟滑坡已經讓冰島人的生活水平直線下滑。冰島股市被各國媒體戲稱為2008年最熊市,自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其累積跌幅超過90%,曾有一天就下跌77%的慘痛紀錄,許多股民的資產化為烏有。在三大銀行相繼垮臺後,冰島失業率飈升到18%,失業人數達到5.2萬餘人。從前衣冠楚楚的金融業白領現在大多變成失業補貼的領取者,只有捕魚業和旅遊業還能找到發展機會。

  冰島政府1月20日預期本國經濟今年將萎縮9.6%,而據冰島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冰島人1月最低收入為13萬冰島克朗(約合1100美元),而失業救濟金卻為15萬冰島克朗(約合1200美元)。這種失衡讓有薪階層大為不滿,在雷克雅未克當護工的奧克就把自己稱為「有薪窮人」,控訴道:「國家都破產了,為什麼還要讓有工作的人交納高額稅款來供養失業的人?」據統計,危機已使冰島人均欠債達44萬美元。望著超市裡價格飛漲的進口食品,摸摸口袋裡喪失價值的克朗,冰島人不得不咬緊牙關度過了最「吝嗇」的聖誕和新年,有些家庭甚至把舊書和舊CD作為饋贈的聖誕禮物。  

財經熱點

  美國加州瀕臨破產 將裁2萬公務員 公務員社保另起爐灶 或引民眾不滿 專家:OMP即激素蛋白 蒙牛僅做過大鼠實驗全球房價最貴十大城市香港貴過紐約 中國五礦以17億美元收購澳洲礦業公司 兩部委嚴厲闢謠人民幣貶值說 稱純屬捏造周杰倫多花一億買豪宅成冤大頭揭中國最牛散戶排行榜 62歲女億萬富翁隱身 西方七國一邊痛批保護主義 一邊繼續排外 大鱷全清倉暴跌4大傳聞 專家不建議割肉  

新總理逼央行高層辭職

  冰島政局走向也成為面臨國家破產後的又一焦點。在人們的抗議下,前總理哈爾德辭職,西於爾扎多蒂出任過渡政府的總理。據冰島《政治報》17日報導說,由冰島市場研究機構MMR13日至15日進行的最新民意調查顯示,約60%的冰島民眾支持這位新總理。西於爾扎多蒂的成功就在於她對民眾承諾將採取「謹慎的財政政策」維持國家福利,並在加入歐盟和使用歐元上持積極立場。

  其中,最得民心的舉措是新總理上任伊始就致信中央銀行三位行長,要他們在三天內辭職,給全國一個交代。實際上,一直有民眾要求政府解除前總理奧德森的央行行長職務,因為他對冰島所遭受的痛苦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西於爾扎多蒂也認為央行董事會「大換血」是遲早和必行的事。但是,三位央行行長、副行長中目前僅有一位宣布將在今年6月辭職,其他兩位不理不睬,奧德森還強硬回應稱,自己不會屈服於新總理的壓力而辭職。 

 能否起死回生?

  冰島大學經濟學教授道爾曼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認為,冰島的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規模的比例太不相稱,從2001年至2007年,銀行業資產增長數十倍,而6年間GDP年均增長為4%,最終導致了冰島毀滅性的經濟滑坡。他說:「冰島能否起死回生主要還依賴於外力,因為本國現狀也沒能給新政府留出多大的改革空間,IMF的援助起到了一定緩解作用,但不能完全解救困境中的冰島。」道爾曼贊同冰島使用歐元,但他也認為這還無法解燃眉之急,因為就算申請加入歐盟,冰島最快也要在2011年才能成為成員,而獲準使用歐元的時間將更長。

  但是,冰島銀行的垮臺導致數十萬海外儲戶的存款無法取出,引起多國民眾不滿和外交爭端,損害了冰島的國際形象。其中,英國的私人儲戶、公司、市政委員會等共有200億英鎊被凍結。《金融時報》援引丹麥銀行資深分析師克利斯滕森的話稱,「冰島的做法更像個私人投資基金而非政府」。此外,「冰島」還成了金融危機的新名詞,如近期英國經濟衰退嚴重就被看成是「下一個冰島」,倫敦甚至被稱為「泰晤士河畔的雷克雅未克」。

  冰島人大都不滿英美媒體的奚落,冰島老人彼得斯託松對《環球時報》駐冰島記者說:「我們是善良的民族,會用實際行動證明冰島的誠信和友好。」冰島大學的伍爾芙德松也認為,冰島正在慢慢調整步伐,只要全球經濟復甦,冰島也會跟隨其後,而且「冰島有豐富的可再生資源,捕魚和旅遊業潛力尚在,長期發展前景仍然樂觀,況且冰島曾多次從經濟困境中復甦。」經營了40年旅遊紀念品商店的馬茨松也認為:「我堅信,冰島會好起來的,我們還能回到以前的幸福時光!」  

《環球時報》版權作品,未經環球時報社書面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將被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冰島海外資產遭英德凍結 人均負債達20萬美元
    人均欠債20萬美元截至9日,冰島前三大銀行機構均由政府接管。美國彭博新聞社提供的數據顯示,3家銀行所欠債務共計610億美元,是冰島經濟總量的12倍。以冰島大約32萬人口計算,這大致相當於包括兒童在內的每名冰島公民身負20萬美元債務。雖然人口不多,但冰島銀行業一段時期以來在歐洲地位不可小視。
  • 冰島經濟周期和債務危機探討:一個「賭徒」的命運
    冰島產業:冰島位於北大西洋中部,北美和歐洲兩大板塊之間,面積10.3萬平方公裡、人口35.4萬(2018年數據),地少人稀,是全球人口密度最小的國家之一。冰島人均GDP達到73191美元(2018年數據),全球排名第4。冰島經濟在過去數百年最主要的產業是捕魚業,但是由於過量捕撈,漁業基本上在上個世紀90年代初被毀滅性的打擊。
  • 曾遭金融危機重創 冰島如何實現復甦奇蹟
    冰島也因此成為世界貨幣基金組織(IMF)30年來救助的首個發達國家。當時,約有三分之一冰島人考慮移民海外。金融危機令冰島股市一瀉千裡、三大銀行收歸國有、經濟損失高達GDP的9倍之多、負債超過GDP的7倍。當時有專家悲觀預期:冰島要走出危機必將以透支國家信用與幾代冰島人的幸福為代價。
  • 冰島不光足球隊很厲害,還是人均GDP超過5萬美元的「發達國家」
    在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上,冰島隊戰平了阿根廷對,引發廣大球迷思考,為什麼冰島這個人口只有33萬的北歐小國,足球發展速度會這麼快?6年前,冰島隊在國際上僅排在133位,比中國隊還要落後很多,可是誰能想到,當下的冰島隊國際排名22位,甚至有躋身世界一流球隊的希望,這簡直是「開掛」的速度!
  • 人均欠債25萬美元 冰島考慮"不入歐盟 先用歐元"
    金融風暴愈演愈烈,冰島經濟倒退5年,人均欠債逾25萬美元——如今的冰島——經濟「9·11」的受害者——世界上少有的幾個能用「金融災難」來形容而不用擔心用詞誇大的地方之一。為了抵抗這場愈演愈烈的金融風暴,冰島總理吉爾·哈爾德當地時間11月29日公開表示,冰島正準備考慮多項選擇,其中包括可能在不加入歐盟的情況下使用歐元。此外,冰島央行已取消10月初制定的臨時限制外匯流出的指導原則。冰島央行在10月由於金融危機的波及,國內金融系統幾近崩潰,資本大量外逃,並導致冰島貨幣克朗大幅貶值。
  • 冰島,破產暴發戶借錢難
    就在去年,這個國家的人均收入還超過了美國,但截至目前為止,冰島全國的負債已經高達350億英鎊,相當於每個冰島公民負債11.6萬英鎊(約合136萬元人民幣)。   隨著本國貨幣價值趨於崩潰,再加上歐洲鄰國的袖手旁觀、不予援助,使冰島不得不向「歐洲的敵人」——俄羅斯尋求幫助了。
  • 由儲蓄大國變成負債大國,人均負債13萬,中國人的錢去哪兒了?
    根據2018年央行公布的數據,我國的個人存款總額是72萬億,倘若按照14億人口計算,人均存款大概是5萬左右。另外,拿儲蓄率來說,目前中國的儲蓄率約為44.7%,號稱「世界第一大國」的美國(儲蓄率在17%左右)也被比了下去,在世界上已經屬於領先水平。
  • 冰島,不僅僅是個島|地圖看世界·環球系列
    冰島位於北冰洋和大西洋的交匯處,是北歐五國之一。面積僅為10.3萬平方公裡,與浙江省面積接近。人口僅35萬(當然了微信上的冰島人有1100萬),是歐洲人口密度最小的國家。相比較,北京市海澱區的人口就有360萬,十倍於冰島。而就是這些人,卻組建了起一隻令世界刮目相看的足球隊。▍關於冰島足球隊的段子。
  • 全球首個破產國:從負債1383億到世界發達國家,冰島只用了十年
    來源:九哥財經2008年金融危機波及全球,極地邊的冰島也難逃魔爪,一夜致貧。當時冰島總統宣布,國家可能將要破產,世界輿論大驚,冰島成為世界上第一個不堪外債重負而瀕臨破產的國家。冰島為何會背負數目龐大的外債釀成國家破產危機?這要根源於冰島政府對銀行的低管制,這也促成銀行業在當時成為冰島的支柱性產業。相比漁業這樣的實體經濟,冰島人認為捕魚只能維持生計,並不能變得富有,但金融業不同,匯集財富量也更大速度更快。
  • 冰島國家破產危機溯源:高息借貸泛濫監管鬆弛
    然而僅僅在他上電視後一周,冰島政府就在9月29日宣布,由于格裡特利爾即將破產,政府將斥資6億歐元,購入其75%的股份。  隨後的一個星期10月7日,冰島第二大銀行Landsbanki被金融監管局接管,宣告了冰島金融危機正式升級,並直接導致冰島和「宿敵」英國之間的摩擦。
  • 神奇的不只是足球 冰島經濟崩潰後是如何重新爬起來的?
    據英國《衛報》報導,歐洲北部小國冰島十年前經歷了一場慘重的經濟危機,痛定思痛後,政府決定放棄把不穩定的銀行業視作國家經濟支柱,轉而主攻科技產業、可再生能源產業及旅遊業。十年後的今天,冰島的旅客人數翻了四倍之多,國內人均產值在全歐洲名列前茅,就業率高居全球前列,經濟復甦成果喜人。
  • 歐洲「最厲害」小國,曾負債千億僅用十年走出困境,成為富裕小國
    這裡的每個國家都適合旅遊,因為風景美麗,經濟發達。但是你知道嗎?在歐洲,有一個國家曾負債千億,整個國家陷入困境,但他們沒有因為負債而放棄發展,而是努力把自己變成發達國家,從負債千億到擺脫困境,這個國家只用了10年。這個國家的經濟發展能力可以說很強,這個國家是我們非常熟悉的——冰島。據悉,長期以來冰島的主要經濟來源是海洋漁業,該出口產業佔冰島財政收入的80%。
  • 如何應對下一次金融危機?回顧冰島救助計劃或許可以找到答案
    他那10000字的信件是他自己的挪威傳奇故事,其他冰島文學包括Carmen Reinhart和Ken Rogoff的作品。現在時代不同了,一些關於經濟泡沫和金融崩潰的學術著作倒是挺受歡迎,這一切都加起來可以使人粗略地了解這個國家的歷史以及短暫但痛苦的經濟衰退時期。一個蓬勃發展的經濟,一個已經從危機深處徹底改變的經濟。
  • 從面臨破產到人均百萬財產,12年的時間,冰島是怎麼華麗蛻變的
    ,對於冰島有了解的人應該都知道歷史上冰島曾經面臨破產的問題,因為在2008年的時候全球的金融危機,導致冰島的經濟出現了很大的問題,而當地對於銀行業的寬鬆管理也導致冰島的經濟出現了危機。但是冰島卻通過旅遊業以及其他方式讓這個國家的經濟再次恢復了起來,在前幾年的時候就已經能夠明顯感覺到冰島的經濟已經恢復了很多。
  • 從面臨破產到人均百萬財產,12年的時間,冰島是怎麼華麗蛻變的
    對於冰島這個國家我們應該很熟悉了,畢竟喜歡旅遊的人應該都曾經在網上看到過這個國家的照片。確實從旅遊的角度上來看,冰島是一個非常適合旅遊的國家,因為這裡的環境優美,景色漂亮,而且當地人對待遊客的態度都很不錯。
  • 人人都誇冰島好,我來說說它的黑歷史
    根據聯合國的人類發展指數,2008年次貸危機前,冰島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之一,2007年人均GDP為6.8萬美元,空氣和水源的清新純淨度世界第一2003-2007年,冰島股票市場的價值增加了9倍,首都雷克雅未克的房價增加了2倍,人均年收入近7萬美元,排名全球第五。
  • 專訪冰島經濟事務部長奧德納松:這件事我們沒有處理好
    冰島經濟事務部長奧德納松(Arni Pall Arnson)口中的這件事即為中坤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黃怒波冰島購地遭拒。「這件事從公共關係的角度來說,完全有更好的方法來處理。」奧德納松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專訪時,並不避諱對於外資的渴望,「我們應該給黃更好的建議。」
  • 冰島重生 曾受債務危機困擾
    當時冰島人認為,只要從事金融業就能獲得巨額財富,於是他們也放棄了傳統的再捕魚。據統計,這個國家漁業人口在2000年還有有1.3萬人,到2008年金融海嘯前夕,卻不到7000人了。  經濟危機發生一年後,整個冰島的失業率和進口商品價格都在不斷上升,零售業低迷。對於除了魚之外幾乎一切都要靠進口的冰島來說,克朗的重挫造成汽車、食品、家具等商品價格飛漲。冰島家庭負債翻了一番。
  • 冰島國民借公投表憤怒 負債25億覺得被欺負
    從一些冰島民眾的言辭便可見端倪。一位冰島選民在投票結束後接受採訪時表示,「關於這個債務,我覺得全世界的民眾都想這樣告訴他們的政府———『我們不想為一個不運作的系統背黑鍋』。」  這筆債務源自於金融危機。08年金融危機襲來時,冰島多家銀行破產。政府於08年10月接管該國第二大銀行冰島國民銀行。該銀行有英國和荷蘭儲戶的39億歐元存款。